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性格改变一生
9455000000011

第11章 环境对性格的影响与改变(3)

充分的爱的满足。独生子女的家长把自己所有的爱和希望都放在了唯一的孩子身上,这充分的、满满的爱,使得独生子女在心理上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不仅是父母,上一辈的溺爱更是让独生子女觉得自己被所有的人重视与宠爱,让他们性格中的自信、乐观的成分占了很大的比例。

研究发现,独生子女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上花费的时间是非独生子女父母的1.5倍,这也就意味着,独生子女被重视的时间更多,于是,他们性格中的优越性就因为这个原因而更加高涨。

良好的家庭氛围。独生子女的家庭相对来说人口较少,没有与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和争执,经济上也比较宽裕,家庭矛盾更加的少,有着良好的生活氛围,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对于独生子女来说,没有兄弟姐妹来分享父母的爱,没有人来分享属于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的他们比较容易形成独立的性格,而且由于父母全心全意的宠爱,他们的自信的性格也会更容易建立。

虽然对于独生子女来说,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这正因为是独生子女的缘故,他们也很容易产生一些不良的性格特征。

自古以来,对于独生子女的性格发展问题,都是存在着很大争议的。有一种观点认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之间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异,毕竟只是人的性格发展问题,他们的不同也只在于环境的不同而已;但是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将独生子女当做具有特异个性的特殊儿童,个别的极端甚至会认为独生子女属于“问题儿童”。

实际上独生子女的身上是会表现出一些不同于非独生子女的个性特征,虽然这可能不是因为独生这个原因,但是即便是他们所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态度的不同,也能导致他们的性格出现更多不同的特征。

首先,因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父母也对他们有一些特殊的溺爱和照顾,于是他们自然而然就养成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认为家中的一切都是自己的,性格中自然就带有一些骄傲、自私、不懂得为他人着想的特点,可以说,这种性格的独生子女占了很大的比例。这样的性格并不是没有优点,至少他们总是和乐观、自信扭在一起,从很多独生子女的身上都可以看到这样的特质,似乎是矛盾却又很契合的性格特征。

其次,独生子女更容易受到家长的溺爱。这似乎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毕竟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的话,作为家长就会将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自然就很容易造成独生子女的自我而自信的性格,他们总是认为所有的人都会喜欢自己、溺爱自己,性格中自然就展现了这样的心态。

最后,独生子女往往受到步调不一致的家庭教育。因为家中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在教育的方式上,父母所选择的方式和步调肯定会有不一样的地方,也因为只有一个孩子,两个人都想用自己的方式来培养自己的孩子,就自然导致了独生子女的性格中的矛盾和不一致,这不一定是坏事,不同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的性格产生各种不同的特质,使得他们的性格变得多样化、多元化。

让独生子女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完善是很有必要的。独生子女具有如此之多的性格优势,所以,如果要改变他们性格中的劣势是很容易的事情。不要太过溺爱他们。这样的话,他们会觉得别人对自己的宠爱是理所当然的,生活中、工作中不是所有人都会完全绕着你转,所以,要接受有人不喜欢你的事实,也要知道,你的性格是导致他不喜欢你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让他们学会独立。虽然是独生子女,但是他们也可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负责任,独立的性格是很有必要的,父母不会一辈子帮助你、溺爱你、容忍你,你要学会自己一个人坚强的往前走,这时候,拥有独立、坚强、果断的性格是最好的选择,让自己的性格充满闪光的亮点吧!这样的你将会是今后的人才中最有竞争力的一个,生活最完美的一个,最容易拥有成功的一个!

性格不是不可以改变

性格的改变,大多是生活经历造成的。在这些生活经历中可以分类为自然经历、心理改变经历、宗教体验等多个方面。

性格虽然是在早期就形成的,但是这不意味着性格不可以改变,虽然要改变它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经过一定的积极性的努力,性格还是可以发生积极变化的。

影响性格的改变是有很多因素的,比如环境、心理、朋友的影响、年龄,以及可以改变的潜力,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因素就是年龄和性格改变的潜力。

性格首先具有一定的年龄制约。一个天真的孩子,他所具有的性格一定是乐观、积极但是也是幼稚的;一个青年人一定会有一种积极的、进取的、自信的性格特征;老年人的性格是睿智的、理智的、是宽容的。经科学家研究发现,性格的可塑性是和年龄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年龄越大,越难改变。从精神分析的观点看,性格改变的年龄上限是在45岁左右,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性格在45岁左右就不会再有什么大的变化了,而在这之前,性格还是有很大的可塑空间的,当然这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说每个人都是如此的,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或者是遭遇到重大的挫折和打击,也会让一个老人改变他的性格。

其次的因素是,一个人最初所形成的性格是否具有改变的潜力。

衡量一个人性格是否具有改变潜力的标准,一般来说有三个方面:

一是对于自己的性格缺陷,是否具备批判和排斥力。也就是说,一个人是否有认清自己,认识自己的能力,当一个人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后,能够对自己的缺点加以排斥,并且有想改变的想法和意愿。

在日本,有很多人不惜花大笔的费用,要求私人侦探对自己进行跟踪追查。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项很严肃的工作,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了解自己,因为人在很多时候都对自己不是很了解,或者说对自己的认识有一些盲点。只有了解了自己才能知道如何取长补短,才知道自己的性格有怎样的缺点,才知道自己的性格还有哪些可塑性,还有多大的改变空间。

二是对于改变自己的性格,是否具有足够的精神能量。光是发现自己性格中的缺点这显然是不够的,还要用行动去表示,这也就意味着,从此以后要在心理上承认自己的缺点与改变以后的自己,要在心理上能接受改变了的自己。

三是对于性格的改变,是否具备足够的承受能力。要去改变是需要很大的勇气,不止是你的生活和工作可能会因为性格的改变有所改变,你的心理和想法也会得到很大的改变,所以,你能否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来接受改变以后所带来的后果,是你最需要考虑的。

不是每个人都对改变有足够的承受力的,有很多人因为惧怕改变而拒绝改变,他们总是躲在自己习惯的空间和思想中,每天日复一日地过相同的生活,即便是有一些迫切需要他们改变自己性格的坏事情,他们也缩在自己的世界里,一成不变的以为现在的自己是最好的,这都是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承受力,这样的人所具有的可改变的潜力其实是极低的。

那么性格是怎样改变的呢?每天都跟着我们的性格是在怎样的时候,趁着我们没有发现的时候就改变了的呢?其实,在年龄适宜,并且具备一定的环境和改变潜力的情况下,性格就自然而然的发生了变化。“在寻求性格改变的内在驱动源下,通过环境刺激、生活经历或者是心理变化来塑造人格。”这是性格发生改变的主要顺序和核心的机制,也就是说,性格的改变,大多是生活经历造成的。在这些生活经历中可以分类为自然经历、心理改变经历、宗教体验等多个方面。

对于性格的改变最重要的就是自然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在这些生活经历中还可以分为日常体验和超常体验。所谓超常体验,就是超越正常的、超越人的忍受极限的体验,比如死亡体验、天气的极热和极冷、极度孤独、饥饿等。有一部分人,会在这种超常的生活体验的刺激和打击下,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改变自己原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有自己本身所具有的性格。

而日常体验,就是普通人每天所过的普通生活的自然体验。虽然这些日常体验对性格不会有大的改变作用,但是对于性格的塑造和改善是缓慢的,是不容易被发现的,必须要天长日久才能被发现的。

心理改变经历和宗教体验等也会对人的性格造成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变化就是通过性格的改变来衬托的,所以,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有了变化,崇拜对象有了变化,他的性格自然也会有一些变化。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性格,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现在的你,在看前几年的日记就会发现,以前的自己是多么的幼稚。人的性格的变化其实是一个时间和精力的累积过程。其他的一些经历,如宗教和心理的改变都是一些催化剂。

在理论上,一个科学的、可靠的心理治疗,是可以促进人的性格的改变的,当你觉得现在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工作和生活时,无论是心理治疗还是宗教体验,都可以为改变自己性格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最关键的还是人本身的改变潜力、改变欲望和改变能力,也就是人的自己本身的能力。想要改变自己的性格,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意愿,需要自己去努力。如果你真的觉得自己的性格需要改变,或者是需要改变自己的性格来获得成功,那么就要让自己来改变自己了。

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性格

一个人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扮演的角色,都对其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在这个社会里,你可能会扮演许多个不同的角色,有的时候你是学生,所以你要学习,要遵守学校的规定;有的时候,你是顾客,所以你要得到权利,要用合法手段获得你想要的东西;有的时候你是孩子,所以你可以任性,和父母要求一些东西;有的时候你是职员,所以你要工作,为你的老板提供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