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陈力丹自选集
9398600000062

第62章 大众传播理论如何面对网络传播(2)

与传统媒介不同的是,用户在使用因特网得到满足的过程中,形式上是主动的,实质上又相当被动。他们对网络的需求在相当程度上是由科技专家和信息商人用未来的、虚拟的超前需求刺激出来的,这个过程循环往复,“需求满足”的螺旋越来越大。这种情形在研究用户选择和接收信息时,需要考虑在内。

2.发布信息和发表意见者研究。

面临因特网的传播,传统的大众媒介工作者的作用将发生一些变化。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布鲁克斯就此写道:“现在所有的媒介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力量都是有限的。……未来数字化新闻媒介将不会受到限制,它们可以提供接近所有电讯信息的通道。这样,新闻工作者作为把关人的作用将减小(willdiminish)

。另一项是关于现有媒介议程设置现象的诸多讨论和研究。在当今的社会,新闻工作者决定什么是重要的,每天媒介所决定的大多数信息转变成公众的焦点(和政府必须作出的反应)。当我们转而进入新媒介的空间时,值得人们思考的是这种角色能量的减小。由计算机解放了的媒介没有头版,也没有头条,因为新闻工作者自己将不再决定什么是重要的。媒介设置公众议程的作用很可能会减小(likelytodiminish)。有些人希望消费者们正确评价媒介的议程设置作用,他们相信以下的假设是有道理的:消费者想要甚至要求新闻工作者为他们准备每天主要信息的目录,很可能要求得更多。有些人感谢这种帮助,其他人则宁可自己去做,不要忘记,计算机会帮助消费者在所需信息总量中进行大规模整理。……未来世界的新媒介将替代新闻工作者,他们必须理解市场,必须按照用户的需求来提供。”如果注意的话,布鲁克斯的用词是慎重的,传统的大众媒介把关人的作用和议程设置作用,他都说“减小”,而没有使用“消失”这个概念。

既然用户根据自己的兴趣从网中“拉”出信息,那么原来关于大众媒介对受众产生“议程设置”这一客观效果的理论将受到挑战。一方面用户在信息发出和获得方面得到了比以往更多的自由;另一方面,控制以新的更为隐蔽的方式依然存在。因此,原来传统的“议程设置论”(agenda-setting)不应放弃,而需要更新内容,继续深入研究新问题。

在网络上,所有用户都可以自由地选择接收的信息和表达观点,所有用户既是传播者也是接受者,逻辑上地位是平等的。

但是上网的数千(将来会数万或更多)原来的大众媒介,作为信息源的力量和一般个人用户作为信息源的力量是无法相比的。

形式上,从媒介接收信息的主题是由用户确定的,但也只能在上网媒介有限的信息(尽管比以往多了许多倍)库内进行选择,该媒介的议程设置不再以头版或头条的硬性形式出现,软性的议程设置依然存在。例如,一位法国记者向《纽约时报》的新闻数据库检索有关法国政治史的信息,查到的都是倾向于美国观点的资料。这种带有美国文化倾向的观点,无疑将影响这位记者关于法国政治史的结论。当然用户还可以查阅其他媒介的网站,但这需要时间和精力,人们一般求教于权威媒介的信息。世界上发生重大事件,每位用户都可以敲进几个关键词,从诸多媒介站点获取消息。但是能够在网上设站点的媒介绝大多数是西方媒介,它们整体上无形中设置的议程,同样会影响用户对事件的评价。

无限扩大的因特网上,天文数字般的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着。但是所有信息都是由持一定观点的人或人设计的软件程序输入的。这些信息分布在网络的无数站点上,敲入关键词后会出现成千上万的网址。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能调用主要的,而主要的大型综合网址一般都是各国权力组织的数据库。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的罗斯扎克(T.Roszak),1986年就对当时尚不发达的计算机数据库潜在的议程设置作了分析:

“所有的参考工具包括数据库都是那些有权决定系统的取舍标准的编辑人员的劳动产物,……计算机神秘莫测的特点(非人化的高效运行)也许使用户忘记了这个简单的事实”。“如果用户在这些问题上接受了政府的说法,那么查询了NEXIC系统或者书目参考服务这样的标准数据库后则更能使他相信政府的说法。”

欧洲数字化媒体领导小组顾问费尔德曼在谈到网络的交互性赋予用户的权力时,对于条件和权力的大小,用词均很谨慎。

他写道:“信息系统的交互性赋予用户一些左右信息的力量,以及使用这一系统的结果的一定程度的控制(adegreeofcontrol)。事实上,这通常意味着在一种方法或另一种方法中,这一系统为用户提供选择。”“在用户的掌握下,尽管这种交互性多少左右着接近和结果,但这种一定程度的控制受到计算机软件所提供的交互性的严格限制(strictlylimited)。”自行选择信息尚遇到无形的议程设置的影响,其他相当多的用户,就如布鲁克斯所说,还会主动要求上网媒介设置议程(例如编排重要新闻),以帮助认识世界。所有这些情况,使得网上较大的信息源,有意无意地提供着他们自己的议程,这种相对无形的议程会产生何种影响,以哪些方式产生影响,效果如何,这是传播效果研究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退一步讲,假定网络上不存在任何影响他人的议程设置,每个自由表达意见的用户绝对没有主动影响他人观点的企图,也会出现另一着名传播理论论述过的“沉默的螺旋”(thespiralofsilence)现象。

盖茨(B.Gates)谈到网络上的电子公告牌时写道:“贴在受人喜欢的公告板上或发给专题讨论组的一条信息可能会到达并吸引数百万人,或者它只是呆在原地,日渐憔悴而无任何影响。……如果你的信息只是呆在原地而无人理会,最坏的结果只是你可能感到有些窘迫。另一方面,如果你的信息很受欢迎,则很多人会看到它,并把它作为电子邮件发给朋友并附上自己的赞辞。”(盖茨,1995:156-157)于是,在网络上同样会出现沉默的螺旋现象: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强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这一理论建立在人的社会从众心理和趋同行为的分析基础之上,创立者诺尔纽曼认为,这样形成的舆论,客观上“促进社会一体化,保障基本行为和观念达到足够的一致水平。”但在网络上,并不需要这种一致,而交流中的从众心理又会造成这种情形。面临新的问题,沉默的螺旋理论需要深入研究新现象,作出新的解释。例如,由于网络上发表意见实际上是匿名的,就基本不存在“自己的意见”和“公开的意见”矛盾的问题,但是用户对网上意见的认知,会发生比在现实社会中的认知更大的偏差,因为用户通常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结成讨论小组,因而会在较大程度上将自己的意见视为也是其他人的意见,出现镜式知觉(lookingglasspreception)和假一致(falseconsensus)等认知偏差。

从上面分析的情况看,传统传播理论中关于传播效果的研究,在因特网传播方面依然要作为重点方向之一,需要根据新的情况创立各种令人信服的理论。尽管网络传播与传统的大众媒介在传播方式上有几乎本质的差异,但是传播的社会控制机制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尽管控制形式变化很大、控制程度似乎减小)。因此,原有的各种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在做相当的改造之后,可以继续在因特网研究领域得到发展。

3.研究用户对因特网的信息依赖模式。

在传统传播理论中,有一类理论被统称为“媒介系统依赖论”。一种新的媒介在社会中站稳脚跟后,便会在人与媒介之间形成一种依赖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双向性质,但相互依赖中较强的一方是媒介,它们主要从传播内容方面控制着人,“人们越是指望收到有用信息,只要他们还没有失望,他们的依赖性就强烈。”这一类理论很多,分别从依赖关系本身、依赖的双向性质、个人和社团与媒介的依赖关系、依赖的认识论根源、依赖的象征互动论根源、相互依赖中的冲突与平衡关系、依赖的变化波纹等角度,进行了研究。因特网可以向用户提供几乎无所不包的信息,新颖而有魅力的传播方式也时时吸引着用户,以此建立的用户与网络之间的依赖关系,比传统媒介与受众的关系可能更为密切和牢固。

因特网信息传播的特点在于交互性,但是就每个用户对网络的关系而言,他更多地求助于网络,有了位差便有了信息的流动,于是形成用户在信息方面对网络的依赖关系,这种情形与传播理论中“依赖论”研究的现象是相近的。其情形就如李河所说:“人脑与网络之间的信息容量差别造成一个事实:大量信息单向地从网络流向大脑流向每一个人的头脑。这样,人们原有的信息依赖关系就变成了‘网络依附关系’:无论我在网上提出一个明确的还是不明确的问题,都会有大量的信息等待着我。”

由于出现因特网而形成的新的媒介依赖关系,还在于它的综合传播方式和提供交往机遇的功能。很少有人对报纸的排版方式和纸型,或者电视机显像管的型号有兴趣,但是电脑和网络就不同了,电脑不断升级,网络功能日益增多,简直成了没有尽头的无奖竞猜游戏。这样就在许多用户那里出现这样的情形:

“在因特网线上徜徉的大部分人都在寻求人情交往而不仅仅是乏味的数据。《时代》周刊说,据估计,80%的用户是抱着扩大交往的目的上机的。”“他们用E-mail写信或在线交谈,也并非真是想从文字和谈话中获得对方的消息,真正的目的是为了体会网上交流的新鲜感。”“许多网迷只能对网络信息怀有一种缺乏目的性的‘广捕式’兴趣。摘到篮子里就是菜,逮着谁就跟谁聊!这也正说明网络是迷人的,人们很容易建立起牢固的网络依附关系。”

网络不仅在信息提供方面优于传统媒介,而且还具有相当的游戏性质(广义上,娱乐游戏也是一种信息形式),双重吸引造成用户与网络的关系是不平衡的。在强大的网络面前,人变得很渺小。对于前者,原有“依赖论”的不少理论假设,在充分考虑新的传播环境的条件下,还能够用于研究网络向用户提供信息时形成的关系;对于后者,这几乎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只有传播理论中的“涵化论”(cultivationanalysis,一种研究电视如何吸引观众、宏观上持续影响观众的理论)可以参照,需要动用多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研究。

传播媒介的发展是有继承性的,就像传播理论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一样。因特网是以往传播媒介功能的融合与继承,虽然传播方式变动极大;但由于原有大众传播媒介纷纷上网,等于将媒介搬到了网上,同时政治、经济权力组织实际上也掌握着网上最大的信息源,传播的控制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人们拥有了相当的选择和发表意见的权利,但这是虚拟的,不能完全同等于现实,用户们仍然处于所在地区社会控制的大“网”之中。在这个意义上,研究网络传播的传播理论,只能,也应该建立在传统传播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而不能完全离开这个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