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三十而砺:80后如何突破职业瓶颈
9573800000030

第30章 学习是最好的增值(3)

于是,他对富人说:“我愿意在您家里为您工作3年,我不要一分钱,但是您要让我吃饱饭,给我地方住。”

富人觉得这真是千载难逢的好事,马上答应了这个穷人的请求。3年之后,穷人离开了富人的家,不知去向。

5年过去了,那个昔日的穷人已经变得比富人还富有了,相比之下,以前那个富人却显得很寒酸。于是,富人向昔日的穷人提出请求,愿意出钱买他富有的经验。

那个昔日的穷人听了,哈哈大笑:“我用的正是从您那儿学到的经验啊!”

根据犹太人的经验,我们不难看出,智慧源于学习、观察和思考。变成成功者的第一条途径就是向成功者学习。上述那位穷人就是靠同富人共同生活,在富人的“言传身教”中学到了富人的经验和智慧,才使自己有了智慧、有了财富。

如果,在职场中,你遇到了比自己优秀的成功者,你会如何面对呢?是羡慕、是嫉妒,还是钦佩、向往?是漠然不见,还是以其为奋斗的标杆,努力向上呢?

羡慕、钦佩也好,嫉妒、向往也罢,都是很好理解的一种心态。因为面对一个事事做到“最好”、事事可为他人楷模的成功人士,个性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理解,心胸狭窄的人会认为成功者是自己晋升的绊脚石;而乐观开朗、目光长远的人则会将优秀者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并以其为自己努力奋斗的目标,虚心向其讨教,学习其成功的经验。

站在巨人的肩上,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对于我们人生和事业的启发作用,是我们靠自己苦苦摸索多少年都难以达到的。在我们的身边,不难发现,那些积极进取的人总是善于掌握第一手的信息,然后不断地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不断地自我反省,纠正自己前进的方向,让自己在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这也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职场中,避免职业瓶颈的一种有效手段。

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有很多时候,我们以最普遍的观点去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认为只要是符合道德要求的,就是优秀的,否则就视为洪水猛兽,欲除之而后快。实际上,有的优点却正是颠覆传统观念的,只要这些优点是符合人类发展总趋势的,不违背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我们都可以加以欣赏和学习。

假如你能够遇到比较优秀的人,那么,在工作的过程中向他学习,虚心讨教,不仅可以避免一些低级错误,还会发现新的机会,得到更多的经验,这样便有效地增强了职场竞争力。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是当今好莱坞最有名的导演之一,导演了《泰坦尼克》、《拯救大兵瑞恩》等着名的大片。他13岁时就想成为一名电影导演,17岁时,他作为一名游客参观了环球电影公司。在那里,他挡不住诱惑,偷偷地离开旅游团,溜进了正在拍摄电影的摄影棚,找到了主任,并跟他聊起了电影制作而且虚心向主任请教。

第二天,斯皮尔伯格穿上西装,借了父亲的公文包,骗过保安,走进了那个电影摄制场,似乎他就是里面的工作人员一样。他找到一间废弃的工作室,并在门上张贴起“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字样用来督促自己。他在电影摄制场“工作”了一个夏季,尽其所能学习了有关的电影制作知识。

后来,他如愿成为电影摄制场的正式成员,拍了一个短片,并最终赢得了环球电影公司一个为期7年的价值不菲的合同。

实际上,想要成为一代大师,主动地向梦想最容易实现的地方走非常重要,那里有你所需要掌握的一切。但是,这还远远不够,你必须努力地去掌握知识,向成功的人士虚心请教,并将外部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行。

比尔·盖茨曾经说:“一个人如果善于学习,他的前途会一片光明,而一个良好的企业团队,要求每一个组织成员都是那种迫切要求进步、努力学习新知识的人。”

如果你是一个精明的人,你就应当学会用时间为自己“投资”,随时随地向成功者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培养自己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西方科研人员经过研究证实了这样一个规律:那就是一个人经常接触的6个朋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一生的价值。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一个人性格的形成、资讯的获得以及所处的环境,是源自他最亲近的人,而这些东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眼光、品位并左右着他的行为,当然也就影响了他的一生。

所以,职场之中,积累知识能力的提高对你的职业生涯有莫大的影响。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必须注重自己的学习能力,必须能够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向成功者学习是一个非常有效又简捷的学习手段,懂得了这个学习方法,再加上你的勤奋和努力,你的竞争力自然会增强,职场瓶颈当然也就离你远去了。

学习是一生都要经营的财富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的4块金牌全部被中国队收入囊中,在赛后腾讯网对乒乓球男队的采访中问到这样一个问题:“2012年,这三名队员是不是还会参加?”刘国梁说道:“我相信他们三个中会有人参加,但是全参加的可能性不大,注定有被淘汰的,因为从器材上、规则上,包括面对年轻人的挑战都对他们是一种瓶颈,所以我觉得作为他们来说,如果想继续的话,他们只有付出更多更多的努力。”

刘国梁的这段话不禁令人想起了另一个寓言故事:每天,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就开始奔跑了。狮子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活活地饿死。”在另外一个场地上,羚羊妈妈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要快,那你就肯定会被他们吃掉。”

这就是竞争,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大家希望得到的都是一种安全感,然而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谁都无法将自身处于一个安全的位置,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压力会不停地让我们充满了瓶颈感。因此,为了在竞争中胜出,我们都需要不断学习。

有人说21世纪将是科技的世纪;有人说21世纪将是一个属于知识经济的世纪;还有人说21世纪将是一个属于中国的世纪;但我要说:21世纪将是一个属于学习的世纪。人是所有地球生命中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最弱的,但人却成了地球上生命力最强大的动物。人类统治了这个世界,这一切都是因为人类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学习造就了人类,学习是人类一生都要经营的财富。

俗话说:技多不压身。在职场上,每个想要有所成就的人都想被老板重用,成为“三高”人群(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这个过程不会一步到位,而是要不断地学习、进步。于是选择充电的市场人就有五花八门的原因了。每个人的职位不同、起点不同,条件各异,那么他们的目的也就是因人而异了。但终极目的是要给自己的职场生涯增加更多的机会。能力高了,也许职位就高了;水平高了,也许收入就高了。

学习,只有不断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才不会被这个时代抛弃,才不会走上职业的瓶颈。

1990年2月,杨澜以其自然清新的风格、镇定大方的台风及出众的才气被聘为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主持人。从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成为央视节目的主持人,荣誉和成就一起向杨澜涌来,但杨澜没有骄傲,也没有满足。

1994年,在完成了《正大综艺》200期制作之后,杨澜跨越太平洋去了美国,攻读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传媒硕士学位继续深造。

正值事业最辉煌的时候急流勇退,这意味着杨澜要放弃目前所拥有的一切,包括触手可得的美好未来。这让当时的很多人都不理解,因为杨澜完全可以在她现在的位置上享受她已经获得的成功和荣誉。但是,一个真正的成功者是不会永远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和荣誉的,他们会在一种拼搏进取的精神中提炼出更有价值的智慧。所以杨澜从令人羡慕的主持人又变成了学生。

当杨澜第二次出现在媒体上时,她的形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的境界已非昨天能比,她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又上了一个台阶。

不管你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也好,还是正在努力进取中也好,学习是一个人一生都要经营的财富。其实,学习同样也是一种生存能力的表现,你的天资聪颖,别人的天资也并不见得比你差。他人在不断地学习,而你止步不前,到最后,你必落后于人。而在当今的企业里,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意味着很可能会引发被淘汰的瓶颈。

在职场中,常常会有这样一种情况发生:两个年轻人同时被某大公司录用,甲不仅拥有较高的学历且才华横溢,而乙却是自学成材,他甚至连一个像样的文凭都没有。往往开始的时候,甲会凭借自己优异的表现博得上司的欣赏。而后来的结果却往往是:乙得到了提升,甲却依然停滞不前。这又是为什么呢?

道理很简单。安于现状的人往往会忘记了变化的存在,而时刻都怀有瓶颈感,进而不断通过学习来完善自己的人,却往往能在变化中独领风骚。

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员工素质的竞争,只有具有高素质的人,才能有高素质的企业。而员工的高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学习能力。从这一意义上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竞争的实质是学习能力的竞争,企业竞争唯一的优势是来自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

其实,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即使你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你也是一直在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但这种被动的学习效果肯定不会明显。如果你自己有这方面的意识,激发自己的潜能,不断地主动学习,你就能一直保持强大的竞争力,而不会陷入到职业瓶颈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