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江泽民论科教兴国的灵魂。江泽民高度重视创新在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作过许多精辟的阐述。他站在国家兴衰存亡的战略高度,把创新比作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认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华民族是有这种灵魂的。创新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经验反复证明的客观真理。”江泽民的创新思想是对历史和现实经验的科学总结,为我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纵览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和发达国家经济振兴的轨迹,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这些国家重视科教,重视创新。江泽民强调创新意义的同时,建构了创新的内容。他说,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与我们不断进行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分不开。江泽民认为,开展体制创新,就是要不断完善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各方面体制;开展科技创新,就是要使科学技术成为我国新世纪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开展理论创新,就是要使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而向前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坚持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和取得的最伟大的成果。其他的一切创新都是在这种理论创新的指导下和推动、影响下进行的。江泽民还具体指出了社会主义的创新之路:第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路子;第二,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只有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第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第四,加强全社会的大力协同,尽快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配套体系;第五,积极推进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供有效的保障和激励机制;第六,努力培养一支宏大的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江泽民还就科教兴国的战略意义、理论依据、体制保障、国际条件等作了具体而深刻的阐述,与上述内容一起,构成他的完整、科学的科教兴国战略思想。
二、科教兴国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根本途径
“三个代表”思想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方针,科教兴国战略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战略方针。“三个代表”思想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指明了方向和任务,科教兴国战略为实践“三个代表”思想提供了途径与方法。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统一性。科教兴国以“三个代表”思想为行动指针,就必须大力促进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大力促进我国先进文化的繁荣,大力促进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三个代表”思想在实践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一)科教兴国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1.先进生产力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生产力观的创新。在“三个代表”思想中,“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一个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科学命题,既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的创造性发展,对新时期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全面、正确地领会和贯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首先必须认清什么是先进生产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先进生产力是一个时代范畴,它是在现时代中具有先进性并体现着这一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从而引导社会生产力不断前进的一种生产力。先进生产力组成的要素应该体现出科技含量高、劳动者素质高、生产管理水平高、劳动对象广度和复杂程度高、生产工具性能高等特点。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先进的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之上。我们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和发展,使我国形成先进的发达的生产力。创造先进生产力的主体是人,每个人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应该对自己的工作经常检查,看看是否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符合的就实事求是地纠正,这样才能发挥出人在发展先进生产力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江泽民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一论述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富有前瞻性。放眼世界和未来,现代科学技术正在发生新的重大突破,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纳米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为当代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也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深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谁能掌握先进生产力,谁能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谁就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人类社会的航船驶向成功的彼岸。
我们通过对“三个代表”思想的深入学习,并结合对先进生产力本质和特征的分析,可以明晰先进生产力理论上的重大创新。
首先,先进生产力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生产力观的新阐发。生产力最终决定作用的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在其一生中坚持生产力是“全部历史的基础”,“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深刻地阐明了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物质基础,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在这个层面上,他们把科学技术纳入到生产力范畴中。列宁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指出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是社会向前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是人们在物质生产中发生的一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经济形态概念就是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来,并把它当作决定一切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始的关系。“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是自然历史过程。”他把代表现代科学最新成就的生产力的发展看成是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和建成共产主义的决定性的力量。邓小平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方面的突出贡献,在于揭示了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联系,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既继承前人又不断创新,立足于当今时代的特点和我国的国情,全面、系统、科学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等,进而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新的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
其次,先进生产力理论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化和发展。江泽民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不仅再次突出了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并且把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深化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生产力观的基础上,对生产力诸要素进行排列,理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强调了科学技术在当中的首要地位。江泽民不仅从发展生产力的量的层面上突出科学技术的作用,而且从质的层面上对科学技术进行定位,把它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灵魂,认为它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精华,对生产力的先进性起着决定性作用。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关键因素,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发展和发挥作用呢?江泽民认为要走创新之路。二十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与我们不断进行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分不开的。世界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向科学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在全国兴起一个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高潮,必须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江泽民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国家和人民,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努力成为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先锋。
再次,先进生产力理论是对党的历史使命的新概括。“三个代表”思想从先进生产力的角度对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三个代表”中首要的是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有了先进的生产力,又有先进的社会制度,就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最终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江泽民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命运始终紧紧地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维系在一起,什么时候我们党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的事业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我们党违背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的事业就会遇到坎坷和曲折。我们一定要以敏锐的头脑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步骤,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也是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的根本要求。
2.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首要因素。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物质力和精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合力,包括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文化力、外交力、资源力等方面。它是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关键因素。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着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能否在先进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科学技术及其产业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的命脉所在。
江泽民一直关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势,重视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参与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地位。早在1991年,江泽民就指出,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在科学技术上落后,就会被动挨打。他告诫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对这个问题要有清醒的足够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又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把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强调指出:“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未来的科技发展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我们必须敏锐地把握这个客观趋势,始终注意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首要因素。
首先,这是由国际竞争的特点决定的。自二十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带头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巨大的新技术革命浪潮,科学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随着冷战的结束,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格局正在形成,国际竞争更趋激烈。世界各国都不约而同地将竞争取胜的法宝放在科学技术上,竞相制定了以科学技术为轴心的新的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紧发展科学技术。美国、日本、德国、英国、俄罗斯、韩国、波兰、匈牙利、澳大利亚、印度、埃及等许多国家都成立了以国家首脑为首的科技领导机构,强化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作用。各国都更加强调科技为经济服务,在科技投入上重心逐渐移向民用技术,同时加速了军用技术向民用技术的转化,大力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新技术革命正在促使世界经济步入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和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和有效配置,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持续的动力和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成为重塑全球经济的决定性力量。世界各国围绕科学技术所展开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激烈得多的竞争,客观上要求我国把科学技术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第一要素,抓住新技术革命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克服困难,发展自己,在变化莫测的国际形势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