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灾难记录
9455200000020

第20章 恐怖地狱:地震灾难(4)

历史文献记载“起者卧者皆失措,而垣屋无声皆倒塌矣,忽又见西南天裂,闪闪有光,忽又合之,而地皆在陷裂,裂之大者,水出火出,怪不可状。人有坠入水穴而复出者,有坠于水穴之下地复合,他日掘一丈余得之者。原阜旋移,地面下尽(改)故迹。后计压伤者数万人”。

这次地震人员伤亡如此惨重,其重要因素是由于地震引起的一系列地表破坏。其中,黄土滑坡和黄土崩塌造成的破坏尤其突出,滑坡堵塞了黄河,造成堰塞湖湖水上涨而使河水逆流。当地居民多住在黄土塬的窑洞内,因黄土崩塌造成了巨大伤亡。地裂缝、砂土液化和地下水系的破坏,使灾情进一步扩大。这个地区的房屋抗震性能差,地震又发生在午夜,人们难有防备,大多被压死在家中;震后水灾、火灾、疾病等次生灾害严重,加上当时陕西经常干旱,人民饥饿,没自救和恢复能力等等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致灾原因。

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

由于欧亚大陆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相互挤压碰撞以致地下断层严重错位,1995年1月17日,日本兵库县神户市一带,发生里氏7.2级强烈地震,严重波及到大阪市。20日,局部余震又达里氏7级以上。

阪神大地震,又称为阪神、淡路大地震或神户大地震,发生于1995年1月17日清晨5点46分52秒时,地震规模为里氏7.2级。

阪神大地震的震中在距离神户市西南方23公里的淡路岛,属于日本关西地区的兵库县。该地震是由淡路岛的野岛断层地壳活动引起,属于上下震动型的强烈地震。

这次强地震对日本阪神经济区主要城市的神户市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据资料反映,全震灾区共死亡5400余人,其中4000余人是被砸死和窒息致死,占死亡人数的90%以上,受伤约2.7万人,无家可归的灾民近30万人,毁坏建筑物约

10.8万幢;水电煤气、公路、铁路和港湾都遭到严重破坏。据日本官方公布,这次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000亿美元。阪神大震灾使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约2%的资产瞬间消失,地震造成的死伤人员多、建筑物破坏多、经济损失大,对日本来讲,这场地震是1923年的关东大震灾之后72年来最严重的一次,也是日本战后50年来所遭遇的最大一场灾难。

造成这场灾害的主要因素:

一是该地震的性质所致。城市直下型地震能量积累慢、周期长,就目前的条件基本无法预测。其震动方式特殊,垂直、水平均有震幅,烈度强,对城市的破坏性极大,而且神户市与震中距离近。

二是地理环境因素和基础设施较脆弱。阪神经济区的城市大都建设在山坡、斜坡和人工填海造地上,经过强震,地基发生形变。城市抗震设防较差,使房屋(大都是80年代以前的建筑)、交通设施及生命线工程大量被毁坏,并引起火灾等次生灾害。

三是震后救灾工作十分困难。地震后,神户市通讯不畅,道路阻塞,客观上给救灾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使救灾无法按预定设想的方案组织展开。同时,也反映出日本政府对关西震灾准备不到位,估计不足,行动迟缓。在实际救援中,出现了救灾指挥体系不协调、救贫物资供应混乱和火灾无法及时扑救等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抗震救灾成了日本举国头等大事。其时日本政局暂呈平稳,三党联合政府提出首先救人,全力抗震等措施。日本人民也表现相当冷静、顽强。全国上下集中精力有序和富于协调精神,共同抗震救灾。

与此同时,美、俄、法、韩、瑞士、新加坡、墨西哥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表示提供人力物力支援。中共国家总理李鹏也于地震当天致电村山首相,对日本灾区人民表示慰问,中国红十字会随即派出支援,表达了12亿中国人民对日本灾区人民的慰问关切之心。

阪神大地震在日本地震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引起了日本对于地震科学、都市建筑防震、交通防震的重视。当时,一般日本学者认为关西地区不可能有大地震发生,导致该地区缺乏足够的防范措施和救灾系统;特别是神户周围有相当多交通要道都通过隧道或高架桥,在地震时隧道受损严重,影响了搜救速度。神户市中,更因瓦斯外泄、木造房屋密集,引起快速的连锁性大火,如神户长田区,全部的木造房屋都付之一炬。

邢台地震

1966年3月8日5时29分,在河北省邢台地区隆尧县东,发生了6.8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烈度为 9度强。

那天,一阵巨响惊醒了沉浸在睡梦中的村庄。时而如怪兽嘶叫,时而如闷雷滚过,时而如巨潮袭来。人们正在纳闷时,大地猛然剧烈地晃动起来。村民叫喊着、摸爬着往屋外跑,房子“哗啦啦”纷纷倒塌了。跑出来的人们或趴在地上,或死命抱住树木,一切都像在浪尖上打滚似的晃个不停。房子像那大风里的麦子一样,一晃朝着西边地面倒了下来,一晃又朝着东面的地面倒了下来,再一晃房子散架了。天上刮着黑风,响着怪雷,就像谁把老天捅了个窟窿似的。

继这次地震之后,3月22日在宁晋县东南分别发生了6.7级和7.2级地震各一次,3月26日在老震区以北的束鹿南发生了6.2级地震,3月29日在老震区以东的巨

鹿北发生了6级地震。

从3月8日至29日的21天时间里,邢台地区连续发生了5次6级以上地震,其中最大的一次是3月22日16时19分在宁晋县东南发生的7.2级地震。6.8级地震波及142个县市,7.2级地震破坏范围包括136个县市。有感范围北到内蒙多伦,东到烟台,南到南京,西到铜川等广大地区。这次地震震源深度9公里,震中烈度为10度,这一地震群统称为邢台地震。

邢台地震的破坏范围很大,一瞬间便袭击了河北省邢台、石家庄、衡水、邯郸、保定、沧州6个地区、80个县市、1639个乡镇、17633个村庄,造成这一地区8064人死亡,38451人受伤,倒塌房屋508万余间。

这次地震袭击了110多个工厂和矿山,52个县市邮局,破坏了京广至石太等5条铁路沿线的16处桥墩和路堑,震毁和损坏公路桥梁77座,地方铁路桥2座,毁坏农业生产用桥梁22座。

地震造成了山石崩塌。3月22日发生7.2级地震时,邢台、石家庄、邯郸、保定4个地区,361处发生山石崩塌,22处山崩飞石撞击引起火灾,烧毁山林3000亩。

地震后次生火灾连续发生。根据邢台、衡水、石家庄、邯郸、保定5个地区统计,1966年3月中旬至4月初,就发生火灾422起、烧伤74人,烧毁防震棚470座。

在震后短短的时间里,地震谣言和地震误传事件迅速泛滥,涉及河北、河南、北京等3个省市、8个地区、40个县市,影响面积达数百万人,致使灾区及其邻区广大群众惊慌不安,无法劳作,工业产量下降,农业出勤率降低,其间接损失是巨大的。

地震发生以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立即组织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开展救灾工作。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于9日亲临震中地区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救灾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大力支援下,灾区人民很快战胜困难重建家国,恢复了生产。

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

阿拉斯加位于美国最北部,它的北部已进入北极圈,东部与加拿大相邻,西隔白令海峡与俄罗斯遥遥相望。1964年3月27日17时36分13秒,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发生8.5级大地震,震中位于安科雷奇市东约120公里的海边,震源深度约20公里。震级为里氏8.4级(一说为里氏9.2级),死亡178人,经济损失约5亿美元,是北美洲及北半球有史以来最大范围的地震。地震伴随着大范围的垂直错动,范围达44~52万平方公里。主要的隆起区在科迪亚克岛南部至威廉王子海峡一带,垂直错动的幅度抬升达11.5米,下降达2.3米。

由于阿拉斯加州位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因此是美国最容易发生地震的州。平均每年都有一次7级地震,每14年都有一次8级或以上级别的地震。发生在1957年3月9日、1964年3月28日和1965年2月4日的三次大地震分别在“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八大最强烈地震”中名列第三、第二和第六位,也是北半球发生的最大的三次地震。

地震毁坏民用楼房215幢,商用楼房157幢,有好几幢大楼直接被夷为平地,高层或占地较广的建筑物几乎均受到破坏。在地震灾害中,沙层液化(即沙层流动)引起的破坏最严重。比如安科雷奇市的最大灾害来自4个大滑坡。滑坡发生的原因是该市地下18米处有一薄沙层。最大的一个滑坡体长2400米,宽180~360米,这个滑坡由20米高的悬崖上滑来,滑出约150米,滑坡的端部伸入海中,至少有70家房屋毁于此滑坡。未受滑坡灾害的街道,也产生了与滑坡边缘平行的地裂缝,加重了房屋的震害。安科雷奇中学也遭受严重的破坏。此外,自来水干线、煤气、下水道、电话线和电力系统都遭破坏。

地震是太平洋板块沿阿留申海沟向阿拉斯加之下俯冲而形成的。地震发生后约15秒钟,安科雷奇市市民就感到了强烈的地面振动,并持续半分钟。震源深度在地下25~40公里之间,破坏面积13万平方公里,出现地面变形的范围超过26万平方公里。有感半径达1500公里,有感面积130万平方公里。阿拉斯加州大部分地区、加拿大育空地区及哥伦比亚省等地都有强烈震感。大地震还引发了至少十二次余震以及冰崩、山崩、海啸和泥喷,其中一次余震的震级达到了7.3级。

在震中以东72公里处的瓦尔迪兹镇是建筑在罗比川三角洲的松软地基上的港口,居民约500余人(渔季时增加约一倍)。地震时三角洲前缘水下地基出现巨型滑塌,码头及邻近沿岸地区被袭卷一空。距海稍远的内陆地区,地震时处处尘土满天,地面翻腾仿佛海洋一般,裂口时张时合,地裂缝纵横交错,有的裂缝宽达1.8米,长75米,深1.2米,民房和许多商店因有地裂缝穿过,墙基动摇,导致房屋倒塌,高压电线火花四溅。全镇的各种设施和建筑物几乎一半泡在海水中。地震后,只得在距原镇区6公里以外地基较坚实的地方重建新镇。

在1964年阿拉斯加8.5级大地震之后,美国开始重视并逐渐加强地震预测研究。1965年,普雷斯(Press)等人提出了地震预测和防止地震灾害研究10年计划。197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减轻地震灾害法案”,把地震预测工作列为美国政府地震研究的重点。

厄瓜多尔大地震

厄瓜多尔现代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发生在1979年8月5日。地震于下午2时10分发生在25英里深的地下,波及沿安第斯山脉东科迪勒拉山脉,尤其是厄瓜多尔中部高原1500英里的范围,震级为里氏7.5级。地震造成6000人死亡,20000人受伤,10万人无家可归,53座城镇遭到破坏,经济损失达6600万美元。

8月5日厄瓜多尔中部高原大地震前,曾发生过几次小地震,正因如此,50座城镇中数以千计的居民在房屋被震塌前就跑到街上,免遭罹难。在被称为厄瓜多尔花园之城的安巴托市,市民涌入教堂祈求上帝保佑,在安巴托大教堂中,70个儿童被坍塌的房顶砸死,牧师帕拉修斯被挤在一个倒塌的祭坛下,4天后才被救出。

街上千百幢建筑的倒塌声震耳欲聋。一个牧师后来回忆说:“我正在街上走,崩塌的碎砖烂瓦突然从头顶上落下来,砸到我的胸部,我好像一下子陷入地中。”他就这样在齐胸的瓦砾中埋了3个小时,目睹着眼前发生的这幕惨剧……

当时一个印第安妇女抱着孩子正在街上走,突然,脚下的大地裂开,她掉入裂缝中。但这位母亲在向下陷时,用双手高托起她的孩子。裂缝合拢将她吞没,但她的手臂却露在地面上,手中托着的孩子竟活了下来。地震发生后几天,营救人员从瓦砾堆中扒出数百具父亲、母亲和祖父母的尸体,他们怀中都紧紧地搂着自己的孩子。

有一个7岁的小男孩被埋在12英尺深的碎砖头下达117小时,后来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将他从瓦砾中挖出,但一小时后即死亡。地震中那些因被困与外界隔绝的人,最后没有东西吃,只得吃狗、猫或人肉。

地震时,山城帕塔特外一个农民的一片桉树林由于地表变化,移到0.15英里以外邻居的土地上,结果竟引起两家关于桉树林所有权的争吵。

地震中发生的类似事例不胜枚举。

地震发生后,厄瓜多尔总统从首都基多飞抵安巴托,在公园中心搭起他的办公室。他身边立刻聚拢了一群群受伤的难民。总统对人民说:“我不想看到你们的眼泪……我们没有丧失勇气,安巴托和厄瓜多尔不相信流泪,我们将开始工作。”

地震发生后数小时,中南美的几个国家立即向厄瓜多尔提供援助,空运物资。救援过程中一架载有34名救援志愿者的飞机在安巴托城附近遭到当地土著印第安人的袭击,机上人员全部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