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夫子的麻辣学堂
9405400000023

第23章 博士研修班——回头就是成功(2)

第二课、你懒吗?

思想本源: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孔老师讲义:

某日,夫子从早上起便在院中背手而站,仿佛被点了穴道一般纹丝不动。卯时三刻,一票徒弟像往常那样前来听课,却见老师以如此英武神伟之势站在院中一动不动,皆道他老人家这是在冥想宇宙或者生命科学,不敢上前打扰了,只是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地站在一旁守候。过了半晌,有人终于沉不住气了想上前询问,刚走出半步,就被几位年长的学生拉了回来群殴一顿:“你傻啊!老师正在冥想!万一不小心受惊走火入魔,一个伟大的科学发现可能就此夭折。人类文明说不定会被推迟一千年以上,这个罪过你担当的起吗?”听高年级的同学这么一说,便没人再敢以身试法。

一晃又过去了三个时辰,眼看日落西山,周围传来了扑鼻的饭菜香味,徒弟们见老师还没动静,再次开始骚动起来。其中性格最为火爆的大弟子子路存不住气了,悄悄走了上去,绕到夫子面前,从头到脚地打量着老师。突然,他粗声粗气地嚷道:“My God!老师这哪里是在冥想,他好像是闪到腰,动不了了呢!”

徒弟们一听,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地将夫子抬进了屋内。过了好一会,孔老师才缓过神来,揉着已经彻底僵化的老腰训道:“你们这一票傻徒儿,在我身后站了这么久都不知上来看看,要不是子路,我这把老骨头就废在这儿了。”众人唯唯诺诺不敢出声,只有子路在一旁沾沾自喜,一副小人得志的欠扁样子。

“你看看你们自己,我在这里站了一天,你们也跟着站了一天。你说说你们这一天来都有什么收获?完全是种对生命的浪费!”夫子还不解气地继续说道,“本来我今天想教大家的便是做人要勤奋,这下有现身说法了。别看你们在这里站了一天没什么,可假如每周浪费一天,每年就浪费了52.14天,十年就浪费了521.4天!你们生命中的12513.6小时就这么白白流走了,这可是多少钱都买不回来的!”

“老师,我们这样做是为了陪您啊。”子贡心中有点不服,说道。

“陪我也不用什么事都不作啊。刚才说的情况还不算最糟,要是一不留神爱上了这种每天吃饱了就闲着,也不用操心的生活,那你们这辈子可就彻底完蛋了。照我说,要是真没事的时候,你们即便是玩玩扑克都比闲着要强。”

“可是,现在才是公元前5世纪啊,距离世界上最早的一副扑克诞生至少还要2000年把。”有人掐指一算,说道。

“哇靠!这么牛!这你都能算出来?即便没有扑克,你们就不能玩玩别的东西?比如网络游戏之类的?实在不行,打麻雀也是可以得嘛,总比你们闲着没事要好吧。”

“哦!老师,我们明白了。从今以后我们再也不会浪费时间了。”学生们一口同声地回答道。

现在想想,当初我干嘛要没事找事地说这么一句话呢?他们愿意陪就陪嘛。后来有一次夫子我在打少儿五禽戏的时候又闪到了腰。这下那群小兔崽子居然没一个人管我,当着我的面居然在院子里一边篝火晚会一边打麻将,肯定还在为上次烤全羊的时候我一个人吃了一只羊愤愤不平。唉!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

闲话少叙,虽然那群小子不开窍,可相信在座的诸位都能明白我的良苦用心。懒惰是成功的最大天敌。我孙子孔伋的徒孙孟轲也曾说过:“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说得比我还狠——人要是只知道吃饭穿衣,成天无所事事,便成了禽兽。

当然,也有人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像前面提到过的那个对儒家甚是不满的庄周就是其中之一,他所倡导的“无为而治”的思想中,就有这样的含义——不看不听、不思不动,就可以实现所谓的道,就可以长生不老。估计这老小子八成是仙丹磕得多了脑子有些秀逗,要不就是从乌龟王八身上悟出了生命的真谛——趴在那里不动就能活上个几百万年。

首先人跟乌龟的体质不同,每天呆着不动不想是否能活那么久谁也说不清楚,反正提倡这种观点的庄先生没活到100就夭折了。其次,即便我们能够如同彭祖那样活上七八百年,敢问每天吃完就睡,睡醒了再吃,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作,活得跟行尸走肉一般又有什么意义?

而且时代变了,每个人都在努力实现着自己的梦想,倘若我们稍微懒一点,就可能会被别人淘汰,沦为社会底层,到时候恐怕想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日子都难。所以,诸位别听庄周那老小子的胡说八道,只有勤奋努力,不会让自己无所事事的人才有可能成功。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当年在旅行生涯之中看到的一件事。当时我跟一票学生恰巧经过一片树林,林中树木茂盛,当时正值夏日炎炎,我们见树荫蔽日,清凉萧飒,便决定在此稍事休息。

正在此时,学生中忽然传来一阵惊呼,我还以为出现杀人黑熊了呢。结果过去一看,并没有什么黑熊,害我白高兴一场。原来他们在看一棵树上栖息着的一只蓝鹇。这种鸟据说只有台湾才有,想不到能在这里看到,实在难得。不过凭着敏锐的直觉,我发现这只蓝鹇眼神中透着一股淡淡的哀愁,估计是因为没有房子所以找不到女朋友吧。

于是,英明神武的我当即做出了一个英明神武的决定:让学生们在旁边的一颗矮树上帮它盖房子。一来可以帮它解决单身问题,二来可以教育这些弟子们要有保护野生动物的觉悟。正所谓人多力量大,一个萝卜一个坑,几百号人一拥而上,有的找材料,有的画图纸,有的搞装修,不到半柱香的功夫,一个双层田园外带游泳池和自家院落的别墅就完工了。然后这只鸟儿便欢天喜地地搬了进去,等着美眉投怀送抱了。

看保护珍稀动物的大功已经告成,我们便继续往前赶路。N天之后,当我们返回的时候,又一次经过了那片树林,我和徒弟们都很想看看那只蓝鹇现在生活得怎样,当我们走到那栋别墅前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它已经成了松鼠一家的新宅。

“咦,没想到蓝鹇的品格还蛮高尚嘛!竟然那么好心把房子让给松鼠一家!”一个学生感叹道。

“它哪里是让啊。分明是被强占了嘛。”我淡淡地说道,一副通天晓地的样子。

“老师如何知道?”

“你们知道松鼠的习性吗?它们是种相当勤奋的小动物。据说松鼠在它醒着的时候,98%以上的时间都在为生活奔波。显然它们是趁蓝鹇忙着把MM的时候把这座房子占了的。”

“哇!老师好有学问噢。连这都知道!”

“这有什么!平时多看看《Discovery》就知道了嘛。”我心想。不过这么机密的事情当然不能告诉他们。否则都博学多识了,我的地位可就不保了。话说回来,这件事给我的触动也的确很大,真是早起的松鼠有饭吃啊!

诸位大可不必觉得松鼠很没有人道主义精神,居然去抢别人的房子。其实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事情。比如,公司竞争,选拔有能力者称为管理层。有人晋升,自然就有人降职。原来的属下成为了上司,以前的上司变成了属下,这不同松鼠强了蓝鹇的房子性质相同吗?虽然有些残酷,却无可厚非,谁让人家勤奋呢!

那么,是不是每天忙忙碌碌就一定能够成功呢?其实也不尽然!如今的时代跟两千多年前那是截然不同了,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都让那种“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日子成为了奢求。或许有人会问,既然现实让我们想懒惰都不行,可为什么还是会有优劣之分?

显然,我们每个人的勤快程度还有差别。虽然看起来大家都在忙,可有的人在瞎忙,工作、生活完全不得要领。遇事一塌糊涂,尽管每天东奔西走手忙脚乱却一点效率都没有。这种情况不叫勤奋。只有那些每天把事情安排得妥妥当当,有条不紊地去实现它,并且能够不断努力去专心做事的人,才是真正的勤奋。这就涉及到一个更进一步的问题——你做事情是否已经尽力?

还记得在收放之道那节课里我曾经说过,当该收手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及时停下来,以免为了所谓的成功而付出令人难以接受的代价。然而事实并无绝对,在合理的程度之内,你若能更努力一些,或许成功变会来的更快。

例如,若你为了工作而放弃了80%的休息时间,这便是过于极端了。这样的努力,结果只能让自己的身体迅速损耗,让亲情、友情不付存在。然而,若你的工作时间之占了24小时当中的30%以下,而且在这不到八小时的工作时间里,你甚至还要抽出三个小时溜号,显然你的努力程度还远远不够。

不单是工作,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甚至是在休息的时候,如果能在正常的时间范围里尽量使自己的效率更高一些,成就更加明显一点,这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勤奋。所以,懒惰与否的标准并非单纯是指花在某件事情上的时间长短,更是对你做事的效率与结果的综合考虑。

你能否称得上“勤奋”二字?好好想想吧!

孔老师新语:

成功的要诀,并不在于你会花费多长时间工作,而是在于你是否不会让自己荒废光阴。即便是在度假,也要让自己休息的足够高效。倘若你在轻松愉快的度假之后能够感到精力充沛,这也是一种意义上的成功。

课后练习:

给记录每天做的有意义的事情,估算一下它们的效率是否足够高。如果效率不高的话,想想有什么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