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在北大听到的24堂幸福课
9572800000026

第26章 自律——避免不必要的烦恼(2)

明将吴三桂本准备投降李自成,得知了大顺军在北京拷打明朝官员追赃之事,吴三桂大失所望。后又得知自己父亲也被夹拷的消息,愤怒至极,决定不再入京。而是以大明孤臣的身份,向清廷“借兵复仇”。多尔衮接到吴三桂密信,大喜过望,立刻直奔山海关而来。结果农民军大败,李自成仅剩数千残卒败退。为泄愤,他下令剐杀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把首级悬于高杆之上。这些败兵入城后,皆知末日将至,完全丧失纪律,开始在北京城内烧杀奸掠,备极惨毒。李自成败退北京城后,第一件事就是派人把吴三桂全家34口尽数剐杀。第二天,即在武英殿举行正式“登基礼”,头戴冠冕,受“百官”朝贺。第三天一大早就匆忙离京,向西奔逃。自入城到离京,他的“大顺”政权仅存在了42天。随后,李自成率领农民军大队人马行至湖北通山县境时被杀。

骄傲常常使人丧失一种耐心,不思进取,裹足不前,抱守着曾有的那份自信、骄傲、侥幸,当发现对手已经达到胜利的终点时,却已落下“失败的强者”的美名。

龟兔赛跑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比赛的结果是兔子以骄傲松懈而失败;乌龟以持之以恒而胜利。在兔子的心里,它根本就没有把爬行的乌龟放在眼里,也许它是计划在乌龟即将到达终点线时,再以充沛的精力加上自信的神速,在乌龟即将胜利的一刹那抢先到达,让它的努力付之东流,彻底摧毁乌龟的意志,达到既取得了胜利又羞辱了对方的目的。但是骄兵必败,当我们面对成功时,都要保持一种谨慎、谦虚的态度,千万不能忘乎所以。

在人们的各种习气中,克服骄傲可算得上最难的一种。虽你极力藏匿它,克服它,消灭它,但无论如何,它总会在你不知不觉之时显露出来。我们不要让骄傲支配了自己。由于骄傲,我们会在该同意的时候固执起来;由于骄傲,我们会拒绝有益的劝告和友好的帮助;由于骄傲,我们会失掉评断事物好坏的客观标准。

每一个年轻人都在憧憬未来,向往进步,希望自己能干出一番事业。在这条充满艰辛与挫折的路上,我们要掌握好通往成功道路的规律和方法。新中国开国元帅陈毅曾经写过这样的名句:“历览历史多少事,成由谦虚败由奢。”“骄傲自满必翻车。”这富有哲理的诗句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同谦虚与骄傲紧密联系着,谦虚好学,诚实做人,老实办事,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水平,也是我们前进的基石,是获得成功的关键条件,不要让骄傲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绊脚石。

严于律己是一生的财富

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快乐和欲望的控制。

——柏拉图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诱惑人的东西实在太多,稍有不慎就会掉入欲望的陷阱,其实,就算是掉入陷阱也并不可怕,怕就怕有人在陷阱中仍然痴迷自己的欲望。

懂点医学知识的人都知道,罂粟果作为一种药物,具有缓解疼痛、镇咳、催眠等疗效。如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得当,能有效治疗相关疾病。但如不加节制地滥用,则易成瘾,成为人们闻之色变的毒品,严重损害人的身心健康。同样,在生活中,如果你不对自己的某些行为进行节制,同样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就以饮食和运动来讲吧!人不吃饭不行,但如暴饮暴食,就会伤害肠胃,引发疾病。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但如果运动量过大,也会损害身体。可见,凡事都要有个“度”,物极必反、过犹不及。先人们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总结出很多富于人生哲理的谚语,如“美味不可多餐”、“得意不宜再往”、“爽口味多终作病,快心事过必为殃”等等,提醒着人们凡事都要适度,不要过分,不要走极端。

道理虽然简单,但做起来未必容易,很多人遇事不知节制和自律,最终毁掉了自己的幸福。人本身就是一种“欲望动物”,克制欲望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一般动物而言,只得到它所需要的那一部分就可以了;而人的欲望则大大超过了自己所需的那一部分。这些的欲望除“饮食男女”等自然属性外,还有虚荣心、权欲、名利欲、占有欲等社会属性,其中,以物质占有欲造成的危害最大。人类由于物欲膨胀,导致了太多的不幸,大到国家兴亡,小到损害人际关系。具体到个人,就是为了追求物质上的享受,不惜采用杀人、抢劫、偷盗、诈骗等犯罪手段;有的人为了放纵情欲,就搞“包二奶”、嫖娼、一夜情,这些做法不仅害了自己,也连累了家人;有的人为满足自己“权力欲”的虚荣心,结党营私,买官卖官,最终成为了阶下囚;还有人笃信“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信条,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或背信弃义出卖朋友,或铤而走险滑向犯罪的深渊。

欲望是魔鬼,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倒在了欲望的魔爪之下。我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欲望对人生的伤害。道家认为“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要求人们返璞归真、清心寡欲;儒家认为“克己复礼而归仁”,要求人们“惩忿窒欲”;佛家劝诫人们戒除贪婪、嗔怒、色欲。由此可见,放纵欲望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必须要加以节制。欲望固然是发展的动力。但是,任何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走向它的反面。在欲望面前,人必须有一种克制、节制、自律的精神。

杨震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担任荆州刺史时,发现秀才王密是个人才,便举荐王密为昌邑县令。后来杨震改任东莱太守,路过昌邑时,王密对他照应得无微不至。到了晚上,王密悄悄来到杨震住处,见室内无人,便捧出黄金十斤送给杨震。杨震连忙摆手拒绝说:“以前因为我了解你,所以举荐你;你这样做就是你太不了解我了!”王密轻声说:“现在是夜里,没人知道。”杨震正色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王密听了,羞愧地退了出来。

古往今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有严格自律、深刻自省的精神。他们严以修身,讲究“慎独”、“一日三省吾身”、“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处世准则。他们所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即道德的完善、人格的完美以及内心的平静、充实和富足。正如哲学家叔本华所说:“大抵世人都置身体健康于不顾,努力费尽心机,终生追求功名利禄,把获得他人的尊敬、仰慕当做幸福的因素,这是极度愚蠢的行为。因为,人的幸福主要在于心境的平和与满足。”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懂得这一道理的人内心往往是强大的,即使是生活在兵荒马乱的年月里,他们依然能保持高度自律。

许衡是中国元代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天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一年夏天,许衡与很多人一起逃难。在经过河阳时,由于长途跋涉,加之天气炎热,所有人都感到饥渴难耐。这时,有人突然发现道路附近刚好有一棵大大的梨树,梨树上结满了清甜的梨子。于是,大家都你争我抢地爬上树去摘梨来吃,惟独许衡一人,端正坐于树下不为所动。

众人觉得奇怪,有人便问许衡:“你为何不去摘个梨来解解渴呢?”许衡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问的人不禁笑了,说:“现在时局如此之乱,大家都各自逃难,眼前的这棵梨树的主人早就不在这里了,主人不在,你又何必介意?”许衡说;“梨树失去了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许衡始终没有摘梨。

混乱的局势中,平日约束、规范众人行为的制度在饥渴面前失去了效用。许衡因心中有“主”则能无动于衷。在许衡心目中的这个“主”就是自律。有了自律,才能在没有纪律约束的情况下亦能牢牢把握住自己。

从某种意义上讲,幸福其实也来自每个人的节制和自律。人必须理性地看待物质欲望,加强节制和自律,严防被物欲引入歧途。要在物质欲望得到合理满足的基础上,拥有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追求——通过加强人格修养,完善道德,追求内在心灵的丰富和精神上的平静、和谐和满足。这样,我们每个人才能拥有真正持久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