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孔子趣味问答
9512100000006

第6章 如何理解孔子的“三十而立”

自孔子著名的三十而立说法诞生以来,三十而立的理念已经渗入中国人的灵魂之中。单从字面上看,三十而立是指人到30岁就能做到立。这里的关键之点是,什么是立呢?我们从孔子本人的三十而立说起。

立的基本意思包括创建,独立,确立。所谓创建是指人到30岁就应当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比如说他应当完成学业、离家居住、结婚生子、经济独立,在事业上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如果你志在学术,那么学有所成;如果你志在经商,那么已经有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如果你志在从政,那么你在官场已经有一定位置了。问题在于,孔子本人说他三十而立时,有这个意思在里边吗?换言之,孔子当真把学有所成,经济独立并且官场有一席之地当作“三十而立”的“标准”吗?事实上的情况是,30岁的孔子既没有当上什么官,更谈不上发什么财。记得《孟子·万章下》中这样说:“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这里表明,孔子在30岁时,仍然相当于现在的一名公司小职员的地位,并没有在事业上,学术上或者在官场上有多少得意之笔。

如果把三十而立理解为30岁有一份自己的职业,生活上能够自立了,这有些道理。这里要来看孔子是怎么看待职业的。张中行《顺生论》认为这是孔子对职业“尽职”的一种态度:“把本职工作做好,于己可以无愧,于社会当然也会有益。”可是后来孔子跳槽了,可见这并不是他“自己喜欢的生活”,也不是他“自己满意的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孔子在经济上达到了哪怕是当时看来的基本要求。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贫且贱。”《论语·子罕》有孔子自己的话,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乃至于多年以后孔丘先生还为自己的经济收入大伤脑筋,《论语·阳货》中孔子对子路说“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就是证据。《论语·卫灵公》有孔子的名言:“君子固穷。”

孔子30岁时并没有在事业上取得多么了不起的成就。按现在的话说,30岁的孔子依然属于“草根阶层”。他曾经向上流社会靠拢,可是吃了闭门羹。《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狄子奇《孔子编年》谓阳虎此时尚未用事,怀疑此事是否可信。但是,由此可见孔丘先生30岁之前屡屡遭受歧视和排斥,却是事实。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分析说:“一个被人瞧不起的私生子,虽然仰慕礼仪,却没有机会受教育,在母亲死后,忽然得知自己是邑大夫之子,顿时飘飘然起来,听说贵族开那种宴会,才会忘乎所以,凭着少年人容易有的冲动跑去参加,没想到被季孙氏的家臣大大奚落一顿。”这样的痛苦经历,比今天的青年求职时遭遇的歧视和挫折,可怕得多。

然而孔子确实说过“三十而立”。当作如何理解呢?对孔子的“三十而立”人们有不同的理解。其一是学有所成,其二是确立了一生的目标和追求。程树德《论语集释》说:“窃谓立止是学有成就之义。”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说得更明白:“‘三十而立’,也就是学有所成。”这个学有所成,不单纯指知识和学问,还包括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包括一个人的人格。

也可以这样理解,30岁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尽管未必取得多大成就。南怀瑾《论语别裁》说:“立就是不动,做人做事处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这个人生非走这个路子不可。”

什么是逸民和隐士

孔子时代有许多逸民。那么什么是逸民呢?简单地说,就是指遁世隐居的人。《论语·微子》:“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何晏集解:“逸民者,节行超逸也。”《汉书·律历志序》:“周衰官失,孔子陈后王之法,曰:‘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举逸民,四方之政行矣。’”颜师古注:“逸民,谓有德而隐处者。”晋陆机《招隐》诗:“寻山求逸民,穹谷幽且遐。”清孙枝蔚《寄题范眉生幽草轩》诗:“庭户如空谷,交游半逸民。”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半夏小集》:“我希望目前的文艺家,并没有古之逸民气。”

与逸民相近的是古代的隐士,顾名思义,“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首先必须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居。不仕,不出名,终身在乡村为农民,或遁迹江湖经商,或居于岩穴砍柴。历代都有无数隐居的人,皆不可称为隐士。《辞海》释“隐士”是“隐居不仕的人”,没有强调“士”,实在是不精确。《南史·隐逸》云:隐士“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而且一般的“士”隐居怕也不足称为“隐士”,须是有名的“士”,即“贤者”。《易》曰:“天地闭,贤人隐。”又曰:“遁世无闷。”又曰:“高尚其事。”是“贤人隐”而不是一般人隐。质言之,即有才能、有学问、能够做官而不去做官也不作此努力的人,才叫“隐士”。《南史·隐逸》谓其“皆用宇宙而成心,借风云以为气。”因而“隐士”不是一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