书城励志别让沉不住气毁了你
9597300000005

第5章 沉不住气,强出风头会让你处处树敌(2)

其实,每个人都有虚荣心,每个人都想要成为群体的焦点,想要成为舞台的明星,但是明星也许只有一个,真正站在聚光灯下的人也许只有一个,你想要去争取,别人同样也在下苦功夫琢磨,这样一来无疑就将自己摆在别人的对立面去了,这样你就无形中为自己树立了更多的对手和敌人。事实上,最好的办法就是沉住气,坚持退让一步,将风头让给别人,不仅如此,最好还要主动去衬托别人的风采。这样既能够满足对方的虚荣心,那么无疑就抓住了对方的心,并成功取得对方的信任。同时也能够寻求自保,并谋求更多的发展机会。

这就像是电影中的主角和配角一样,比如周星驰的电影中就有很多黄金配角,没有了这些配角,那么周星驰的电影就会失去色彩,当然如果让这些配角来担当主角,那么整部电影也会失去味道。所以好的配角总是懂得将风头留给主角,总是懂得尽可能衬托他人,而事实上他们这样做也能够最大化地体现自己的价值,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风采。

对于演员来说,要把舞台的风采留给主角,对于员工来说,就要把所有的风头留给领导,对于球员来说,要懂得把风头留给最强势的队员。做人要懂得不与人争功,甚至主动把功劳让给别人;要懂得适当隐藏自己的实力,尽量突出别人的能力;做人不能越俎代庖,不要去做自己工作范围以外的事情。只有想办法衬托别人,只有想办法将风头留给别人,你的存在才会更让人放心,你的存在才会慢慢凸显出应有的价值。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所过:“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们做叶的事业罢,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有时候,我们要懂得“退位让贤”,要懂得不贪功不邀功,要懂得当一个知心的绿叶,只有适当隐藏自己的风采,才有机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见解再高明,也不能把人踩到脚底下

在很久以前,人们都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有个年轻的科学家某一天突发奇想地猜测这个世界会不会存在黑色的天鹅,而当他说出自己的疑惑时,很多人都笑话他,认为这个科学家简直就是胡说八道,对于科学的事情一窍不通,很多德高望重的科学家甚至认为这个科学家简直就是辱没了科学这两个字,于是忍不住对他百般讥讽。

但是当欧洲第一批探险家和航海家踏上澳大利亚这片神奇的土地时,突然发现这个世界上竟然存在类似黑色天鹅的东西,于是将黑天鹅的消息带回欧洲,年轻的科学家欣喜若狂,于是开始着手自己的研究,这时候那些老科学家跳出来驳斥这种研究,认为黑天鹅的说法简直就是无稽之谈,他们建议永久地压制这个不负责任的科学家。其实在当时的认知条件下,老科学家们并没有错,但是他们过于自大和极端的做法让人无法忍受,年轻科学家非常不甘心,于是跟随探险家来到澳大利亚,并最终带回了样本,这个时候,大家才为年轻的科学家平反,而那些先前的反对者,那些自认为见多识广的人此时羞愧得无地自容。

很多时候,我们都习惯坚持己见,而且还见不得那些和自己有差异的观点,尤其是当我们自己占理时,更是要将对方贬得一无是处。我们不要认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比别人高明,不要认为自己的观点比别人更好,就刻意去贬低和否定别人。其实,无论自己是对还是错,都应该保持低姿态,都要谦卑地看待别人的观点,哪怕别人的想法不合情理,也要懂得去尊重对方。自以为占了理,就有理由贬低别人,就可以理直气壮,就可以得理不饶人,这种想法和心态只会让别人更加讨厌你。

事实上,都希望自己的观点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肯定,但是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想法和价值观,对于某一件事物,人们常常会因为立场不同、角度不同、认知水平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看法,因此难免会产生分歧。出现分歧的时候,我们不要试图用自己的观点去影响别人,也不要认为自己有理,就将别人的想法贬得一无是处,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也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权利,虽然这种想法不一定正确,但是你也要给予足够的尊重,即便要反驳,有时候也应该以退为进,而不是直接去否定别人,更不能觉得自己有理而贬低别人,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做人还是应该为他人的面子着想,要给别人留下余地。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北方军队由于缺乏优秀的将领,导致战事失败,节节败退,当时林肯向北方的联邦军队举荐格兰特将军,但是这个要求被拒绝了,其实格兰特将军是一个非常有领导能力的军事家,他非常适合主帅的位置。不过高层人员并不这么想,林肯没有同他们争辩,更没有认为他们对军事一窍不通,而是顺从了大家的意思。

一段时间之后,北方军队再次遭遇失利,军队不断后撤,而新任的主帅依然没有办法改变这种局面,大家只能再次换帅。这时候林肯再次举荐了格兰特,可是大家还是不同意,林肯知道战事紧迫,不能再拖了,可是他并没有直接反驳众人,据理力争,而是再次选择妥协。第三任主帅上任之后,战况没有什么起色,北方军队仍然再吃败仗,这个时候,林肯又一次举荐了格兰特,结果大家没有办法可想,只能勉强同意,结果格兰特很快就带领军队扭转了颓势,并最终打败了南方军队。

后来有人问林肯:“您的眼光真的很不错,格兰特将军真的是带兵打仗的不二人选,可是您当初为什么不坚持力排众议呢?”林肯笑着说:“如果我强硬地和其他人对着干,那么格兰特将军就永远也不会成为统帅。而事实上其他人的想法并非都是错的,他们也很有远见,至少在很多方面,他们所考虑的东西要比我更多。”林肯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看法是对的,而与众人争吵,甚至是颐指气使,更没有在事后落井下石,而是让别人有台阶可下,这种低调谦卑的姿态自然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欢迎。

其实,出现分歧和误会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将别人的想法一棒子打死,更不能直接将别人的想法无视掉。哪怕自己的见解再高明,哪怕自己的想法再合理正确,也要懂得退让一步,要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尊重,同时也能够冷静下来倾听你的观点。

韩信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军事家,他的军事观点的确无人能及,但正因为如此,他总是目中无人,瞧不起其他将领,比如,他就非常看不起樊哙这样的人,甚至嘲笑对方是个不会打仗的匹夫。每次谈论起战事,只要别人说起什么观点,他就一个劲地反驳和嘲笑。长期如此,他的人缘就变得很差,以至于最后他被吕后设计陷害时,很多人反而拍手称快。

所以做人还是低调一些为妙,一个人可以说出自己的观点,但是不要轻易就去反驳别人,更不要轻易去轻视和否定别人的想法,这是一种交际上的修养。英国心理学家欧弗斯托认为一个人如果想要说服别人,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对方提出观点的时候,不提什么反对意见,而是先赞同,然后慢慢说服对方,这就是有名的欧弗斯托法则。在日常的交际中,我们未必都会用到这个法则,未必一定要说服别人,但是对别人的观点保持应有的尊重是必要的,无论对方说了什么,都要先沉住气,认真听完,然后再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低调礼貌的表现实际上能够为我们赢得更多的尊重,我们也更容易被人接受。

无所争未必就无所为

这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不过中国人其实向来都不主张“争”,老子说过做人要讲究“无为而治”,孔子则主张为人处事要坚持“中庸之道”,庄子看得更开一些,他追求的是一种“逍遥”状态,更是与世无争,而到了墨子这里,他倡导的是“非攻”,等到郑板桥出现的时候,更是要求做到“难得糊涂”。其然不同时代的社会法则不一样,但是本质上还是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中国的哲学家们提倡的还是“不争”,也就是说要主动避让和隐藏,不要和别人直接发生冲突。

当然所谓的“不争”其实并不是“无作为”和“不作为”,“无所争”其实是一种做人的境界,是一种低调的处事风格,它要求我们能够适时沉住气,能够克制自己的表现欲望和野心,能够让自己更加安全地和别人相处,能够拥有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

历史上很有名的“文景之治”其实就是无为而治的一种结果,汉高祖刘邦由于多年征战,加上内斗不断,导致国力空虚,再也无力进行战争。为了振兴汉室,汉文帝开始采用老子的无为之道,不兴战事,不搞各种大工程,不建造奢侈的宫苑,不增加人们的税收负担,汉景帝也跟随父亲的脚步,什么也不做,就连匈奴人他也采取怀柔政策和和亲政策,主动向对方求和,将本朝的公主嫁过去,并且给予对方更多的马匹和绸缎。

当时,有很多人批评这两位皇帝,认为这两个人懦弱无能,只懂得一味妥协和退让,完全失去了大国的风度,但事实上,正是因为两个人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去争,才使得汉朝能够休养生息,恢复元气,并且迅速壮大起来,而到了汉武帝的时候,国家已经变得很强大了,所以这时候,汉武帝才有了征战四方、驱除鞑虏的雄才伟略。

即便是现代社会,有很多人仍然采用无为的方式来治理国家,最典型的就是美国总统里根,里根曾经购买过英文版的《道德经》,他非常喜欢里面的一句话:“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意思是说圣人不妄逞权能,所以不会失败;不抗拒渐进的演变,没有执念之心,所以不会使局面失控,也不会失去什么。

很多总统一上台都会说自己在任期内将会做些什么,将会实现什么目标,但那时大多数都是一个幌子,很少有人能够达成目标的,而里根总统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干脆什么也不去承诺,什么也不去做,他曾在国情咨文中表达了他治理国家的原则,那就是将权利充分授予人民,让政府扮演一个无为的角色,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正因为如此,在他任期内,几乎所有的美国阶层收入都得到大幅提高,更重要的是,美国的死对头苏联却在各种改革中败下阵来,最终解体。

所以说无所争并非是无所为,也并非是无所得,一个人无论得势还是失势,都应该保持冷静,要能够沉住气,不要为了一时的威风,不要为了解一时之气而做出什么冲动的决定。其实有时候退让一步,或者静下心来什么也不去做,反而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生存时间和发展空间,因为你什么也不做时,就不会对别人造成威胁,那么别人自然不会对你发起攻击,这样一来自己就可以韬光养晦,慢慢壮大自己的实力,从而为日后的生存增加筹码。

在动物世界中,豹子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杀手,基本上没有什么天敌,但是当它遇到鬣狗时,总是远远地躲避,哪怕对方抢走自己的食物,它也不会冒然发起攻击,而是非常理性地离开。其实按照攻击能力来说,豹子未必会输给鬣狗,但是豹子从来不会冒这种风险,因为它通常都是独居动物,而且是依靠速度吃饭的,如果和鬣狗发生冲突而导致自己受伤,那么它的生存机会就会很渺茫,所以它情愿将食物拱手相让,什么也不争,而且它完全有能力再捕获新的猎物,这种代价显然要比和鬣狗直接发生冲突要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