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杂志会跑的布娃娃(原创经典作品)
9555700000011

第11章 算盘精

秦德龙

算盘精,当然是盘算钱的。他肚里吃把算盘,每时每刻都在盘算,别让自己吃亏。比如银行存款。每当银行利率上调的时候,他都要把存单拿出来,赶紧兑换成新的存单,撵上刚刚增长的利息。如果,银行的小妮儿们敢不耐烦,他就会磨叽到天黑。他顶瞧不起银行的小妮儿了,只会用电脑,只会用计算器,就是不会用算盘,更不会口算、心算。在他看来,算加法,口算、心算比什么都快,可小妮儿们非得用计算器和电脑,真是笑死人了。

说得对,算盘精是个永远算加法的人。几十年都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用加法得到了自己的小康生活。

当然,人生不可能只算加法,加减乘除都要算。比如,儿子结婚这件事,在他看来,就是减法,甚至是除法。因为,结婚毕竟要花很多钱。这对他来说,真是比割肉还要疼痛的事。他也不得不承认,人是逃脱不了减法和除法的。不过,财富的积累,在于理财。有道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儿子的婚期如约而至了。

算盘精做了精心盘算,婚礼的大事小情,统统在心里盘算了一遍。总要摆婚宴吧,总要请客喝酒吃饭吧。算盘精有自己的小九九,男女老少的酒量和饭量是不一样的。男人、女人都有喝酒的或不喝酒的,喝酒的有喝白酒的、喝啤酒的、喝葡萄酒的……经过一番拨拉,算盘精开列了一份名单。他叮嘱有关人员,严格按名单分桌排座,因人而异,将浪费降低到极限。是的,婚礼浪费也是浪费,也属于极大的犯罪。

安排妥当,算盘精就坐在大厅里喝水了。当然,是喝白开水。喝白开水,不花钱。如果,酒店小姐问你喝什么茶?你千万别回答,你千万不要说喝什么茶。你一说喝茶,你就上当了,结账的时候,就要收你的茶水钱了。这个,算盘精是知道的。就是不喝茶,就是喝白开水,小姐拿你没办法。

喜客们一个个来到了,向算盘精道喜,祝贺他儿子新婚之喜。

喜客们落座后,小姐就开始上菜了。凉菜、热菜、素菜、荤菜,摆了满满一桌子,特别生动,把人们的馋虫都给勾出来了。有人就垂涎三尺了,想叨一筷子先尝尝。可是,找不到筷子。餐桌上竟然没摆筷子。于是,人们就质问小姐,为什么不摆筷子?小姐笑笑,朝算盘精那里努努嘴。人们把目光投过去,看见算盘精的面前码着一堆筷子。

呵呵呵,婚宴不开始,他就不发筷子!

算盘精啊算盘精,你可真精明,精明到孙子辈儿了。

当然,人们也理解他,他是算盘精嘛。婚宴不开始,就是不能发筷子。万一有人先叨了怎么办,叨得乱七八糟了怎么办?总之,要一刀切,要集中发筷子。这样的话,就不怕有人多吃多占了。婚宴总有婚宴的底线嘛,控制不住底线,算盘精就不叫算盘精了。

婚宴的礼炮终于炸响了。

隆重而简朴的仪式后,算盘精示意,可以发筷子了。小姐们得令,抓过筷子,在喜客中间穿梭。

但有三桌,算盘精决定暂不发筷子。因为,这三桌,人没有坐满。每桌该坐10个人的。可这三桌,分别坐了7、8、7个人,共22个人。那么,坐两桌好了,退掉一桌好了。差8个人没来,没来就没来,没来更好,省一桌更好!

这三桌的22个人,还是顾全大局的,还是很给面子的。他们嘻嘻哈哈,凑成了两桌。

婚礼过后,这22个人,就变成了22只小喇叭,把这件事广播了出去,吹了出去。这22个人,痛痛快快地过了把嘴瘾。人们一传十,十传百,把这件事当作笑料炒了,炒来炒去,炒得人人皆知。

算盘精不知道人们怎样在背后用唾沫淹他。即便知道了,也无所谓。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他要把喜金一笔笔登记入账,以便弄清楚,哪些是人家还他的,哪些是他以后要还人家的。按说,这不是什么累活儿。可是,算盘精却做得很累。因为,他使用了前后10年的物价指数和通货膨胀指数。他用这两大指数测算、分析着前后20年的个人得失。他咋能不累呢?咋能不呕心沥血呢?

算盘精累倒了。

也不知道是啥病,肚子又胀又痛,屙不下来产品。儿子要送他去医院。他舍不得花钱,怕上医院挨宰。他坚决不去医院。

知夫莫若妻。老伴切了半个萝卜,熬了萝卜汤,给他喝,让他通通气,估计有啥东西把大肠堵住了。

喝下萝卜汤,算盘精“咚咚”地放了几个响屁。随着响屁落地,几粒算盘珠子,蹿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