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早期教育成就一生
9573500000026

第26章 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2)

但是现如今,孩子变少了,家庭变小了,许多大院也改成了单元楼房。原来那种开放型的家成了封闭式的“蛋壳”。孩子生活在“蛋壳”里,从小就成了“孤家寡人”。孩子失去了玩伴,却成了家庭的中心。行为的准则由从前的具体形象,变成了现在的抽象教条。从前在训导孩子时,只要说“看你‘哥哥’或‘姐姐’怎样”或“看谁家的某某怎样”,就能起到作用。因为行为的准则看得见摸得着,榜样是实实在在的。现在的情形就不同了,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没有了,邻居家的孩子是谁都可能不知道。游戏机是孩子的伴,电视里的角色是孩子的榜样。于是,一连串的儿童行为问题也随之而来,自私、不合群、习惯不好、社会交往能力差等等,都是让现在的家长非常头疼的事。

既然社会环境变了,我们就要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新的交往环境,不妨适当带孩子到亲戚、朋友或邻居家去串门,不仅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还能让孩子有与人接触的机会。孩子3岁以后,适当地带他出去串串门,对他来说是一种有趣的经历,他可以从中学到一些社交礼仪及待人接物的方法,还能从其他小朋友那里学到一些新的游戏形式,学习如何与陌生人相识相处等。

不过,在带孩子出去串门前,要教孩子一些礼貌用语和礼节,如见到主人要大大方方地问好;要有礼貌地回答人家提出的问题;别人给自己玩具时,要说谢谢;不经过人家允许,不随便动人家东西;等等。当然,家长在串门活动中,也给孩子起到一个榜样作用,所以家长自己首先要做好,如进门前要前敲门,主人给倒茶要说谢谢,准备回家时要将人家提供的玩具收拾好后再离开等,这样才能让孩子耳濡目染,起到榜样作用。

不过分干预孩子的交往

当孩子找到玩伴后,家长应远距离观察,尽量不要参与到孩子之间的活动当中,更不应该过分干涉孩子之间的交往。即使孩子之间有点小摩擦,家长也不需要太着急,更不应该有怕自己孩子吃亏的心理。因为孩子都是在这种与小朋友不断的争吵、磨合当中逐渐学会与人交往、相处的。

6岁的李桐正和小伙伴在房间里玩玩具,不一会儿,房间里就传来了相互争吵的声音:“这是我的!”“你这个笨蛋!”“我要告诉你妈妈听!”

越来越大的争吵声让房间外的李桐妈妈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想出面劝阻,但又担心方式不当让孩子难堪,很是迟疑。正在犹豫不决时,电话响了,等她接完电话,发现房间里的争吵已经变成了欢声笑语。

在成年人看来,争吵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因此当孩子们之间发生争执时,父母们总是急于介入并企图平息他们之间的战火。但事实上,与成人世界不同,孩子们之间的争吵基本上是“对事不对人”的,虽然是一种比较消极的行为,却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现在很多独生子女来说,家庭成员的忍让和溺爱容易形成孩子的“自我中心”,而在幼儿园里又有老师进行调节,所以孩子们之间的争吵往往进行不起来。但是,争吵却有利于纠正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这个毛病。通过争吵,孩子们逐渐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并非所有的事情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办,而且能从中学会妥协和谦让。

当然,家长也不能放任孩子争吵。恰当的做法是:孩子们之间的争吵没有升级到谩骂或者打架时,可以不去干预,让他们自己平息。事后可以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吵架?”“不吵架可不可以?”“打人、骂人对不对?”“应该怎么解决?”等等,引导孩子学会处理交往中的各种问题。

但孩子们如果真的出现谩骂或者打起架来,则要及时坚决地制止,告诉他们任何情况下骂脏话和打人都是不对的。平时父母也要特别注意以身作则,做到遇事冷静、和气。如果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言行为不一,孩子就难以养成好的习惯——毕竟条款是相对抽象的,而你的行为却是那么形象直观且易于模仿。

NO.3让害羞的孩子大胆起来

6岁的苗渺是个非常聪明的小女孩,能自己编出许多有趣的故事。一天,渺渺正在家里自己编故事:“冬天来了,田野里到处都是白雪。小老鼠甜甜和欢欢一起拿着扫帚走出家门,它们想堆一个大雪人。外面好冷啊!甜甜和欢欢都忘记了戴帽子和手套,于是它们就回去找帽子和手套……”忽然家里来了客人,妈妈忙招呼客人。

客人听见渺渺正在自己编故事,就让渺渺给自己讲个故事,妈妈也在一旁鼓励渺渺。可是渺渺却怎么都不肯开口了,还很害羞地跑回了自己的房间。妈妈面对尴尬的客人,只好解释说:“您别介意,这孩子就是这样,特别胆小害羞,从来都不敢和生人说话。”

很多孩子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在家里有说有笑,蹦蹦跳跳的,非常活泼,可家里来了个陌生的客人或是换个新环境,孩子就会表现得扭扭捏捏,让喊“叔叔”或“阿姨”时更是赶紧退到爸爸妈妈的身后。在很多场合,这都让家长很尴尬。

孩子的害羞,其实只是对陌生人或环境所产生的回应。专家认为,害羞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正常的焦虑现象,主要与孩子的先天素质和性格差异、文化环境造成的差异,以及家长的教养态度等有关。虽然害羞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但孩子过分害羞,也会引起一连串的问题,妨碍孩子正常社会交往的发展。时间长了,害羞的孩子还会表现出内向、沉默、胆小、缺乏自信、没有主见等。因此,在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跨过害羞这道影响人际交往的障碍。

弄清孩子害羞的原因

有时大人们认为很正常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却是另外一回事。

比如,有些很漂亮的小女孩很不喜欢被大人们亲来亲去,家长却认为这是亲戚朋友对自己孩子表达喜爱之情的一种方式。但是你们想过孩子的感受吗?如果孩子拒绝接受这种亲吻,并不代表他害羞,仅仅是他不喜欢。还有的孩子在家里很活泼,一出门就变得很害羞,这往往是因为面对社交场合孩子不知道如何去做而产生恐惧的心理。

因此,多和孩子交流是很必要的。如果他表现出害羞的行为,要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分析孩子是不是真的害羞,还是因为拒绝某种他不喜欢的行为。

玩“勇敢者”游戏

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更是孩子们的最爱,即使害羞的孩子也爱玩。不过,家长应该注意孩子平时更喜欢玩什么游戏。通常来说,许多害羞的孩子更喜欢玩一些没有伤害性的安静的游戏,比如看书、画画、拼图、搭积木等。比起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他们可能更喜欢一个人玩。

对此,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进行户外运动,多与户外的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对害羞的孩子来说,尝试玩沙子、抓虫子、拍皮球等“脏脏”的游戏,在台阶上跳上跳下、相互追逐、抢皮球等“危险”的游戏,都需要一点勇气。因此家长应该多给予孩子鼓励,让他也能勇敢地站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如果孩子一时还不敢参与其他孩子的游戏,家长也不要在别人面前给孩子戴上“这孩子就是害羞”之类的“帽子”,这种定性的话只会起到负面的强化作用,孩子也会变得更加害羞。此时不妨和孩子一起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当中,帮助孩子熟悉环境和陌生伙伴,慢慢孩子也会自己参与进去。而孩子在户外活动中也难免有嗑嗑碰碰,如果不严重,家长不要大惊小怪,这些“勇敢者”的游戏可是帮孩子锻炼胆量的好办法。

多与孩子做社交游戏

这种游戏很方便,家长可以在家中和孩子一起玩耍。不过要增强与孩子的互动性,家长应尽量在家里创造良好的说话环境,让孩子预先练习,以增加其可使用的词汇。

比如,妈妈可以先扮演一个与孩子平行的角色(如:孩子的同学),并仿真各种生活情境的对话,让孩子学着如何开口与人对话。如“你好,我叫邱彦东,我可以和你一起玩玩具吗?”之类的练习句。接着,再请孩子模仿妈妈的口气对话。待孩子逐渐适应之后,妈妈可以渐渐地退出,由孩子自己进行对话。

借着这个方法,可以让孩子学习如何开口与人交谈。如孩子接触到陌生的环境显得退缩时,妈妈也可以提醒他,“你如果想和小朋友玩,可以说什么呢?”或说“妈妈在这等你,你去跟小朋友说,你想和他们一起玩。”之类的鼓励话语。

也可以在家和孩子玩一些情景游戏,如模拟一次购物。家长做店主,孩子做顾客。反过来也可以。或者做警察和行人问路的游戏。这类游戏,既可以让孩子熟悉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社交场景,还能让孩子从中学到更多社交礼仪,从而变得大胆起来。

让孩子学会提要求

4岁的潘纯是个特别沉默的孩子,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家里都如此。在幼儿园,老师从来都看不到纯纯举手发言,也不提任何要求。即使老师鼓励他,他也不愿意主动举手,甚至躲开老师的目光,把头低下。有时候老师点他的名字,让他站起来回答问题,纯纯也会慌慌张张,说起话来结结巴巴、语无伦次。

纯纯的爸爸妈妈也感到了孩子的羞涩,这也让家中少了一份欢乐气氛——那种因孩子特有的活泼淘气带来的欢声笑语。尤其可气的是昨晚,老师安排了一个和父母一起完成的手工任务,纯纯居然犹豫了很久也没能向爸爸妈妈提出来,直到睡前在爸爸的追问下才嗫嚅着说出来。

大多数父母都希望把孩子教育得听话乖巧,殊不知过分严厉的管教也会使孩子变得胆小、羞涩起来,甚至缺乏主见。

因此,家长应多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多问问孩子“你觉得怎么办好?”“你认为怎么样?”不一定顺从他的意思,但要给孩子发表意见的机会;不要过于生硬、严厉,定“死规矩”,尽量避免使用“不许……”“必须……”“给我记住……”等词语;鼓励孩子多和同伴们交往,常带孩子参加一些探索性的活动,既可培养孩子探索精神和自信心,又能让孩子看到父母活泼好玩的一面,减少孩子对严厉父母的恐惧。

总之,每个人都不是一出生就会与他人相处的,社交经验需要一点点地积累。当孩子过于害羞胆小时,父母要多给孩子鼓励,多教他一些最基本的社交礼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以身作则、正确教育,才能培养出礼貌、大方的孩子。

NO.4让孩子体会分享的快乐

在美国的幼儿园,每逢周一都会有一个“圆圈时间”。孩子们在地毯上围坐一圈,将自己心爱的东西向小朋友们展示,进行几分钟的即兴表演。

游戏刚开始,5岁的可尼就首先把自己手中的玩具亮了出来:“瞧,这是火箭!”他按了一下开关,火箭便发出声音,红光一闪一闪的。孩子们大叫:“哗,真酷!”可尼得意地说:“昨天爸爸带我去公园,我乖,爸爸就给我买了它。”

接着出场的是刚从夏威夷度假回来的罗拉,她腰间系着一片片绿色的“树叶”,款步走到大家面前,骄傲地说:“看看,这是夏威夷裙子!”接着边跳“草裙舞”边说:“夏威夷的人跳的就是这种舞。”

轮到3岁的卡仑了,他犹犹豫豫地站起来,慢慢走到老师面前,有点不知所措。看到他手上什么也没拿,老师轻轻地搂住他,同时“搜索”着可以“展示”的东西。“哦,新运动鞋!”老师对大家说:“看看,卡仑今天穿的新鞋子真漂亮!”同时启发卡仑:“告诉小朋友,鞋子是什么颜色?”卡仑小声地说:“白色。”老师鼓励道:“跳一跳,看看鞋有没有响声?”

卡仑不再紧张,跳一下,又跳一下……脸上越来越兴奋。老师带头鼓掌:“谢谢卡仑,让我们分享了你的新鞋子。”

美国人就是要孩子建立这样的观念:谁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或者喜欢的东西,都要尽量与他人一起分享快乐,分享友谊。而且,在“圆圈时间”,孩子们机会均等,谁都有可能在几分钟里分享到别人的快乐,也被别人分享快乐。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还能让他们深化彼此的友谊,在友谊中体会到彼此分享的快乐。

一说到“分享”,我们的通常解释都是:“宝宝,把你的玩具拿给小朋友一起玩。”“宝宝,把你的好吃的拿出来和小朋友一起吃。”不敏感的小孩子,只会以实际行动反抗;而敏感一些的小孩子,则会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妈妈,心里可能在想:“妈妈难道只喜欢别的宝宝,不喜欢我吗?哼,我就不给他!”这根本就不是分享了,而是一种剥夺!家长的分享教育当然也失败了,孩子不仅没有因此获得友谊,交不到好朋友,反而和其他小朋友关系更不好了。

分享,其实是孩子获取快乐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行为。通过多种具体的实践,帮助孩子逐渐学会分享的恰当策略,在生活中学会分享,是孩子懂得将自己喜欢的东西与别人一起分享,从而培养孩子社交能力与健康人格。孩子具有分享意识和能力,不仅是他智力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他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素质。

但是,现在很多家庭的生活环境都比较优越,物质基础比较好,尤其是独生子女,又没有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及互爱互让的经验和相应的训练。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家长的迁就和忍耐及不良的教育态度,都对孩子的分享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一些父母给孩子买了较贵的玩具,就叮嘱孩子不要给别人玩。对孩子出现的独占行为,部分父母还很得意,认为自己的孩子机灵、“门槛精”,看到孩子占便宜就高兴,总担心孩子会吃亏。这样的孩子,又怎么能拥有友谊呢?

同时,幼儿期的孩子正处于在身体、智力迅速增长的时期。随着他们的体力、活动范围和活动量的增加,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也日益增强,对新鲜事物很敏感,但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感还处于较低阶段,是与非往往以自己的愉快或满足为标准,自我中心意识较强。这也容易与同伴发生冲突,不懂得分享的乐趣。这样的孩子,如果家长教育得当,是完全可以学会分享的,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赢得友谊。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孩子要学会交往,从中体会到分享的快乐,是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的。

创造分享的家庭氛围

让孩子“学会”分享,而不是“教会”孩子分享。分享,不只是一种行为方式,还是一种美德,更是孩子日后学会与人交往的基础。让孩子学会分享,关键在于体验。体验分享,才能从内心理解分享的意义。

可是,小孩子也能理解分享的意义吗?当然可以,孩子并非没有理解力。不过,孩子理解事物的方式与大人不同。你跟大人口头解释,大人就能明白你讲的事情;但你对孩子讲半天,可能他都似懂非懂。让孩子理解,需要给他亲身体验、感受的机会。孩子体验到了,才能理解。要让孩子理解分享,根本解决的方法不是说教,而是让孩子与身边的环境互动,体验、感受然后理解。

所以,聪明父母,首先要有为孩子创设充满“分享”的家庭环境意识。孩子身边所有的人、物、事件、情绪,统统构成他的成长环境。当环境中充满了分享的意识、情绪、行为,孩子的“分享”也会从心底发生。如果说学会分享有一个终极目标,那么就是孩子自发地分享,而不是被动遵守成人制定的“分享规则”。

用适当的方式评价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