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耀华
一个中国孩子和一个外国孩子考进了同一所大学。
中国孩子是由父母开车送到学校的,等一切入学手续办好后,孩子才从车里懒洋洋地走出来,跟在父母后边,去了学生宿舍。
外国孩子是一个人坐公汽到学校的。当外国孩子来到宿舍时,中国孩子的父母正忙着给孩子收拾床铺。
中国孩子的父母问外国孩子:“父母怎么不送你?”
外国孩子说:“不就是上学吗?没必要劳驾他们。”
中国孩子的父母说:“你父母对你这么放心呀?”
外国孩子说:“我都十九岁了,他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中国孩子的父母说:“十九岁,在父母面前也还是孩子,你父母对你太不爱护和负责了。”
外国孩子却不以为然地耸了耸肩,摇了摇头。
同窗共读四年里,每个月末,中国孩子都要给父母打一次电话,向他们要生活费。外国孩子也打一次电话,除了向父母报平安和学习情况外,却一次也没要过钱。外国孩子总是利用业余时间,出去或当家教,或推销小商品,或到餐馆打短工,挣来每月的生活费。
中国孩子问:“你家里是不是很穷?”
外国孩子说:“我家开了几个公司,资产少说也有几千万美元吧,穷倒是不穷,我主要是不想依赖他们。”
中国孩子说:“你真是会自找苦吃。”
毕业后,外国孩子很快就自个儿找到了工作,一年后,自己开了公司,两年后,就成了享誉一方的大老板。
中国孩子一直待在家里,等着父母给找工作。父母费尽心机,为孩子找了一个又一个单位,孩子去上班后,不是对方不满意孩子,就是孩子不满意对方。结果,不是对方炒了孩子,就是孩子炒了对方。如此一来,孩子至今还在家里待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