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
9278100000027

第27章 奇妙的灵感

灵感是人们在艺术构思探索过程中由于某种机缘的启发,而突然出现的豁然开朗、精神亢奋,取得突破的一种心理现象。

灵感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产生具有随机性、偶然性,通常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虽然人们至今还没有找到随意控制灵感产生的办法,但大量的事实证明:灵感的产生多出现在长期紧张思索之后的短暂松弛状态,尤其是在夜深人静时,最容易爆发出灵感的火花。

据有关专家研究发现,人类思维的灵感女神之所以特别青睐夜色,其主要原因是人脑对问题思考的深度与思维潜力发挥的水平、大脑思维的状态、脑营养的供应情况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关系极大。据此,专家们把人体思维方式按状态分为如下三种类型:首先是“睁眼思维”,这是人类思维的主要方式,但由于易受光线、气味、声音等环境因素的干扰,往往不能达到足够的思维深度;其次是“梦思维”,如弗洛伊德所述,它是通往无意识境界的捷径,虽不乏偶得的先例,但多呈随机性,有时还会完全违背逻辑思维的基本原则;第三是“临界思维”,即卧床闭目而思,因它介于前两种思维之间,为大脑思维潜力的最大限度发挥提供了比第一种思维优越得多的环境条件,又排除了违反思维逻辑的可能性,因此,被认为是三种思维中最佳的类型。

当代脑专家指出:人脑每10秒钟可接受1000万个信息,其中400万个来自视觉,500万个来自触觉,100万个来自听觉、嗅觉、味觉。夜半,夜色浓重,闭目而思,几乎完全避免了来自视觉的400万个信息对大脑思维活动的干扰刺激;静卧时又能将来自触觉的500万个信息对思维的干扰,减少到一天中最少的程度。由于此时,环境中万籁无声,使来自听觉、味觉、嗅觉的信息也近趋于零,这将十分有利于大脑思维潜力的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对问题的思考易于突破。如再遇偶然和特殊因素的激发,还将有可能使大脑潜力获得超常水平的发挥即产生灵感。人躺着时,由于大脑供血状态明显地得到改善,这又为大脑活动提供了最佳营养保证的可能,加上睡一觉醒来,大脑在得到一段时间的休息后,又将进入到精力充沛的状态,这些也都为思维灵感在夜间出现创造了不可低估的条件。另外,脑研究专家们还发现,人脑夜间脑电图显示,绝大多数脑细胞的电活动,在晚上易处于同步状态。这也为大脑潜能的最大限度乃至超常发挥提供了难得的准备条件。

由上可知,人类灵感火花之所以常会在夜间爆发,产生于睡醒后的闭目而思,完全是因为环境条件的制约所为。可以设想,如果有朝一日,人类能够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去精心地为大脑灵感的出现,创造出更为完美的环境条件,那么,人类的思维灵感一定能绽放出更加璀灿和美丽的科技和文学艺术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