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体育百科知识博览
9450200000015

第15章 体操运动(2)

早期,女子体操运动员也用双杠,可这样会令女子的上肢负担太重,不适应女运动员。于是,人们就采用两根高低不平的杠子,也就是把双杠的一根杠子升高,另一根杠子保持原来的高度,让运动员在这两根高低不平的杠上进行坐、仰、卧、立撑、平衡等比赛动作。这就是高低杠的前身。

到1960年以后,高低杠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器械也不断完善,终于产生了今天大家见到的高低杠。

器械要求:根据国际体操联合会的规定,标准高低杠器械要求高杠245厘米,低杠165厘米,长240厘米,两条杠的间距130~180厘米(可调节)。

动作要求:高低杠杠子的横切面是椭圆形的,比较粗大,因此在做动作时要采用“钩握”(五个手指在杠子的一边)的方法,这也是高低杠动作的特点之一。运动员在高低杠上以悬垂或支撑姿势进行屈伸、回环、摆越、换握、转体、倒立、腾越、空翻等动作,这些动作对发展上肢、肩带和腹背肌肉力量有良好作用。

比赛规则:从1992年第25届奥运会开始,团体赛中高低杠得分不带入单项决赛,满分10分。从2006年使用体操新规则起,得分不设上限,由A分和B分两部分组成。A分为难度分,不设上限;B分是完成分,满分10分。团体预赛前八名获得决赛资格。每队最多有两人参赛。

平衡木

平衡木是女子体操项目之一,1952年第15届奥运会开始被列为比赛项目。平衡木在18世纪起源于德国,既而传往欧美各国。

平衡木表面狭窄,对运动员完成动作的准确性和控制身体平衡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其动作包括各种跳步、转体、波浪、平衡、造型及技巧翻腾,并组成成套动作。

到20世纪80年代,平衡木运动发展迅速,自由体操中的大量动作都被移植到平衡木上,平衡木运动也已从动静结合发展成以动为主、难中求稳的竞技项目。

器械要求:在国际大型体操比赛中使用的平衡木,必须严格按照国际体操联合会的规定和要求制作。平衡木高125厘米,长5米,宽10厘米。起初,平衡木的表面是光滑的油漆过的木头。自20世纪80年代后,平衡木表面包裹皮革。现在,平衡木装有弹簧来缓解高难度的空翻和舞蹈动作所产生的压力。

动作要求:平衡木上的许多动作与自由体操动作相似,但难度越来越大。运动员也是从一块跳板上平衡木,在75~90秒时间内完成动作后下平衡木。平衡木动作也要求连贯,用时不足或超时、摇摆、中途落地、停顿等都会被扣分。

比赛规则:成套动作从双脚离开踏板或垫子时开始计算。不允许在踏板下放支撑物。当选手第一次助跑没有接触到踏板/器械时,允许选手进行第二次助跑完成上法。如果选手在第二次助跑后,依然没有成功完成上法,则必须直接上到器械上完成成套。上法(没有出现在难度表中)失误会直接扣除编排分,但如果选手之前都没有接触倒踏板或器械,则不追加扣分。成套动作完成时间不得超过90秒。

艺术体操

艺术体操又称韵律体操,起源于欧洲。1962年被国际体操联合会确定为比赛项目。1963年起举办第一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1984年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艺术体操原来只有女子比赛项目,但现在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等国家,已有男子进行艺术体操运动,称为男子艺术体操。首届世界男子艺术体操锦标赛于2003年11月27~29日召开。

男子项目与女子项目不同,女子的艺术体操主要有绳操、圈操、球操、棒操和带操五种;而男子的通常没有球操和棒操,而是加入了棍橾。

绳操:艺术体操项目之一。在音乐伴奏下,以手持绳完成有节奏的连续不断的身体动作。整套动作由手持绳作摆、绕、卷、抛接动作以及徒手操、技巧和舞蹈等各种基本动作编组而成。

绳操使用的轻器械是由纤维或相似材料制成的绳子,长度不限,依运动员身高而定。

艺术体操中的绳操与一般跳绳不同,它与各种舞蹈、转体、平衡、跳跃等动作结合起来,千变万化,讲究动作的完美、风格、幅度,强调节奏性,合理的时间、空间分配,使表演起伏、流畅,在音乐伴奏下更富有表现力和美感。

球操:艺术体操中球操里用的球采用橡胶或软塑料制成,可选用除金、银、铜以外的其他颜色。直径18~20厘米,重400克以上。球操的技术以各种抛球、拍球和球在身上或地上自由滚动为主,配合在手上平衡、环绕、螺旋、八字以及转动等动作。

棒操:棒用木或合成材料制成,长4~50厘米,重量至少150克。棒的形状类似瓶状,粗的部分为棒体,细的部分为棒径,顶端圆球为棒头。棒操的技术动作以小绕环、小五花绕和抛起在空中的转动为主,以及摆动、绕环、敲击和滑动、滚动等,可以双棒同时或单棒依次完成。

带操:带固定在棍上。棍用木、竹、塑料、玻璃纤维制成,长50~60厘米,带用绸缎或其他不上浆的类似材料制成,宽4~6厘米,长至少6米。带操的技术动作主要是不同的蛇形、螺形、绕环以及八字绕抛起、脱手再接等。

圈操:圈用木材或不变形的塑料制成,内径80~90厘米,重量至少300克。圈操的技术动作以圈在地上或身上滚动和转动为主,另有圈的摆动、绕环、八字、抛接,从圈中、圈上越过等动作。

蹦床

蹦床是一项运动员利用蹦床的反弹表现杂技技巧的竞技运动,它属于体操运动的,有“空中芭蕾”之称。

蹦床的历史约有200年左右。早在19世纪时,印第安就出现了类似蹦床的运动。而在马戏团中,蹦床是特技人员常用的表演道具。

至于近代的蹦床则始创于法国。后来,蹦床逐渐普及,不久后便流行于美国。

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借用蹦床来训练空军飞行员。战争结束后,德克萨斯州于1947年举行第一届的全国蹦床表演赛,一年后蹦床成为了正式的比赛项目。而最大规模的世界锦标赛于1964年首次展开,五年后第一届欧洲锦标赛于巴黎出赛。2000年悉尼的奥运会上,蹦床项目被正式列入比赛项目之一,其中包括男子、女子个人项目。

场地设施:现代蹦床赛事中,弹床内共有112个弹簧;蹦床框架长5.050米,宽2.910米,高1.150米;网长4.028米,宽2.014米。

动作要求:蹦床分为网上和单跳项目。网上项目是借助弹力床的弹力将人体弹向空中,在空中做各种体操动作和翻筋斗的竞技运动,分单人、双人和团体等项目,有规定和自选各十个动作,根据动作的编排、难度和完成动作的质量评分;单跳是在一条铺上厚毯的木质窄长专用跑道上完成的,在这条跑道上,运动员要连续完成一整套高难技术动作,包括前空翻、后空翻、侧空翻、前空翻接侧空翻、后空翻接侧空翻等,最后落在跑道尽头的垫子上。按照规定,整套动作应由八个以内的单个动作构成,最后必须以空翻动作结束。

小知识

中国蹦床运动的发展

中国的蹦床相对欧美与日本等国家开展得较晚,蹦床运动于1997年才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正式竞赛项目,并于2002年成立了国家队。经过数年的发展,中国于2005年的世界蹦床锦标赛中获得男、女子网上团体冠军。现时中国著名的蹦床运动员有黄珊汕(女)、穆勇峰等,他们在国际比赛中均屡获佳绩。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及女子蹦床单人决赛中,中国选手何雯娜及陆春龙为中国夺得了奥运会蹦床项目的两枚金牌。

健美操

健美操是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普及性极强,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体育项目。目前还没有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但在社会上非常普及,也是在欧美国家学校最受欢迎的一个项目。

健美操竞赛项目包括男子单人、女子单人、混合双人、三人(男三、女三、混合三人)、混合六人(男三、女三)啦啦操等。比赛按性质分锦标赛和冠军赛两类。

健美操起源于1968年。1983年,美国举行了首届健美操比赛;1984年,首届远东区健美操大赛在日本举行。由于两次大赛的成功举办,1984年起健美操运动在世界各地全面兴起。每年国际上举办的活动有健美操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世界冠军赛和世界巡回赛等。

1987年,北京举办了首届全国健美操邀请赛,随后1988年、1989年、1990年和1991年先后在北京、贵阳、昆明、北京举办了四届邀请赛。1992年起,改名为全国锦标赛,成为每年举办的传统赛事。另外,1992年和1995年在北京还举办了两届全国健美操冠军赛。1998年,举办了全国锦标赛暨全国健美操运动会。

健美操的分类:健美操可分竞技健美操和健身健美操两大类。

竞技健美操在练习场地的大小、参加人数的多少、特定动作、动作节奏快慢等方面有严格、统一的标准,参赛者必须按规则进行,不得擅自更改。竞技健美操目前有三项比赛,分别是全国健美操比赛、全国职工健美操比赛和全国大学生健美操比赛。

健身健美操的目的在于保持健康,适宜社会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它根据练习对象的需求创编,动作简单易学、节奏稍慢、时间长短不等,可编排5分钟到l小时。例如,美国著名健美操明星简·方达所编的初级健美操,一套有27分钟。

小知识

拉丁健身操

拉丁健身操来源于国标中的拉丁舞,但不强调基本步伐。确切地说,它是健身操的一种,强调能量消耗,对动作的细节要求不高,注重运动量和对髋、健美操腰、胸、肩部关节的活动。

拉丁操自由随意,热情奔放,节奏明显。它的锻炼侧重点在于腰和髋部,同时使大腿内侧得到充分锻炼。拉丁健身操的另一个特点,是在热烈奔放的拉丁音乐中感受南美风情,同时在健身操中增加舞蹈元素,在锻炼之外更可自我享受。拉丁健身操要求百分之百的情绪投入,越是淋漓尽致地把拉丁的感觉发挥出来,就越能在音乐中释放情绪。燃烧激情的同时,也让身体的脂肪一起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