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桃花岛后传
9254300000017

第17章 桃花又见一年春

又表独孤嫣,乃东海桃花岛岛主独孤芳箫膝下独女,母亲早亡,自小与父相依为命。然其父闲云野鹤、整日或游于竹林,或栖身墓室,虽说慈爱不加约束,却甚少与其交心。

岛中有一老妈子,与父亲年岁相当,对这独孤嫣甚是慈爱,嫣女称其为养娘。

养娘母家姓陆,一生未嫁,有一舍侄,是为陆乔。

那陆乔较独孤嫣年长一岁,嫣女虽为岛中少主,却自小被陆乔欺凌,偏她又心高气傲,倚仗父亲威严,整日与陆乔吵骂不休,以致岛上府中,每每被这二人吵的十清九浊,不得安宁。

那日,二人又因一些小事吵闹,陆乔不敌独孤嫣,落了下风,心下不服,趁独孤嫣去捡拾贝砾,偷入后园,将独孤嫣捉来的珍珠母蚌,扔了个饕净。

独孤嫣得知,大闹不止,跑到养娘身前诉哭,养娘怒生,欲责骂侄儿,陆乔自觉姑母偏心错爱,心下不美,哭诉命苦,父母早亡,孑然一身,无人怜爱。

独孤嫣眼见养娘心下似有难言之痛,有心纵他,当下倒地嚎哭,也道:“母亲早亡,父亲不爱,甚为苦命,不如死休!”

巧被父亲听去,当下失心病发,哀嚎不止。幸得五师哥洛礼救治,似有觉醒。眼见恩师心结难开,欲劝说一二,无从下口。

独孤嫣心疼父亲,耐不得性,深询母亲死因,父亲打熬不过,先是悲哭,后加痛骂,独孤嫣叫起撞天屈来,回房大哭不止。

洛礼前去规劝,独孤嫣这才得知,母亲生与京城大户,外祖父曾任京师步统兵千总,富贵一时,母亲与父结缔,生下女儿,京中摆宴,席宴之间,院中突遭强人围困,父亲拼尽全力,欲救母亲出围,却不知遭何人暗算,母亲毙于掌下,父亲痛哉,九死一生,怀裹女儿,遁出京师。

自此,每每失心病发,痛不欲生。徒众不忍,欲出岛寻仇,却被父亲阻拦,自道是仇家武功盖世,世无人敌,枉费周章耳。

徒众多道,恩师年约十七便名满天下,江湖上早无敌手,且恩师心高气傲,目无余子,莫说江湖流寇,就是皇宫内院,取帝首级,也易如反掌,不再话下,何人令师如此惊惧?

独孤嫣如父亲徒众一般,欲解迷章,自那日之后,自使舟船,出岛寻仇,复又闻听母亲祖籍京师,一路湖山佳胜,走走停停,如此月余,方进得京。

那日溪边偶遇花倾落,痴缠不休,信口捻来,只道是高门贵户,料那花倾落难以寻根,不想竟一语中的,插翅难飞,此是后话,且按不提。

独孤嫣初到京师,甚是贪鲜,早把入京之由,抛到爪哇国了。

复见前方人头攒动,一时兴起,且不管他男男女女,挨挨擦擦的不成体面,只将身子尽力挨出,直挤的骨软筋麻,方到稀松之处。

见那墙上的寻亲招子,所述相貌与已一般无二,心道:“天下人相貌千支万派,竟有与我相像之人?可是鲜奇,且去耍耍。”

一路打问,行至王府豪宅后院,墙缺处,喜不甚高,正要由此而入,复见两个汉子,行止甚是古怪,皆虎狼之貌,一个短了半只耳,一个缺了半双眼,正是岭峡山庄的恶仆凶奴

独孤嫣突地大喝:“尔等鼠辈,不去营生业,在此作甚!”

那二人吃那一惊,见是个美貌的小丫,打了个眼色,淫笑道:“小娘子何往?来此做甚?”

独孤嫣道:“我乃赏金猎人,追访两个掳盗,有甚话说?”

那二人咂嘴道:“如此小嗲娘,不在深闺绣花鸟,做此走长路的营生,可非委屈了小娘子的一双金莲玉足?不如到爷爷的庄园小憩几日,闲耍闲耍,如何?”

独孤嫣道:“敢问府上何处?”

二人见有此话,料必有望,大喜,一个要背一个要抱。

独孤嫣道:尔等莫误会,我打问府上,是想二位今日被我打死,好寻苦主。”

二人突地脸变,喝道:“小丫头不知厉害,饶嘴饶舌!”

言罢一掌齐齐辟来,独孤嫣左臂挥剑一挡,右臂使出父亲年少自创武功“惊鱼飞燕手”,有道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惊鱼飞燕手,止有一技,快!习得熟络,可谓势如疾风,快如闪电。精妙之处,乃是天下各派系招式皆可用、可仿、可破、可拆。

其父独孤芳箫乃当今武林罕有之武学奇才,貌端身正,文武双全,玲珑聪颖,骨秀风清。师承桃花岛,十二岁祖师授业之际,偶有一言,独孤芳箫茅塞顿开,创得此法,十五岁艺满出师,闯荡江湖,十七岁名满天下,二十出头销声匿迹,此技再不见厉影。

独孤嫣花枝一般的后生,整日游玩闲耍尚不尽兴,怎肯静心学这枯味之技?故而比起父亲的武功造诣,可谓天地悬绝。

今日偶遇这两个武艺平平的坏蛋,并非独孤嫣造化,这是何解?只谓习得惊鱼飞燕手半分,便足可安保太平,何消佛家僻佑?

一招美人抚面(不同与美人拂面,前者为拳法招式,后者为剑法招式,见后玉箫剑法详解)二人还未及防备,“啪、啪”两响,各人赏了个大嘴巴。

未觉疼,复又出剑,平步直刺,此招名曰“争花待叶”,乃玉箫剑法一精妙招式,直抵二人喉间。

独孤嫣道:“还未曾杀过猪,姑且拿你二人祭刀罢!”

二人听的明白,真乃晦气星照命,自觉天赐个美娇娘,不想是个孙二娘。

二人还未及求告,突地一阵喧扰,几十个护院家丁似天兵临界,大喝:“何人在此罗唣?”

独孤嫣不想有此一着,一时愣住,那二厮乃是江湖上惯爬的老手,见有隙钻,惶骇突奔。

众护院家丁将独孤嫣围的严丝合缝,正要用强,王府掌事翁闻讯而来,观独孤嫣容貌,吃惊不小,道:“众将无状,且速退下,莫惊了贵客!”

言罢作揖打躬,请独孤进府。嫣女见此,甚觉有趣,收了兵刃,随掌家翁进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