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情绪是人生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它们的组合,既能意义非凡,又能混乱无章,这完全由你决定。在我们做事的过程中,多少都会受到情绪的影响。由于情绪可为我们带来伟大的成就,也可能使我们失败,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情绪的力量。情绪实际上就是个人心态的反映,而心态是你可以组织、引导和完全掌控的对象。所以,我们要学会控制情绪,让积极情绪为我所用。
微笑是好运的开始
微笑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跟贫富、地位、处境没有必然的联系。一个富翁可能整天忧心忡忡,而一个穷人可能心情舒畅;一位身处逆境的人可能坦然乐观,一位处境顺利的人可能愁眉不展……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说:“微笑是一种奇怪的电波,它会使别人在不知不觉中同意你。”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一位平时对卡内基很有意见的商人在一边大肆抨击卡内基。当卡内基站在人群中听他的高谈阔论时,这个商人还没发觉,这使得宴会主人很尴尬。而卡内基却安详地站着,脸上挂着微笑。当商人发现卡内基时,这个商人感到非常难堪,正想从人群中钻出去,可卡内基脸上带着笑容,并走上前去亲热地跟他握手,好像完全没听见他说自己坏话似的。后来此人成了卡内基的好朋友。
有一次,心理学家亚德洛在美国中部的一所大学演讲,本来那些学生存心想跟他过不去,但看到他脸上的笑容时,便对他产生了好感。等到他演讲完毕,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一个学生塞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亚德洛先生,你的微笑把我们征服了。”
中国有句古话叫“相逢一笑泯恩仇”,说的就是微笑的作用。在现实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微笑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无法比拟的魅力,甚至会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当你早上出门的时候,如果遇到的第一个人给你一个灿烂的微笑或亲切的问候,不管这个人是熟悉的朋友还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那么,你一定会马上感觉到精神振奋,心情愉悦,而且一整天都会生活在快乐之中。而当你给别人一个微笑的时候,对方会马上回报你一个更加灿烂的微笑,那么,你的心情也会充满阳光,你会觉得如坐春风般的舒畅。这就是微笑的魅力。
微笑是表露情感的载体,真正的微笑,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它不仅仅是嘴在动,连眼角眉梢都带着笑意,传递着热情和真诚,让人感动和舒服。微笑可以改善心态,抑制愤怒,更是人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你笑着赞美别人的时候,你的微笑会让人认为你是发自内心、由衷而真诚地赞美他,这样你的赞美会更加有力量。
当你寻求别人帮助的时候,微笑可以传达给对方你的诚恳和希冀,让对方无法拒绝你。
当你接受了别人的帮助时,微笑会将你的谢意加倍表达出来,让对方身心愉悦。
当你无意中伤害了别人的时候,适时的微笑会具有一种魔力,它可以传达你的歉意,帮助你寻求对方的谅解,从而减轻对方的痛苦。
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乔·吉拉德,长期保持着销售昂贵商品的世界纪录——平均每天卖6辆汽车,被欧美商界称为“能向任何人推销出任何产品”的传奇人物。究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常常挂在脸上的微笑。他说:“当你笑时,整个世界都在笑。一脸苦相的人,没有人愿意理睬你。”他还举出实例说:“有人拿着100美元的东西,却连10美元都卖不掉,为什么?你看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了。要推销出去自己,面部表情很重要,它可以拒人千里,也可以使陌生人立即成为朋友。”
微笑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事实上,不管是在商界还是普通的人际交往中,微笑都是叩开对方心灵最好的敲门砖。
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场面,一位顾客从商店买了一袋食品,打开一看,却发现变质了,他非常生气,怒气冲冲地找到营业员,大声责问他为什么卖变质的食品。当时有几位顾客正在买东西,看到这种情况也开始助阵声讨,场面一下子乱了起来。这时,营业员面带微笑,一直说着对不起,承认自己工作的失误,感谢大家的批评指正,然后诚恳地征求顾客对此事的处理意见,不论退钱还是换物都行。面对如此诚恳的微笑和道歉,顾客心中的怒气顿时全消了,最后营业员圆满地解决了问题,也赢得了其他顾客的信任。
所以,不要小看微笑,微笑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它是一个法宝,生活中我们试着多一些微笑,少一些抱怨,相信心情和生活都会有质的飞跃。
一个人的情绪会受环境的影响,但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并不会对改变处境有任何帮助。相反,如果微笑着去面对生活,会增加亲和力,让人更乐于跟你交往,你得到的机会也会更多。
只有心里有阳光的人,才能感受到现实的阳光,如果连自己都常苦着脸,那生活如何美好?生活是一面镜子,当我们哭泣时,生活也在哭泣,当我们微笑时,生活也在微笑。
生活并没有拖欠我们任何东西,所以没有必要总苦着脸。我们应该对生活充满感激,至少,它给了我们生存的空间。所以,让我们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时刻记住运用微笑这个无价之宝来为自己的人生铺平道路。
憎恨的成本,并不划算
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不是噬人的动物,因为当动物想要袭击人时,人还可以凭借自身的智慧躲避。
那么,世界上最可怕的是什么呢?是人。当别人想要吞噬你的时候,你无法躲避他的悄无声息、毫不留情。
可以说,吞噬的根源在于憎恨。心中有了憎恨,做起事来自然就会缺乏理智、爱怜和同情。
憎恨是一把匕首,随时会插入你的心脏;憎恨是一根导火线,随时会为你引来一场战争。
憎恨像是一匹脱缰的野马,如果我们听之任之,由得它撒野疯狂,那么结果肯定会让自己遍体鳞伤。
憎恨有成本。恨一个人的时候,你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想已经过去的事情,继而引起自己的愤怒、痛苦,触痛原本已经结痂的伤口。让自己的心里充满对过去的愤懑,对这个人的憎恶。
在这个世界上,也许会有许多的理由让你产生足够的“憎恨”。但是,憎恨的情绪是否在一点点吞噬你的善良?还是随时间的流逝,这些曾经的憎恨会淡了许多?
憎恨某个人,就像是手里握着一把双刃剑,想要把它刺向对方,但同时必须以伤害自己为代价。
我们看过、听过那么多的关于仇恨的故事,有几个关于复仇的故事会有圆满的结局呢?对待憎恨,我们如果能计算一笔收益成本账的话,面对付出的巨大成本,耗费的空前愤怒,最后还要伤害自己,要付出这么巨大的代价,你还要去憎恨吗,为什么不能放弃呢?
在生活中,如果用成本去衡量一下憎恨,也许你就不会再去憎恨那么多人了,也许你就会学着去宽恕别人,减少自己的怨恨。
憎恨,使人在痛苦的深渊里反复数落对方的不是,也不断地懊悔自己当初所做的种种不理智的行为。如果憎恨的情绪越来越强烈,最后会一发不可收拾,实在是得不偿失。
毕竟,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如果能够做到人人都不计较,学会宽恕,那么,生活就会过得更美好。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做到宽恕别人对人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宽恕之所以很困难,是因为人们常常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犯下的错误付出代价,这样才符合公平的原则,否则就是便宜了犯错的一方。
事实上,不宽恕会产生诸如痛苦、埋怨、憎恨等消极情绪,这些情绪值不值得去承受?
有人伤害了你,而你却忘不了那件不愉快的往事,很长时间都痛苦不堪,那就表示你还要继续接受那个伤害。其实你是无辜的,所以你需要忘掉这不愉快的记忆,因为,只有宽恕才能使自己轻松。
要懂得,宽恕是一种停止让伤害继续扩大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的人往往需要承担因为报复而产生的风险,并且这种风险往往难以预料。因此,避免痛苦的最好办法,就是宽恕曾伤害过自己的人。
宽恕不只是慈悲,也是修养,宽恕别人,同时也宽恕了自己。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女企业家,发现身边的一位助手贪污了两万元公款。但她并没有指责这位助手,而是温和地询问:“最近家里经济情况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她不仅亲切地关心这位助手,还拿出自己的几千元钱,让助手寄回老家去或留着备用。那位助手感动得热泪盈眶,主动交出了那笔公款,并解释了原因。后来他一直对上司忠心不二,作出了很多贡献。
当一个人不慎犯有过失或错误,并且造成不良的后果时,他自己也一定会有所认识。此时此刻,他最需要的是理解和信任,如果他人给予其理解和信任,不但不会使他放任自己,反而会激励他痛改前非,将功补过。这便是理解和信任的力量。
有句古话说得好,有容乃大。恰如大海,正因为它极谦逊地接纳了所有的江河,才有了天下最壮观的辽阔与豪迈。像海一样宽容,那不是无奈,而是力量。宽容大度有一种感化作用,它能以情动情,用理解和信任唤起人的良知,使人自觉地修正错误。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这是何等的气度与胸怀。
宽恕的成本很低,收益却很高。憎恨的成本我们都没有计算过,憎恨带给我们的是伤害,也让我们付出很大的代价。而宽恕则避免了因争执而引起的不必要的麻烦,也给社会带来了和平、安宁。因此,当我们心里产生憎恨时,不妨去计算一下憎恨的成本和收益,那么,我们就会多一份平静,多一份爱心,去宽恕别人。
心浮气躁会疏远你与成功的距离
我们常常心不在焉、坐卧不宁,没有耐心做完一件事,常常计较自己的得失,感到身心疲惫……为什么会这样呢?很简单,因为浮躁的缘故。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应该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
“快撒些草籽吧。”徒弟说,“别等天凉了。”
师父挥挥手说:“随时。”
中秋,师父买了一大包草籽,叫徒弟去播种。秋风疾起,草籽飘舞。
“草籽被吹散了。”小和尚喊道。
“没关系,吹去者多半中空,落下来也不会发芽。”师父说:“随性。”
撒完草籽,几只小鸟即来啄食,小和尚又急了。师父翻着经书说:“没关系,随遇。”
半夜一场大雨,弟子冲进禅房,说:“这下完了,草籽被冲走了。”
师父正在打坐,说:“随缘。”
半个多月过去了,光秃秃的禅院长出青苗,一些未播种的角落也泛出绿意。徒弟高兴得直拍手。师父站在禅房前,点点头:“随喜。”
从这个故事中,你一定能看得出,徒弟的心态是浮躁的,而师父的心态却是成熟而理性的。从预备撒草籽到长出绿苗,徒弟的情绪大起大落,而师父却始终平和地面对。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心境会往返于得意、狂喜、傲慢、迷茫、沮丧、焦虑、恐惧甚至绝望之间?我们为什么会如此浮躁?这是因为我们缺乏幸福感,缺乏快乐,太过于计较得失。其实,浮躁就是失衡的心态在作祟。当压力太大、急于成功、太闲太忙、缺乏信仰、过分追求完美等问题出现且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时,便会心生浮躁。
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浮躁的核心是人的朴素、本能的生命冲动和物质欲望。浮躁的深层特点是重外延轻内涵,重数量轻质量,重表面轻实际,重短期轻长远。它与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公平竞争是相对立的。浮躁使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使人随波逐流、盲目行动,对个人和集体都极为有害,因此,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减少和消除这一不健康的心理。
现代社会有许多心态浮躁的大学生,在毕业求职中总想往大城市、大企业钻,往高收入、高地位的地方挤。但自己又才疏学浅,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结果自然是折腾了好几个月,却无功而返。而后还难以反省改过,不清楚是自己志大才疏、眼高手低的结果,总以为是怀才不遇、社会不公,因而怨天尤人、愤世嫉俗。
小李从新闻专业毕业之后,顺利进入一家报社做财经记者。不到两个月,还没等和同事们混熟,他就跳到南方一家报社做起了财经记者。
小李是在网上看到的招聘信息,投了简历之后得到了去参加考试的通知。因向往南方的大城市,勇敢的他毅然辞掉了原来的工作,孤注一掷地奔向南方。还好获得了聘用。
第二份工作小李只干了半年时间。因为工作强度太大,在南方城市又人生地不熟,有些适应不了。于是,他又辞职了。再找新的工作就没有那么顺利了,他花了三个月时间,手头的积蓄也差不多花完了,才又进入另外一家报社。而一切又得从零开始。
这份工作他坚持了四个月,因为工作辛苦,且待遇不理想。小李觉得自己的丰富经历是以后能轻松找到好工作的资本,所以,他放心地辞职了。但有时候工作并不好找,他失业三个月之后,才进入一家公司做企划宣传。小李把这段时间当成一个过渡期,一直在寻找新的机会。半年后,他又被一家报社的行业周刊聘用。这次他干了将近一年。当同学们都以为小李这回要踏实干下去的时候,他又辞职了。他想和一个朋友合伙开公司,自己当老板。几个月过去了,小李还没有动静。
而小李的一些同学则很踏实,虽然没有像小李一样走马观花地领略不同的风景,但经过三年时间的积累,已经在同行中崭露头角,成为报社的新闻主笔或者重要版面的编辑,待遇都很不错。
其实,像小李这样冲动的人还大有人在。他们不能学以致用、嫌发展空间小、待遇低、学不到东西或者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等,而这些都是因为心态浮躁,缺少规划,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造成的。结果荒废了历练的大好时间,错过了成功的机会。
同一所大学毕业的两个国际贸易系的同学,在校时都品学兼优,特别是在英文和计算机操作方面优势突出,毕业后又一同到了北京一家著名的外企公司,令同学们羡慕不已。没想到,两个月后,同学甲就因为另外一家外企用高薪、股权诱惑,离开了原公司。而同学乙对本公司的文化已经非常认同,并不看好同学甲去的那家公司。乙苦劝甲不要贸然跳槽,但被冲昏了头脑的同学甲去意已决,当月就走人了。
然而,令同学甲没有想到的是,那家外企的资金链异常脆弱,还处于融资阶段。不久新公司的运转就出了问题,连正常薪水都无法发放。于是,同学甲又跳槽了。在余下的时间中,他就像一头寻不到猎物的狮子,一次比一次失望,并后悔当初的举动……短短几年时间里,同学甲已经相继涉足了软件、网络、销售、广告、翻译、汽车、出版等多个行业,什么都会一点,但什么都不精通、不专业,只好一直做初级工作,以前的技术也落后了。奋斗了几年,还是两手空空。
由此可见,浮躁是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是成功、幸福和快乐的绊脚石,是我们人生幸福的大敌。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不可浮躁,如果一个企业浮躁,往往会导致自身无节制地扩展或盲目发展,最终会没落;如果一个人浮躁,则容易变得焦虑不安或急功近利,最终会失去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