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告诉你一个弗洛伊德的故事
9560000000017

第17章 战争中的悲喜

常常有扎根太深的思想,无法用眼泪冲刷掉!

--弗洛伊德

(一)

20世纪初期,尽管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巴尔干地区而进行了几次战争,但一贯不关心政治的弗洛伊德却没有预料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会在1914年爆发。

在震惊之余,弗洛伊德也表现出了昂扬的爱国激情,好像有生以来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个奥地利人,从不怀疑这场战争的正义性。但由于弗洛伊德已经超过了应征年龄,不能亲自应征入伍了,因此在战争爆发的第二个星期,他就将大儿子马丁送往部队当炮兵,不久又将二儿子奥利弗和三儿子恩斯特送上了前线,当上了陆军战士和隧道兵。

但很快,弗洛伊德就让自己冷静下来,不再关心战事情况,而是专心致志地研究他的理论问题了。

战争爆发后的第一个月内,弗洛伊德坚持指导了两份杂志--《精神分析杂志》和《意象》--的出版工作。同时,在1915年春的6个星期内,他又写出了5篇包含着他的重要理论观点的论文。其中,《本能及其变迁》和《论压抑》是在3个星期的时间内写成的;他最满意的《论潜意识》是在2个星期内写成的;而《对梦的理论的超心理学的补充》和《悲伤与忧郁症》则是在11天内完成的。

从表面看来,战争的爆发似乎并没有严重地干扰到弗洛伊德的学术活动,即使是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活动也仍然没有完全中断。

但是很快,由琼斯提议建立的“秘密委员会”的成员和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的成员就都陆续投入到战争当中去了。亚伯拉罕在德国的医院服役;费伦次在布达佩斯应征入伍,当上了匈牙利骑兵部队的上校军医;兰科、萨克斯等人也相继入伍服役。一时之间,弗洛伊德仿佛成了孤家寡人,有时不免感到“黯然而无望”。

而且,战争的爆发还导致弗洛伊德诊疗所的病人越来越少。在战争爆发之前,从欧洲各地来看病的人很多;现在,病人寥寥无几,有时好几天都看不到一个病人前来。所以,在弗洛伊德的一生当中,这算是一段最为空闲的时期。

利用这段时间,弗洛伊德写出了不少论文。在1915年春末夏初的6个星期内,弗洛伊德就接二连三地写出了5篇以上的论文。这年8月,他写信给琼斯说,他计划要写的关于超心理学的12篇论文都已经全部完成了。并说,他准备将这些文章以书的形式发表出去,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后来,在这一系列论文中,有7篇没有正式发表。据说,这些论文可能被弗洛伊德本人烧毁了,因为他对这些文章的质量感到不满。

弗洛伊德不仅努力地写作,还绞尽脑汁地思考着各种问题。他用学术和理论上的艰苦研究工作来回避外边世界的繁琐事务。他在给费伦次的信中说:

“我给这个世界的贡献大大地超过了它所给予我的东西。现在,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脱离这个世界,我希望这种状况能一直维持到大战结束……”

战争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弗洛伊德陆续听到他的朋友、同事的长子阵亡的消息。他的3个儿子也经常出入火线,这让玛莎每天都提心吊胆,生怕接到什么不幸的消息。

至此,弗洛伊德才从之前的狂热中清醒过来。他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多么愚蠢的错误,竟然宣扬战争,竟然为给人类造成伤残和死亡的战争而激动!

到了1916年,战争造成了粮食的严重短缺,人们的生活非常困难。商店里的东西越来越少,市场上的食物和衣服价格比战前涨了两三倍。由于煤炭缺乏,家中的烤火炉也成了摆设,弗洛伊德不得不在冬天里裹着大衣、围着围巾、戴上帽子,用冻得半僵了的手指握着笔写字和校阅书稿。

(二)

为了应对生活的困难,弗洛伊德除了着述之外,再一次进维也纳大学讲课。这次他讲课的讲稿,就是1917年出版的《精神分析引论》。

在这本书中,弗洛伊德清晰明确地介绍了精神分析学的全貌。书中还对过失心理学、梦的心理学、无意识学说以及性学理论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可以说,这本书是对弗洛伊德前期思想的一个总结。

在弗洛伊德的学生当中,有一位名叫洛·安德利斯·沙洛姆的女学生。她是个非常善于敏锐地发现伟大人物的人,她的朋友包括许多着名的文学家、科学家,如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瑞典剧作家斯特林贝格,奥地利诗人李尔克,奥地利剧作家斯尼兹尔和法国雕塑家罗丹等人。

沙洛姆说,她曾迷恋于19世纪和20世纪的两位最伟大的人物:尼采与弗洛伊德。因此,她一直都非常推崇弗洛伊德的科学成果;而弗洛伊德也高度地评价了沙洛姆女士的品格。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弗洛伊德一直与沙洛姆保持着联系。沙洛姆在致弗洛伊德的信中表示,人类的未来是乐观的。而弗洛伊德在给他的回信中说:

“人类将战胜这场战争,但我确实认识到,我和我的同代人将再也不会看到一个快乐的世界。一切都是令人讨厌的……”

弗洛伊德一方面厌恨战争,另一方面对荣格等人的分裂活动还是耿耿于怀。所以,他对形势的看法也变得越来越悲观。1914年,弗洛伊德曾在他所着的《论精神分析运动史》中,严厉地批评了荣格与阿德勒的观点。在一战爆发期间,他更是集中精力深入研究潜意识及其他有关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课题。通过这些不停地着述活动,他试图进一步加强自己的理论阵地。

经过1916年的战火,人们拖着疲惫蹒跚的步履进入到1917年。到这一年,战争已经进行了3年,却似乎还看不到尽头。

战争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艰苦。弗洛伊德经常犯烟瘾,却没钱买烟抽。在这一年弗洛伊德的许多信件中,他都会提到他的家人所面临着缺粮的威胁。他还患上了重感冒病,这让他的身体日渐衰弱起来。更加不幸的是,他还患了严重的风湿症,写字的时候,手总是不停地颤抖着。但弗洛伊德却在给朋友的信中说:

“我的精神并没有受到动摇。……这就表明,一个人的精神生活是多么重要啊!”

后来,他的朋友从美国给弗洛伊德寄来了一笔钱,帮助他缓解了一下生活的拮据;荷兰的朋友还托人给弗洛伊德寄来了几箱雪茄;费伦次则利用他的军官职权从匈牙利经水路给弗洛伊德运来了几箱禁运食品……这样一来,才帮助弗洛伊德一家度过了难关。

到1917年底,弗洛伊德的下颚癌的最初征候开始表现出来了。他的下颚经常出现颤抖,而且还不时地出现剧烈的疼痛。这种病是最忌吸烟的,但对弗洛伊德来说,戒烟又是一种很大的精神痛苦。弗洛伊德逐渐开始担心起来,担心会在母亲去世前死去,这将给他的老母亲一个不堪忍受的打击。一想到这,他的内心就充满了忧虑。

(三)

1918年8月,德军固守多年的“兴登堡防线”被英、美、法联军突破。这时,德国的战败已成定局。

就在战争结束前夕,中断了3年多的国际精神分析学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召开。

弗洛伊德在他的《自传》中对此作了这样的描述:

在德国全面崩溃之前,最后一次集会于1918年在布达佩斯举行。当时,中欧同盟国曾派官方代表来参加大会,他们都表示赞同设立一些精神分析站,以治疗战场中的神经质病患者。可惜的是,这个目标一直都没能实现。

同样,我们的主要会员之一安东·费伦次也曾设想了一套周密的计划,准备在布达佩斯设立一个精神分析研究与治疗中心,但也因为当时政治形势混乱,加上费伦次本人的造势,最终未能实现。

此外,在布尔什维克统治匈牙利时期,费伦次也以官方正式承认的精神分析专家的身份在布达佩斯大学开设了精神分析课。

弗洛伊德在这里所说的中欧各国政府指的是奥地利、德国和匈牙利政府。这些国家的政府都派代表参加了大会,表明在世界大战中出现了许多患有严重精神病的士兵。

大会推举费伦次担任主席。在大会上,弗洛伊德宣读了题为《精神分析疗法的前进方向》的论文。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匈牙利宣布独立,奥匈帝国不复存在。新生的奥地利共和国境况不佳,维也纳也是满目凄凉,每况愈下。

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弗洛伊德不得不变卖他以前买下的奥地利公债和为玛莎买的人寿保险。玛莎每天早晨都早早地起床,出去东转西转,希望能买到一些干瘪的蔬菜、骨头或者大麦一类的食物,但通常都是失望而归。尽管如此,大家谁也不会抱怨。弗洛伊德在给琼斯的信中说:

“虽然我们在艰难之中苦熬,但科学是让我们挺直腰杆的强大支柱。”

在战争刚刚结束、纸张短缺的情况下,弗洛伊德还成功地出版了他的《精神分析短论集》第四卷。这一卷厚达700多页,比前三卷的总数还要多。

同时,弗洛伊德还在这一年发表了他的爱情心理学中的第三篇论文--《处女之谜--一种禁忌》。另外,《一个神经质儿童的故事》(又名《狼人》)、《恶心的东西》和《孩子挨打》等,也都先后出版。

战争虽然结束了,但和平并没有如期到来。社会的动乱让弗洛伊德一家人的生活笼罩在一片阴影之中。弗洛伊德的诊所收入少得可怜,他的孩子们也都找不到工作。由于经济困难,弗洛伊德不得不举债度日。通货膨胀的结果,使他原有的价值15万克朗的存款化为乌有。这样,当他60岁开外的时候,他仍然一文不名。

在这样窘迫的情况下,不幸的事情接踵而来。1919年底,玛莎也因身患重感冒而更加衰弱了。

不过,战争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精神病患者的人数更多了。同时,人们在精神上的空虚、苦闷和悲观,也使他们更加重视精神分析学,希望求助于它来探索解除精神苦闷的奥秘。

因此,在战争结束以后不久,西欧各国的政府、学者和普通人等对精神分析学的兴趣大大增加。这也使得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在各国的支会进一步得到发展,对精神分析的研究活动也日渐增多。

弗洛伊德在其《自传》中说:

战争虽然摧毁了很多的社团组织,但对我们的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却毫无影响。战后的第一次集会是在中立国荷兰的海牙举行的。东主国荷兰殷勤地接待了来自中欧各国的赤贫挨饿的代表们,那种境景况令人感动。我相信,这是英、德两国的人们在战后废墟上第一次围桌而坐,共同友善地讨论双方感兴趣的问题。对于战场神经病的观察,终于打开了医学界的眼界,使他们看到了心理因素在神经病中的重要地位。

1920年海牙代表大会的召开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精神分析学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战争使精神分析学变得深入人心,开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到一切与人类的精神生活有关的学科当中。从此,精神分析学的发展开始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精神分析学开始成为无形的精神酵母,注入到文学、艺术、社会学、教育学、法学、政治学等各个领域;而在渗透的过程当中,不仅精神分析学起到了改造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作用,精神分析学的不足部分也得到了发展和补充,其不准确的部分更是得到了纠正和改造。

由于弗洛伊德的卓越成就和精神分析学的发展,弗洛伊德也被维也纳大学从副教授提升为正教授。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弗洛伊德决心进一步总结经验,补充、修正和发展精神分析学的理论。为此,他开始创作精神分析学的另外一部重要着作--《超越快乐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