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科技档案管理学
9400600000004

第4章 科技档案种类(2)

它包括:设备安装记录、调试记录和总结报告,设备运行记录,设备检查、保养和事故记录等。

2.3自然科学研究档案和自然现象观察档案

2.3.1自然科学研究档案

自然科学研究档案,是指在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简称科研档案。科研档案作为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直接记录,它的形成及内容必然受到科学技术研究的性质、类型和专业的影响。科学技术研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科学劳动,按其类型或层次,一般分为基础科学研究、应用科学研究和开发科学研究三类,这三类科学技术研究所形成的科研档案在内容构成上也有一定的区别。

科研档案的基本特点是以课题成套,一个科研课题形成的档案是有机联系的整体。这是因为任何一项科研活动都是以课题为单位,按课题进行的。围绕着一个课题的科研活动,就形成了一套在程序上和内容上前后衔接、相互联系的科技档案整体。

科研档案的基本构成,因研究任务的类型和专业而异,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研究准备工作文件。主要有课题论证材料,课题申报书、任务书,研究计划和设计方案等。

(2)研究实验文件。包括:实验大纲和各种原始记录,计算、分析和设计文件,计算机软件和课题阶段总结等。

(3)成果和总结鉴定文件。主要包括:研究报告或论文、专著,成果验收、鉴定报告及获奖材料等。

(4)成果推广应用文件。包括:推广应用方案,技术转让合同,用户反馈意见等。

(5)其它有关文件。

2.3.2自然现象观测档案

自然现象观测档案,是指在气象、天文、水文、地震等自然现象观测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由于观测的对象和形成的领域不同,因而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科技档案:

I.气象档案

气象档案,是在气象观(探)测、气象预报和气象业务技术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包括:气象记录档案,气象业务技术和服务档案,气象业务技术管理档案。

(1)气象记录档案。在气象档案构成中,气象记录档案数量最多,价值最大,使用最频繁。气象记录档案,是气象观(探)测活动中以各种方法和手段所观测和探测到的各种气象要素的数据及其载体。气象观(探)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气象记录档案是气象档案最基本的内容成分。气象记录档案连续地、系统地记载了一定时空范围内的气象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能为气象预报、气象分析和气象科学研究提供原始数据。

气象记录档案包括:地面观测记录文件,高空观测记录文件,雷达观测记录文件,卫星观测记录文件,农业气象记录文件等。

(2)气象业务技术和服务档案。主要有:气象分析和预报文件,气候文件,气象服务文件等。

(3)气象业务技术管理档案。包括:国家气象工作条例,地面、高空气象观测的规范、规定、办法,气象观测和预报电码,气象台站档案等。

2.天文档案

天文档案是在天文观测、研究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天文观测和天文研究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其相互关系正如气象观测与气象预报是两项不可分割的工作一样。因此,在各个天文(观象)台、站,天文观测档案与天文研究档案是密切联系的。

天文观测档案主要包括三种成分:在天文观测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原始记录、图表和照片;根据原始记录,经过综合、分析、整理的各种定期报表和图件;观测规范和仪器设备的常数记载文件。

3.水文档案

水文档案是在水文观测(测验)和水情预报等水文工作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其主要内容有:

(1)站网规划和测站文件。这是在水文观测站网的规划和测站设置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包括:地方的和流域的站网规划、设站查勘和测站考证文件,水文测站的任务书和鉴定书,测站特性分析成果材料,经审定启用的水位---流量单值化成果文件,以及水文测站志等。

(2)水文测验文件。这是在水文测验活动和水文计算、分析、研究活动中形成的各项原始记录和整编成果。主要有各项水文测验记录和报表,各类水文查勘调查记录、照片和图表,各项水文特征值统计文件、曲线图和分析成果,以及水文年鉴、图集、手册等。

(3)水情预报文件。包括:各种水文预报方案,应用计算机编制的各种水文预报程序,水情简报和水情总结,年度抗旱总结,水文规律分析成果等。

4.地震档案

地震档案是在地震监测、地震分析研究和地震预报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主要有地震监测档案和地震分析预报档案。

(1)地震监测档案。地震监测档案,是由观测台网文件和野外流动测量文件两部分组成。

地震观测台网文件是在地震台网的规划设置工作以及地震台、站的监测工作中形成的文件。主要有:台网规划及布局方案,台、站选址报告、技术方案论证及审批文件,台、站设计和竣工文件;地震观测原始记录,观测台、站联测、比测及辅助观察文件,台网观测数据分析及整编文件;台志、站史及台、站撤消或移交变更文件等。

地震野外流动测量文件是在野外流动测量和监测活动中形成的文件。

包括:场地布局、实施方案、技术论证和审批文件,野外考察及深部探测报告、模拟和数字磁带,野外流动观察原始记录手簿和整编文件等。

(2)地震分析预报档案。包括:提供预报的原始数据文件,各种重要的预报意见,分析预报部门各种手段的监视记录,分析讨论记录及地震趋势意见,震情简报和报告,震例档案,预报方法及数据处理文件,分析预报程序及管理文件等。

2.4地质档案和测绘档案

2.4.1地质档案

地质档案,是地质工作活动的记录和成果,是在地质调查研究、矿产勘探等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

地质找矿是地质工作的主要目的。地质找矿一般分为区域地质调查、地质普查和地质勘探三个阶段。在每个工作阶段,一般又按五个主要程序开展工作,即地质设计、野外勘测、室内综合分析整理、编制地质成果报告、审查批准地质成果报告。地质档案就是遵循上述地质工作程序有步骤地形成的。

地质档案有地质原本档案和地质复制本档案两种形式。地质原本档案,是在地质工作第一线的各地质队在地质勘探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包括各种有关文件的底图、底稿、原图、记录本等。地质复制本档案,是地质成果报告及有关附图、附表的印刷复制件,由各基层地质部门上报汇总而成。

地质档案一般分为:区域地质调查档案,固体矿产地质档案,石油地质档案,海洋地质档案,物探和化探档案,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档案。下面仅对区域地质调查档案和固体矿产地质档案的构成作概要叙述。

I.区域地质调查档案

区域地质调查,是对较大范围内的地层、岩石、构造等基本地质情况及矿产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初步查明区内各种矿产的分布规律,圈定出普查地段和远景区,指出找矿方向,取得该区内基础地质成果文件。

区域地质调查档案由以下文件构成:区域调查设计文件,包括上级下达或批准的区域调查任务书、区域调查设计书、附图、附表及审批文件;野外地质调查文件,包括野外调查中形成的各种图件、记录和其它有关文件;室内综合分析整理文件,包括综合地质图、航空照片地质解释图、各种测量成果图等;地质调查成果文件,主要有各种地质图和矿产图、区域地质报告书、各种矿产登记表以及最终成果报告验收决议书等。

2.固体矿产地质档案

由固体矿产普查文件和固体矿产勘探文件构成。固体矿产普查文件包括固体矿产普查设计文件、野外勘测文件以及综合分析整理文件等。固体矿产勘探文件包括勘探设计文件、野外勘测文件和综合分析整理文件。

2.4.2测绘档案

测绘档案是在大地测量和地图绘制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测绘工作在国家经济建设中是一项基础性、超前性的工作,它的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提供各种控制点的精确坐标、高程数据、重力数据和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专题图和图集等。测绘档案是测绘活动过程和测绘成果的直接记录。

按照使用性质的不同,测绘档案一般分为基本测绘档案、专业测绘档案、特业测绘档案和现势参考档案。

I.基本测绘档案

这是指按国家统一规范、细则、图式,施测的下列文件:各等天文、基线、三角、水准和重力文件;1∶250000~1∶100000各种比例尺航空摄影、地形测量和制印文件;1∶200000~1∶1000000各种比例尺制印文件。

2.专业测绘档案

这是指各单位根据专业需要,按照专业测绘规范、细则、图式,施测、编绘和出版的各种测绘文件。

3.特业测绘档案

这是为了某种特殊需要而进行测绘所产生的文件,如地基测绘文件、边界勘测文件、兵要测绘文件等。

4.现势参考档案

这是指与测绘工作和军事地形保障等有关的、反映其动态变化的、具有现势参考价值的文件,如铁路、公路、水系、行政区划等各种形势图和地图集等。

此外,按内容、精确度和比例尺的不同,测绘档案分为全国性测绘档案、地方性测绘档案和专业性测绘档案。

2.5环境保护档案和医药卫生档案

2.5.1环境保护档案

环境保护档案,是在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它包括环境管理档案和环境监测档案两部分。

I.环境管理档案

这是在环境的规划、管理、监督、仲裁等活动中形成的环境保护档案。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文件:一是环境保护法规性文件。包括:环境保护的规定、条例、办法与环境质量标准及其制定的依据性文件和审批文件。二是环境保护规划文件。包括: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及其制定的依据文件和审批文件等。三是环境统计监督文件。包括各项环境统计成果文件和原始记录,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文件,工程设计审查及准许投产证书,污染事件仲裁文件等。

2.环境监测档案

这是在对水质、大气、土壤、生物、噪声、放射性等方面造成污染的监测以及各种污染源的调查、评价等活动中形成的环境保护档案。主要有:环境监测计划、月报、年报、年鉴及环境质量报告书,环境监测记录和技术总结,工业、农业、交通、生产等污染调查和评价文件等。

2.5.2医药卫生档案

医药卫生档案,是在各种疫病的预防、治疗、护理及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监督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I.医疗技术档案

它主要有:住院及门诊病历和疾病检查中形成的各种记载,如病理切片、照片、X光片等;新疗法、新技术的鉴定和实施中形成的文件;地方病、职业病、传染病等防治和抢救的专题文件;名老中医的医案原稿、中药炮制及临床经验总结;医疗事故、医疗质量调查和监督检查中形成的文件等。

2.卫生防疫和卫生监督档案

它包括:卫生防疫、监督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疫病流行报告、防治方案、记录数据和疫情统计文件;青少年健康状况、计划免疫效果观察,食品卫生规划、监测,职业病调查,以及国境口岸的卫生监督处理文件等。

3.妇幼卫生档案

它包括:有关法律、法规、规划、计划、总结;妇女多发病、保健卫生、计划生育、幼儿生长发育等专题调查文件等。

4.药品和生物制品监督、检定、生产技术档案

它包括:药品标准和有关药品监督的法律、法规、标准及规章制度;新药和新生物制品审批、审评和批准文件;生物制品的产品计划、任务书、试制和试验文件,临床观察记录;生产检定规程及生产工艺;质量考察检定文件;技术引进及技术改造文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