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是熬出来的
9572300000029

第29章 说干就干,创业让你成功更直接(1)

个人创业,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决心。没有超人的胆识,就没有超凡的事业,没有敢于承担风险的心理素质,任何时候都不会成功。一定要创业,一定要成功,带着这样钢铁般的信念跨出第一步,倾尽全部力量顽强拼搏,你会发现,自己会比想象中走得更远。

一、不想当老板的员工,不是好员工

不想当老板的打工仔不会是有出息的打工仔。只有把目光盯在远处,用远大的志向激励自己,才能取得成功。

成功者都是具有远见的人,因为只有把目光盯在远处,才能有大志向、大决心和大行动。那么,远见是一种什么东西呢?作家乔治·巴纳说:“远见是在心中浮现的,将来的事物可能或者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图画。”

为了心中那团火,他偷偷砍了家里一棵树,拖到街上卖了9元2角钱,步行100多里的乡村土路,来到火车站,花5分钱买了一张站台票,混进站台,钻上通往广州的列车。

刘延林,从怀揣9元2角钱南下打工到资产过亿,在这个传奇的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艰难和辛酸。

刘延林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县恒升镇果子村一个农家。1978年,因为交不起2元钱的学费,刘延林被关在了学校门外。父亲没有办法,打发他跟姨父到河南谋生。姨父在河南邓县一个瓦窑给14岁的刘延林找了份活。刘延林咬着牙拼命地干和成年人一样的活。

一年辛苦下来,窑主给了他20元钱。接到手后,刘延林高兴得跳了起来。我终于能挣钱了,终于能为困境之中的七口之家分忧解难了!过完年,15岁的刘延林再度告别父母去河南打工。只是上次出去还是由姨父带着,这次出去他居然带了个比自己大五六岁的徒弟。刘延林对曾经打过工的那家瓦窑充满向往,谁知那家瓦窑换了老板。没办法,师徒俩忍着饥饿和劳累走村串户找活干。挨过了艰难的几天,终于有一家等着点火的瓦窑答应雇用他们。瓦窑点火了,刘延林一拿到钱就去了福州,并很快找到了活儿,在建筑工地当小工。有了一段较稳定的生活,他一干就是两年。刘延林不仅学到了手艺,而且还学会了讲福州话。

一次,刘延林从福州回家过春节,当生产队长的姑父瞧准了他在外面见过世面,约他一起贩猪崽、贩猪肉。两人越合计越兴奋,当下各向信用社贷款800元,再东借西凑,筹集到了1000多元。结果,刘延林熬更守夜,起早摸黑,非但没有走财运,反而亏了本,欠了一屁股债。

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出现了故事开头的一幕——刘延林怀揣9元2角钱来到了广州。第三天,碰上广州市郊一家砖厂招工,刘延林没讲什么条件就跟了去。自打从砖厂第一次领工资起,刘延林便节衣缩食,积攒下钱陆续往家里寄,不到一年就把债一笔一笔还清了。此后不久,他由工友引荐到海丰县砖厂,负责生产技术管理,一干就是两年,成了砖厂的行家里手。尤其让他受益匪浅的是,在海丰,他真正见识了当地老板们经营手段的技巧。

不想当老板的打工仔不会是有出息的打工仔。刘延林心中酝酿着的“野心”一下子迸发出来,再也抑制不住了:当老板,向特区靠拢!他怀揣着一颗当老板的“野心”,拿着辛勤打工积攒下来的5000元“巨款”,来到了惠阳县的淡水镇,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两位四川老乡和一位当地人,合伙买下了砖厂,刘延林做了法人代表。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砖厂竟成了刘延林发家的第一块跳板。刘延林独自经营后,淡水的建筑业热了起来,不过半年,就赚了10多万元。此后砖价天天上涨,到1987年已是日赚几千,这时刘延林的哥哥也来了,他们又建了一个砖厂,到1988年年底赢利达200多万元。

1988年年底,刘延林在一遍又一遍地对淡水的房地产进行分析后,倾尽200多万元,买了几百亩地。仅仅过了半年,淡水的房地产开始升温,土地价格猛涨,最后黄金地段竟攀升到每平方米1万多元。刘延林手中拥有几百亩地,发财已成定局。但他很清醒,把自己拥有的土地作了一个规划,留了自己准备安排使用的几处后,才将其余的卖了出去。

1990年,刘延林注册成立了“川惠实业公司”。1992年,公司有了发展,注册为“川惠实业发展公司”,经营项目涉及房地产、建筑材料、汽车修配、旅馆、高科技产品开发等。年仅28岁的刘延林就这样跨入了亿万富翁的行列,实现了他的“野心”。

若想出人头地,就要放弃短视,把目光盯在远方。“野心”跟一个人的职业无关,他可以是个货车司机、银行家、大学校长、职员、农民……无论是谁,只要有“野心”,就有可能做成大事。

二、创业是一种磨难,成功离不开“折腾”

创业就是一种折腾,你要禁得起折腾才能担当。

无论从事何种小本生意,都需要一定的资金,这就需要经营者有存钱的意念。只要能不断地存钱,就能成功迈出经营的第一步。

观察身边创业成功赚到钱的人,发现没有一个人第一次创业就赚钱的,一般都是经过几次失败才发达起来,因为生意能力是不可能从书本上学习的,很多时候需要自己去经历体验,经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普通人经过两次失败后,才会知道创业是怎么回事。

你能否禁得起折腾,是一种能力。如果你禁不起到处借钱、四处被人追债与失败后的绝望,那你就不要去创业经商。因为只有那些禁得起折腾的人,最终才会做生意赚到钱。

孙西来被称为新中国第一个民营企业家,他的童年是在贫困中度过的。为了讨口饭吃,15岁的孙西来只好到一家农具修造社木工车间去当学徒。

孙西来刻苦钻研业务,成了一个好木匠,后来还担任了木工车间主任。但是,他所在的厂,却因为经营管理不善,效益一日不如一日,后来,甚至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无法自负盈亏的木工车间被从厂里割离出来,单独成为木器厂。年轻的孙西来被任命为厂长。

孙西来的厂子里,除了三辆平板车的木头和几间破工棚,剩下的就是21名职工和他们的家属,以及压在他们头上的三万余元的沉重债务!

到了第一次发工资的日子,孙西来这个当厂长的却连一分钱也拿不出来!血气方刚的他找到父亲,要把家里的房子卖了。那房子还是土地改革时分给他们家的,已经住过孙家三代人。别人当厂长,是忙着给自家盖房子,孙西来这个厂长却急着卖自家的房子!尽管如此,深明大义的父亲还是理解儿子的苦衷,同意了卖房。卖房所得的钱,孙西来全部拿到了厂里,给工人们发了工资。

单靠这点钱,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呢?木器厂必须得找到活干,能够挣钱,谋取一条出路。要发展,就必须走出去,孙西来把目光对准了上海。形势逼得他们不能够再犹豫了,就这样孙西来和他的伙伴,四个人带了200元,闯进了大上海。晚上舍不得住旅馆,就蜷缩在一家百货公司的屋檐下打地铺。他们从别人口中得知,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大厦坐落在九江路,九江可是自己老家的地名呀,他们感到了几分亲切,也更增加了几分希望。

在工艺品进出口公司陈列样品的大厅里,孙西来被一种樟木雕花套箱吸引了过去。套箱是由两个或三个大小不一的箱子组合而成的,每个箱子都是单独的工艺品,套在一起又天衣无缝。箱子的四沿堆花叠翠,外壁层层相映着龙凤梅竹,精美非凡。当他听说每件套箱的收购价是1200元,进出口公司要定制50套时,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一个雕箱1200元啊,他们四个人千里迢迢来闯上海,全部盘缠也才不过200元呀!他决定接下这批活。

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答应了孙西来提出的承做50套出口樟木雕花套箱的请求,并当场签订了合同。孙西来的名字,第一次与6万元巨款连在了一起!

有心的孙西来并没有马上回去,他对自己工厂的技术心中有数,知道要做这样精细的活计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先在上海艺术雕刻厂学了一个星期的木雕技术,把看到的一切都牢牢地记住。临走时,他从上海艺术雕刻厂的废纸堆里,拣回了几张雕花图样,又顺手牵羊地带走了一只报废的“老虎脚”。回到厂里的当天夜里,他顾不上休息,连夜召开全厂职工动员大会。要求大伙排除万难,一定要把这第一批活干好。

为了干好这批活,孙西来利用厂里的木料让工人们照着样品的图样练习雕刻。然后,他又把工人带到有“木雕之乡”美誉的浙江省东阳县,向东阳县的老师傅学习,又把东阳县的老师傅请到余江来教……就这样,孙西来和他的伙伴们按期交付了高质量的樟木雕花套箱。

在当年的广交会上,他们独具一格的“云龙套箱”造成了极大的轰动,令全国同行刮目相看。

孙西来决心要将工艺雕刻这种艺术产品发展起来。他给每一位雕刻工发了画笔画板,要求每人每天画一张素描,由大家进行评比。他挤出经费,让雕刻工外出“游山玩水”,开阔眼界,接受美的熏陶。于是,各种题材、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雕刻艺术会聚到他的办公室,争奇斗艳。

后来,孙西来再次闯进大上海。同样是在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的样品陈列厅里,他看上了比雕花套箱值钱得多的佛龛,这是专门供出口日本的高档工艺品。

在日本,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三大件”就是别墅、轿车、佛龛。佛龛用来供奉释迦牟尼,虽然大小只有几尺见方,结构却像一座袖珍宫殿一样复杂。

成百上千造型各异的部件,只要有一块不符合要求,到最后就组装不起来,成为一堆废品。因为工艺要求太高,许多厂家都不敢尝试,但孙西来却看中了它用料不多而价格昂贵,几乎是木头变黄金的生意!

孙西来满怀信心地签了合同,带着样品返回工厂,一连一个月都泡在车间里,和工人们一起揣摩、仿制,终于取得了成功。

孙西来庆幸自己找到了一棵“摇钱树”。当年,他的企业创外汇120万日元,其中80万日元是佛龛收入;1981年他们创外汇186万日元,佛龛收入超过100万日元!

孙西来深知在国际市场上谋求发展,必须对产品质量有极其严格的要求,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大意。就这样,凭着过硬的质量,孙西来的产品战胜了资历深、技艺高的韩国对手,几乎垄断了日本的佛龛市场。孙西来还在日本、加拿大和德国建立了办事处,其公司已发展成为国际贸易总公司。

回顾新中国第一个民营企业家孙西来的创业经历,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一个人,要想创业成功真是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有成功的一天!

三、创业,一定要趁早

如果因为找不到工作才被动去创业,或者一时心血来潮上来就撸胳膊挽袖子大干一场,那期待有多高,估计摔得就有多狠。创业要趁早,至少,不成功还能输得起。

自古以来都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断地向上、向上、向上,这似乎已经成为人生的一条定律。于是人们从走向社会的那一刻开始便一路狂爬,努力向上攀登事业的巅峰。可是在努力了多年后,却发现,自己怎么突然间迷路了呢?前方已然无路,再抬头已被“天花板”碰得生疼,无意间竟然碰到了职业的“天花板”。

很多人都是从青年时代就开始艰苦努力,不断进步,不断突破自己,一步一步地走上一个又一个的新台阶。好不容易升上了一个很不错的职位后,却止步不前了。虽然此时工作上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见识也增长了,能力也增强了,也具备一定的管理技能了,结果却遇到了职业的“天花板”,难以进一步晋升。尤其是35~45岁年龄段的成功人士,职位干到总监、高级经理级别的,会更加感到困惑。并且,到这个年龄段的人,生活基本上都稳定下来了,如果再重新找一个机会,需要花费更大的成本,所以,何去何从?他们在选择面前往往都犹豫不决。

在外人看来,那些在职场处于高职高薪的人很让人羡慕,殊不知,看起来很是光彩照人的工作背后,却是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尽管事业上一路飙升到较高的职位,可是突然产生失去了目标的惶惑与困扰,下一步该怎样走呢?晋升的机会已是遥遥无期,自己当年提拔过的职场新秀如今已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对自己现在拥有的职位早已虎视眈眈。面临被新秀淘汰的命运,是暂时守住自己这个饭碗浑浑噩噩度日,还是放弃手中这份“鸡肋”选择重新拼搏?

现实生活中,碰到职业“天花板”的人不在少数,杨华就是其中的一个。

35岁的杨华在某外企做驻北京分公司的销售经理,负责该公司在中国北方市场的销售。

销售经理,多少人羡慕的工作,年薪丰厚,大权在握,工作时间还算自由。而对于杨华,却有了一种新的痛苦。没有别的,就是遭遇了职场“天花板”。即使工作表现再出色,销售业绩再创新高,也永远只是一个销售经理。虽然公司里并不是没有比销售经理大的职位,但是永远轮不到杨华。因为公司有个惯例,那个位置永远属于公司总部直接派人来担任。杨华现在的顶头上司就是由总部派来的。这种职场尴尬,杨华已经不是第一次经历了。

当初杨华大学毕业时进的公司也是这种情况,在那家公司杨华干了六年,从底层干到部门经理便止住了。于是杨华毅然放弃了那份职位,重新“充电”去读MBA。MBA毕业后,来到现在这家外企,结果又是重蹈覆辙。

如今已过了而立之年,杨华也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敢于放弃一切、从头再来的年轻小伙,现在纵使不为自己着想,也要想想家里的妻儿老小,所以种种犹豫随之而来。想自己开个小公司独立创业,虽然凭自己对国内市场的熟悉和长期建立的客户关系,足以支撑小公司发展下去,但是风险无法预计,很可能的结果就是还没等到赚钱就已经把全部积蓄都搭上去了。况且自己的太太当年因为怀孕生子放弃工作,如今是一个典型的“全职太太”,根本没有收入保障,而小孩的成长培养又需要很多钱。杨华思前想后,依然犹豫不决。

看来,高薪一族也在为职业的“天花板”而穷忙。一直有这样一种说法,即29岁以前,属于青春“保质期”,29岁以后,就out(过期、落伍)了,正所谓的29岁现象。因此,如要在青春岁月里有所突破,创出一番事业,就宜赶在青春“过期”之前。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若将这句话解释为“人生能量的迸发应及早开始”,那么,这样的原理同样适用于创业。商界中众多风云人物,就是这个注解的最佳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