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邓小平战略思想与21世纪的中国战略
9399800000036

第36章 处理中美关系的战略新思维(7)

中美关系从和解到正常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外力推动型”的关系,即双方改善关系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对付共同面临的外部威胁的需要。冷战结束后,支撑中美关系的安全基础虽然已不存在,但是,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却更为广泛了,支撑中美关系的基础在冷战结束后不是削弱而是更加拓宽了。中美双方不但在发展经济、维护经济利益这一双边性的问题上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而且在许多全球性和地区性问题上仍然需要继续合作,同样存在许多共同的利益。在冷战结束前后的时间里,经过中美之间的磨合,双方终于确认了中美关系赖以维系和发展的新基础。这个新基础是以发展经济、维护经济利益为核心、以贸易和安全方面的合作为支柱的,尽管它看上去还不够坚实,但承重力之强是空前的。在此基础上,不仅双边关系中的一些冲突得到解决或缓解,两国关系得以继续改善和发展,更重要的是,中美关系从单纯的“外力”(应付共同面临的外部威胁)驱动型转变为“内力”(产生于各自国内经济利益的合作愿望)和“外力”(在全球和地区安全事务上的合作需要)的双向驱动型。这就是说,中美两国关系建立在更为宽广的利益基础之上,只要按照邓小平所说的,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着眼于自身的长远战略利益,同时也尊重对方的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就有可能避免中美的战略对抗。

尽可能照顾对方利益。邓小平认为,改善并发展中美关系是中国的愿望,中国也要相应地做出自己的努力。邓小平提出,在解决台湾问题时,也应照顾到美国的利益,美日在台湾的投资可以不动。1989年政治风波后,针对美国对中国的制裁和内政的干涉,邓小平认为,两国相处,要彼此尊重对方,尽可能照顾对方,这样来解决纠葛。就中美双方而言,尽管中国相对弱小,但也是一个大国。美国虽然相对强大,但在许多方面需要中国。

因此,发展双边关系,要彼此尊重,相互让步,尽可能照顾对方利益。1989年中国发生政治风波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制裁中国。11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时谈到,中美要友好相处,这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稳定,有利于地区的和平和稳定。我们不做伤害美国的事,美国也不能做伤害中国的事。

这次美国官方使用的手段太厉害,甚至连回旋余地也没有留。

中国是不怕孤立的,是不怕压力的,同中国闹僵没有好处。要尽早结束这个纠葛,最好不要超过今年,为什么80年代的事情要拖到90年代?不必讲谁占了上风,谁占先,谁胜利,也不能让世界上的人认为哪一家输了,哪一家屈服了。解决中美之间半年纠葛,不管美国使用什么语言、方式,要在实质上结束制裁。我们希望短期内解决这个纠葛。作为一条原则,将来两国之间如果发生纠纷和争执,双方都应该采取克制态度来解决纠葛。这里,邓小平提出了一条处理中美关系的重要原则,即中美两国之间不管发生什么事,双方都应采取克制的态度来解决纠纷和争执。这年年底,邓小平又提出中美两国相处,要彼此尊重对方,尽可能照顾对方,这样来解决纠葛。只照顾一方是不行的。双方都让点步,总能找到好的都可以接受的办法。

尊重美国在涉及中国问题上的利益。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冷战后全球战略的核心目标就是防止出现一个像苏联那样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对手。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但并不挑战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和在世界上的战略利益,而且对美国在涉及中国问题上的利益给予尊重。如果中国对外战略和政策是挑战性的,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那结论必然是中美对抗。美国有学者认为,如何界定美国在东亚和中国的利益,将决定21世纪中美关系的性质。

尊重美国在涉及中国问题上的利益,首先要搞清楚美国利益类型和性质。对于那些是合理的利益,如美国对中国强大起来以后,对其安全可能产生影响的担心,对中国是否向对美不友好国家出售核生化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从而危及美国安全的关注,对华贸易方面的逆差而出现的争论等问题要理解、要尊重,并通过建立必要的机制进行谈判解决。对由霸权产生的所谓利益,应坚持原则,据理驳斥。如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干涉中国的内政,阻挠中国统一,以遏制中国。对此,除了坚持我们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外,还要对美国说清楚,如果美国把中国作为战略伙伴,台湾不仅不是美国的利益所在,而且还是美国的负担。美国人自己就讲:“台湾在政治上和战略上从美国得到的好处大大超过它给美国带来的好处;从某些方面说,在台湾的大部分历史中,它对美国更多的是一种负担,而不是一份资产。”也就是说,美国只要放弃利用台湾遏制、制约中国的政策,台湾对美国就没有什么实际利益,它不会从台湾得到什么,失去它美国也不会损失什么;甚至可以说,台湾只是美国的一个负担,失去台湾美国只会减少一个负担,可能会更轻松。对于那些涉及双方、需要协调的利益,要进行坦率的对话和协商,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以满足彼此的利益。如石油问题。有人认为,二战前急需石油的日本为保证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而实行了一项积极的扩张政策,最终使其陷入一场世界大战。未来数十年内,对越来越少的能源的竞争将愈演愈烈,下一场世界大战的种子可能正悄悄萌发,中国成为与美国同等的石油消费国时,两个大国之间很可能出现一场全面的冲突。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是世界工业帝国中心,也是最庞大的军火王国。因此,美国的能源特别是石油需求是其21世纪战略的主要因素。美国战略重点已转移到拥有世界石油三分之二储量的海湾地区和石油储量丰富的里海地区在内的欧亚中南部。中国已经是石油净进口国,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将对石油进口的依赖越来越严重。

欧亚中南部地区将是美国和中国为石油发生冲突的重要地区。

但事实并不完全如此,中美两国完全可以进行坦率的对话,协调双方的能源战略利益。因为:(1)世界上全部的石油储量,都不能满足美国或中国长期对能源的需求,更不用说对整个人类社会的需求了。研究和开发新能源是人类共同的任务和利益,也是中美两个大国应多承担的义务和责任。(2)中国作为后发展的世界大国,如果能避开像美国那样对石油的依赖,不仅对中美两国有益,而且对整个世界也是有好处的,这需要美国在资金和技术上的合作,来解决双方共同面临的能源问题。当然这种合作不是无偿的,而是一种更为广泛的经济和科技合作,是一种完全可以双赢的合作。(3)用传统的地缘政治战略,企图用军事力量控制土地、自然资源和重要战略地理位置并不符合世界潮流,也是不能成功的。正确的选择是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依靠各国间的合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资源问题。

总之,中美两国在石油问题上完全可以通过对话和合作来解决,完全可以避免冲突和对抗,由此给双方带来的经济利益是不可估量的。

中美两国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广泛的共同利益。(1)维护世界的和平和稳定,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符合包括中美两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服务于国内的经济建设,美国也希望保持国际秩序的稳定,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亚太地区的两个大国,对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特别是亚太地区的和平和稳定,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2)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在经济上有很强的互补性,存在着广泛的巨大的合作潜力。中国需要开放的自由的国际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来扩大经济联系,美国也需要开放的稳定的不断扩大的中国市场。中国的稳定和发展对中国是至关重要的,动乱的贫穷的中国对美国也没有什么好处,同样,经济衰退的美国对中国的发展也不是好事。(3)中国和美国都希望核生化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技术的不扩散,都反对国际恐怖主义并愿意在此问题上进行合作,在环境、反对国际犯罪、太空等方面都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就是在台湾问题上中美两国也存在一些共同点和解决台湾问题的一些共同内容。

美国前国防部长科恩1997年6月在亚洲协会上讲,中美两国都有选择,可以选择朝向共同利益的共同工作,或选择在“零和”游戏中反对对方,使中美关系走向对抗。对中国来讲,不是要取胜美国,只是着眼于扩大和突出这些共同利益,在此基础上建立21世纪的中美合作新模式,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

着眼于中美两国共同利益,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并不意味放弃必要的斗争。在事关中国发展和国家主权等核心利益上,必须坚决维护,决不轻言让步。遏制中国的崛起是美国的长期战略,采取各种手段制约和遏制中国的发展是美国的一贯做法。

中国决不能因为美国的“遏制”而退让,更不能因为避免中美战略对抗而放弃斗争。在关系到中国根本利益问题上坚持斗争,同样是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所必须的。因为(1)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有自己独立的地位和发言权,中国不仅与美国有共同利益,而且还有自己的核心利益。如果放弃了中国的核心利益,就意味着中国完全顺从于美国,成为美国的“小伙伴”。这样,中国就丧失了独立的国格,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也不复存在了。(2)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是以尊重和维护各自的根本利益为前提的,如果牺牲了中国或美国的根本利益,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也就没有意义。避免中美战略对抗,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就是在涉及根本利益的问题上相互尊重、相互妥协、相互协调。(3)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只有接触、交往、对话和合作是不完整的,必然有斗争,特别在涉及中国根本利益问题上决不轻言让步,要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在台湾问题上中国必须与美国进行坚决的斗争。美国把台湾当做“遏制”中国的一步棋,而台湾当局则挟洋自重,甘当美国对付祖国大陆的一个“棋子”。台湾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而且影响到中国的发展。在台湾问题上,必须与美国进行坚决斗争,决不轻言让步。邓小平明确指出,美国是中国统一的最大外部障碍,在台湾问题上中国不怕倒退与美国的关系。虽然期望美国能为中国和平统一做点有益的事,但从多年与美国打交道的经验中深知,在台湾问题上,对美国不能抱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台湾问题影响、左右着中美关系,中美关系要取得更大的进展必须取决于双方对这一问题是否采取正确的态度。一些美国人讲,中国和美国如不能很好处理分歧,可能在台湾海峡发生军事冲突。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是一贯的明确的和坚定不移的。因台湾问题引起中美关系的波折和军事冲突责任完全在美国一方。因为美国有人认为“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关系是以承认只有一个中国这项原则为基础的。虽然台湾的最后解决是中国的内政,但美国过去对中国的承认及明确声明的期望,即台湾同大陆的最终统一不会以使用武力来实现”。在台湾海峡出现军事紧张时刻,“美国不可能持消极被动的态度。这种消极被动的态度会损害美国在远东维护安全的整个信誉”。也就是说,美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是以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为前提条件的;而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不可能,中国以非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时,美国一定要干涉。这是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和对立。中国在台湾问题上与美国的斗争,关键在于:当中国用非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时,对美国的干涉中国一是反对,二是不怕,三是做好准备,有办法对付。这是中国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底线”、“红线”,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只能在“底线”、“红线”之内;中美双方可以在“底线”之内寻找共同点,制止台湾问题越过“红线”,突破“底线”。对于中国来讲,要非常明确、非常坚定地把“底线”和“红线”宣示给美国,表达我们在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不可能时,用武力也要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强决心。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主要取决于我在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上的强硬程度。1996年我进行的台海军事演习就是向美国表达了我在台湾问题上的坚强决心。当时美国政府为了在“台海危机”问题上向中国传递“不同意以武力实现统一”这一政治信息,曾研究以下四项选择:(1)继续作出外交努力;(2)向台湾周围海域派遣一个航空母舰战斗群;(3)向台湾周围海域派遣两个航空母舰战斗群;(4)向演习地区派遣两个航空母舰战斗群。由于向演习地区派遣两个航空母舰战斗群过于富于挑战性,所以没有被采纳,最后落实为第三方案。美国认为向台湾周围海域派遣两个航空母舰战斗群,明确地传递了“美国不同意以武力来实现中国同台湾统一”这种意志。同样,中国以大规模的台海演习,向美国及台湾传递了“中国决不允许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坚强决心。正是通过1996年台海演习及与美国的较量,才有后来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不支持台湾加入任何必须是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的“三不”政策,才有当前美国政府反对“任何企图改变台湾现状”的立场。

七、彼此尊重,相互让步和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