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体育百科知识博览
9450200000009

第9章 球类运动(6)

比赛场用是长度为26.50米,宽度为4.5米,四周围板高度25厘米的沙地或塑胶地。球分为大球和小球,前者920~1000克,直径11厘米,是队员投掷用球;而小球重量为60克,直径4厘米,为比赛的基准球,是裁判员用来判断双方投掷的大球距小球远近和得分多少的标记。大球和小球均是由合成塑胶制成。

足垒球

足垒球是一项新兴运动,流行于台湾的学校,简单来说是用垒球的规则踢足球,以脚代替球棒,而防守者可徒手接球。

足垒球至今尚无明确的规则,通常是在比赛前协调规则。虽然足垒球还不是正式的比赛项目,但是由于它器材简便,场地限制少,比赛球员参与程度高,仍是一项广受中小学生欢迎的运动。

足垒球规则:

(1)防守位置

投手区为一个半径2米的圆圈,投手得在投手区内任一位置投球。

外野手可以缩小防守范围,但不能进入内野防守。

内野手在球未踢出前不可以跑到投手板前区域防守。

各垒手及捕手于封杀跑垒员时不得阻挡跑垒员的行进路线。

游击手在球未踢出前不能进到内野区内。

(2)打击

打击者必须将在有效踢球区域内将球踢出,有效踢球区为半径为1.5米之1/4圆。若踢球时超出有效打击区,不论球数多少,一律判定出局。

两球之后若第三球踢出界外,则打击者判定三振出局。

投手投球球数不得过快或弹跳,否则一率判定坏球。在三个坏球之后,打击者保送上一垒。

投手只要将球投至有效踢球区内,若打击者未踢球、踢出界外或者挥棒落空(没有踢到球),此球判定好球。

(3)接杀出局

打击者踢出高飞球,在球未落地前被防守球员直接接住,此时打击者被判定出局。

打击者被判定接杀,垒上所有跑垒员必须回到原垒包,否则防守队可以传球至有跑垒者的垒包,封杀出局。

(4)封杀出局

打击者将球踢出后未被接杀,也没有出界则为安打。

打击者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跑向一垒,若防守队较早将球传到一垒手并踩在垒包上,则判定跑者封杀出局。

(5)停止跑垒:

当打击者将球踢成外野安打时,在防守队尚未拿到球传回投手区时,跑垒者可以继续往下一垒前进。

若球传回投手区时,跑垒者必须迅速站上垒包(往前一垒或原垒包),否则防守队仍可以将跑垒者封杀出局。

投手得在投手区内任一位置接球(有一脚踩在圈内即可)。

若球滚出死球线外则一切动作暂停。跑垒者必须迅速站上垒包(往前一垒或原垒包)。

如果跑垒者踢出极远的球,不管球传回来了没,最多也只能跑两个垒包。如果跑第三个垒包,球传回第二垒包,跑者算是封杀出局。

(6)得分

跑垒者由一垒、二垒、三垒依序推进回到本垒,若未被封杀而且未漏踩任一垒包则得一分。

(7)盗垒及滑垒

棒球场上的盗垒及滑垒,在足垒球比赛中视不备允许的,滑垒者判定出局,盗垒者则判定回原垒包。注意:跑垒者不能在球未踢出前先行离开垒包。

门球

门球运动是一项两队各十名队员参加比赛、每名队员各自有球、独立击球又相互合作的体育运动。又称槌球。

门球是高尔夫球与撞球的混血儿,不仅规则简单,轻松有趣,而且可以激发脑力,促进身心,是目前时下最经济实惠、老少咸宜的新运动。

门球运动始于法国,当时称为槌球,传到英国以后大为风行。1947年12月,门球传入日本北海道,经过铃木和伸的改良和精简,成为目前风靡日本的门球运动。

场地装备:

(1)门球场地为矩形,由限制线圈定,无任何障碍物。

(2)比赛线长15~20米,宽20~25米。

(3)限制线在比赛线外1米处。

(4)原则上,比赛线宽5厘米,限制线及其他线要易于识别,场地的尺寸以线的外沿为准。

(5)线的颜色与场地地面要易于识别。

(6)比赛线构成4个外角,自发球区开始,依逆时针顺序,依次为第一角、第二角、第三角、第四角。

(7)第一角和第二角之间的线为第一线;第二角和第三角之间的线为第二线;第三角和第四角之间的线为第三线;第四角和第一角之间的线为第四线。

(8)发球区是一个矩形,其边线由第四线及其外线,以及从第一角向第四角方向的1米和3米距离的垂直线组成。

草地滚球

草地滚球是一项集运动竞技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时尚运动,起源于英国宫廷,具有数百年的历史。比赛可分男、女或男女混合三种竞赛形式,比赛时双方运动员轮流向预先规定的目标球发出滚球,以最靠近目标球者为赢。

草地滚球是一项不太为人所知的运动,一项充分享受阳光、空气、鲜花、绿草的健身休闲运动,曾经是英国皇室的专利,即便在它平民化之后,它的优雅气质依然不减。

草地滚球的雏形产生于7000年前的古埃及,但现代草地滚球是从遍地绿草和牛羊的苏格兰发展起来的。在19世纪以前,草地滚球只限在英国皇室贵族范围内供少数人享用,直到1884年英国下议院才取消了这项禁令。从此,草地滚球逐渐传向世界各地。由于是英国发明的,所以在英联邦国家内特别普及,目前单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就有约50万名球手,并且现在世界草地滚球总会会址就设在英格兰。

场地装备:草地滚球的场地,国际标准为正方形(边长37.5米),共1406.25平方米,可以分为室外草地场、室内人造草场。场地要求平整,场内最多可分七条赛道同时进行比赛。

目标球为白色,直径63毫米,重227克,传统的滚球为黑色、棕色、近年兴起绿色、黄色、橙色,直径为116~131毫米,重1.59千克。

草地滚球比赛:草地滚球每年都有世界性和地区性的赛事,如太平洋地区锦标赛、国际精英挑战赛等国际赛事,其中澳大利亚、加拿大、苏格兰、文莱、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南非、英格兰、威尔士、日本、菲律宾等都以成立了正式的国家队,每年均派选手参加各项赛事。

小知识

草地滚球在中国的发展

草地滚球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香港。目前广州、深圳等地都已相继建成了草地滚球场,吸引了众多得体育爱好者。

草地滚球可以让参与者亲近大自然,充分享受阳光、空气、鲜花、绿草。它兼具保龄球、门球的技术特点,又有高尔夫球的高雅和美妙环境,加上其特有的趣味性、适中的运动量,因而适合各年龄段的人参与,且单人、双人、多人均可,是一项新兴的健康娱乐项目。

藤球

藤球是一种介于排球、篮球、足球之间的运动,于1990年被北京亚运会正式确立成为比赛项目。由于藤球比赛所使用的球是由藤编成的黄色空心圆球,故此项运动以此为名。它的比赛方式与排球有些类似,所以又被称为“脚踢的排球”。

藤球是用9~11根细藤单曾藤条编制而成的黄色空心圆球。球的周长是53厘米,直径约12厘米,球面上有12个五角形孔。重量为160~180克。

藤球运动源于15世纪的苏丹国统治下的马六甲一带,由马来西亚的“sepakraga”运动发展而来。当时,人们在劳动之余会围成一圈,不用手和胳膊,而用头顶球、用脚传踢一个藤球,使之不落地,使其在空中停留尽量多的时间。

1945年,在马来西亚的槟榔屿举行了一场藤球表演赛,引起了巨大反响。此后,藤球运动如燎原之火传遍了马来半岛和东南亚各地。1960年,一套完善的比赛规章制度建立起来。这项运动被定名为藤球,并进入东南亚运动会。

现代藤球的产生仅有40多年的历史,它是以藤球运动中网的使用为标志的。泰国前教育部长科·乔哈利对推广藤球运动作出了一定贡献,被认为是“现代藤球运动之父”。

1982年藤球作为表演项目进入亚运会,并被列入1990年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场地设施:

(1)场地:场地面积为13.4米×6.1米,在8米空间内不得有障碍。场地所有边线的宽度不得宽于0.04米。场地之间、场地与障碍物之的缓冲距离为0.9~1.8米。宽度0.04米的中心线将场地分成相等的左右两个部分。在场地中心线的角上,边线与中心线交接处各有两个半径为0.9米的1/4圆,宽度为0.04米的边线将从一圆的外测量起。在左右场各有一个半径为0.3米的发球圈,其圆心距离底线2.45米,距边3.05米,宽度为0.04米的线,应从发球圈的外测量起。

(2)网柱:网柱应高于地面1.55米,应加以固定以便将网拉紧。网柱需由坚硬的材料制成,其半径不得大于0.04米。网柱应固定在边线外0.3米处,与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

(3)网:网由普通细绳或尼龙绳制成,网孔为0.04~0.05米之间。网的宽度为0.7米,长度不得超过6.11米。网的上、下端需用带子包边,宽度均为0.05米,以便穿绳将网拉紧平于网柱顶端。网的中部上端高1.52米,靠近网柱的两侧高为1.55米。如果网超过尺寸,则在网的两端使用可松动的、宽度为0.05米的带子,并与两侧进线和中心线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