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灾难记录
9455200000050

第50章 人类最大的灾难:无情的战争和种族屠杀(5)

美军和南越军队对革命的绞杀激起了更多的反抗。在南越许多作战区,每家每户都组成一个战斗单位。屋内挖有防空洞,野外挖有防空洞、藏粮洞和藏牛洞。每村每乡都是一个战斗堡垒,村有民兵、乡有游击队。大部分村、乡,尤其是那些靠近敌战区边缘地带的村乡,成了布防森严的战斗村和战斗乡。战斗村、乡组织严密,村民有各自的战斗岗位。游击队和民兵站岗放哨,一有情况立即投入战斗。1965年以后,随着战争的扩大,大量游击队员开始转变为正规军,投入到前线与美军作战。

1969年5月31日,侵越美军司令部宣布:自从1961年美国参加越南战争以来,美军官兵死亡已达3.5万人,损失飞机5400架。这个数字说明:尼克松政府上任4个多月,侵越美军又有4000多人丧命,平均每月大约1000多人战死。尼克松在撤军问题上的犹豫不决终于使他吃到了苦果。

1975年春,越南北方军队和南方人民武装发动了著名的春季攻势,经过西原、顺化—岘港、西贡三大战役,击溃了南越军队。1976年7月,越南完成南北统一, 越战结束,美军撤出越南。

越战期间,美国向越南投下了800万吨炸弹,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各战场投弹量的总和,这些炸弹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和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

越南(包括法越战争在内)的30年战争给越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总共造成了500万越南平民的死亡,战争给越南留下了一片满目疮痍的土地及88万孤儿、100万寡妇、20万残疾人、20万妓女及大片雷区。十余年的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美国自己也损失惨重,5.6万余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

越南战争是美国冷战策略上的重大失误,极大地改变了冷战的态势。它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人权问题,给美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创伤。

在战争中失去双腿的伦道夫·巴克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愤怒地控诉道:“(政府)要我们为了自由和理想去(越南)战斗,而战争却使我永远失去了自由。而且至今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了一种什么样的理想和自由去战斗。每年我除了与那些悲惨的战友们泪流满面地团聚外,似乎痛苦与孤独就是我生活的全部。”

两伊战争

20世纪80年代,伊朗和伊拉克两个邻国爆发了一场长达8年的战争,200多万人因此死亡,成为二战后最严重的一场战争灾难。

两伊战争,又称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至1988年8月20日结束。伊朗和伊拉克两国相邻,共同边界绵延1200公里,长约100公里的阿拉伯河是两国南部的自然边界。两国长期以来存在着边界争端,经常发生武装冲突。另外,宗教也是两伊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两国虽然同属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伊斯兰教的什叶派,而伊拉克虽然60%的居民也是伊斯兰教的什叶派,掌握国家政权的却是逊尼派。

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伊朗政府强调要向所有伊斯兰国家“输出原教旨主义的伊斯兰革命”,公开号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叶派“进行伊斯兰革命”,推翻伊拉克现政权建立“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则支持伊朗境内少数民族如库尔德族的民族自决权要求。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当时伊拉克外长阿齐兹的刺杀企图为借口,抓住机会发动进攻,至此两伊战争就全面爆发了。

这场战争进行得十分惨烈。战争双方都常常使用类似于一战中的人海战术攻击,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剂在内的化学武器。尽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战争和使用化学武器,但国际社会对其并没有施加太大的压力。

1982年6月,伊朗发动的一系列反攻夺回了伊拉克在战争初期占领的土地。伊拉克鉴于可能被彻底打败,向伊朗提出休战的建议,此时,伊朗试图打垮伊拉克政权,因此拒绝了这一建议,这样导致战争又进行了六年。

在此期间,西方海军力量介入该地区,试图保护海湾航道畅通。由此导致伊拉克导弹攻击美国斯塔克号护卫舰,以及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击落伊朗民航客机,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丧生等事件。

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立即无条件停战,引起全世界人民的积极响应。同年7月23日伊拉克宣布接受这项决议,1988年7月18日伊朗宣布正式接受这项决议。在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及其助手的多次奔走后,两伊同意从1988年8月20日起全面停战。这是两伊从战争走向和平的重要转折。战争结束时,两国的分界线恢复到了战前的情况。

两伊战争历经8个春秋,其规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局部战争史上所罕见的。这场战争在被称为“石油宝库”的海湾腹地进行,在陆地、空中、海上立体展开,因而殃及整个海湾地区和世界许多国家。战争中,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艘运输石油的船只和各种商船遭到袭击。由于海湾地处中东地区,世界各主要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对两伊战争极为关切。这场战争,虽然是一场地区性的局部战争,但它却波及到整个世界。

战争的旷日持久、规模浩大,使两伊双方都蒙受了重大损失。两伊伤亡人数约270万,其中,死亡约100万,受伤约170万。伤亡人数占两国总人口的4.5%,相当于4次中东战争伤亡人数的17倍。

在军队人员伤亡上,伊朗方面亡28万人,伤约42万人,约1万人被俘;伊拉克方面共有35万人被打死、打伤或被俘,占其全国总人口的2.7%。装备方面,据不完全统计,伊拉克损失坦克1500余辆,飞机150余架;伊朗损失坦克逾千辆,飞机百余架。

在经济上,为了支撑这场战争,两伊双方都维持着庞大的军费开支,伊朗平均每年军费开支为130亿美元,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60%;伊拉克为120亿美元,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56%。仅军费开支一项,8年间,两伊耗资2000多亿美元,其他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计。以伊拉克为例:战前,伊拉克的外汇储备为370亿美元,国民人均年收入近3000美元。经过7年多的战争,伊拉克不仅耗尽了战前的外汇储备,而且债台高筑,战争结束时欠外债已达550亿美元(大部分是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的)。两伊战争这样高的战争消费,是“二战”以来局部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战争中的军费支出和战争导致的经济破坏共计8000亿美元,两国经济均倒退了20年。

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镇北面的一片平原上。原为清代的皇家御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到清乾隆九年(1744)基本建成。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圆明、长春、绮春(后改名“万春”)三园的总称,占地甚广,外围周长约10公里。

西方列强在对中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一直想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权益,积极筹备第二次战争。1857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联合出兵侵略中国,在侵占广州后,继续进犯北京,咸丰皇帝吓破了胆,派他六弟恭亲王奕.为钦差大臣,留守北京,主持和议,自己带着后妃、皇子、亲王和一批大臣,慌忙逃到热河行宫(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