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9397500000039

第39章 后记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我的博士论文从动笔到完成,虽然只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但理论的准备与资料的搜集却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从1990年起,我就开始在南京大学哲学系开设“道教概论”的课,并从事相关的研究。1996年夏天,我到北京参加第一届道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会上作了题为《论(太平经)的妇女观及其对道教发展的影响》的学术报告,获得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好评。回来后,我开始搜集资料,准备比较系统地研究道教的妇女观。在此过程中,我注意到唐末五代的“道门领袖”杜光庭曾撰集《墉城集仙录》,这是中国道教史上的第一部女仙传纪,由此而引发了我对杜光庭这个人物的兴趣。我查阅并研读了杜光庭的一些代表性着作和相关的研究成果,发现杜光庭是一位学识渊博,着述甚丰,并在唐宋道教思想理论建设方面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思想家,但学术界对他却缺乏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于是,我转而集中精力开始对杜光庭的道教思想进行专门的研究,并陆续在《世界宗教研究》、《中国哲学史》和《南京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当我投到南京大学历史系魏良弢教授门下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时,魏教授鼓励我继续开展此课题的研究,并从历史学的角度帮助我不断地开拓研究思路。2001年,我申报的《杜光庭与唐宋道教思想》的研究课题获得了国家“十五”社科基金的资助。这些都为我完成博士论文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博士论文修订完成并即将付梓之际,我的心中既充盈着喜悦,也满怀着谢意。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魏良弢教授对我博士论文所给予的悉心指导,从章节安排到文字校对都倾注了魏教授的心血。北京大学汤一介教授拨冗审阅了我的论文,不仅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而且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帮助我不断地完善。江苏省社科院徐辉教授、南京大学蒋广学教授、范金民教授、颜世安教授、胡阿祥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李天石教授也都在百忙中或审阅了我的论文,或参加了我的论文答辩,并都提出了十分宝贵的意见。在对博士论文修订的过程中,我充分吸取了各位专家的意见,在此对他们深表谢意!

同时,我要深深地感谢同行专家和朋友们多年来对我的关心和帮助。这些年来,我每年都有机会应邀参加有关道家道教研究的国际或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有幸结识了许多国内外道家道教研究的着名专家和中青年学者,有的已成为我的学术朋友。正是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才得以不断地提高着自己的学术水平。其中特别需要感谢的是,台湾大学哲学系陈鼓应教授,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卿希泰教授、李刚教授、唐大潮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吕大吉教授、王卡教授、卢国龙教授,现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的法国学者傅飞岚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哲学系牟钟鉴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胡孚琛教授、陈静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王宗昱教授,厦门大学哲学系詹石窗教授、盖建民教授,广州社科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李大华教授,四川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李远国教授,中国道教学院朱越利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刘仲宇教授,华侨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黄海德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何建明教授,他们或给我寄来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或向我提供了各种有关道教、特别是有关杜光庭的研究资料,或在学术上给予我指导与帮助,使我能够比较清楚地了解道教研究的最新动态。这些我都将永远铭记在心,并化为我前进的重要动力。

家人的鼓励与支持也是我不断进取的重要力量之源泉。由于我是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这几年既要做好教学工作,指导研究生,并承担了学校的985工程研究课题,主编了《西方宗教学名着提要》,又要完成博士生所需要的各项学习任务,还要照顾年老多病的母亲、一个面临高考的孩子和维持一个家庭的正常生活。这种既当老师,又当学生,还要尽一个女儿、妻子和母亲责任的生活,使我每天都在不停地进行着多重角色转换。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时真是感到身心疲惫,甚至冒出过“放弃”的念头。所幸的是,当一些父母在为孩子的高考担忧操心之时,我的儿子洪德立却以自觉的勤奋努力让我安心和放心,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而使我感到无比欣慰。我的先生洪修平教授与我在同一所大学任教,他更是在我们携手相伴的人生旅途中给予了我极大的关怀。他虽然平时教学科研十分繁忙,但仍然抽出时间经常与我讨论学术问题,帮助我排忧解难,使我能够在烦乱的生活中静下心来,沉潜于各种古籍文献中,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研读今人的研究着作,品味专家学者们的智慧与学识,并寻找自己的研究路径与方法。正是在学校、导师、朋友和家人的支持、鼓励与帮助下,我才能够顺利地完成博士论文的写作,用艰辛与汗水换来收获的喜悦,并得以回报父亲对我的关爱与期望。我的父亲孙叔平先生一生倾心于哲学研究,即使在“文革”的艰难岁月里,他仍以极大的毅力撰写了《中国哲学史稿》,对推动新时期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从小就耳濡目染了父亲的勤奋以及他对学术研究所抱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父亲去世之前,曾专门与我谈话,希望我能自强不息,这是父亲对我的最大期望,也是他留给我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每念及此,我都会鼓起勇气面对困难。今天,我的博士论文得以正式出版,也算是对敬爱的父亲的一个小小的汇报吧!

南京大学百年来所形成的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学风,师生们乐观向上、勇于探索、锐意进取的精神,不仅培育了我的成长,而且也为我创造了良好的学术环境。这次,南京大学博士文丛编辑委员会和南京大学出版社又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热情的鼓励与大力的帮助,对此,我谨致以衷心的感谢。责任编辑刘平女士为本书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一并致谢!

我深知,学术的攀登是永无止境的,虽然在出版之前,我对博士论文又进行了认真的校读与修订,但由于时间较紧,学力水平也有限,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海内外学者不吝赐教。

孙亦平

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2003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