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政治经济学概论
9400700000064

第64章 资本国际化及其发展(5)

2.战后工业制成品国际贸易中的行业内贸易的发展是一个崭新的特点。行业内贸易是指问一类或非常类似的商品之间的交易。这类国际贸易日益发展的主要原因是:(1)个别分工深化的结果使问一或类似商品的零部件加工差异很大,以致问名称商品可以各有特色和功能,其质量、价格、型号等均有不问的特征。(2)由于以上差别,问名称的各类商品便各有自己的比较优势,从而诱发国际交换。(3)参与贸易的各国具有类似的产业结构和居民消费水平,可为这些商品提供一定的市场。(4)一定程度的自由贸易政策,也是行业内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国际贸易的地区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1938年,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39.S%,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这一比重高达48%。战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占了首位,而它们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退居其后。在1960~1983年期间,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出口占世界总出口额的比重在4S%~SS%之间,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出口的比重仅为26%~34%。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水平国际分工取代了历史上的垂直国际分工而占据主导地位。(2)与此相适应,发达国家之间问行业内贸易上升,而以要素禀赋差异为主导型的贸易不断削弱。(3)跨国公司主要投资于发达国家。(4)在初级产品的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取代了它们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而居首位,例如,美国、欧共体大量出口农产品,加拿大、懊大利亚大量出口矿产品等。

(四)无形贸易特别是技术贸易有了迅速发展

随着科技、投资和服务业的发展,国际间的无形贸易大大增加。

现在的无形贸易出口额与商品出口额之比约为1:3。在无形贸易中比重最大的是投资收入,包括利息、股息和利润,其他重要项目有运输、旅游、私人劳务、保险和科技贸易等。技术贸易在60年代兴起,贸易额19S4年为27亿美元,80年代中期增至S00亿美元(仅指软件贸易)。技术贸易问样为发达国家所垄断,它们的交易额约占总交易额的80%。

三、国家对国际贸易的调节

国家对国际贸易调节的基本原则是奖出限入,关税壁垒是传统手段。例如欧共体为了限制美国农产品输入,从1962年起便征收差价税。非关税壁垒愈益成为限制进口的手段,包括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关税配额制、自动出口限额制、挑剔而烦琐的海关手续、安全、卫生、防疫、质量和包装标准等等繁杂检查。据统计,非关税限制多达近千种。在奖励出口方面,国家给予出口津贴,降低汇率,实行外汇倾销,给予出口信贷和信贷担保,利用政府拨款,政府参与混合贷款,推动出口,购买出口商债权,提供通货膨胀担保。国家还通过国家资本输出带动私人商业资本输出,对私人垄断组织给予科研补贴,转让先进技术,以便提高商品的国际竟争能力等等。此外,1973年以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以及关贸总协定也对世界贸易起了积极作用。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政策随着各自竟争力的加强而倾向贸易自由,又随着竟争激烈或竟争力的下降而转向保护主义。当前,发达国家所采取的贸易政策既不是完全的贸易自由,也不是完全的贸易保护,而是兼而有之。它们之间的贸易战不时会激化起来,与此问时,为了避免相互损害,又都谋求妥协,寻找平衡点。由国家出面组织的欧共体和美、加、墨集团将进一步加强集团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井激化了集团之间的贸易仲突。

(第五节)资本国际化的影响

一、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本国际化是资本主义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战后以产业资本为核心和主导的资本国际化,无疑己极大地促进和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增长,井且也大大加强了国际金融资本的统治。

在开放的经济中,商业资本国际化是进行资源互补、科技互补、争夺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获取超额利润的重要手段,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工常运转的条件之一。对于那些出口系数高的国家如日本和德国来说,国际贸易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尤其重要。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工是商业资本的国际化,把公司、私人和政府三部门的经济变成了包括国际贸易的四部门的经济,国际贸易的扩大产生了“乘数效应”,即各种商品的出口可以带动与这些商品相关的其他行业和部门经济的增长。当然,他们也不否认商业资本国际化必然引起贸易摩擦,竟争力强的国家总要占领其他国家的市场,以致引起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这是商业资本国际化的消极作用。借贷资本国际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借贷资本国际化使垄断资本家和垄断组织坐收来自全球的剩余价值,加速其资本积累,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的扩张。与此问时,吸收国际借贷资本最多的国家恰恰是发达资本主义因家。战后西欧和日本的复兴,6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英国北海油田的开发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于国际借贷资本。资本的国际流动从总体上大大促进了工业国经济的发展,壮大了国际垄断组织的实力。对于参与借贷市场的各个经济和政府实体来说,它们的微观动机还有:用于投资和贸易、获取外汇、降低资金成本、套利、投机、更新国际债务及弥补财政赤字等等。它们时而是借方,时而是贷方,调剂资本余缺,对它们来说,这种国际借贷是互惠互利的。当然,国际借贷的流动有时也带来一些消极后果,如货币流窜、干扰货币政策、发生输入性通货膨胀等。

产业资本国际化更使垄断资本在国外直接增殖剩余价值,获取丰厚利润。它们实现了生产要素的跨国配置,广泛利用国际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广泛利用国际资本和世界市场,实现了产业资本的全球性循环与周转,从而促使国际利润率远高于国内利润率。直接投资给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带去的是新型工业、新技术、新工艺、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S0年代,美国为西欧和日本带去的是资本和崭新的技术,对西欧和日本的复兴起了重要作用。70年代以来,西欧和日本为美国带去了制药、化工和电子等技术,井且也为美国弥补了资本缺口。当然,作为输入国也必须付出代价,它们各自也失去了部分市场。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渗透是V向的、互利的,一般不会形成依附关系。

二、加强了世界范围的资本主义统治

资本跨国运动的目的是获取国际剩余价值,垄断组织不仅剥削发达国家的劳动人民,也剥削发展中国家的劳动人民。发达国家所获取的累计国际利润量大大超出它们的国外投资存量。结果,资本主义的国内积累和国际积累造成了国内和国际的V重两极分化:一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贫富悬殊十分明显。另一方面,在垄断资本主义国际体系内,南北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资本国际化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国际化,意味着资本关系在广度上和深度上的极大发展,意味着其他国家的再生产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再生产的左右和影响。这种情况在产业资本国际化之后尤显突出。现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出口随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周期而波动,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商品、货币、资本关系如此紧密,以至于需要国际协调,甚至发展到“干预”他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地步,如要求日本扩大内需、美国削减财政赤字、德国降低利率等等。

当代金融资本国际化也就是垄断性跨国公司与垄断性跨国银行的资本国际化,它们是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中起支配作用的力量。它们握有巨额资本,控制着生产和市场,垄断着先进技术,实力空前壮大。

工是由于这种巨大的物质力量,其他任何经济与政治实体不得不与它们打交道。当今世界依然是金融资本统治的世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对它们还存在着不问程度的依附性。

三、对发展中国家的V重作用

发展中国家应当积极参与国际交换,以便借助国际分工,互通有无,加速自身的经济建设。问时,在发达国家控制国际贸易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地位是极其不利的。

国际产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惟一动机是追逐利润。利用外资的关键是趋利避害,这全靠发展中国家自己来把握。一方面资本在追逐利润的问时,在客观上也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东盟国家和少数拉丁美洲国家,由于善于利用外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其经验值得借鉴。另一方面,外资自身具有消极面,如果利用不当,消极面便会占主导地位。例如,发展中国家的沉重债务负担己经成为它们经济发展的障碍。跨国公司在一些国家还控制了经济命脉,造成了这些国家的经济畸形化。

四、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发展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是资本国际化的诱因,而资本国际化反过来又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资本输出和国际剩余价值再投资于垄断部门或获利部门,使非垄断部门和获利少的部门发展更加缓慢。与此问时,在战后的资本国际化进程中,主要发达国家的国际地位发生了兴衰变化。现在,美国既是最大的出口国和对外投资国,又是最大的国际贸易逆差国、资本进口国和债务国,日本跃居头号债权国和国际贸易顺差国,欧共体是全球最大的商品和资本出口集团。与大国兴衰变化相适应,美、加、墨集团,欧共体和日本形成了新的三极对峙局面。上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平衡发展,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一系列具体原因,如果仅就资本国际化加剧这种不平衡而论,可以认为存在以下三个直接原因:(1)国际贸易顺差与逆差的长期效应。日本和德国的长期大量国际贸易顺差,大大增加了它们的国际债权,而美国的长期逆差导致了其巨额债务。债权表现为资本流入,投资增加,而债务则表现为对外负债,资本流失,投资减少。

(2)资本输出的适度规模效应。日本首先满足国内投资,只是在80年代中后期,资本十分充裕后才大规模进行国际投资和银行对外贷款,而美国从战后起便大规模输出资本,其长期效应是国内投资不足,发生产业空心化现象。英国长期以来一直是第二对外投资大国,而国内投资不足,经济发展缓慢。(3)技术输出效应。大国竟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竟争。长期以来美国是最大的技术输出国,日本是最大的技术进口国。日本善于消化吸收,后来居上,现在与美国的科技差距大大缩小,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美国,而美国从80年代以来技术贸易顺差愈益变小,1986年,终于首次发生了技术贸易逆差。这说明,科技进步速度是导致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极其重要的原因。

(第六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调节

一、国际经济调节及其原因

在经济高度国际化的条件下,资本运动不仅在一国范围内进行,而且是跨越国界进行的,即在国际范围内进行的。问时,这两个方面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垄断资本的生产和流通己经国际化了,因而,国家作为总垄断资本家,必然要把它对经济的调节扩大到国际经济关系的广大领域之内。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调节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上,通过国际经济组织或国际经济联合所进行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政策的调节。这种国际调节是由资产阶级国家出面,经过签订条约,达成协议而实现的。调节的目的是为了协调这些国家在资本国际运动中发生的矛盾以及在宏观经济政策上的分歧,也是为了解决它们面临的一些共问间题。

第二次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调节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经济国际化与垄断资本所有制的矛盾。战后时期经济国际化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有了巨大的发展,以跨国企业为载体,产业资本国际运动为主体的资本国际化己经成为国际经济的重要基础。各国的再生产过程不仅通过流通领域的国际化,而且通过直接生产过程的国际化而连接在一起。这种经济国际化的高度发展,意味着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相互依赖的程度己进一步提高了。尽管资本主义己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但生产资料占有的私人性质井未改变。垄断资本所有制决定了生产目的是追求垄断利润。因此,反映这种要求的资产阶级国家必然要为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有利的资源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而展开激烈竟争,发生尖锐仲突。这种状况迫使各国垄断资本集团不得不寻求某种妥协,通过国际调节来协调经济关系以缓和这种矛盾。

第二,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各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形成了一套包括各项政策和经济计划在内的经济调节体系。这些调节经济的政策在经济国际化的现实条件下,完全可能彼此矛盾使效果互相抵消,这就需要进行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

第三,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面临南北关系和东西方关系的矛盾,主要是经济上的矛盾,它们需要站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立场上,进行经济协调。在经济发展上遇到的许多共问间题,如国际汇率间题、保护贸易间题、通货膨胀间题乃至滞胀间题,决非一国能够解决,这些都需要进行调节,需要彼此协调。

工是因为以上这些原因,才形成了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的国际调节。

二、通过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进行的国际经济调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进行的国际经济调节,从调节的范围和程度来看,存在着初级形式与高级形式之分。初级形式的调节主要是各发达国家通过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进行的调节,高级形式的调节则是若干国家通过结成经济一体化集团,在集团内部进行的对国民经济若干领域的国际经济调节。

(一)通过国际组织进秆的国际经济调节

通过国际组织进行调节的第一种类型,是通过发达国家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广泛性的专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的某个领域的国际经济组织进行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