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三个代表”思想论
9352200000068

第68章 科教兴国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战略方针(5)

首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繁荣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党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文化是任何政党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每一个政党都会以一定的文化作为自己的思想旗帜和精神力量,按照它们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来改造世界,影响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高举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旗帜,努力建设和弘扬反映改革、建设和发展要求的新文化,荡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和国外渗透进来的腐朽没落的旧文化,从思想上精神上极大地解放和激励了广大干部群众,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形成了凝聚人心、统一意志的正确指导思想和共同理想。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人民在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大大改善的基础上,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文学艺术、新闻出版、音像影视、旅游展览、信息网络等文化事业迅速发展,不断满足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提高,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更加激烈,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国内改革深化带来的“四个多样化”,决定了不同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文化选择必然趋于多样化,资本主义腐朽文化和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沉渣泛起等等,这些新问题,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不动摇,这就需要我们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既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同时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发扬全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极吸收各国文明的先进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日益繁荣,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旗帜岿然不动。

其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繁荣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仅需要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需要高度的精神文明;不仅要有繁荣的经济,而且要有繁荣的文化。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统一体,政治、经济、文化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其中就包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目标要求。因此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文化作为社会分工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某些文化因素的改变,能够影响到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当代社会先进文化,能够为现代化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同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能够为现代化事业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通过先进文化的影响,可以在人民群众中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使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自觉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当前,随着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文化建设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日益明显,加强文化建设显得尤为紧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事关社会主义发展全局和民族复兴大业。我们一定要从这个战略高度来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再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繁荣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动力与标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动力,可以起到使一个民族凝聚和团结起来,努力奋斗,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巨大作用。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不畏强暴、抵抗外侮、维护国家和民族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历史上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稳定和统一,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最重要的法宝,就是毛泽东概括的革命战争年代的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以及革命必胜的理想和信念。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力量的支撑和支持,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不可能取得这样巨大的成就。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综合国力主要体现在物质生产活动、文化生产活动、政治活动、人口生产活动中。文化生产包括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社会科学等方面,是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文化生产的成果还渗透在物质生产活动、政治活动和人口生产活动中,是这些活动得以进行的一个基本要素。由此可见,文化生产及其成果是综合国力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综合国力大小、强弱、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尤其重要的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通过优先发展教育、传播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培训技能和开发人才资源,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有了一批批人才的脱颖而出,我们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繁荣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繁荣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任务和主要内容。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教育和科学,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工程。

首先,要明确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要注意吸纳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要重视知识分子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等等。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进一步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要通过完善政策和制度,加强教育和管理,移风易俗,努力改造落后的文化,努力防止和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和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对人们的侵蚀,逐步缩小和剔除它们借以滋生的土壤;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

其次,要遵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些重要原则。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若干重要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方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决定着我国文化事业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为此,就要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要唱响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它的中心内容是发扬学术民主,鼓励学术自由,提倡正确学风,允许不同学派的存在和争鸣,实行主旋律与多样化的统一,促进文化的不断繁荣。根据多年来执行“双百”方针的情况,要注意处理好贯彻“双百”方针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处理好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关系、处理好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以及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辩证看待对外开放给学术争鸣带来的新问题;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文化产品是人们的精神食粮,社会主义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公益性的事业,其价值更多地体现在社会效益上。但是,文化产品在市场中流通,就必定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是市场作用的结果,我们不应该回避更不该否定。正确的态度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再次,要加强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不断创新。继承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是先进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中国人民在不断吸取一切优秀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但是先进文化要永葆先进性,时刻走在时代的前列,仅有对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借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根据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实践不断进行新的创造,才能使先进文化具有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创新和发展,必须倡导科学精神,自觉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文化属于精神和意识形态范畴,只有立足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使社会产生强烈的文化需求,文化的不断创新才能获得不竭的原动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不仅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也对先进文化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否利用高科技手段发展先进文化,直接影响到我们能否在文化建设中具有创新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我们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善于分析和把握高科技发展给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学会利用高科技手段传播和发展先进文化,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竞争力、生命力,通过文化的不断创新树立中国作为文化大国的形象。教育作为传播文化知识,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要进一步加大它在文化创新中的贡献力度,充分认识先进文化对教育事业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发挥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中引导、示范、辐射的作用,使教育真正成为传播知识、创新文化、培养人才的有机统一体。

(三)科教兴国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造福广大人民

江泽民指出,八十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科教兴国作为我们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战略举措,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他们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利益,造福于广大人民。

1.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高于一切。人生的每一件事都离不开利益。利益,不能仅仅等同于吃喝穿住行、货币、财产、商品,它是指一定的客观需要对象在满足主体需要时,在需要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时所形成的一定性质的社会关系的形式。利益在形式上体现了人的主观要求,在内容上却是客观实际的,体现了物质的、经济的、社会的关系,是主观和客观两种因素的辩证统一体。人的需要是形成利益的自然基础,社会关系是构成利益的社会基础,社会实践是形成利益的客观基础,人的需求对象是形成利益的实际内容。利益是一个十分庞大与复杂的体系,是由不同性质、不同特点、不同功能、不同类别的利益有机地集合而成的,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其加以分类。例如,按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来划分,可以分为个别利益、特殊利益、共同利益、普遍利益;按照利益的实现范围来划分,可以分为局部利益、整体利益;按照利益的主体差别来划分,可以分为个人利益、群体利益、社会整体利益等等。

根本利益是指与人们的生存发展密不可分、共同相关的东西,是长远的、整体的、将来的、反映大多数人要求的共同利益。它作为一个总体性概念,是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的辩证统一,是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辩证统一,是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辩证统一。根本利益指导、制约、支配其他利益,其他利益服从、让位于根本利益。

利益问题既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认为,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任何一个社会首先必须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满足人们的物质利益要求。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前提和动力因素。利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需要和利益是社会生产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因。任何社会变革归根到底都必须重新调整人们的利益关系,以促进和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共产党宣言》中庄严宣告:“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

《共产党宣言》中的革命思想,鲜明地体现了共产党的根本性质和唯一宗旨都在于为整个无产阶级根本利益、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