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读懂婚姻
9594200000002

第2章 进入婚姻,你准备好了吗(1)

爱情是浪漫的,有说不完的情话,有甜美的拥吻,有玫瑰与巧克力;然而婚姻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是锅碗瓢勺的交响曲。在你还步入婚姻前,你准备好了吗?

1.婚姻是什么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我们人类对婚姻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对家庭幸福美满的渴望。

婚姻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听一听柏拉图与苏格拉底老师的一段对话: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老师就让他先到麦田里去,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来,期间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结果他两手空空的走出了田地。老师问他为什么摘不到?

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期间即使见到最大最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又发觉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已错过了;于是我什么也没摘。

老师说:这就是“爱情”。

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婚姻,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最适合放在家里做圣诞树的树。其间同样只能砍一棵,也是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话去做。这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他说:“有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到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回来。但是走到最后,快出来时,我发现了一棵比我砍得这棵还大的树,不过我已经砍过一次了,所以就把这棵树带回来了。”

老师说:“这就是婚姻!”

面对制度与人性的选择,柏拉图与苏格拉底之间这场着名的对话或许能为在婚姻中寻找答案的人们以启发。

婚姻的本质是追求幸福的完美。婚姻是温馨幸福的家园,是完美人生的驿站,是情感愉悦的爱泉,也是人类繁衍的必然……婚姻,在于相互之间的绝对信任、相互欣赏、彼此尊重、互为依存,如同一对连体姐妹,各自发挥自己拥有的长处,弥补对方的不足,一起应对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应对人生中的挑战,实现享受人间幸福美满的天伦之乐。

但是,现实版的婚姻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幸福,那么美,可以这样说,不同的人上演着不同的婚姻,不同的婚姻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感受有不同的滋味。婚姻幸福的人,说婚姻是个温馨的港湾,是个温暖的乐园,是个春天的花园。婚姻使他们懂得了相互尊敬,相互包容和理解,也懂得了生活的真谛。婚姻平淡的人,说婚姻是杯水,不冷不火,温温和和,平淡无奇,无色无味。岁月的变迁和近距离的审美疲劳让一切归于平静,在责任和亲情中演绎平淡。平淡也是婚姻的必然。婚姻不幸的人,说婚姻是一次可怕的旅行。本以为携手共游仙境,到头来却面目全非,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拼得筋疲力尽,以至劳燕分飞,断了翅膀又断了魂。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会问:到底婚姻是什么呢?

(1)婚姻,是一种契约

当我们已经组建了一个家庭,就要合力经营一份感情,两个人共同努力,患难与共,才能共同品尝幸福的果实。那一纸婚约的背后,早已不是一种关系的证明,它赋予爱情以更加蓬勃的生命,更加博大的内涵。但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领悟到婚姻的实质。因为现实是婚姻最好的试金石。没有人能够脱离现实独立存在,没有人逃得出现实,柴米油盐酱醋茶,会一点点地磨掉爱情浪漫的外表,让生活的本质透出来的摩擦与矛盾接踵而来。有人会因此而彼此了解,有人则会因此而分开。这其中的差别就是对爱的理解不同,对爱的处理也自然有了差异。

(2)婚姻,是心灵休憩的场所

一个幸福美满的婚姻,是你在外受尽委屈能让人放松让人感到安全的地方;是你无论身在何处,无论你走多远,总能让你牵挂的地方。家不需要有多大,不需要有多华丽,只要有爱,就可盈满人的整个心房。只要有爱,就能让人深深地陷入其中,任凭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多诱惑,也不会动心和理睬。因为,自己的婚姻独有自己的精彩。

(3)婚姻,是一种责任

有句话说得好“爱情是短暂的浪漫,婚姻是永久的责任”。爱情,往往多是一时的享受与满足,婚姻更多的是责任。婚姻是赡养上辈、延续后代的殿堂,夫妻双方的义务和责任是把这个殿堂打扮得漂漂亮亮,给前辈和后代提供一个舒适祥和的家园。婚姻是生命中最复杂、最凝重的一份答卷,它担负着牵扯着的是爱情、亲情、友情,它包含着尊重、关爱、容忍、珍惜。所以,每个人要用一生的精力、心血、智慧找寻最完美最得体的答案来完成它,要用一生的爱经营它、耕耘它。

(4)婚姻是现实的

婚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是锅碗瓢勺的交响曲。如在爱人口渴时递上一杯水,出门时送上一句叮咛,爱人哭泣时张开你的怀抱,匆忙回家的路上脑中闪过的“如果我不回家,她就会睡不着”的念头,爱人病痛时恨不得替她去痛的一种心情,“只要她开心,我愿意做一切”的固执,把她看做是世界上最脆弱、最需要呵护的人。带着这样现实朴素的爱情不虚饰,也不夸张,它在爱者的心中深深地驻扎着,随时准备给被爱者提供保护和温暖。

我在傍晚散步时经常地看到一对对在夕阳中漫步的银发夫妇,谈笑着、温馨着,原来这就是“爱情”!只是,此时的“爱”是关爱、“情”是亲情,虽不浪漫,却难以割舍!“爱情的生命越长,这份亲情就越是厚重,如一坛美酒,年代愈久、愈是香醇!纵是千山万水,也隔不断那份绵长的惦念;每个被风雨惊醒的夜晚,你都会为他(她)掖好掀起的被角……其实,平平淡淡的婚姻生活会将心灵中的杂念涤荡一清,一分安然、一缕温馨会令你甘之如饴。这才是婚姻,真正的生活!”

从这对老夫妻婚姻中告诉我:只要你一生中负有一种责任,无论你选择了哪一株,即使不是最好的那株,你都会用全部的身心来接纳她,优点也好,缺点也罢,因为她是你牵手走完今生的人。是的,婚姻需要责任,爱巢需要经营,感情需要培植,在生活中,更需要彼此的呵护、宽容和温暖,那才算是幸福美满的婚姻。

婚姻是现实的,生活是现实的,风花雪月的恋爱,不是真实的生活。婚姻是从柴米油盐中感受爱的。

2.婚姻是一种功能

婚姻是人的情感生活的基本形式,也是社会最基本的组织细胞。由夫妻双方及其子女构成家庭,由家庭构成家族,由家族构成民族以及地域性的群体,由不同民族和地域性群体构成国家。自古以来,“家国天下”,“家庭”与“国家”在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中具有等同或近似的心理意义。因此,尽管“爱国”与“爱家”在政治内涵与文化内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其心理内涵却是一致的。

现代人的婚姻关系产生于爱情,因此,人们容易混淆婚姻关系与爱情关系在内涵上的不同。他们或者认为两者是一回事,一旦发现婚姻中的双方缺少了曾有过的爱情体验,就产生对婚姻的怀疑与失落。或者相反,把婚姻与爱情对立起来看,认为一旦结婚,爱情就走进“死胡同”,从而对婚后生活产生不切实际的焦虑。

实际上,婚姻是爱情的结果,爱情是婚姻的诱因。婚后生活,也许当事人能够继续深刻地体验到爱情的滋养,也许是一种淡淡的依恋,也许因为不善“情感保鲜”和“情感经营”而丧失恋爱的感觉,这是常见的事情。所以,把婚姻等同于爱情或者把婚姻与爱情对立起来,都是非理性的观念。

从人类心理需要的角度看待婚姻,至少可以发现婚姻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具有一系列重要的内涵与功能:

(1)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尽管一个人可能属于不同的团队、组织、派别和群体,也能从所属的团队与群体中获得成就感、价值感和归属感,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情感上的安全感是婚姻与家庭提供的。一个人因为有了婚姻与家庭,便有了一个安全的人生港湾,便有了一个“大后方”,便结束了人生旅途中的漂泊无依,这是婚姻的重要功能。

(2)生育

婚姻赋予人最大的权力是合法生育,而生育是人类所具有的先天的本能。因生育而产生的亲子关系,是大多数人一生中所依存的最重要的关系。因为你是一个或几个孩子的父母,你就有了一份养育孩子、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并因此感到有价值。

(3)责任感

人们不仅仅要为别人负责也要为自己负责。在婚姻和家庭关系中,男女双方因为共同生活而建立的相互照顾、相互体谅、相互帮助、相互赡养的关系,实质上是责任的体现。而不能为别人承担责任或者无法履行责任的人,在心智和人格上是不完整的,也是缺乏价值感的。

(4)亲情感

婚姻中的漫长的共同生活,会使婚姻双方产生淡淡的却极为深厚的亲情依恋,而这种依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补偿自己与父母的分离或父母离世所带来的关系断裂。人们因为老年有了婚姻伴侣的陪伴,免去了亲人分离的孤独。

(5)性满足

正常成年人都有性冲动和性行为的本能需要,性欲望是否满足,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身心健康,婚姻提供了当事人合乎情理地满足性欲望的安全空间。因此,正常的夫妻性关系是构建良好婚姻关系的基石。

把婚姻等同于爱情或者把婚姻与爱情对立起来,都是非理性的观念。

3.婚姻:一半是爱情,一半是责任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婚姻是一座外表华丽的围城,城外面的人想进去,城里面的人却想出来。想进去的人当然是因为对婚姻的美好憧憬,想出来的人自然是源于婚姻中那些难言的现实。”

爱情是个永恒的话题,婚姻却比爱情更复杂。两个人缔结婚姻,大多是因为爱情。也有的不是为爱对方这个人,而是爱对方的金钱,地位或是家世。没有爱而走到一起是一种交易或者是一种无奈。古代的婚姻,注定就要走一辈子,无论走得如何艰难痛苦也都要坚持着走下去,而当今社会,婚姻已经没有太多的约束,所以离婚率在不断地升高,登记几小时都有离婚的,离婚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发生着。在现代,无爱的婚姻一般不会长久,因为在现代人的价值观念中,已经少了许多以往世俗的观念,随着人们独立自主意识的增强,以往的“三纲五常”观念早已淡泊,尤其是对现代女性来说,不会像以前那样受束缚。因此,爱情是婚姻的灵魂,没有爱情,婚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是,婚姻里也不完全是爱情。从两个人因爱而牵手开始,就意味着要风风雨雨,同舟共济几十年。在这几十年中,生活会为两个人摆出很多难题,对于许许多多的生活苦难来说,婚姻仅靠爱情是承载不动的,还必须靠责任。

我们经常能在网络媒体上看到:“转让婚纱照拍摄,因为双方性格不合,两人决定分手”,“结婚不到一年,夫妻俩分道扬镳”等消息,身边动辄吵闹、离婚的小夫妻也不在少数。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不能不说是他们只有爱情而没有责任,一旦面对婚姻的现实,只有爱情没有责任的婚姻变得不堪一击。

让我们看看这对夫妇通过包办婚姻相识,经过了二十多年的两地分居,依然携手至今的夫妇,他们的婚姻是如何经营的呢?

54年前,18岁的陈水林在媒人的介绍下,在河南农村和刘秀英结婚。他们属于“先结婚后恋爱”的典型,婚后第3年陈水林考取了上海华东纺织大学纺织化工系,需要来上海读书,这一别就是四年。毕业后,陈水林留校当了老师,由于当时的户籍制度管辖非常严格,陈水林无法将留守农村的妻子的户口迁到上海来。刘秀英一人在农村,照顾两个孩子以及丈夫年迈的父母。

“我当时抱怨他一年才回一次家,担心他在上海被教‘坏’了,但后来想想他不是那号人,我知道他老实。”说起当年“留守妻子”的辛酸,刘秀英的眼睛湿润了:“虽然他当时寄回一半的工资,10元钱左右,但远远不够一家人开销。在外人看来,他在上海的工作很好,只有我知道家里有多苦。在村子里,我们家的房子是最破最差的,每次外面下大雨,屋子里就下小雨,我不得不拿着脸盆,一盆一盆地把水往屋外泼。”

直到1984年,陈水林升了职务,涨了工资,分了房子,妻子的户口终于正式迁到上海来,夫妻俩才结束了长达27年的分居生活。“对于妻子,我有很多愧疚和感激。在我母亲生病时,妻子尽心尽力地照顾她,吃饭、洗澡、洗衣都是她一人包了。婚姻是一种责任,需要双方的坚持和包容,这正是我和妻子在分居27年后,依然彼此守候的理由。”

读了这一对夫妻故事,我们或许对婚姻有了新的感悟——责任。是的,“责任”两字道出了经营婚姻的真谛。为了拥有幸福完美的婚姻家庭,我们现代人都应该重视这种责任感。一些80后、90后的年轻人好虚浮,在这方面太薄弱了。所以现在离婚率在增长,与责任心太有关系了。

生活中的爱情与责任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没有爱情,就很难有强烈的责任感。如果有,那也只是一种道义。没有责任感,很难就是真正的爱情。据心理学家分析,夫妻间的互相吸引最多只有三年。可想而知,如果没有责任的支撑,人们三年就要结一次婚,甚至几个月就要换一个配偶。因此,责任不仅仅是维系家庭的一根支柱,更重要的是能使爱情更加持久。因此,婚姻:一半是爱情,一半是责任。

婚姻离开责任,将不会再有爱情。爱情赋予责任,最终将走向婚姻。爱情抛弃责任,将预示回归陌生。其实,爱情是种很凄美的东西,像昙花,因它的短暂,才显得弥足珍贵。爱情加上责任就会变成亲情,亲情是最稳固的一种感情状态,也是爱情的最高形式。所以人们通常说的在婚姻中没有了爱情,应该是说的激情,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爱情与责任如手足,是不能分开的。

维持婚姻的基础是感情和责任。责任对家庭的稳定非常重要。双方都要有这一份责任感才能使夫妻关系更加融洽。如果只是一方承担或是双方都不愿承担责任,婚姻都会出现问题。

4.家庭心理是一个变化过程

人的一生,总是伴随着家庭度过的,对待家庭的心理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这样在人的一生中,就会出现三个家庭心理依赖期和两个家庭心理叛逆期。

人出生以后,必须依赖家庭才能够生存,所以,对家庭的依赖心理自然就会产生,这一阶段就是人生第一个家庭心理依赖期,这时候如果依赖心理能够得到满足,就会感到幸福快乐,心理健康发展;这个阶段大概从出生到十五六岁,有些孩子也可能到了十二三岁就可以独立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