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
9353800000032

第32章 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的特点及对中国艺术教育的启示(2)

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研究人1强调艺术的认识功能,并认为艺术与科学一样,是人在理解过程中发现、创造与增长知识的手段。他们反对将审美经验的认识等同于概念的、推论的和语言性的东西。他们将艺术视为指涉世界的多种符号系统中的一种,因此尤为看重审美经验的认识性。另外,艺术教育能开发人的音乐、空间、语言、身体运动等各方面的智能,对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审美能力的发展并不是帕森斯理论的最终目的。他的论证恰好符合美学中的传统理论——艺术是一种自我表现。帕森斯采用这种传统观点,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优化人的审美体验增强对人的自我与本质的认识。

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各方面都成熟的学生,使他们能熟知各艺术学科的主要方面,能用艺术媒介来表达思想,能看懂艺术,评论艺术,能了解艺术史,以及美学中的基本概念。学者们认为,普通教育应当是均衡全面的,必须涉及人类经验的所有主要领域,其中也包括审美领域。审美领域关注人类情感的特殊体验与以形象表达的意义。审美领域的教育体验培育人的知觉力与想像力,使我们了解人为环境中的对象与自然对象。审美体验能通过感知自然界与创造对象的世界来获得。但当人们想获取审美体验时,首先会转向艺术。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特别重视视觉艺术,将视觉艺术品视为以特殊的形式展示深6涵义的集合体。理解艺术品中所象征的意义需要培养学生解开这种意义的能力。没有学会理解视觉形象的学生会很容易地成为大众媒介通过形象随意操纵的牺牲品。

艺术教育领域的理论思想很快从一个极端发展到另一个极端,人们的兴趣从艺术的情感层面转移到了艺术的认知层面,但又认识到,不能过分强调艺术的认知属性。我们只需明白,智能思维、推理或更高级的意识活动在创造艺术与理解艺术的过程中是重要的因素。这意味着艺术理解与欣赏中的理性与感性会实现一种可行性的融合。正是由于美国艺术教育界既重视了内在于艺术本质的艺术教育目标,也看到了艺术外在功能的重要性,才使得当代美国的艺术教育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三、当代美国的艺术教育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当代美国的艺术教育最初以学校画室艺术为主,注重学生的创作实践。随着艺术教育理念的演变,艺术史、艺术批评与美学等学科也成为了艺术教育的基本内容,并成为艺术创作的有益补充。

艺术教育中所涉及的艺术种类也不再仅限于视觉艺术,而是形成了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多门艺术种类并重的局面,从而大大扩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

当代美国艺术教育主要是以西方文化中的艺术为主要学习对象。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艺术教育界开始注意起各种不同文化中的艺术,并把这种融合文化多样性的艺术教育视为促进不同文化人群相互交流、沟通的最佳手段。

另外,美国的艺术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艺术学科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同一学科在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也都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与目标。

(第二节)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对我国艺术教育的启示

不可否认,艺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中国在迈向现代化的途中,从某种程度上也经历着与西方工业化国家同样的困境: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超过对审美的追求,更多地从经济层面上考虑问题,导致了生存环境的恶化与精神品位的单一;教育体制带有严重的功利主义色彩,重科技教育,轻艺术人文教育;这种教育体制只能培养出应用型的专业人1,却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此,艺术审美教育必须得到重视和加强。

为加强我国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从1995年起,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将包括艺术教育在内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作为重点,并在全国52所高等院校进行试点。高等教育出版社随即出版了《大学美育》《美术鉴赏》《影视鉴赏》《音乐鉴赏》四本书,旨在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审美指导。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中小学要加强音乐、美术课堂教学,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为学校美育工作创造条件,继续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各类文化场所(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纪念馆等)要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鼓励文化艺术团体到学校演出高雅健康的节目。农村中小学也要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4,因地制宜地开展美育活动。”《规定》明确了美育的主要途径是艺术教育,但对各级艺术教育的具体实践措施与标准却并未提及。

我国当代美育界的学者及研究人1大多认同席勒关于美育即情感教育的理论,并赞同将美育落实到艺术教育上。曾繁仁教授进一步指出:“艺术教育包括艺术创造与艺术欣赏。也就是通过艺术创造的实践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通过对艺术品的鉴赏活动提高其审美能力。”曾教授还认识到,美育有利于发展人的创造性思维,并促使人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生活与创造生活。有的学者赋予美育以救世的功能,认为美育可“引导国民精神升华,培养健康向上的国民人格”;当代美育在当代人格构建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帮助人们克服过度物欲化的价值观”,之二是提升“人格与个性”。

与美国相比,我国的艺术教育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还处在相对落后的状态。其主要表现之一是对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比如,美国艺术教育界已注意到艺术的认知属性,并站在以视觉智识反抗大众文化形象操纵的高度来重视在校学生的艺术教育;中国的同行却依然将注意力集中在艺术的情感层面。表现之二是艺术教育的内容还过于褊狭。我国的艺术教育最重视的是以培养学生艺术技巧为目的的艺术创作。很少有学校开设以培养学生审美理解力为目的的艺术史、艺术批评与美学等学科(艺术专业的学生除外)。表现之三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艺术并没有获得与数学、语文等课程同等的学科地位。

表现之四是我国的艺术教育尚未有相应的评估标准;美国的艺术教育家在这方面已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与探索,并取得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成果。

笔者认为,尽管中美两国在文化教育上有很多的差异,但美国艺术教育的很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第一,要在各级学校艺术教育中增加艺术史、美学、艺术批评方面的内容,改变艺术教育只停留在以艺术技能、技巧训练为主的状态。第二,要重视和加强艺术师范教育,培养具有较高人文修养和广博知识的艺术师资。第三,要加强艺术学科的学科建设,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和走向成熟都离不开对其自身的科学研究。美国的艺术教育之所以能走到世界的前列,与其重视艺术教育理论的研究密不可分。每当美国艺术教育碰到重大问题的时候,联邦政府或民间的基金会等组织都会组织人力、财力进行调查研究,为改革和加强艺术教育展开讨论,最终达成共识。相比之下,在我国,艺术教育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要积极重视和大力加强艺术教育的研究和探索试验,并促进艺术教育界的国内外交流。第四,尽快为各级艺术教育设置课程与相应标准,并设立合理的评估制度,但要避免以应试教育的方式来考核学生的艺术能力与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