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在北大听到的24堂财富课
9572700000020

第20章 踏实——积跬步,致千里(2)

程聪宝是中国珠宝圈里的重量级人物,他手里握有皮尔·卡丹珠宝和梦特娇珠宝两大世界著名珠宝品牌的中国总代理权,他的曼都珊珠宝公司也是业界响当当的商标品牌,在国内某些地区,其销售量一度曾经超过了百年老店周大福珠宝。鲜为人知的是,这个腰缠万贯、日进斗金的珠宝大王,一开始却是靠两手提袋纽扣起的家。

早在1976年,16岁的程聪宝便只身一人从浙江跑到了四川搞推销,半个月时间,他卖掉了两手提袋纽扣,赚了100多元,还带回了几张小订单。此后,他便来回穿梭在北京、包头、长沙、昆明等大城市,出入于全国各地的国营百货大楼,专门为他们供应纽扣、塑料编织品等小玩意。

1982年时,22岁的程聪宝已经赚到了一笔非常可观的财富。他辗转来到河北省石家庄市,在一家商场里开设了一家“洲澳”仿真钸品店,店里全是一些小玩意儿,除了一大部分的实用小商品,还有一些物美价廉的小装饰物。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就连程聪宝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些小玩艺非常好卖。虽然一件商品赚不了几个铜板,但是每天都顾客盈门,程聪宝照样赚大钱。后来程聪宝乘胜追击,一再扩大“洲澳”的规模和家数,最多的时候曾经开到过58家!

从1998年开始,程聪宝开始了战略调整,逐步向珠宝界进军。针对当时香港的珠宝业在内地享有盛誉这一情况,程聪宝在香港注册了一个富有异国情调的品牌,也就是后来的曼都珊。说到“曼都珊”的来源,你不得不佩服程聪宝的聪明才智——这个充满异国情调的曼都珊,不过是程聪宝的家乡一个旅游景点——馒头山的谐音!

之后,程聪宝开始在石家庄市设立珠宝专柜。为了规避风险,第一次他只在石家庄市东方购物中心租了3节柜台,没想到一个月下来,卖珠宝的营业额和利润都比以往卖仿真钸品高出好几倍。这让程聪宝信心大增,他先是将原有的3节柜台扩大成了一个珠宝岛,然后又在北国商城、人民商场等大商场设立了曼都珊的“珍宝岛”,全力进军珠宝业。

转眼到了2002年,有了几年经验的程聪宝把目光瞄准了更大的目标,那就是拿下几个世界著名珠宝品牌在中国的总代理权。他把皮尔·卡丹珠宝和梦特娇珠宝公司的代表请到了石家庄,让他们综合考察他的经营能力、资金能力和信誉度。经过长达半年的考察和艰难谈判,程聪宝最终拿下了这两个世界品牌在中国的代理权。当下,程聪宝正在向着更多的世界品牌代理权迈进,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一定会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珠宝大王。

程聪宝的成功轨迹,再次说明了“赚小钱、做小事是赚大钱、做大事的必要步骤”的道理。所以,你可以憧憬未来,向大钱努力,但是千万别自大地认为自己就是个“做大事,赚大钱”的人,而对小事、小钱不屑一顾。试想,一个不愿意做小事甚至连小事也做不好,一个连小钱也不愿意赚或者根本就赚不来的人,即使真正碰上了发大财的机会,到时候会有足够的能力、经验和气度去获取财富吗?更不要指望别人给你机会,要知道,一个连小事也做不好,连小钱也赚不来的人,别人是不会相信你能做大事、赚大钱的。

先扫身边,再扫天下

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公认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

——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

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典故:

东汉的陈蕃出身世家,自幼喜好读书,志向高远。陈蕃十余岁时,陈家逐渐蓑落,不再显威乡里,但陈蕃仍然踌躇满志,日夜苦读。后来为排除干扰,他干脆独自搬进一处僻静的庭院,潜心诗书。

正所谓“人无完人”,陈蕃的缺点就是生活上比较懒散,连自己的书房他都懒得收拾打扫,更别提佑庭院了。时间一长,院子里杂草丛生,秽物满地。有一天,陈蕃正在读书,他的父亲带朋友薛勤前来看他。看到屋里屋外狼藉不堪,薛勤皱着眉头问陈蕃:“你怎么不打扫打扫呢?”陈蕃回答得掷地有声:“大丈夫处世,应当扫除天下,岂能只扫一室?”薛勤听了不禁一愣,暗叹陈蕃年小志大,于是劝导他说:“你连一室都不肯扫,又怎么能扫天下?”陈蕃张口结舌,大受启发,此后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最终成为国家栋梁,以忠孝刚勇、不畏权贵留名青史。

与故事中的陈蕃一样,生活中很多人都是从很小就颇有一番雄心壮志的。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有一个“扫除天下”的志向:我长大要做企业家、做大官、做科学家……谁要是像《长江七号》中的小主人公那样,长大想做个农民工,肯定会被人笑掉大板牙。然而事实却是,无论志向高低,大多数人最终都将流于平庸。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答案就是:大多数人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

生活中,往往越是穷得一塌糊涂的人,越是看不起小钱,不屑做小事,他们做梦都在想着怎么赚大钱、做大事、成大器。勉强去做也是迫于无奈,一边做,还要一边牢骚满腹,诅咒社会。殊不知万丈高楼平地起,大事需要一步一步地去做,大钱也都是由小钱构成的。没有无数个小钱的积少成多,就算机会出现在你面前,你这个没有丝毫准备的人又能如何?没有做小事的锻炼和积累,就算有人出钱要你去做大事,你也未必做得来,更不要说做得好。

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麦当劳公司打算开拓中国台湾市场。正式进军台湾岛之前,他们需要在当地培训一批高级干部,于是进行了公开的招考甄选。由于标准颇高,很多人都未能通过。

经过一再筛选,一位名叫韩定国的年轻人脱颖而出。最后一轮面试前,麦当劳的招聘负责人和韩定国夫妇谈了三次,并且问了他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假如我们要你先去洗厕所,你愿意吗?”还没等韩定国开口,一旁的韩太太便答道:“我们家的厕所一直都是他洗的。”

负责人十分高兴,当即免去了最后的面试,直接录用了韩定国。

汽车大王福特的求职经历几乎与上面的故事如出一辙:

福特刚刚大学毕业时,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和他同时应聘的三四个人都比他学历高,当前面几个人面试之后,他几乎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希望了。但“既来之,则安之”,他敲门走进了董事长办公室。

一进办公室,他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立即弯腰捡了起来。那是一张废纸,福特顺手把它扔进了废纸篓里,然后走到董事长的办公桌前,说:“我是来应聘的福特。”董事长说:“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们录用了。”福特惊讶地说:“董事长,我觉得前几位都比我好,你怎么把我录用了?”

董事长说:“福特先生,前面三位的确学历比你高,且仪表堂堂,但是他们眼睛只能看见‘大事’,而看不见‘小事’。你的眼睛能看见小事,我认为能看见小事的人,将来自然能看到‘大事’;但一个只能看见‘大事’的人,却会忽略很多‘小事’。我们这里几乎没什么‘大事’,就算有,那也是我说了算。所以,我才录用你。”

韩定国和福特的成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立大志与干大事完全是两码事,大事与小事也不是截然分开的。许多大事成功的契机,都在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里。只有把小事做好的人,才有可能成就大事。当我们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把一件件小事做好了,大事也就顺理成章地成功了。反之,就会如耶稣在《圣经》中所说:“如果你不肯为小事付出,那么你将会为更小的事而付出更多。”

《圣经》中记载,有一次,耶稣带着门徒彼得远行,途中耶稣看到地上有一块破旧的马蹄铁,便让彼得把它拾起来。但彼得一来旅途劳累,二来不愿为一块马蹄铁“折腰”,因此充耳不闻,假装没听到。耶稣也没有多说什么,自己弯腰捡起马蹄铁。

不一会儿,二人进入城里,耶稣用马蹄铁向铁匠交换了些许金钱,然后用这些钱买了几十颗樱桃。接着,二人继续赶路。正午时分,二人走至一片荒野,彼得又累又渴,但是身上的水早已喝光了。这时,耶稣悄悄从衣袋中丢出一颗樱桃,彼得像发现什么大宝藏似的,连忙捡起来吃掉了。就这样,耶稣每走一段路就丢下一颗樱桃,彼得则每走一段路便弯一次腰,捡一颗樱桃……最后,耶稣见彼得受够了教训,笑着说:“如果你不肯为小事付出,那么你将会为更小的事而付出更多。”

何谓小事?何谓大事?我的一位老板曾经说过:“客户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事情本无大小之分,事情需要辩证地去看待,但很多人总是认为自己生来就是干“大事”的,因此对身边的“小事”不屑一顾。但实际上,这些人往往连“小事”都未必干得好。张瑞敏说过,“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事业要的是一天一天的实干,半点马虎不得。沉下心来,坚持把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扫干净,你终有扫除天下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