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4卷)
9562000000096

第96章 瓜匠

王振东

瓜匠四十多岁,粗壮身材,黑红脸膛,一看就是个老实厚道的人。

瓜匠是跟着爷爷学会种瓜的。那时爷爷给生产队种瓜,瓜匠就跟着爷爷吃在瓜园,住在瓜园。耳濡目染,瓜匠学会了一手种瓜绝活儿。瓜匠种瓜全部用农家肥做底肥,用研碎的小磨香油饼做追肥,再选用上好的西瓜品种,精耕细管。他种出的瓜,个儿匀、皮儿薄、瓤儿沙,吃到嘴里满口流蜜。

瓜匠不但瓜种得好,还有一手识瓜的绝活儿。他只要看一眼西瓜,然后左手托瓜,右手在瓜皮上轻拍两下,就能断定瓜的生熟,从未失过手。

今年,瓜匠种了二亩西瓜。西瓜成熟后,瓜匠每天天刚亮就起床摘瓜,摘满一毛驴车,就拉到县城卖。别人卖瓜,一天卖不完一车,瓜匠中午刚过,一毛驴车瓜就卖得一只不剩。瓜匠卖瓜不去农贸市场,去居民小区,边走边吆喝:黄土洼的西瓜,又沙又甜还赊账,不沙不甜不要钱。现在城里人越来越挑剔,左挑右捡,生怕买到孬瓜,无论卖瓜的咋夸瓜好,就是不肯相信。瓜匠知道自己的瓜好,就想了个高招儿——赊账,瓜吃完后再付钱。媳妇儿坚决反对瓜匠这样做:“咱城里没一个熟人,你把瓜赊出去,钱收不回来咋整?”瓜匠说:“几个瓜值多少钱?人家城里人素质高着哩,只要咱的瓜好,不信他们不给钱。”媳妇儿拗不过他,便依了。开始几次收钱时,确实有个别人赖账,但瓜匠也不计较,心说瓜是自己种的,全当过路的到瓜园吃了。慢慢地,瓜匠和小区的人大都熟了,再也没人赖账了。有时,小区的人还让瓜匠到院子里洗脸、喝茶、拉家常呢。

一天中午,小区里的马老师听见瓜匠的吆喝声,便去买瓜。马老师是瓜匠的老主顾。买完瓜,马老师对瓜匠说:“师傅,我想麻烦你给捎点东西。”

瓜匠说:“大妹子甭客气,捎啥尽管说。”

马老师说:“你看这夏天得喝绿豆汤败火,超市里卖的绿豆都是大农场里生产出来的,又贵还有污染。乡下种的绿豆大都不上化肥,麻烦你给捎点吧。”

瓜匠说:“你算找对人了,黄土洼不只出产西瓜,也出产绿豆,回家我就给你买。”

马老师高兴地给了瓜匠二百块钱。

第二天,马老师和同事们闲聊时,说起了买绿豆的事,他们听后都埋怨马老师,说她这事做得欠考虑,万一瓜匠不来卖瓜了,你上哪里找他去?马老师说:“瓜匠是黄土洼的,年年来我们小区卖瓜,那人看上去挺厚道,不会为区区二百元钱断了卖瓜的路。”同事们又说:“那只是他的一面之词,谁知道他是不是编的?现在什么样的人都有,还是小心点好。”马老师想想也是,瓜匠姓甚名谁自己都不知道,这件事办得是不是真的有点欠妥?

接下来似乎真的应验了同事们的顾虑——一连几天,小区里再也听不到瓜匠的吆喝声了。马老师猜测,可能是瓜匠家里出了什么事,抑或是还没买到绿豆,但马老师坚信瓜匠应该还会来的。她耐心等待着,然而半个月过去了,还没见瓜匠露面。马老师心说这下完了,便自我安慰道:二百元钱全当买个教训!

一个月后的一天,小区里突然来了一位二十岁左右的农村小伙儿,见到女人就问:“阿姨,您让人买绿豆了吗?”

被问的人摇摇头:“没有。”

小伙儿一连问了几个人,都说没有让人买绿豆。问得多了,有人就问:

“这个小伙儿是不是脑子有问题?”有人就答:“可能是吧,要不怎么会问些不着边际的话?”

不管别人怎么议论,小伙儿还是一个接一个地问,但都摇头说没有。

许是小伙儿的韧劲感动了上天,就在他问到第几十个人时,刚好问到马老师:“阿姨,您让人买绿豆了吗?”

马老师一激灵:“你是……”

小伙儿说:“我是黄土洼的,我爹是瓜匠,他让我来找买绿豆的那位阿姨。”

马老师说:“是我让你爹买的。”

“阿姨,您让我爹买多少钱的绿豆?”

“二百元,我给了你爹四张五十元面额的钞票。”

小伙儿一听和爹说的不差分毫,便把绿豆给了马老师,马老师这才想起问问小伙儿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瓜匠那天卖完瓜,在回去的路上被一辆汽车撞了,伤了脾脏,住了二十多天医院,最终没能留住性命。临终前,他再三叮嘱上大学的儿子,一定要买好绿豆给小区那位阿姨送去,人家是信任咱,才让咱捎绿豆的。人要讲诚信,答应了的事一定得办。

刹那间,马老师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