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邓小平战略思想与21世纪的中国战略
9399800000043

第43章 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构想(6)

台湾人民还存在“省籍情结”和“恐共”思想。“省籍情结”主要起因“二·二八”事件。1945年10月25日,被日本强占50年之久的台湾正式重入中国版图,国民党政府恢复对台湾的主权。1947年2月28日,台湾发生了反对国民党当局的腐败统治,要求民主自由和地方自治的自发斗争,即“二·二八”事件。

国民党对此进行了武装镇压,台湾民众死伤数万人。“二·二八”事件给台湾人民留下了深重的伤痕和历史的阴影,“台独”分子借此将国民党政府和过去的荷兰人、日本人一样,统统视之为外来政权,在台湾岛内制造省籍和族群矛盾。台湾部分民众与大陆对立心态的所谓“省籍情结”就是由此而来的。“恐共”是国民党对台湾同胞长期进行反共、仇共、恐共教育分不开的。台湾相当多的民众对大陆的情形、对共产党的政策并不了解,更多的是对共产党、对大陆的误解。1987年11月,国民党当局开放探亲后,台湾有上千万人次的人到过大陆,但绝大多数普通民众对大陆还是缺乏真正的了解。台湾民众的“历史悲情”、“省籍情结”和“恐共”思想,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对大陆的疏离感,是有它形成的历史原因和客观条件的,对此我们要理解,要宽容,并在理解和宽容的基础上做工作。

我们要相信台湾人民,相信台湾多数民众在“统独”问题上的理性判断和选择。人们担忧台湾青年对大陆认同感的减弱和对统一观念的弱化。其实,台湾多数青年人对“统独”并没有强烈的认识,他们看问题的主要角度也不是“统独”,更多的是从“什么对我们最有利,什么对我们的未来最有利”这个角度思考问题的。针对台湾青年这种状况,我们要把和平统一的好处说清楚、道明白,在对台政策中体现对台湾人民实际利益的关心和爱护。在“台湾是祖国的宝岛,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的基础上建构我们的对台政策,充分体现对台湾人民心态的理解、宽容和尊重,真正反映台湾人民的实际利益,以软吸引力使台湾民众选择和平统一之路,反对台湾“独立”的分裂行为。

无论是硬实力的吸引,还是软实力的吸引都需要时间。祖国的发展和政策发挥作用都是一个长过程,台湾民众对祖国建设发展的认识,对政策的认知也是一个过程。所以,解决台湾问题要从长计议,要有足够的耐心。

不能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承诺放弃武力,是邓小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一个重要战略考虑,也是今天要坚持的战略决策。

对不承诺放弃武力的战略决策,可从三方面作深入思考。

第一,不承诺放弃武力,就必须持续不懈地进行国防现代化建设。不承诺放弃武力,就要有使用武力的准备和力量。使用武力的准备越充分,能够使用的武力越强大,不承诺使用武力的战略决策就越能发挥作用。没有使用武力的准备,没有可供使用的强大武力,不承诺放弃武力的战略就没有实际意义。邓小平讲得很明白:解决台湾问题不管采取什么形式,我们总得有力量,没有力量谈什么!我们要严肃地考虑这个问题。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国防现代化建设正在进行中,国防力量不同于美国等西方大国那样已经具备了进行现代战争的能力;军事斗争准备也不同于西方大国那样只需要进行现有力量的动员和配置就可进行战争了;军事力量也没有形成像西方大国那样具有对敌进行局部战争的绝对优势。很显然,如果我们现在已经具备了与中国这样的大国相匹配的军事力量,对台军事斗争准备也就不会包含“建设”的内容,而可以直接进行战争准备和军事力量配置了。

国防现代化建设是与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相联系的,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的长过程,在不同阶段和不同的国内外形势下,有不同的要求和侧重点。国防现代化建设作为一个长过程,需要持续不懈进行下去,不能因为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或中断或迟缓。当前国防现代化建设不仅只是满足对台斗争的需要,也不能以对台军事准备取代整个国防现代化建设,更不能随着台海形势可能趋于缓和而放松、放慢国防现代化建设进程。

国防现代化建设对于中国这样发展中的具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应该是不张扬地不中断地持续不懈地进行。国防和军队建设持续不懈的发展,才能为不承诺放弃武力的战略决策提供保证。

第二,不承诺放弃武力,是实现和平统一祖国的保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不承诺放弃武力,是针对“台独”势力和外国干涉势力,并不是对台湾人民的。

不承诺放弃武力是为了和平统一祖国,因为放弃武力,“台独”势力和外国干涉势力可以有恃无恐把台湾从祖国领土中分裂出去。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从根本上讲是为了和平,为了促使和保证和平统一,是备而不战,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备是真实的,是实实在在的。只有实实在在做好战争准备,具备打的并且能打胜的军事能力,才能制止“台独”。

“统一怕吃亏,独立怕挨打”这是台湾民众的一种心理。“统一怕吃亏”,可以通过积极的工作予以释疑。加强对台湾(海外)人民宣传力度,讲清楚“和平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更是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分裂分治授人以柄,给人以手段制约中国跃升为世界性大国,于大陆不利,对台湾也不利。“独立怕挨打”的心理,则要通过军事斗争准备和强大的信息加以强化,严正声言“台独”势力如果置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根本大义于不顾,一意孤行把台湾从祖国怀抱中分裂出去,那结果必然是战争,台湾挨打是不可免的。

备而不战,和平统一,是我们的战略抉择。做好对台军事斗争准备是我们实实在在的工作,是否最终发生战争,则出于台湾的选择。邓小平讲的五种情况下不得不采取武力的预警,决不是“官方文字”。是战是和,台湾当局可以作出选择。台湾民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造成反对分裂,反对“独立”的社会氛围,作出和平统一,避免战争的正确抉择。如果台湾当局选择“独立”,或者操纵民意,让民众“选择”“独立”,使台湾走上“独立”的不归之路,那就等于向大陆自动宣战。这样不仅台湾挨打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责任完全在台湾一方。

第三,以战促谈,以战促和,以战促使“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的实现。统一是目的,武力与和平是实现统一的手段。当和平手段已经用尽,为了祖国统一的神圣事业不得不战时,战争仍然是为了促使和平统一的手段。

统一祖国而进行的战争不同于对敌国作战,并不是战端一开,就战之始终,追求战争的最后胜利。统一祖国的战争打的是政治军事仗,或者是军事政治仗。战是为了促和——通过武力打击“台独”势力或外国干涉势力,促使各方面回到和谈的桌上来。

对台作战,其作战对象是台湾“独立”势力和外国干涉势力,作战目的是打击“台独”,促使谈判,争取实现和平统一。就是武力解决后,仍实行“一国两制”,以保持台湾的繁荣和稳定。对台作战,打的是政治军事战,不能简单认为,对台作战首先夺取制空权,然后夺取制海权,再接着是航渡、登陆作战,最后岛上战斗,夺取全岛。作为军事筹划,应该有这样的实力和思想准备。

作为战略指导,战仍然是为了和,战只是促和的手段。

以战促谈,以战促和,可以通过两个方面的努力来实现。一是利用美国避免直接卷入军事对抗的战略选择,以不惜与美一战的决心和准备,迫使美国在“直接参战”的危险选择面前知难而退,让美促压台湾回到和谈的轨道上来。在这过程中要配以官方的、民间的外交,留有转圜的余地。这实际上是毛泽东1958年以“战争边缘”政策破美国“战争边缘”政策之策略的运用。二是利用台湾民众“独立怕挨打”的心理,以直接的武力打击(如点穴性打击)促使台湾内部起变化,推动台湾反“台独”力量的发展,以民众的力量促压台湾进行和平谈判。直接的武力打击要配以争取民众、民心的第二条战线工作,使军事打击和政治工作相结合,最终实现祖国的统一。这实际上是毛泽东在解放战争时期第一条战线(战场上的军事打击)和第二条战线(国统区民众的争取)相配合策略的运用。

当前特别要着力开辟对台的第二条战线工作。武力解决在方法和方式的选择上有“打、登、封”的区别。“打”是指对台湾军事和政治目标实行全面打击,以此促使台湾当局回到和平谈判桌上来。“登”是指陆海空军全面登陆,对台湾实现军事占领,然后进行和平谈判。“封”是指对台湾的港口、空港进行军事封锁,隔断台湾与外界的主要联系,造成和平谈判的有利态势。这三种方式“封”是首选。因为(1)和平统一是我们的根本目的,武力手段的使用只是为和平统一创造条件,虽然封锁使用了武力,但相比于“打”和“登”为和平统一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打”和“登”都是直接的兵刃相见,战端一开,不打出个胜负结果,难有和平谈判可言。大军登岛成功,实际上是武力统一,和平谈判的内容和空间即大大缩小。封锁对“台独”施加强大军事压力,同时也为和平谈判留下了空间。(2)封锁投入的军力最小,战争负担最轻,而使台湾的军事力量置于无用之地。“打”和“登”将迫使台湾以武力应战,把台军逼到背水一战的境地,我将面临更大时间、更大空间和更大力量的反抗。封锁只是隔断台湾与外界的联系,使外界的海空运输器具不能进入台湾,或者使台湾的海空运输器具不能离开台湾。这样台军将难以应战,无从反抗,而处于无用之地。(3)完全主动,最大限度地控制台海局势和战争进程,而不至于一开局就把手段使老,缺乏回旋余地。封锁本身具有很大的弹性,从运用武力程度讲,低于“打”和“登”,有“打”和“登”的战略回旋空间。从封锁的自身看,有局部封锁和全面封锁、远距离封锁和近距离封锁可供选择。从封锁的运用主客观条件分析,比“打”和“登”易于把握和创造。(4)有利于台湾统一后的管理、建设和发展。“打”和“登”必然是对台湾的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必然对台湾的基本建设和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必然对台湾民众的心理造成伤害,这对于统一后台湾的建设和发展是不利的。封锁虽然对台湾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但相比于“打”和“登”要少得多,特别是对台湾民众的心理影响要好得多。总之,“以封促统”是我们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首选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