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文明解密
9566700000018

第18章 高度发达的美洲文明(6)

宗教在阿兹特克人生活中也有重要的地位。人们信奉灵魂永存,并相信有至高无上的主宰存在。他们崇拜自然神,被视为太阳神和战争之神的主神威济洛波特利,还有其他的神例如:创造神特洛克-纳瓦克、太阳神托南辛、雨神特拉洛克、玉米神希洛内、羽蛇神克查尔科阿特尔、“双头神”奥梅特库特利及其妻子奥梅奇华特尔等。国王则被看作是神的化身,祭神时把战俘当作牺牲品,以活人为祭品是其特异习俗之一,每年祭祀神灵都有数千人。而武士还以献身祭坛为荣。

阿兹特克文明的毁灭

正当阿兹特克帝国的发展处于鼎盛时期之时,却遭到了来自大西洋彼岸入侵者的摧残践踏,这个辉煌文明最后被西班牙殖民者所摧毁,阿兹特克发展的历史从此被画上了句号。

其实,在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沿岸,西班牙人很早就开始了殖民活动。1518年前后,一些西班牙的殖民者在墨西哥沿岸获知一些关于阿兹特克帝国的情况,便开始觊觎这个充满黄金的天堂。

1519年,西班牙的一个小贵族科尔特斯满怀野心地强行出海,并打败了墨西哥沿岸奋起抵抗的印第安人,俘获了一个印第安女子。她是一个阿兹特克酋长的女儿,懂得玛雅语和阿兹特克语,后改信基督教,取名玛丽娜。她很快又学会了西班牙语,成为科尔特斯在征战过程中的翻译。

1519年4月,科尔特斯沿海岸向北行驶,2天之后到达阿兹特克王国境内。阿兹特克国王孟蒂祖玛二世早已探知到了他的行踪,于是派一些印第安酋长沿途安抚科尔特斯,给他提供食宿,并送去了黄金和各种礼物,希望以此来阻止科尔特斯的入侵。但是,这些宝物非但并没有打消科尔特斯的进攻念头,反而助长了他征服阿兹特克帝国的野心和掠夺财物的欲望。

1519年11月8日,科尔特斯如愿的进入了特诺奇蒂特兰,并受到了阿兹特克人的拥护。进城后,西班牙人趁机俘虏了国王孟蒂祖玛二世,并在其王宫地下室里掠夺大量财宝。1520年,在一次阿兹特克人的宗教活动中,西班牙人大肆屠杀阿兹特克人,遭到了阿兹特克人的奋力反抗,将西班牙人的驻地围得水泄不通。1520年6月30日夜,科尔特斯发起突围,狼狈不堪地逃出了特诺奇蒂特兰城。

1921年4月,科尔特斯再次围攻特诺奇蒂特兰,阿兹特克人在新首领库奥特莫克的领导下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8月,西班牙殖民者攻入特诺奇蒂特兰城内,并彻底摧毁了这座着名的印第安城市。

尽管阿兹特克文明就此毁灭了,但阿兹特克帝国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到现在,玉米已经在世界各地扎根,特诺奇蒂特兰虽然被毁灭了,但它在人们的记忆里仍是一座辉煌灿烂的古城。阿兹特克的帝国虽然被毁灭了,但它的文明并未被消灭。像其他的美洲印第安文明一样,仍然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彰显着它们的魅力。阿兹特克文明及其它美洲的印第安文明,就像一颗明珠一样璀璨夺目、经久不衰。

相关链接——特诺奇蒂特兰

特诺奇蒂特兰是阿兹特克人根据一个古老的预言建造起来的。预言说,如果阿兹特克人看见一只老鹰站在一丛石头中长出来的仙人掌上吞吃一条蛇,他们就找到了自己的安居之地。

阿兹特克人在特斯科科湖的一个岛屿上,发现了这样一个地方。但是,要在这样一个沼泽密布的岛上建造一座城市,难度很大,希望似乎十分渺茫。因为所有的材料都要用木筏运送到岛上,包括大量的石材和用来打地基的树干。为此,阿兹特克人必须克服种种巨大的困难。

阿兹特克人经过辛苦劳作,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果:建成后的特诺奇蒂特兰水道纵横,多条堤坝连接城市与湖岸之间。1500年时,特诺奇蒂特兰的人口已达到20万,比当时的任何一座城市都要大很多。

如今,特诺奇蒂特兰的大部分都已不复存在了,而在这座城市的遗址上矗立着另外一个现代大都市——墨西哥城。

灿烂耀眼的印加文明

在古印第安文明中,有一支着名的文明,即印加文明。印加文明的影响范围北起哥伦比亚南部的安卡斯马约河、南至智利中部的马乌莱河,全长4800千米,东西最宽处500千米,总面积达9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超过1000万。

总体说来,印加文明涵盖了现今厄瓜多尔山区部分、秘鲁山区部分、玻利维亚高原地区、半个智利和阿根廷西北部等地。

印加文明的基础——印加帝国

印加文明的得名原因是印加人统一了中安第斯山区,建立了印加帝国。印加人原是一个生活在的的喀喀湖中的部落,10世纪以后,他们逐渐北迁,于1243年来到现如今的库斯科,并在瓦纳卡里山上安营扎寨。据印加人传说,当时他们的首领是曼科·卡帕克。从这个首领开始,到1532年被西班牙征服者皮萨罗杀害的末代首领阿塔瓦尔帕,印加国大约经过整整3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印加国原本叫做“塔万廷苏龙”,意为“四方之地”,首都就是库斯科。全国按方位分为4个大的行政区,称为“苏龙”。其中西北方位称为钦查苏龙,包括厄瓜多尔、秘鲁北部和中部;西南方位称为库蒂苏龙,包括秘鲁南部和智利北部;东北方位称为安蒂苏龙,包括东部森林和乌卡亚利河一带;东南方位称为科亚苏龙,面积最大,包括现今玻利维亚大部国土、阿根廷西北山区和半个智利。

“印加”一词的本义是“首领”、“大王”的意思,即塔万廷苏龙的最高统治者。西班牙人到来这里后,简单地用“印加”一词来指这个国家及其居民,这个称谓逐渐约定俗成。

印加帝国被称为“美洲的罗马”,因为它有一套闻名于世的完整国家机器。印加国是一个奴隶制国家,奴隶主阶级包括印加王、王室贵族、高级官吏和祭司。他们不用从事生产劳动就可以过上奢侈的生活。印加王被誉为太阳之子,是神的化身,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独揽国家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为了维护其统治,印加王还建立了以中央集权为中心的政治制度,通过各级官吏,牢牢地掌控着全国。

印加文明的科学成就

印加人能在中安第斯山区建立这样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是建立在当地发达的经济文化水平上的。

在医药学方面,印加人有着非常令人惊叹的成就。他们的外科手术,尤其是穿颅术,在当时已经居于世界先进行列。手术刀是一种“T”形铜刀,锋利无比。而且印加人还精通与外科手术相伴而生的麻醉术。此外,印加人对多种草药,如奎宁、可可等,也有一定的了解。

在天文、历法和数学方面,印加入的研究也有相当高的水平。印加人在首都库斯科的城东、城西建造了4座天文观象台,另有一座设在中心广场。根据长期研究观测,印加人测得地球运行周期是365天零6小时,并据此制定了太阳历。此外,印加人根据对月亮的观测结果制定的另一种历法是阴历,包括354天。与阿兹特克人和玛雅人不同的是,印加人在数学上采用10进位制。但是,印加人没有创制文字,他们用结绳的方法计数,在克丘亚语中称为“基普”,即在一条主绳上结出很多小绳,用结节表示数字,用不同的颜色和长度来表明不同的类别。

在音乐、文学方面,印加人也有很高的造诣。有人认为,印加音乐可以和欧洲的古代民歌相媲美,甚至还略高一筹;还有的人认为,印加音乐具有的水平和表现手法与亚洲古代音乐相似。由于印加人没有完整的文字系统,文学样式多是戏剧和口头传说。其中最着名的是在西班牙人到来前就已广泛流传于中安第斯山区的《奥扬泰》,在殖民时代初有人用克丘亚文字(西班牙传教士创制)把它写成剧本,并在世界古典文学名着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纺织技术方面,印加人的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早在公元前2000年,他们就已经掌握纺纱织布的技术了。他们制作的毛织品和棉织品花色多样,色彩鲜活,手工精细。比如一幅1000年前留下来的地毯,每英寸含500根绒纱,而欧洲中世纪同类的织物却只含100根绒纱。在南部沿海皮斯科附近出土的木乃伊套服,被称为“世界纺织品的奇迹之一”。

印加人的制陶业也有所发展,印加帝国时期陶器的主要特点是具有高超的磨光技术、装饰典雅精致、图案精美、色彩绚丽。在陶器的制作技术和式样等方面,他们不仅吸取借鉴了前人及同时代其他地区的经验,还加入了一些自己的创新和突破。

印加文明的文字之谜

既然印加文明具有如此发达的水平,而且已经是阶级社会,那么它究竟有没有自己的文字呢?有的学者认为,印加人发明了自己的文字。那么是一些什么样的文字呢?

对此学者们说法不一。有学者称,印加人的秘密文字就是画在布板或其他织物上的一幅图画。据最早入侵印加王国的西班牙人称,在库斯科太阳神庙附近有一幢房屋,叫做“普金坎查”,里面珍藏着很多画在粗布上的画,都被装在金框中。除印加王和专职的保管员以外的人都不能靠近这些画。西班牙总督托莱多声称他亲眼见过那些布画,上面画有各种人像和一些奇怪的符号。后来西班牙殖民者入侵时抢走了这些黄金镜框,并且焚毁了所有的图画,从此,这些“秘密文字”也随之化作灰烬。

也有学者称,目前发现了一些画在古板上组成的一排排四边形,呈堡垒形状,就是印加人的文字。还有学者认为,在印加陶器了一些类似豆子的符号,可能就是他们的文字,只是还没有被破译出来罢了。

1980年5月,英国工程师威廉·伯恩斯·格林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印加文字是由16个辅音和5个元音组成的,这种秘密文字是美洲最早的象形文字和表意文字之一。然而,史学界、考古学界专家与学者并不接受这些观点。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印加人是没有自己的文字的,而且至今为止也确实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印加人有自己的文字。曾参加过征服印加王国的西班牙编年史学家佩德罗·西埃萨称,当时印加人记账、统计人口、记载军事和历史传说是用十进位的结绳记事法。后来,大量的考古发现也证实了这一说法,即印加人用结绳记事法来储存并传递信息。印加人把这种结绳记事称为“基普”。如果一定要说印加人有文字,那么“基普”就是他们的文字。

目前已发现不少这种记事绳,最长的一条是1981年1月9日在秘鲁利马少拉帕斯村发掘出来的,有250米长。记事绳一般是用羊驼毛或骆马毛编成的,主绳两侧系着成排的细绳,形状如麦穗,有的多达上百条。细绳涂有各种颜色,有的再拴上更细的绳子。不同的事物由不同的颜色表示,红色表示士兵,黑色表示时日,褐色表示马铃薯,黄、白、分别代表金、银。细绳上还打上形状和位置不同的结,来表示具体的数字,离主绳最远的结是个位,然后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代表万的结最靠近主绳,万也是印加人知道的最大的数。印加人就是这样借助结绳记事的方法来记载当时所发生的各种自然现象和重大事件的。

而印加王则通过原始的邮政系统传递记事绳,来了解各地的收成、治安等重要情况。在印加王国中,有专门负责掌管和运用“基普”的官员,叫做“基普卡马约”,一般由贵族和贵族子弟来担任。他们经常陪同印加王使臣去各地巡游视察,监督税收并进行人口统计,可以说是王室的会计兼秘书。他们根据记事绳的记录向国王汇报情况。在印加王国的贵族子弟学校里,还有学科专门教授结绳记事的知识和方法。

不过,究竟上述说法是真是假?印加人到底有没有自己的文字?至今尚未定论。

延伸阅读——印加的太阳神

在印加人看来,他们的国王具有神性,是太阳神的儿子,而首都库斯科则是宇宙的中心。

“库斯科”意为“世界的肚脐”。事实上,库斯科城是举行宗教仪式的中心,居住在这里的人都都是贵族。

库斯科是一个井然有序的城市,到处都是庙宇和宫殿,这些建筑色彩鲜艳,金碧辉煌,还悬挂着五颜六色的纺织品作为装饰。每年,人们都要到位于市中心的太阳庙举行祭奠太阳神的庆典活动。在节日期间,已故印加王的木乃伊都会被拿出来展示,供人们祭奠。

库斯科的平民们都居住在围绕库斯科城的12个城镇里,他们不能正视印加的脸,甚至都不能注视贵族,因为贵族们也都是印加的亲戚。平民们见到印加或者贵族时,要举起手里的篮子,匍匐在地上,以示地位的低微。

通常来说,印加都要娶自己的一个亲姐妹作为他地位最显赫的妻子。除了这位妻子,他还可以有很多妻妾,因此印有很多子女。很多妻妾在印加死后被扼死,伴随印加进入天堂。新的印加是在老印加的众多儿子中挑选出来的,挑选新印加往往会引发激烈的王室内部争斗。

印加人对蒂瓦纳库城这座已经成为废墟的城市十分景仰,他们的宗教信仰就源于这座城市。至高无上的维拉科查是印加人信奉的造物神,他也是所有生灵的统治者。据说,维拉科查早在传说中时代曾莅临过蒂瓦纳库王国,随后就跨越太平洋到太阳落下的地方去了——但是,有朝一日,伟大的造物主可能还会回来开创新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