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
9455100000016

第16章 诡谲的命运(4)

人们经过进一步调查,终于确定,这个士兵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意大利军队和奥地利军队在阿尔卑斯展开了一场激战,忽然遭遇一场大风雪,这位不幸的士兵被埋在了大雪之中。意大利军方一直没有找到他,就以为他光荣牺牲了。

故事说到这里,人们一定会以为这样的事情很平常,并没有什么异常之处,殊不知,更神奇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医学专家利巴奴对普里斯的“尸体”进行了一次详细检查,检查结果让他大跌眼镜。这具尸体仍有极其微弱的心跳,这不啻为生物学和医学上的一个奇迹。这说明他仍然活着,并没有真正死亡。随后围绕普里斯的拯救活动迅速展开,他被运送到英国一家最负盛名的生物研究所,专家想尽了一切办法,企图唤醒他,但都无济于事。因为这个尸体无法呼吸,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更不能激活体内的细胞和各种系统。虽然他没有醒来,但从学理上说,他仍是活着的。这不能不让人感叹是一个奇迹。

事实上,目前低温医学的研究也已经非常深入,低温能抑制生物体的生化活动。许多实验已经证明,经成功低温保存的细胞和组织在零下196℃保存数十年,复温后进行检查,没有任何生化和功能上的变异。总的来说,人体细胞和组织低温保存目前只是在血细胞、皮肤、血管、气管、胰岛组织等获得部分成功,复杂组织和器官(如心脏)的低温保存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普里斯冻尸的发现,可能会给低温医学研究带来更进一步的启发。

普里斯所在的地区,在一战时曾活埋了奥地利和意大利两方各一个师,大约共两万人。但是,只有普里斯一个人的尸体保存了这么久,而且还保留微弱的心跳,这难道不是巧合吗?

化险为夷

影视作品中经常有杀手的出现,这些杀手似乎都是冷血动物,他们杀人如麻,对目标没有丝毫的同情。然而,现实中人都是有感情的,否则岂不真变成动物了。即使那些冷酷的杀手,他们也有爱恨情仇,他们做杀手也是因为种种不得已的原因。巴西的圣保罗市就曾上演了一场杀手爱恨情仇的故事,他们不再是杀手,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事情源于一对夫妇,丈夫叫汤玛士,妻子叫萨拉芬娜,他们都是土生土长在圣保罗市。作为大学同学的他们,虽不在同一级,但是很早就偶然相遇。年轻的他们很快就坠入爱河,在经过长达5年的恋爱后,最终喜结连理。婚后的最初几年,他们很恩爱,成为远近闻名的好夫妻。由于都拥有各自的事业,丈夫是房地产商,妻子则是公司白领,他们的家产已经超过500万美元,成为首屈一指的富翁。但是,为了各自的工作,他们牺牲了家庭的幸福。爱美的妻子已经30多岁了,可是她还没有生育的打算,她认为生孩子只能让自己束缚在家里。可是,丈夫认为生育孩子是家庭完整的必要条件。于是,围绕这个矛盾,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甚至将大学时代的陈年烂事都说出来,极大地伤害了两人的感情。

可是,他们又无法面对离婚的现实,只是怪罪对方的冷酷。后来,矛盾愈演愈烈,到了不可开交的地步。多次的争吵已经让他们完全失去了往日的恩情。无情便转化为恨,他们都起了一个歹毒的想法:派遣杀手刺杀对方。

丈夫汤玛士认为,妻子是个女子,对女人的防备应该不高,于是就找了一个漂亮的女杀手。妻子萨拉芬娜竟然出于同样的想法,请了位英俊的男杀手。夫妻俩似乎商量好了似的,约好了某天在家里聚餐。长久分居的夫妻俩几乎一眼就看穿了对方的杀机,于是他们叫上各自的杀手准备最后一搏。巧合的是,在他们见面的时候,两边的杀手为了救自己的雇主都为对方挡了一颗子弹。汤玛士和萨拉芬娜对两位杀手能危机时刻舍身救命,感激涕零。全力抢救他们,最终化险为夷。经过这件事情以后,他们各自爱上了自己雇佣的杀手。就这样,他们夫妻之间的一场血雨腥风瞬间就变成了一场喜剧。

其实,回想起汤玛士和萨拉芬娜雇佣杀手时的动机,以及他们寻找的策略都惊人的相似,这既是他们夫妻默契的表现,也是一个巨大的巧合。虽然,夫妻两人已经没有了先前的那种恩情,但是行为方式上还是显露了他们曾经十分恩爱。至于两位杀手神奇地替他们挡下一枪,更是巧合中的巧合。这一系列的故事,如果不是巧合,根本无法解释。

一本书带来的财富

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渴望能够成为富翁,但大多数为之奋斗了一生,却还是很贫穷,但是有这么一个幸运的穷学生,他只是偶然地读完了一本书,便轻松获得了巨额的遗产,从而得以跻身百万富翁的行列。听起来有些令人无法相信,但这确实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1926年5月,意大利罗马最高法院裁决了一起遗产继承案件,法院认定法国学生贾因·保罗·拉柯斯特获得爱弥儿·费布利耶留给他的400万里拉的巨额财产。要知道在这之前,贾因还仅仅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学生,这一判定意味着他成为了一位百万富翁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爱弥儿·费布利耶与他非亲非故,为何要给他留下一大笔遗产呢?原来是这么回事:

早在四年之前,即1922年,贾因因为家境贫寒,面临着辍学的危险,经人指点和介绍,他来到罗马佛奇康图书馆,向这里的馆长班尼·梅尔卡神父求助,他希望能够在这里获得勤工助学的机会,以帮助自己顺利地完成学业。

事情很不凑巧,这天梅尔卡神父刚好有事出去了。热情的工作人员让贾因进入图书阅览室,让他边读书边等待神父。这是贾因第一次踏入这家图书馆,里面丰富的藏书让他兴奋不已,他选择了一本自己感兴趣的古书,是爱弥儿·费布利耶在1870年出版的《动物学》,如饥似渴地饱读起来,此时的贾因已经忘记了一切,他完全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很快他就读到倒数第二页了,书页上用红墨水留下了一段话:“本书的作者致陌生的读者:你本人可以直接到罗马的派拉兹继承法院去,请求取出LJ14675号文件,这文件将使你获得料想不到的幸运。E·F谨启。”。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吗?抑或是有好事者跟读者开了个玩笑?在好奇心的趋势下,贾因决定按书中所书前去一探究竟。

他来到法院,顺利地取出了LJ14675号文件,文件袋里装着一封信,大致内容是:这本书的作者即费布利耶倾注了其一生的精力完成了这本著作,但是让他苦恼的是没有人肯认认真真地读完这本书,大多数人只是随便翻翻了事。于是费布利耶将他的专著全部销毁,唯独留下一个孤本藏于佛奇康图书馆,并在该书的倒数第二页写上提示语,谁能发现这个提示语,便证明有读者已经从头至尾认认真真地读了他的著作。他在信的末尾表示,他要将自己的遗产赠予这位有缘人,以答谢他对这本书的尊重和了解。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本文开头所描述的情景了。贾因,这位幸运儿,机缘巧合地读完了这本书,发现了隐藏其中的奥秘,顺利拿到了这笔遗产,成为一位富翁。这不得不让人感叹人世间的巧合太神奇了。

阴差阳错的婚姻

你也许只在文学小说中,才能看到同胞兄妹或姐弟相恋、结婚的故事,故事中的浪漫与幸福往往让读者心生祝福之意。而现实中的爱情总有一种传统的道德伦理在约束着、规范着。在传统中国,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忠贞不二,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准则,任何与此偏离的都会被视为反传统。兄妹俩“结婚”是一种违法行为,不受法律保护,也不符合公序良俗和传统道德,更增加了某些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的发生风险,不利于后代子女的健康发展。

现代兄妹结婚的事情已经极其少见了,但是如果是某种阴差阳错的巧合促使一对同胞兄妹成为夫妻的话,那可真是不由得让人感叹造化弄人了。

2001年7月25日,一对年轻的夫妻陈林与李燕走进婚姻登记处,解除了夫妻关系。他们已经结婚近6年,二人的感情一直很好,为什么会决定离婚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两人都是大学生,陈林更是从澳洲学成归来的海归,李燕则是国内某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是一位外企的白领。两人因一次业务往来而认识,通过一段时间交往,感觉彼此性格、兴趣都挺相似,就于1995年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不久,李燕就怀孕了,这个喜讯让陈林及他的父母都沉浸在喜悦之中。但是到生产那天,麻烦来了,过了很长时间,产房里没有传来婴儿的啼哭声,医生出来告诉陈林:“你们的孩子是一个‘畸胎’。”这对于急于做爸爸的陈林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让他悲痛不已。谁知道,祸不单行,两年以后,他们的另一个孩子和前一个一样,也是个畸形。

原本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被笼罩在一片悲伤的阴影之下,而陈林的母亲觉得发生这样的事情,绝不仅仅是运气不好所致,肯定有其他原因。经过她仔细观察,发现李燕左耳下垂处有一个绿痣,和陈林一模一样。

她把这个意外发现告诉了自己的丈夫陈阳。陈阳经过妻子的提醒,猛然发现李燕确实跟自己也有几分相似,难道说李燕是自己家的亲戚?他简直不敢往下想了。

那天晚上,陈阳彻夜未眠,他一直在思考一个已经隐藏在心里很久的一段往事、一段情感纠葛,他还从未向家人吐露过。

原来,早在1960年,陈阳大学毕业被分配到西北一家三线企业担任技术员,与他相恋了两年的女友李青因为政审的问题而不能进入该企业。于是两人分道扬镳,再无往来。而陈阳也在本单位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并有了自己的儿子陈林。

到了1972年的时候,业务技术熟练的陈阳已经升任公司的副总工程师。一次去上海出差,他竟然碰到了初恋情人李青,此时的李青也是一家大企业的工程师,二人把持不住,越轨了。不久,李青给陈阳生下了一个女儿,但阴差阳错的是,她给陈阳发出去的信件,没有得到回音。

往事不堪回首,陈阳决定调查个水落石出,他通过儿媳妇找到了李青,了解到李燕确实是他们当年的孩子。随后,他们又通过亲子鉴定进一步确定了二者的父女关系。

故事说到这里,大家也就明白了,儿媳竟然是自己的亲生女儿,那陈林与李燕也就是兄妹关系,他们的婚姻也有违伦理道德,这才有了故事开头的情景。

阴差阳错的婚外恋,导致了后代子女及家庭的悲剧,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半个世纪后物归原主

这个世界上几乎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有人因不小心而丢东西,大多数情况下要么很快就能够找到,要么就永远丢失了。可是你听说过有人丢失的东西,在57年之后却意外重现了吗?这是确实存在的事情,或许有些荒诞,但是他真实地存在着。

早在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激战正酣之际。查克·赫勒是美国的一位水兵,当时年仅19岁的他正在新西兰的威灵顿服役。一次他在城里乘坐电车,碰巧遇到一位同龄的小姑娘,两人十分投缘,成为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天小姑娘邀请查克·赫勒去她家和女孩全家共进晚餐,在异国他乡能够受此礼遇,让原本感到孤寂的查克·赫勒心里暖洋洋的,这是他来新西兰以后吃得最温馨的一顿饭。可是当他准备告辞之时,意外发生了,他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他和小姑娘全家把整个屋子翻了个底朝天,依旧没有找着。无奈之下,查克·赫勒只好舍弃钱包。

随后,查克·赫勒随军参加了几次激烈的战斗,尤其是参加对日军的海战。战争中他负过伤,并因此获得晋升的机会。住院期间,那位小姑娘和家人一起来看他,并遗憾地告诉他,家人找遍了屋子也没找到钱包。查克·赫勒则表示,那是一件很小的事,并开玩笑说,说不定哪天钱包就会回到他的身边。

二战结束后,查克·赫勒回到了美国。他在美国生活得很好,有关新西兰的一些记忆已经逐渐消退。直到57年之后,即2000年,一个奇迹再次唤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

一位名叫路易斯·阿里斯顿的女士,一次乔迁新居,发现自己家的旧沙发的扶手上有一块凸起来了。她连忙打开查看,竟然是一个旧钱包,看款式应该是五六十年前的了。阿里斯顿打开钱包,里面有一张1943年的旧报纸,已经发黄破损了,还有一张美国人的身份证,主人名叫查克·赫勒。

路易斯·阿里斯顿女士和丈夫商量之后,觉得应该物归原主。他们先是通过互联网搜索查克·赫勒,但毫无结果。于是,她向美国驻新西兰大使馆寻求帮助。在使馆人员的热情帮助下,她终于找到了家住美国伊利诺伊州的门多塔的赫勒。此时的赫勒已经进入迟暮之年,当他看到钱包时,感慨不已,勾起了他很多年前在新西兰的那段岁月。与新西兰小女孩的交往,在新西兰与敌军奋战的历程都浮现在他的脑海。

丢失了近半个多世纪的钱包居然还能回到主人的手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美国当地的报纸也在第一时间对此做出了相关报道。可是,没有人弄清楚,查克·赫勒的钱包是何时丢掉的,又如何到了阿里斯顿女士的旧沙发的扶手里。

一颗子弹成就的姻缘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一对夫妻从相知相爱到步入婚姻的殿堂需要时间的考验,当然也需要一些缘分。生物学意义上夫妻的终极目的是繁衍后代,所以生儿育女是夫妻结婚后必须考虑的问题。在封建时代,妻子能否生育是她能否继续留在男方家里的重要因素。许多无法生育的妇女都被丈夫休弃,而只能眼睁睁看着丈夫再重新娶妻。

当然,现代文明社会已经不允许这样的离婚了,但是有没有子女依然是判断家庭完整与否的重要因素。也有这样的夫妻,他们是因为先有了孩子才结为夫妻,而且他们的孩子还是在不知道的情况下生下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年轻的军官就曾遇到这样奇怪的事。有一天,一位女医生带着一个一岁大的婴儿来到军营,找到这位军官,并告诉他这个婴儿是他的亲生儿子。这位军官感到很诧异,因为自己从未和女性同房,怎么会有孩子呢?在战争的条件下,军人的生命得不到保障,所以入伍前没有结婚的,入伍后很少会结婚。尤其是法国这个曾在战争初期战败的国家,军人的地位不是十分尊贵,所以许多年轻的士兵都是单身。故而,有人告诉他这件事情的时候,他十分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