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夫子的麻辣学堂
9405400000009

第9章 初级知识班——不君子,不成功(3)

第三课、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

思想本源: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

独家释意:

公西华(就是那个理想是在国家结盟的时候担任主持却被夫子小小鄙视了一下的家伙)奉命出使齐国。儿子走了,公西华母亲的生活水平便一落千丈,以前每天早上拿燕窝漱口,吃的是三头鲍鱼,如今却只能拿牛奶漱口,吃十二头鲍。生活的巨大落差以及对儿子的思念让她情绪十分低落,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中,就连最喜欢的高尔夫球也不去打了,最多也就是去打打保龄球而已。

看到公西华老妈的情绪如此低落,一向以仁慈著称的冉有坐不住了,忙找到孔子,请求他救济一下那位可怜的妇人。孔子说,那就支援她六斗四升米吧。

“为什么是六斗四升呢?”

“因为六斗四升就是一釜啊!”

“为什么七斗四升就不能算一釜呢?”

“这个问题你找计量局,不要问我。”

冉有兴冲冲地把米送去了。不过公西华他老妈还是不高兴,于是冉有又请求孔子再支持她一点。孔子说,那就再支援她二斗四升吧。

“为什么是二斗四升呢?”

“因为二斗四升就是一庾啊!”

“为什么三斗四升就不能算……”话没说完冉有便赶紧退了出去。因为孔子已经举起了自己随身携带的菜刀……不对,是西瓜刀!

冉有送米回来,又想让孔子再支持一些。孔子不乐意了:“你以为我这里是慈善机构啊?我们也要吃饭的。再说,公西华出使齐国的时候,开着奔驰,披着Charel的风衣,哪里像是没钱的样子?说到Charel的风衣我就不爽,想那年我去法国教书,就一直想买上一件,可惜囊中羞涩,唉,知识分子就是穷……啊!跑题了。我的意思就是,君子应该支助哪些真正的穷人,而不是公西华她老妈那样的有钱人。我们只需经常过去看看她,送去精神上的慰问就好了。”

前段时间夫子我看到一则关于都市乞丐的报导,觉得蛮有意思——记者对那些流落街头面相可怜的丐帮兄弟进行了明察暗访,发现他们当中绝大多数日子都过得挺富裕。白天就在街头行乞,晚上下班之后有的泡吧有的去茶馆喝茶,优哉游哉好不痛快。记者统计了一下,这些乞丐平均每天能够收到二、三百元的施舍,多者甚至一天能赚到上千。当然,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国人有爱心。有爱心是好事,可爱心一旦泛滥,就不值钱了。

君子济贫不济富,只帮助该帮的人。因为君子认为,雪中送炭肯定比锦上添花有意义得多。既然如此,他们当然不会把有限的资源拿去给不需要它的人挥霍。

或许有人会问,雪中送炭只是人品好的表现而已,关成功什么事?既然我们上的是成功学校,当然得拿出一点能够让自己活得成功的理论才是。

其实,拥有济贫不济富的思想,不仅仅只是为你博上一个君子的称号而已。只要你肯细细琢磨,就能品出这句话中的另一种含义,一种与你的成功休戚相关的思想。

具体是什么思想,且让我老孔卖个关子先。等我讲完下面这个故事,相信同学们就能感悟出一二了。

西汉文帝时期,为了让国家变得昌盛,文帝总是喜欢问官员一些有关社稷民生的问题。若谁回答不出来,就表明他不关心百姓,升官加薪的机会就会变得渺茫。因此,为了能够回答出皇上的问题,文武百官莫不想尽可能多地了解关于民生的问题。

这天,汉文帝上朝之后又开始突击测验了,这次遭殃的是总理周勃。

“阿勃,你是朕的右丞相,也就是国家总理。全国上下的事都得从你这里过手,那么你能否告诉我,我们的警察一天能侦破多少件案子?”

“这个……那个……”周勃拿着历年考试题集翻了半天,愣是没找到标准答案,于是便抗议道:“皇上,您出的考题是不是有些超出考试范围了?”

“要是完全按照考试大纲出题,那岂不是变成应试教育了。现在提倡的是素质教育,所以我也得出点有水平的考题嘛。”

周勃只好如实回答:“不知道。”

“第二题,国家每年的收入是多少?支出多少?GDP是多少?GFP是多少?ABCDEFG是多少?”

“这……苍天啊!大地啊!你杀了我吧……”周勃痛哭流涕,心中暗道,“这下完蛋了。这个月绩效考评肯定及不了格了。”

“你看看你,实在太不象话了。身为堂堂国家总理,这样的问题都回答不出,你平时都忙什么去了?老实交待,是不是上班时间看报纸?打游戏?还是下地放公款吃喝去了……”汉文帝冲他狂发了一通飙,然后转身用种很诡异的微笑面对旁边的副总理陈平道,“小平平,你来说说呢。”

陈平头晚麻将打得久了,正站在殿下打盹。一听皇上在叫自己,忙睁开眼睛,一个前滚翻外加七百二十度腾空翻飞身来到大殿中央,双手一翻拉开了架势,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连贯,丝毫不拖泥带水。众人心中暗喝:“好功夫!”

“小平平,朕是让你回答问题,不是来炫功夫的。”

“哦,回答问题啊,早说嘛。可否麻烦皇先生把刚才的问题重复一遍?”

汉文帝并不介意,便把刚才的问题再说了一次。

陈平脑子灵活,不像周勃那般榆木。只见他眼珠子一转,理直气壮地说道:“具体数字我也不知道,不过要知道一天能破多少案子,可以去警局档案室查查。要知道收入和支出以及ABCDEFG的具体数值,那就去找经济统计局就OK了。”

“我当然知道要找他们,可你们平时都敢嘛去了?这些事情不都得经过你们的手吗?”汉文帝怒道。

“是得经过我们的手,可我们没必要去统计资料吧。我们的任务是通观全局,制订计划。上对皇上负责,下对百姓负责。光这些事都够我们忙活的了,怎么还能记哪些资料呢?再说,统计资料自然有专门的人去做。我们要是都做了,那他们不就失业了?”

怎样?明白我要说什么了没有?没错!君子济贫不济富的隐含意思就是君子不会去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把别人分内的工作和责任无端承担到自己头上。如果什么事都你来做了,还要别人干嘛?再说,每天那么多事,你做得完吗?即便做得完,你又能保证自己是否可以做得好?就算都能做好,把自己累个半死不活,让本该承担这份责任的人闲得发霉,这又何苦?所以,君子不济富便可以引申为他们不会帮助那些本不需要帮助的人。

夫子我活了两千多年,感觉现代社会跟过去最大的不同就是生活节奏更快、竞争更加激励、工作压力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大。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让生活和工作都能够有条不紊相互平衡协调,是成功者的衡量标准之一。倘若我们每天置身于数之不尽的细繁琐事当中,如何能抽出时间思考宇宙本源、生命密码、天外来客等伟大而具有意义的事情呢——为了成就大事,你必须把自己从繁琐中抽离出来,把它们交给正确的处理者。如果你不能放手,首先是犯了失信的大忌,其次便是浪费了自己宝贵的精力,不仅称不上君子,更只能成为一个庸碌的人。

诸葛亮是聪明的,论才华、论智慧,古今中外无人能出其右,可他还是败给了司马懿,变成了失败者。原因就是他没上过夫子我的课,不懂得济贫不济富的道理。就连其属下都说他“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者皆亲揽”。该别人做的事,他都给一并承包了。就算是铁打的机器也有失灵的时候,何况是血肉之躯?才华横溢又如何?智慧过人又怎样?还不是活活累死在了五丈原?鞠躬尽瘁的精神的确可嘉,不过是夫子我所不齿的,所以不予提倡。

孔老师新语:

雪中送炭永远比锦上添花更有价值。帮助值得帮助的人,也比毫无意义的大包大揽更能促使我们成功。

课后练习:

练习1、仔细回忆平时工作中的琐事,筛选出那些本该别人完成,却被你发扬风格包揽到自己身上的工作,将它们归还给原来的主人,把自己从繁琐中解放出来。

练习2、待你的精力与时间较为充裕的时候,可以看看周围那些同事、朋友或者家人需要帮助,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替他们分担一些繁重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