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罗以澄自选集:新闻求索录
9398400000039

第39章 新时期新闻评论的价值取向

——兼评《湖北日报》“新世纪展望”系列评论

新闻评论作为媒介常用的一种以发表意见为主而有别于一般新闻报道的新闻体裁,在我国党的报刊史上历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进入新时期后,党报新闻评论,经过“拨乱反正”,无论在议题的设置上,还是在说理的态度与方法上,或者是在文风的表现上,都较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传达政策、引导舆论、释疑解惑、激浊扬清的“旗帜与灵魂”的作用也发挥得更充分、更有效了。但是,在这一历史表象的背后,我们也要看到,新时期的党报评论工作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当前实现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新旧问题总是交汇碰撞,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矛盾表现得异常复杂,出现许多斑驳繁杂、光怪陆离的社会“怪胎”。有些事情,积重难返;有些事情,风起萍末;有些事情,似是而非;有些事情,又往往令人困惑丛生,百思不解。这都给党报评论的“说话”(说什么,怎么说)设置了种种“难关”。其次,随着媒介市场的繁荣,竞争的日益激烈,特别是高新技术带来的“网络传播”的冲击波,如电子论坛的出现与普及,各种意见性信息(评论)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数量也越来越大。如何抢夺新闻市场的“先机”,掌握舆论的主动权,这对党报评论来说无疑是一种沉重的“压力”。第三,当前受众的心理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读者在阅读报刊言论时,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被动接收者,他们会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挑剔的眼光,审视着来自报刊的言论。读者的这一变化,自然对党报评论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新时期的新形势、新变化、新情况,如何重新定位新闻评论的价值取向?如何奉献给读者内容与形式完善统一的言论作品?这是需要每一个党报评论员认真思考并且努力实践的问题。《湖北日报》在世纪末重头推出了“新世纪展望”系列评论(一组5篇,见该报12月22日、23日、25日、28日、29日头版),应该说,在这方面做出了令人欣慰的、十分有益的探索。

一、新时期新闻评论的选题取向

新时期新闻评论的选题取向应从单纯的“眼光朝上”转变为“眼光朝下、上下结合”。

所谓新闻评论的选题,就是选择和确定什么议题的问题。

不管是就一篇评论写作而言,还是就一段时间评论写作的计划而言,选题都是新闻评论写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所谓新闻评论的选题取向“眼光朝上”,就是说,新闻评论的选题单纯局限于中央、地方的有关文件、领导的讲话或指示,或者有关会议的决定上,也就是局限于政策的宣传、贯彻上,而对实际工作,对社会生活中读者的关注点、关注度不予考虑或考虑较少。这种“眼光朝上”的新闻评论选题取向,在过去计划经济时期是比较盛行的,也起到过一定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对此,即使在今天我们也不能轻易地否定。但是,选题取向局限于此,则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是因为,一方面,任何政策的产生与实施,都是离不开社会实际,离不开群众的,是“从群众来”,并且要“到群众中去”;另一方面,在今天市场经济时代,新闻市场已经进入到“买方”市场,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能力和主体意识大大增强。单纯“眼光朝上”,而不顾读者“是否”关注的评论选题,是难以抢夺读者的“眼球”,难以获得读者的青睐的。

因此,只有那些“领导重视、群众关心”,“上下共识”的重大新闻事件或普遍关注的问题,才是我们党报评论的最佳选题。《湖北日报》的这一组评论,分别论及WTO、农业、光谷、信息化、旅游经济,这些选题应该说都是湖北省上下各界关注度很高的“热门”话题,是今天社会上绷得最紧的“那根弦”,谁触动了这根弦,就会赢得最大的反响。这样的选题,读者会认同,领导会满意,编辑部也会高兴。

二、新时期新闻评论的立论重点

新时期新闻评论的立论重点应从“宣传灌输为主”转变为“启发引导为主”。

新闻评论的立论,或称立意,是指新闻评论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它是评论所要表达的内容。在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经济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进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安排,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党报新闻评论的内容、立论方式不可避免地打上如下痕迹:完全从传者的角度看待问题;有意无意地把报纸上的新闻评论等同于“上级文件”;评论写作满足于做政策的“收发室”、“传达室”。应该说,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迅速地让广大群众了解和掌握,并变为他们的实践,是我国党报新闻评论的优良传统,也是它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新闻评论毕竟不能等同于文件、政策本身,它只是一种新闻体裁,有着自身的规律。新闻评论要想达到预期的社会效益,就不仅要考虑传者,也要考虑受众;它不仅要告诉人们“是什么”、“怎样做”,更重要的是还要告诉人们“为什么”、“如何看”。也就是说,新时期新闻评论的立论重点或方式,应从“宣传灌输为主”转变为“启发引导为主”。

《湖北日报》“新世纪展望”系列评论之一《WTO,我们时刻准备着》,围绕着怎样看待我国即将加入世界关贸总协定展开论述,政策性不可谓不强,但全文四个部分《为何要进这道门》、《得与失》、《知识外溢效应与赶超效应》、《“引进来”与“走出去”》,分别论述了入关的必要性、得与失及具体做法,处处就事论理,引人思考、给人启发、催人奋进,丝毫没有那种硬性的“宣传灌输”的味道。相信每一位读者看过之后,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三、新时期新闻评论的论证方法应从一般地讲大道理转变为摆事实、讲道理

新闻评论当然是要讲道理的,但离开事实的道理是空洞的道理,是说教,不能让读者信服。列宁向来主张“从最简单的、众所周知的材料出发,用简单易懂的推论或恰当的例子来说明从这些材料得出的主要结论,启发肯动脑筋的读者不断地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转引自邵华泽着:《同研究生谈新闻评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页)。事实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力量?因为任何道理都是从具体的事实中抽象出来的,理在事中。摆出事实,就等于让读者也经历了这个抽象的过程,就更容易取得他们的认同。在摆事实的基础上展开论述,可以说是《湖北日报》这组系列评论非常明显的共同特征。在《农业·重新认识粮棉油》这篇评论中,第一部分“粮棉油怎么了”,为了说明“种植粮棉油,让人直发愁,忙碌大半年,最后没得赚”

这一分论点,作者摆出了一系列论据(事实),其中既有种粮户的收支情况,也有种棉户的收支情况;既有最新的具体事实,也有概括性的背景材料、统计数字,显得很有说服力。也许正因为这一组评论在论述中提供了大量的新闻事实,所以它们都署名“本报记者”而非“本报评论员”,正文的字体也没有变化,这也许也是这组系列评论一大“亮点”所在。

四、新时期新闻评论的语言表达应从“平铺直议”向“灵活生动”转变

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新闻评论的选题、立论、论证最终都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没有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闪光的思想也会显得黯然失色,这一点在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时期,越来越多地表现在言论写作上。这一组系列评论篇幅都不短,但读起来并没有冗长、啰嗦之感,这除了与文章的思想内容有关之外,恐怕与作者具有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也是分不开的。这里仅从三方面做简要分析。

其一,平等交流的态度。平等地对待读者,还是居高临下的“说教”,可以说是评论员能否赢得读者的关键。在《湖北日报》

这组评论中,完全没有我们以往在一些长篇评论里经常见到的那种“板着面孔”教育人的姿态,而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一种朋友间的、同志似的、和风细雨的思想交流。这里仅举一例。“而体制,更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一些景区景点,政出多门,文物部门管一块,旅游部门管一块,地方行政管一块,有的地方统战部门还管着一块。部门之间又难免不发生扯皮拉筋的事,这就常常弄得有‘戏’没法唱”(见评论之五)。这里触及的问题虽然很尖锐,但字里行间没有一点“火药味”,而是在心平气和地介绍情况中引发、启迪读者去思考,去辨析。

其二,富于情感的笔调。文贵情真,写新闻评论也应如此。

如果我们在晓之以理的同时,又能做到动之以情,那么新闻评论的传播效果就会事半功倍。请看:

“面对这道门,我们张望,我们争取,时间长达10多年。在就要跨入这道门的时候,我们禁不住还要自问:准备好了吗?”

(见评论之一)

“‘武汉·中国光谷’还是个婴儿,但它呱呱坠地时的第一声啼哭,就似黄钟大吕,震惊全国,震动世界。”(见评论之三)读了这些生动形象又富有“亲和力”的语言,你能不为之动情,不为之震撼吗?!

其三,理性思辨的色彩。所谓理性思辨的色彩,就是说新闻评论通过对具体事物、具体问题的分析,上升到对事物发展一般规律的揭示,并用简练、精警的语言(警句)概括出来。可以说,警句是精湛的思想内容与精妙语言艺术的结合,是一篇评论文章的闪光点,也是评论员的毕生追求。在这一组评论中,我们不时可以见到这种闪光的警句。比如:

“我们失去的,将是旧体制的锁链;我们得到的将是新机制的活力。”(见评论之一)

“价值实现,是人才流动的万古不变的规律。当价值低估时,他就想离开;当价值得到合理估价时,他就会留下;当价值最大化实现时,他会竭尽全力地工作,包括作出必要的牺牲。”(见评论之三)

“国民素质不能跨越‘数码鸿沟’,国民经济怎能跨越‘数码鸿沟’?!”(见评论之四)

这些精炼警策的语句,自然贴切,意蕴深隽,既让人回味无穷,又引人深思远虑,大大增强了评论的穿透力。

以上几点,都是这组系列评论的特色所在,是很值得称道的。我们期待着《湖北日报》涌现出更多的类似“新世纪展望”

这样优秀的新闻评论。

(200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