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甲午战争:120周年祭
9365200000003

第3章 我们对日本的错误与落后的看法

1.近代意义上的日本,绝不是一个可以轻视的“小日本”

在我们中国人的眼里,由于日本地理面积狭小,常常把它叫“小日本”,清朝的人还把它叫做“蕞尔小国”,现代的中国人甚至鄙夷不屑地把它叫“弹丸小国”!

然而,从现代意义上讲,我们中国人的这种看法是落伍了、甚至是错误的!

自从近代资本主义革命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一个国实力之大小,一个国家的强大与衰落,绝不再是以国土面积的大小来评价!而是要看它的经济、科技、军事、教育、文化和综合实力。

从16世纪以来,西方世界上崛起的一个个富国、强国和帝国,绝大部分都是国土面积不大的岛国和半岛国家。比如,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北欧国家等。

惟其如此,经过明治维新之后崛起的日本,已经不再是“小日本”!

相反,它把根本没有把“偌大虚胖”的“满清帝国”放在眼里。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就曾经这样傲慢地说:“中国名为一国,实则十八国也(比喻中国为一盘散沙,作者注)。其为一国,则诚十余倍于日本;其为十八国,则无一能及日本之大者。吾何畏惧焉!”1

如果说近代明治维新后之日本,乃是亚洲第一大强国和西方列强之一。那么,二战后的日本,则是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强国和西方七大工业国。

尽管我们在2010年的GDP超过了日本,但是,我们仍然不是标准意义上的第二大经济强国,我们只是名义和数量上的第二大经济体。对于这一点,我们要有特别清醒的认识,不能自我陶醉!

从本质意义上讲,当今的日本,无论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富裕程度、科技、教育、文化、文明乃至军事上,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尽管它被排在了中国的后面,为世界经济排行榜的第三名,德国被排在了第四名。但是,这两个国家总体的情况好于中国,尤其没有13、14亿人口的巨大包袱。

因此,冷静地看待、认识和评估竞争对手,拥有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冷静客观的头脑,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对搞战略和国情分析的人士来说,更是如此。

我们过去常常听说,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也为此感到骄傲。现在才知道,地大物博确实好,但是,人口众多未必就那么好!什么指标,经过中国人口13亿一平均,就极少了!同时,地大物博,还培养了民族的一种养尊处优的劣根性!

对于日本而言,由于国土面积狭小,资源极少,而且经常遭遇台风和地震的袭击。这种坏事,也折磨了一个民族,同时,也锻造了一个民族。

客观地讲,频繁出现的台风和地震,既给这个民族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和痛苦,同时,又摔打、锤炼和塑造了日本大和民族的特性和坚韧,它不仅使日本人具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所无法想象的能承受人世间一切打击的“抗台风心理素质”和“抗地震心理素质”,使他们具有惊人的承受能力,而且,也使日本人具有了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所不具备的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强烈的民族危机意识、强烈的生存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扩张意识!在今天的这个世界上,危机意识特别强烈的国家,最多也只有4到5个。主要是以色列、日本、韩国和德国等。

正如二战期间,日本陆相荒木曾经同英国戏剧家萧伯纳谈论地震时所幽默的那样:“地震,既是严酷的劫数,又是陶冶民族精神的宗教启示。”从日本人所著的《日本的沉没》一书中,你就能强烈地感受到日本人的心跳——那是一种世界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深刻而又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

特殊的地理环境,是日本人从古至今很少有我们中国国民身上拥有的那种“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民族自豪感、优越感和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历史包袱,也使我们最容易滋生一种自我满足、自我勉励、自我封闭、小富即安、知足常乐的阿Q精神!

日本人,时刻面临的是“生存”二字,每天思索的是“生存”二字,骨子里的危机感也是“生存”二字。因此,“大和民族”,尽管它不是一个特别热爱和平的民族,然而,它却是一个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极强的民族!从古到今,一旦它发现自己落后,便马上急起直追,并急于跻身到时代的最前列!

在唐朝时期,它发现唐朝一场强大,就马上仿效唐朝进行大化革新,并实行依附于大唐的外交政策。

到了近代,被美国开国之后,立即实行明治维新改革,采取脱亚入欧、依傍大英帝国的外交政策。

在当代,看到美国强大,就迅速实行战后重建,采取脱欧入美、依傍美国的外交政策。这种敢于锐意改革、求实创新、赶超世界前列的进取精神和民族品格,是近现代的中国所没有的!而今天的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需要有这种精神和品格的!

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日本人具有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所不具备的为了求得自己生存而不惜侵略、蹂躏、残杀其他友邻国家的那种极端血腥和残忍,也使得这个民族极其富有侵略性、扩张性。在古代,它对朝鲜半岛的国家发生过多次的战争和侵略。在近代,对琉球、朝鲜半岛、中国、俄罗斯,也多次进行过挑衅、侵略和战争。在当代,对苏联、中国、东南亚和美国,也都发动过侵略战争。这是日本国家和日本人最致命的缺陷!

日本大和民族的这种特性,迫使它周围的国家不敢小看这个国家,也不得不对它产生一种警惕感、危机感和强烈的不信任感。正如韩国前总统卢武铉说过:“跟日本作为邻居,是一种极为不幸的事情!”

2.丰臣秀吉:日本历史上军国主义的鼻祖及其覆灭

日本,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远古时代,这里就有人类居住。大约在公元前7千年,日本人就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到秦汉时期,日本原始社会解体,并出现了许多部落国家。其中,邪马台国实力最为强大,它统治着数十个小国。邪马台国曾经多次派遣使节到洛阳,向中国的魏国(三国时期)朝贡,并被封为“亲魏倭王”。

公元3世纪中叶,大和国在部落国家的征战中异军突起,成为代表日本的新兴国家。在公元4世纪中叶,大和国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开始向其邻国新罗发动侵略战争,并占领了朝鲜东南岛的任那。到了公元5世纪,大和国基本上统一了整个日本群岛,并进一步北上侵略新罗。

到了公元6世纪,东北亚的地区形势和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极大地震动了日本。首先是中国结束了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分裂局面,进入了隋唐的统一、振兴时期,尤其是大唐王朝的空前繁荣和万国来朝的盛世局面,深刻地刺激了日本人的神经,加剧了日本人的危机意识。

其次,邻国新罗的统一和强大。新罗在唐朝的扶持下,先后打败了百济和高丽,结束了长期以来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形成了一个统一和实力强大的国家,有力地阻止了日本人侵略朝鲜的计划,同时,还在562年成功地收复了被日本长期占领的任那地区。这对日本人来说,无疑是最为震动和刺激的!

公元592年,圣德太子摄政,他力倡革新,向大唐学习,并派遣了许多批次的留唐学生,积极学习中国唐朝的先进制度、文化和技术,还颁布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645年,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646年,孝德天皇全面仿效大唐体制,颁布了比圣德太子更为系统的一整套改革方案,历史上称为大化革新。通过改革,日本称为了一个先进的封建国家。慑于大唐的强大、强盛和繁荣,日本采取了“依附大唐”的亲近唐朝外交政策。日本前首相吉田茂曾经著书这样评价:“古代的中国拥有非常先进的文明,对日本来说,常常学习中国,是一个莫大的恩惠。”

日本人就是这样,谁先进,就学习谁,就依傍谁,就认谁为“干爹”。在古代,认中国为干爹;在近代,认大英帝国为干爹;今天,认军事霸权美国为干爹。

公元9世纪,班田制开始瓦解。贵族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纷纷建立自己的武装,武士在日本地位日益提高,武士道精神也在日本开始孕育。到11世纪,日本形成了以源氏家族为首的关东集团和以平氏家族为首的关西集团这两大武士集团。

1192年,已经打败关西集团的源氏家族首领源赖朝自称“征夷大将军”,在镰仓建立幕府(1192年——1333年),日本从此进入了武士执政的幕府时期。

1573年,日本中部尾张国武士织田信长推翻了室町幕府的统治,成

为了全国势力最强的大名。他的部将、也是日本后来成为军国主义鼻祖的

丰臣秀吉,以恢复天皇的名义进行统一战争,并于1590年完成了国内的

统一。

正是这位监国的内阁大臣,身上滋生着浓厚的军国主义气息。早在1577年10月,他对上司织田信长就狂妄地吐露出他的侵略野心。他说:“君欲赏臣功,愿以朝鲜为请。臣乃用朝鲜之兵,以入于明(朝),庶几倚君灵威,席卷明国(明朝),合(并)三国为一,是臣之宿志也。”

1578年,他再次扬言:“图朝鲜,窥视中华,此乃臣之素志。”1582年,织田信长死于内乱,执掌日本军政大权的他军国主义的扩张主义思想更是极度膨胀。1585年,他在日本大阪接见日本耶稣会副管区长柯艾留时公然声称:“如今已征服全日本,地位晋升,领国在握,财富充裕,已无他求。……待日本诸事稳定后,将让日本于兄弟,自己为征服朝鲜和中华,决意渡海。”1587年,在他给爱妾浅野氏的信中,丰臣秀吉更是狂妄到了极点:“在我生存之年,誓(死)将唐明(指中国)之领土纳入我(日本)之版图。”

1592年4月12日,这位军国主义侵略者亲自制定了进攻朝鲜的“陆海并进”、“以强凌弱”、“速决速胜”的作战方针,并率领15万陆军、4万水军、700多艘战船,大举突袭釜山,入侵朝鲜。尤其是5月3日,当日本攻下朝鲜首府京城后,这位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竟然大言不惭地叫嚣道:“要迁都北京,由日本天皇统治整个中国。”其勃勃野心昭然若揭,庆幸的是,明朝还不是腐朽的满清王朝,它还是十分强大,1592年和1598年,明朝派出了强大的兵力和朝鲜人民军一道,两次无情地粉碎了丰臣秀吉的帝国扩张美梦,使得日本第一次军国主义的嚣张气焰遭到了可耻的破产!

这一次抗日援朝战争,明朝政府把丰臣秀吉打得十分惨败,使其几乎无还手之力,日本在此后的270年乃至300年里,也变得老老实实、规规矩矩。中国、朝鲜、日本三国之间,也和平共处了300多年。一直到1895年7月25日甲午中日战争的全面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