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别让沉不住气毁了你
9597300000033

第33章 沉住气,低就才能高成(1)

大海正是因为处于地势较低的地方,才能够积聚雨水,容纳百川。种子只有深埋在土壤中,才能够一步步成长为参天大树。很多时候,我们想要站在高位,那么就先要沉住气,要把自己降到很低的水平,因为一个人只有放低自己的姿态,才能够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才能够在低调中不断成长壮大,一个人越是低调,就越能够积蓄力量,越能够获得空间。所以我们不妨表现得谦卑一些、低调一些,不妨当一个卑微的人,只有让自己变得低人一等,我们才有机会爬得更高。

求人不妨热脸贴冷屁股

每个人都有自尊,都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当自己尊重别人时,更希望能够得到对方礼貌性的回应,不过生活中并非总是如此,尤其是当你处在弱势的时候,就没有必要过度斤斤计较公平和礼貌了。有时候摆明了要吃亏,还是应该懂得忍辱负重,比如我们平时常常要迫不得已去求人,这时候就要拿出绝对卑微低调的姿态,这样才能彰显出你的诚意,也才能衬托出对方的强势。

当然,在求人的时候,很可能会遭到对方的冷落,甚至是侮辱和讽刺,有些人常常会因此而沉不住气,觉得自己谦卑地前来求教,已经是给足了面子,对方不仅不领情,还故意奚落和冷落自己,这样做实在太可气。所以一般人在受到冷落之后,往往会感到愤怒,甚至和对方发生矛盾冲突。从表面上看,我们这么做是为了替自己挽回面子,是为了不让自己受气,虽然奋起反抗能够有效维护自身的尊严,可以出一口恶气,可是我们是否想过因为一时的痛快而导致局面失控,是否想过为了赌一口气而坏了大事?

我们既然有求于人,那么实际上处于一种弱势地位,这时候不应该表现得太过强势和冲动,即便被人可以羞辱和冷落,也没有必要生气,而是要尽量保持谦卑姿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打动对方,从而真正得到他人的帮助。也就是说,当我们求人的时候,一定要做好热脸贴冷屁股的心理准备,要懂得随时去应对对方的刁难,凡事都要懂得隐忍,千万要沉住气,不能为了一时痛快而断绝自己的后路。

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杨时年轻时因为敬重理学大师程颐而前往拜会,杨时知道对方是名家,学识渊博,而自己有很多理学知识并不完备,完全可以趁着拜访的机会向这位名家请教一二。按道理说,杨时的虚心求学并没有什么不适之处,可是程颐却并不想见这个人。当天下着鹅毛大雪,杨时徒步走到程颐家,然后恭恭敬敬地站在屋外求见,而程颐却故作不知道,一个人偷偷躲在屋子里睡大觉。

杨时并不生气,依然恭恭敬敬地站在雪地里等待对方的接见,浑身瑟瑟发抖。程颐的家仆看到后也很心疼,于是多次进门通报,可是程颐依然故作沉睡之态,完全不理会。当时雪越下越大,气温也越来越低,但是杨时却不肯回去。事实上,杨时虽然年轻,但是当时也已经小有名气了,被人这样无礼地晾在冰天雪地之中,自然是很失面子的事情。而且从礼貌的角度来说,即便是一个普通人在外面等待,程颐也应该以待客之礼。杨时心里虽然有一些想法,但他觉得自己前来虚心求教,无论如何也要见到程颐,如果因为一时生气就离开,那么恐怕日后再也没有机会见到对方,并聆听教诲了,于是咬牙坚持等下去。

几个小时之后,程颐被杨时的诚意所打动,终于走出屋外,杨时见到对方后连忙谦卑地施礼问好,程颐见他如此谦恭,于是连连点头,然后亲自抓着他的手进入屋子。杨时最终如愿以偿,当天他请教了很多问题,程颐都耐心地一一解答。杨时听完之后,对大师的才学惊叹不已,于是直接拜师,而程颐也很快答应下来。此后杨时跟着程颐学习,并最终成为了望重一时的理学家。

其实谦卑往往能够显示出自己的诚意,你越是懂得隐忍,越是能够经受住对方的刁难和考验,那么你最终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大。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热脸贴冷屁股是一种自我折磨、自轻自贱的做法,不免有些低身下气,他们觉得做人要有骨气,要有自己的个性和棱角,因此绝对不能让自己受辱。可是他们不知道其实一个真正能够忍受屈辱的人才是强者,这样的人才配成为一个成功人士。事实上,很多成功者一生都遭受过类似的屈辱,他们遭人白眼,被人拒之门外,甚至直接被人无视,但是他们都坚持了下来,都在低调中完成了人生的升华。

做人固然需要维护自尊,也需要有自己的个性,但是有时候既然有求于人,就必然要保持低调姿态,即便受辱也要隐忍,不能因为一时的愤怒而因小失大,耽误了自己的大事。每个人都要把目光放得更为长远一些,胸怀要放得更大一些,想要有所求,必须要懂得去付出,千万不能感情用事,必要的时候需要磨掉自己的棱棱角角,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不怕没机会,就怕没准备

很多时候,我们会抱怨别人的运气比自己好,抱怨自己的不到任何表现的机会,但机会是留给准备的人的,生活并没有忘记给我们机会,只不过我们通常都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以至于没能好好把握住机会,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难以获得成功。

有些人在成功前做了很多的努力,比如一些演员之所以能够成为主演,成为一个成功的演员,是因为他们在此之前努力提高自己,付出了很多汗水。有些人不想努力,也不求上进,所以最终很可能一辈子都只是龙套演员,一辈子都无法成为舞台上的焦点。有些企业家能够成为风云人物,成为亿万富翁,并不是因为他们足够幸运,而是他们付出的东西比别人更多,他们所做的准备也更加充分。

前任富达公司的副主席彼得·林奇是一位世界级的投资大师,他的成功往往让人羡慕不已,很多人甚至认为林奇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不过林奇却非常肯定地说:“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一个幸运的人,但我自认为是一个最勤奋的人。”事实上,这位成功人士似乎天生就是一位工作狂,而正是由于比别人更加努力,他才一步步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1969年,林奇服完兵役后开始成为福富达公司的一位金属分析师,事实上他对这份工作并不感兴趣,但是对于一个阿兵哥而言,能够在富达公司谋得一份工作实属不易,所以他只能坚持下去。其实他的工作比较乏味,也比较轻松,但是林奇非常勤奋刻苦,每天都最早赶到公司上班,下班后又最晚离开,因此业绩也非常出色,没过多久,他就被升任为主管。当时很多老员工不服气,认为一个新人很快获得提拔是因为他上面有人,有人则认为林奇是一个幸运的人,毕竟没有多少人能够得到晋升的机会。

随着工作的进行,林奇渐渐接触到了证券市场,由于证券和公司的业务密切相关,他开始主动去了解证券市场的运作原理和运作规律。那时候他每天都要去走访各个不同的公司,为的就是收集更多相关的情报,然后提取有用的信息,他将这些信息分类后进行对比,然后从中选出前途最光明、效益最高的投资公司和领域。为了验证自己的投资方法和理念是否正确,他直接以个人的名义进行投资。

由于日复一日的收集、筛选信息,林奇对于证券市场的了解越来越深,对于资本运作和投资也越来越有心得。这个时候,公司决定让这位擅长投资的新人去管理富达旗下的麦哲伦基金,将其调任为麦哲伦基金的主管。此举当年引起最大的轰动,很多人觉得林奇真是走了狗屎运,毕竟这是一个大肥差,可是根本没有多少人想过林奇的成功时因为他的努力,是因为他已经为自己充足了电力。

担任麦哲伦基金的主管后,林奇每个月都要走访至少40家公司,回来后还要做信息的收集、筛选和分析工作,因此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2个小时以上,相对于其他习惯于享受生活的基金主管们,林奇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自虐狂”。可是正因为如此,林奇的投资能力越来越强,在他任职的13年期间,麦哲伦基金的财富奇迹般地增长了27倍,这时候所有人都意识到林奇所获得的一切成功都是注定了的,因为他对于生活对于工作所做的准备是常人所不能及的。

生活并不是完全公平的,但是生活的确给了每个人机会,别人得到了这样的机会,你也同样得到了这样的机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得到这种机会,要么就是你没能抓住机会,要么就是你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其实我们在寻找机会的时候,机会同样在寻找我们,谁的准备工作越多,谁的准备工作越充分,谁的把握能力就越强,对于机会的吸引力也就越大。所以很多成功者往往也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认为自己也没有想到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机会可以抓住,但从本质来说,你的努力、你的勤奋、你执着的付出,这些都已经为你做好了铺垫,已经为机会的把握创造了最大的空间。

所以当我们在等待机会和把握机会的时候,应该沉住气,应该尽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机会从来不会盲目地降临到你身上,只有那些努力付出、做好准备的人,才会得到机会的青睐。

从来没有太晚的开始

“可惜一切都太晚了”,这句话常常是我们的口头禅,当我们突然意识到自己应该做某件事时,常常会感慨自己领悟得太晚了,比如看到别人做生意大获成功,我们就会遗憾地认为自己如今再下海已经太迟了;当我们看到别人的小孩聪明伶俐、成绩出众,也会无奈地表示自己如今再去好好管教孩子已经晚了些;当我们看到别人已经远远超越了自己,想要追赶也是有心无力,只能懊恼地说一切都太晚了。

一旦我们面临不如意而又想着做出改变时,常常会表达无奈和遗憾,认为自己没有什么机会实现逆转了,可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大器晚成的人,他们之中有很多人都输在了起跑线上,一开始都要比别人更差,有些则是在年纪很大的时候才开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才开始展开自己的工作,可是他们最终都获得了成功,就是因为他们不放弃,能够奋起直追,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达成自己的目标。

姜太公在80岁之前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可是80岁之后,他迎来了自己人生的辉煌,对于80岁的年纪而言,很多人早就在家安享晚年,不过问世事了,可是姜子牙却努力谋求入仕机会,最终成为了千古名相。几乎征服整个欧洲的拿破仑当年是一个成绩糟糕、能力和资质平平的孩子,16岁的他从军事学院毕业的时候,还只是一个成绩排名第42位的差学生,可是他没有气馁,反而努力充实和提高自己,奋起直追,后来超越了所有人,一跃成为了法国人的皇帝。

类似这样的人很多很多,他们都是很晚才站在人生的舞台上发光发亮的,他们都是在落后别人一大截的情况下奋起直追的。很显然,在他们看来,人生并没有完不成的梦想,并没有抹不平的差距,没有什么开始是太晚的,只要你有心,只要你的心够坚定,那么就一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梦想,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创造辉煌。

如果你总是觉得很遗憾,总是认为自己没机会做出弥补,没有机会做出改变,没有机会获得进步,那么你就永远无法获得成功,因为当你对自己失去信心时,你就不会激发自己的潜能,就不会努力去奋斗。当你认为自己没法完成这个任务时,甚至会认为这件事不值得去做,不值得去尝试,那么你也就永远都没有办法弥补这个遗憾了。

所以无论面对什么情况,无论情形有多么糟糕,都不要轻言放弃,不要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凡事要沉住气,要给自己一些希望,这样才能产生足够的动力,这样你才能有机会去做出改变。其实与其在那里自暴自弃、自怨自艾,还不如立即行动,从当下做起,从这一刻就开始去努力,只要你有心,那么无论你的起跑线在哪里,你都能够顺利跑到终点站。

北宋的大文学家苏洵年轻的时候是个不学无术之人,读书不努力,而且经常和一帮不正经的朋友们到处游山玩水、吃喝玩乐,父母对他如此浑浑噩噩过日子的生活态度非常不满,斥责他是“不孝子”。为了让他收敛心性,父母在他19岁的时候订了一门亲事,可是结婚后的苏洵依然像个长不大的孩子,成天四处浪荡,父母和妻子都对他心灰意冷,而他则不以为意,觉得父母亲管得太多了,所以他每次都对那些批评置之不理,毫不在乎。

到了27岁的时候,有一次,他看到自己的一个朋友高中进士,成为了人人敬仰和羡慕的对象,这时候,他如梦初醒,开始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认为自己应该好好做人,要用功读书,考取功名。不过事实上,苏洵也很迷茫,因为毕竟自己年纪偏大,而且才学也不行,别说考进士,就连一般的读书人,他也比不过。于是他怀疑自己是不是觉悟得太晚了,毕竟别人在这样的年纪已经功成名就了,而自己还是闲人一个。可是他的妻子对他说:“如果你想要成为人上之人,那么就永远不会太晚。”而他也很快说服了自己,于是开始每日发奋读书,和那些不正经的朋友也断绝了往来,一心闭门修炼。

第二年的时候,苏洵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科举考试,结果惨遭淘汰,那时候,他的信心有了一些动摇,觉得自己在27岁的时候才开始读书,这已经比正常人差了十几二十年,想要追上别人的成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了。这时候妻子再次劝说他不要灰心,她对苏洵说:“你曾经不敢进考场,但是如今有了考进士的勇气,这就是进步。”

苏洵听完后觉得有道理,而且他也意识到读书是一件艰苦的工作,应该花费更多的时间,此后,他便安心读书,奋发向上。十几年之后,他的学业大为精进,文章的水平已经大大超出了一般的文人才子。这个时候他已经后来居上成为了名扬天下的大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