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做偶像老爸老妈
959500000044

第44章 别教孩子怪别人

要想自己的孩子成才,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方式是核心。试想,一个孩子的思维不行,他长大了怎么面对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呢?可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当孩子被门夹哭了,家长一看到孩子哭就会哄孩子:“宝贝别哭,都是这个门不好,咱们打它。“这都是“怪别人的思维习惯“在作祟。似乎这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一个顽疾了,尤其是孩子的妈妈和祖父辈更是如此。这样的教育只会让孩子养成遇到事情总是从别人身上找毛病,而不是首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的习惯。试问,在这种思维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将来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吗?也许从表面看,这样做是为了哄孩子不要哭。可是,这样的方法却把孩子的思维弄乱了。孩子的思想世界都是天真的,你说“都是门不好“,可是“门“是没有思想的,而你的教育就是“出了问题是别人不对“。孩子从思想里接受了你给他的这个暗示。于是,以后遇到问题也会这样思考。而这样的思考方式属于主次不分、不动脑筋的思考方式。

我们看一个成功的人往往都是主动出击,主动思考解决方法的人。而性格被动的人是永远成功不了的。可见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就差一个字,是“主“动还是“被“动。凡事怪别人的人,他是被动的,永远成功不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磕磕碰碰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家长,疼爱孩子是一方面,可是让孩子受一点挫折也是一种让孩子成长的方法。作为家长,就应该教育孩子正确地对待挫折和疼痛,不能简单安慰,更不能把孩子自己不小心所造成的伤害迁怒于他人。这样会导致孩子丢失责任心。真正爱孩子,就应该让孩子懂得:自己犯了错误,自己承受。不知各位爸爸有没有看过《成长的烦恼》这部电视剧,有一个片段是这样的:3岁的本不小心撞在桌角上跌倒了,他痛得大哭起来,用脚去踹桌子。父亲杰生只是在一边默默地注视着本,既没有上去抱他抚摸他,也没有言语的安慰。本哭了一会儿厌了,不再哭泣,杰生这才把他搂在怀里问:“还疼吗?“本说:“不疼了。““那你走几步给我看看。“本走了几步又跳了几下。

“你再动动胳膊看。“杰生又说。本转转胳膊,看上去一切都还好,这下杰生发话了:“本,你来看,你是个人,你有手有脚,你能走能跑,而桌子,它什么也不会。所以是你撞到了桌子,而不是桌子撞你,是不是?“本说:“是。“于是杰生责令本向桌子道歉,为他刚才发脾气踹桌子的行为道歉。看过这个片段,你的感受是什么?你是否能在孩子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立刻摆出正确而公平的态度,让孩子养成凡事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习惯呢?其实,一件看似很小的事情都能影响孩子一生。当我们自己出了问题总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的时候,也就是在告诉孩子“责任不在自己,自己可以不用负责“。可见“怪别人“的思维方式是家长培养出来的!久而久之,孩子便把一切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自己不去改进,不去努力,不去争取,成功离他就越来越远了。“怪别人,路越走越窄;怪自己,路越走越宽。“因此,家长应先从自身做起,引导孩子从小就养成从自身找原因的习惯。

不过,孩子的性格一般在3岁左右就已经有了雏形,到了初中阶段,性格就基本成形了。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养成了怪别人的习惯,也不要急,还有以下方法可以补救。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了怪别人的习惯,有两个解决办法:办法一:自己先改正。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你不能再在孩子面前怪别人,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父母是孩子的最直接的老师,父母不能把教育孩子的重担压在别人身上。只有我们自己先改正“怪别人“的习惯,凡事主动找内因,孩子的思维习惯才可能步入正轨。办法二:让孩子亲身体验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解决问题,从而改变别人的快感。孩子一旦已经养成怪别人的习惯,不是我们一两句话就能改变的,只有亲身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他才能从心里接受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做法。美国哈佛大学有句名言: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不在于他的能力和经验,而在于他的思维方式。因为思维指导行动,行动影响习惯,习惯形成品格,品格决定命运!所以,爸爸们要记住了:一个成功的人总在找方法,而一个失败的人则总在找理由。孩子不好,先从自己身上找理由,要想孩子怎样做,自己先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