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是熬出来的
9572300000019

第19章 圆融处世,“熬”出你的人脉圈(2)

俗话说:“七分努力,三分机运。”我们一直相信“爱拼才会赢”,但偏偏有些人付出的努力和最终的收获不成正比。究其原因,是缺少贵人相助所致。在向事业高峰攀登的过程中,贵人相助绝对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刘备死后,由诸葛亮执政,他十分注意物色后起之秀,并加以培养和大力提拔。他选拔人才不仅重视才干,也极重视德行,如他在《前出师表》里推荐董允等人时,特别强调他们“为人良实,志虑忠纯”,并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

古人所谓的“贤臣”,一般是指德行高尚、有济世之才的人。诸葛亮认为“治国之道,务在举贤”,又说:“夫失贤而不危,得贤而不安,未之有也。为人择官则乱,为官择人则治,是以聘求贤士。”诸葛亮把择贤作为其重要的职责,把德才作为其选拔人才的准则。他培养和提拔的后继者董允和姜维等都是德才兼备之士,为世人所推崇。不论从事何种行业,“老马带路”向来是一种传统。目的不外乎是想奖掖后进、储备接力人才。这些例子在各行各业无所不在。

有些知名度较高的人之所以成名,与贵人的倾力相助是分不开的。是贵人使他们得到机会,是贵人使他们快速成长。善于接受贵人的帮助,是成功人士把握历史性机遇的关键,也是他们最终成功的要素,这其中的道理是容易理解的。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走向成功的条件,而如何使这些条件发挥出来,却由你身边无数的贵人所控制。你接受了贵人的帮助,就好比一粒种子投入到一块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充分得到土壤的滋养。从这个意义上讲,你的命运操纵在贵人的手中。

“汉三杰”之一的韩信是一名难得的将才。他之所以能够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是因为得到了贵人萧何的帮助。

汉相萧何非常赏识韩信,并多次向汉王刘邦举荐他。但刘邦看不起韩信,不想重用他。韩信由于内心受到了强烈的打击,星夜离开刘邦,投奔别处。

萧何得知韩信逃走,来不及报告刘邦,便亲自快马加鞭地追赶。但是有人不知详情,向刘邦报告萧何逃跑了。

刘邦大惊失色,因为萧何是他的得力助手。他派人连找几天始终不见人影,刘邦急得坐卧不宁,正打算另派精干人员去追寻时,有人报告:萧丞相回来了。

萧、刘二人见了面,刘邦问道:“你怎么背着我逃走了呢?”

萧何说:“不是我逃走,而是追赶逃走的人。”

“你追哪一个?”刘邦问道。

“追韩信。”萧何回答。

刘邦骂道:“逃跑的将军有数十人,你却偏偏去追韩信,该不是拿这话骗我吧!”

萧何说:“其他将军极容易求得,而像韩信这样杰出的人才,却是独一无二的。大王如果只想在汉中长期做王,那自然用不着韩信这种奇才。但是如果您决心夺取天下,我想除了韩信以外,就再也找不到能与您共商大事的人了,现在就请您作出最后决断。”

刘邦叹息道:“我怎会不想向东发展?谁愿长期守在这里?”

萧何又说:“如果大王决定向东发展,就要重用韩信。您能重用韩信,他就会留下;否则,他最终还是会离开的。”

刘邦说:“那我就看在你的面子上,任命他为将军。”

萧何说:“仅让他做将军,是留不住他的。”

刘邦说:“那让他做大将军如何?”

萧何说:“这就留得住他了!”

于是,汉王刘邦欲传唤韩信予以任命。

萧何劝阻道:“大王向来傲慢待人,不讲礼节。现在任命一员大将军,也如同呼唤小孩一般,这就是韩信要离开您的原因。如果大王是真心任用他,就要选一个吉日,亲自斋戒,建一个拜将台,举行隆重的拜将大典才行。”刘邦最终应允了。

将领们得知汉王欲任命大将军,皆大欢喜,人人都以为自己将荣升大将军。谁知等到任命时,此人竟是韩信,全军均感到惊讶。

经过萧何的极力推荐,韩信才得到刘邦的重用,最终得以显示他的才华。

韩信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名将,和萧何的鼎力相助是分不开的,萧何成就了韩信的功名,成为韩信可以依靠的贵人。

有贵人相助,不仅能缩短成功的时间,还能加大你成功的筹码。找到诚心助你成功的贵人,将是你一生最大的依靠。

六、小智借物,超智借势

小智者,借物;中智者,借钱;大智者,借人;超智者,借势。这“四借”都是成事之道。

借人、借势是有雄心之人的一种成大事之道,它可以利用对方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至少可以弥补自己的才智、人力之不足。而借钱往往担有一定的风险,弄不好就会信誉扫地。俗话说:“借物不如借钱,借钱不如借人,借人不如借势。”台湾巨富陈永泰也说:“聪明人都是通过别人的力量,去达到自己的目标的。”

周武王盟津观兵的故事,《史记》上有记载。武王观兵的目的是很清楚的:看是否能顺水推舟地灭了殷纣。所以,与其说他是观兵,不如说他在观势。

周文王去世后,其子姬发继承王位,称为武王。他拜姜尚为尚父,并请周公旦、召公爽、华公高等做他的助手,继续沿用文王富国强兵的政策,准备完成其父未竟的事业——讨伐商纣王。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武王觉得周国的军事力量有了很大的增强,与姜尚商议后,决定进行一次“观兵”,即军事演习。他和姜尚把军队带到盟津渡口,在那里进行“观兵”。当军队即将检阅完毕时,忽然从四面八方传来鼎沸之声。原来是各国诸侯听到周武王来盟津做伐纣的准备,纷纷响应,组织军队前来助威,不约而同赶来的诸侯有800个之多。武王得知各国诸侯派兵前来助威,激动不已,当即和诸侯们订立盟约,约定在伐纣战争中要紧密配合,联合行动。

在盟会上,众诸侯都说:“我们现在兵强马壮,应该一鼓作气,马上伐纣!”但武王却认为,目前时机尚不成熟,殷商还有一定的实力,而且内部还有比干、箕子、微子等贤臣辅佐,不可轻举妄动;另外这一次也没有做好进攻的准备。经过说服,众诸侯班师而归。

盟津观兵后,武王一面加紧练兵,一面派人去探听殷商的动向。他听到探子的三次汇报后得知,殷商已是“谗恶进用、忠良远黜”:比干被剖胸挖心;箕子装疯,被罚为奴;微子感觉无望,已经出走,隐居起来;百姓们不敢口出怨言了。

武王觉得殷商已是分崩离析、众叛亲离了,征伐纣王的时机已经成熟,便立即拜姜尚为帅,发兵5万渡过黄河东进。

大军到了盟津,八百诸侯也率兵前来助战,武王便在盟津举行了誓师大会。武王列举了纣王荒淫无道、作恶多端的暴行,鼓励大家同心伐纣,一鼓作气奋勇向前,功成在此一举,不灭纣王,绝不退兵。

盟誓后,武王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奔商都朝歌,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便打到了离朝歌只有70里的牧野。武王和姜尚决定将军队驻扎在这里,稍事休整,再一举攻占朝歌。

纣王闻讯,匆忙调集亲军卫队、服劳役的奴隶以及一些助其为虐的诸侯小国前来,共征得军队70万人,并亲率大军在牧野北面摆开长阵,欲与周军决一死战。纣王心想:自己有军马70万,可周军只有5万,这简直是以卵击石、飞蛾扑火。

可他哪里知道,武王的军队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精锐之师,作战勇敢顽强;而他那70万大军中,一多半是临时武装起来的奴隶和从东夷捉来的俘虏,他们平日受尽了纣王的压迫和虐待,对纣王恨之入骨,又有谁肯为他卖命呢?

结果,两军刚一交锋,奴隶们就掉转矛头,纷纷倒戈投降,配合周军攻打商军,纣王所谓的70万大军顷刻间土崩瓦解。纣王一看大势已去,转身就逃。姜尚指挥周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朝歌。

多行不义必自毙。纣王逃回朝歌,感到已没有回天之力,就命人将宫里珍宝都搬到鹿台,然后放起火来,自焚而亡。朝歌的百姓闻听纣王已死,列队欢迎周军入城。武王入城来到鹿台,看到纣王的尸体便连射三箭,并砍下纣王与妲己的脑袋,悬挂在宫廷外的白旗下示众。纣王的两个宠臣恶来、费仲也被斩首。群凶斩除,大快人心。至此,延续了600多年的殷商王朝,随着恶贯满盈的纣王的自焚而彻底灭亡,一个新生的王朝——周王朝在中原大地诞生了。

武王的胜利,关键在于他在盟津观兵时,观到了诸侯对自己的需求;同时,牧野之战前,他也观到了殷人对自己的需求。如果没有这种强烈需求,被灭的就可能不是纣王,而是武王了。当时,双方的兵力是5万对70万,但“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人”,兵心的优势在武王一边。因此,顺势成事,大胜纣王自然也不在话下了。

所谓借势,就是借助某种需求。需求的范围越大,势就越大;需求越强烈,势就越成熟。借势与借力的区别就在这里:借力是自己有需求,让别人满足你的需求;借势是别人和社会有需求,你满足别人和社会的需求。武王满足了诸侯和殷人的需求,灭了殷纣,诸侯臣服。没有殷人的需求,就灭不了纣王;没有诸侯的需求,即使灭了纣王,其结果也会群雄逐鹿,天下大乱。所以,聪明人大多不会去借物、借钱,而是借人、借势。

七、宽容自己的“敌人”是一种智慧

在人际交往中,敞开胸怀爱你的“敌人”,可以达到“双赢”的结果。宽容与自己有过节的人是一种智慧,当众拥抱自己的“敌人”是制人而不是受制于人。得饶人处且饶人,这也是为自己留后路。

学会爱你的敌人”,这是件很难做到的事,因为绝大部分人看到“敌人”,都会有灭之而后快的冲动,但因环境不允许或没有能力消灭对方,至少也会保持一种冷淡的态度,或说说让对方不舒服的嘲讽话,可见要爱敌人是多么的难。

就因为难,所以人的成就才有高下之分,有大小之别,也就是说,能当众拥抱敌人的人,他的成就往往比不能爱敌人的人要大得多、高得多。此话怎讲?能爱自己的敌人的人是站在主动的地位,采取主动的人是“制人而不受制于人”,你采取主动,不只迷惑了对方,使对方搞不清你对他的态度,也迷惑了第三者,搞不清楚你和对方到底是敌是友,甚至都会误认为你们已“化敌为友”。可是,是敌是友,只有你心里才明白,但你的主动,却使对方处于“接招”、“应战”的被动态势。如果对方不能也“爱”你,那么他将得到一个“没有气量”之类的评语,一经比较,二人的分量立即有轻重之分。所以当众拥抱你的敌人,除了可在某种程度之内降低对方对你的敌意之外,也可避免恶化你对对方的敌意。换句话说,为敌为友之间,留下了条灰色地带,免得敌意鲜明,反而阻挡了自己的去路与退路。地球是圆的,天涯何处不相逢。此外,你的行为,也将使对方失去再对你攻击的立场,若他不理你的拥抱而依旧攻击你,那么他必招致他人谴责。所以,竞技场上比赛开始前,二人都要握手敬礼或拥抱,比赛后也一样再来一次,这是最常见的当众拥抱你的敌人,或称对手。另外,政治人物也惯常这么做,明明是恨死了的政敌,见了面仍然要握手寒暄。

每个人的智慧、经验、价值观、生活背景都不相同,因此与人相处,争斗难免,不管是利益上的争斗或是是非上的争斗。而这种争斗,在竞争激烈的工商界尤其明显。

大部分人一陷身于争斗的漩涡,便不由自主地焦躁起来,一方面为了面子,一方面为了利益,因此一旦得了“理”便不饶人,非逼得对方鸣金收兵或竖白旗投降不可。然而“得理不饶人”虽然让你吹着胜利的号角,但这也是下次争斗的前奏。“战败”的对方为了面子和利益,当然要想方设法争斗下去。得理不饶人,让对方走投无路,有可能激起对方“求生”的意志,而既然是“求生”,就有可能是“不择手段”,这将对你自己造成伤害。好比老鼠关在房间内,不让其逃出,老鼠为了求生,将咬坏你家中的器物。放它一条生路,它“逃命”要紧,便不会对你造成伤害。

“得理不饶人”是你的权利,但何妨“得理且饶人”?“得理且饶人”,就是放对方一条生路,让他有个台阶下,为他留点面子和立足之地。对方“无理”,自知理亏,你在“理”字已明之下,放他一条生路,他会心存感激,来日自当图报。人海茫茫,但却常常“后会有期”,你今天得理不饶人,焉知他日二人不会狭路相逢?若那时他势旺你势弱,你就有可能吃亏。

八、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维持友情的一个重要秘诀是:保持距离。无论两个人怎么样要好,彼此之间应有的尊重总是不可少的。

有一位年轻而富有才华的诗人曾经说过:“人生的美丽就在于它有情、有爱、有牵绊。”这份情、这份爱和这份牵绊即使是到了我们生命中的最后一刻,也是我们最抛舍不下的东西。但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这些情感就成为一张巨大的罗网把我们罩在了中间。叔本华曾经把人比做是寒冷的冬天里一群挤在一起相互取暖的豪猪:如果它们彼此靠得太近,就会刺伤对方;如果离得太远又要挨冻;所以只有不断地移动,反复地尝试,最终,它们终于找到了相隔的最佳距离——在最轻的疼痛下得到最大的温暖。

不健康的人际关系会让我们感觉不舒服,甚至感觉非常痛苦。在人类社会中,自我的空虚和孤寂使我们需要社交,但许多令人厌恶的本性和使人难以忍受的缺点又使我们分开。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正确地辨别并且敢于抛开那些已经疲乏了的、限制了我们成长的关系,在亲密和孤独之间找到一种恰当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