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登坛之日,毕陈平生之画略,论楚之所以失,汉之所以得,此三秦还定之谋所以卒定韩信之手也。
——(元)杨维桢
(一)
刘邦筑坛拜上将的消息传开之后,诸将喜不自胜,个个都以为只有自己才有资格当这个上将。韩信听到军中议论纷纷,说谁谁要被汉王拜为上将,心里暗暗发笑,但同时也对萧何感激不尽。在汉军之中,乃至在所有诸侯之中,韩信都是一个默默无闻之人。如果不经过正式的仪式就被拜为上将,非但不能服众,可能很多人连信都不信。所以,萧何才让刘邦举行这么一个隆重的仪式,帮助韩信在军中树立威信。
几天后,登坛拜将的仪式开始了。诸将按照刘邦的命令,将士卒全都集结在高坛四周,参加拜将仪式。直到这时,诸将领才惊奇地发现,站在刘邦身边的居然是名不见经传的韩信。他们都大失所望,小声议论说:
“大王怎么会拜这样的人为上将呢?简直是胡闹!”
韩信听到诸将的议论声,但并没有生气。对大多数人来说,韩信被拜为上将确实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他年纪轻轻,远无名望,近无战功,又没什么后台,竟然无端端地突然被拜为上将,就是普通的士卒也无法理解,更别说那些居功自傲的将军了。
仪式正式开始了,韩信缓步登上高坛,受诸将和士卒的礼拜。然后,刘邦亲自把上将之印递到他的手中。直到此时,刘邦的心里依然在打鼓。他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决定是否正确,如果韩信并没不像萧何所说的那样,具有经天纬地之才,他拜韩信为上将一事定会被天下传为笑柄。
拜将仪式一结束,刘邦就把韩信、萧何、夏侯婴、曹参、樊哙、周勃等人聚到宫里,开始讨论东向争夺天下的策略了。实际上,这是刘邦对韩信的一次考核,他想看看韩信到底有没有能力当这个上将。
众人坐定之后,刘邦缓缓问道:
“上将军,丞相多次向寡人推荐你,你有什么计策要教给寡人呢?”
韩信明白,刘邦这是在考验自己。对他来说,真正重要的不是刚才的拜将仪式,而是与刘邦的这场谈话。众位将军也都屏住呼吸,静静地看着韩信,似乎在说:
“你这样轻松地就当上了上将,总该拿出点真材实料让我们看看。”
韩信不慌不忙地站起来,向刘邦微微鞠躬,然后胸有成竹地问道:
“大王想要东向争夺天下,对手不就是西楚霸王项羽了吗?”
刘邦答道:
“正是如此。”
韩信又问:
“大王觉得,您和项羽相比,谁作战更加英勇?谁更加懂得关心爱护部属?谁的兵力更强?”
刘邦沉思半晌,叹了口气,老老实实地承认说:
“在这些方面,寡人都比不上项羽。”
韩信听刘邦这样一说,反而高兴起来,因为他觉得刘邦能如此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可见有自知之明,是个能纳言从谏之人,值得辅佐。所以韩信朗声说道:
“臣也认为大王在这些方面比不上项羽。不过,大王既然能够坦诚承认这些,我们汉军就有希望。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大王能够明白自己的不足和敌人的强处,我们就能想出办法来对付他们。”
刘邦闻言大喜,急忙起身离座,来到韩信的跟前,拉着他的手说:
“请上将军教寡人该怎么做。”
韩信微微一笑,回答说:
“大王不必着急,我曾在项羽帐下呆过很长一段时间,了解他的性格。他现在虽然强大,但总有一天会被大王打败的。”
(二)
刘邦听韩信说自己能打败项羽,急切地问道:
“上将军何以认为寡人必能战胜项王?”
韩信躬身下拜,说道:
“大王不必着急,请听臣慢慢道来。就个人魅力而言,大王确实比不上项王。项王英勇无比,他大吼一声就可以吓退数千勇士。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并不是主帅的勇猛,而是智谋与度量。项王只知道凭个人之勇去战斗,却不知道用智谋,更不能任用贤能之人来帮助自己。也就是说,项王之勇乃匹夫之勇,不足惧!”
刘邦听了韩信的这段分析,点头道:
“上将军所言极是。”
韩信又接着说:
“项王对待部下士卒也比大王友善一些。平日里,他对待士卒就像是对待兄弟一样,不仅言语温和、态度和蔼,一旦有人生了病,他还会难过得流泪,把自己的食物分给病人吃。但这只不过是妇人之仁罢了,因为一旦部下立下战功,应当得到赏赐时,他就吝啬得不得了!他把刻好的军功印信握在手中,把印信的方角都磨圆了,就是舍不得授给该受封赏之人。这样的妇人之仁,怎么能得到天下英雄豪杰的拥戴呢?当然也更不能让将士们在战场上为他死战了!”
刘邦听到韩信的这些入情入理的分析,忍不住赞扬道:
“精到,精到,果然精到!寡人真后悔自己没有早点拜你为上将啊!”
韩信又向刘邦施礼,说道:
“大王过奖了!说起军事力量对比,项王目前的实力确实比大王强数倍,足以称霸天下,令诸侯臣服。不过,他不在关中称霸,以控制天下,却定都彭城,偏居一隅,这是他的一大失策。如此一来,项王虽手握重兵,但却无法占据地利之便。”
诸将听了韩信的分析后,心中不禁暗暗佩服。他们谁也没想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竟能有如此精到的真知灼见。
韩信顿了顿,又接着说:
“项王在分封诸侯时,不遵守与义帝事先的约定,不将富庶之地分给功劳大的、有实力的英雄,而是按照个人喜好把好的地盘分封给他的亲信。所以,他虽然把天下分封给了诸侯,但许多诸侯依然对他心生不满。他强行把义帝迁往江南,给其他诸侯树立了一个很坏的榜样。诸侯纷纷效仿,一回到自己的封地就着手驱逐原来的国君,自立为主,使得各诸侯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另外,项王一向残暴,所过之处,纵兵抢劫,杀人无数,弄得天怒人怨。实际上,百姓并没有多少真心归附他,大家只是敢怒不敢言罢了。所以,他的强大只是表面上的,实际上他已经失去民心了。”
刘邦越听越开心,笼罩在脸上多日的愁容有也烟消云散。韩信接着说:
“所以,项王虽强,但却容易变得弱小。大王如果能反其道而行之,不逞匹夫之勇,而是能任用天下贤能,以集体智慧对付项王,还有什么样的敌人不能消灭呢?大王不必吝啬城池和功名,将其分封给有功之臣,还有什么样的人不愿听从大王的指挥呢?做到这些,大王再领着纪律严明的军队,驱使这些思念家乡的勇士出关中而往山东,还有什么样的敌人无法击溃呢?”
诸将听到韩信的这段话,都不禁笑了起来。对他们来说,还有什么比杀回山东,同家人团聚更具有诱惑力呢?
韩信又接着分析道:
“项王固然强大,但我们当前要面对的并不是项王,而是项王安排在关中的三秦王章邯、司马欣和董翳。他们本是秦将,带领关中子弟同项王作战多年。在他们麾下战死的士卒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欺骗国人,投降了项王。在新安,投降的20多万秦卒全部被坑杀,只留下他们三个人。这么多的关中子弟死于他们之手,关中百姓早已对他们恨之入骨。项王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硬是把他们安排在关中为王,关中百姓又怎么会臣服呢?”
(三)
听了韩信的这一席话,刘邦犹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总算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在苦闷中找到了出路。他再次起身离座,向韩信鞠躬致谢,并说道:
“寡人真是愚钝啊!上将军在军中多时,寡人竟不知你有如此大才!”
韩信还礼道:
“大王不必自责。韩信从军多年,但始终默默无闻,自然无法在一时三刻之间取得大王的信任。”
刘邦又问道:
“依上将军之见,寡人如何才能取得天下呢?”
韩信脱口而出:
“还定三秦,东争天下。”
刘邦长叹一声,凄然地说道:
“还定三秦?这简直是痴人说梦啊!且不说雍王章邯勇猛善战,万人难敌,就是横亘在汉中和关中之间的秦岭也足以让我军望而却步了。”
秦岭横亘在关中和汉中之间,刘邦想要还定三秦就必须越过秦岭。但当时沟通关中和汉中之地的通道极少,只有几条山间孔道。孔道是在山崖险处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所以又名阁道、栈道。穿越秦岭的栈道每条都长达数百里,且十分险狭,艰险处只能容一人通过。所以,从汉中出兵关中非但行军不便,粮草运输更是一大难题。更何况,刘邦在南下汉中时已经按照张良的部属,烧毁了所有栈道。
作为一名出色的战略家,韩信自然是清楚这些情况的。不过,他早已想好了一条万无一失的对策。因此,韩信安慰刘邦说:
“大王不必忧心。想当初大王从武关进入关中时,非但于民秋毫无犯,还废除了暴秦的苛政严法,与百姓约法三章,保全了关中之地的太平。所以,关中的百姓没有一个不希望大王在关中称王的。百姓知道,按照义帝和各诸侯的约定,大王应当被封为关中王。但您却被项王逼入汉中,关中的百姓怎能不怨恨项羽,而为您报不平呢?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大王如若要还定三秦,根本用不着动武,只要发一道檄文就可以平定关中了。”
刘邦闻言大喜,激动得简直说不出话来。不少历史学家认为,尽管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斗争早已存在,但楚汉之争真正开端应该是韩信的“汉中对策”。因为韩信的“汉中对策”不但为刘邦东向争夺天下制定了指导思想,也确定了基本的战略方针。在此后的4年中,刘邦正是按照韩信的这一战略部署,逐步由弱转强,击败项羽和各大诸侯而一统天下的。
韩信的汉中对策还极大地提高了汉军的士气。汉军士卒逃亡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看不到打回山东的希望,而如今,韩信为刘邦指明了东向争夺天下的方向,汉军士卒一下子有了盼头,都希望能早一天打回山东。故而,韩信在军中的威信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建立起来了。士卒们纷纷争相议论说:
“有这样一位上将军,我们还愁见不到家人吗?”
汉中对策成为刘邦东向争夺天下的开始,也成为韩信飞黄腾达的起点。从此之后,韩信就登上了楚汉之争的历史舞台,尽显才华,创造了一个个军事奇迹,为刘邦打下了半壁江山,也为自己赢得了千古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