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毛泽东读《水浒传》
9251600000068

第68章 高俅代表地主阶级的一派

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第475页。

高俅是《水浒传》中重要的反派人物,从艺术的角度说,也是塑造得十分成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封建地主阶级官僚的反面典型。

毛泽东对高俅这个人物,似无正面的评议,只是在评论宋江时,侧面点到他:

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

这个评论主要是对宋江和宋江所领导的“梁山运动”阶级属性的认定,但是我们从中却可以看出毛泽东对高俅的两点认识:高俅是封建地主阶级一派势力即封建官僚在朝派的代表人物;高俅是“梁山运动”的主要对头。

毛泽东对高俅的侧评,在《水浒传》中可以找到大量证据:

在小说中,高俅是与蔡京、童贯、杨戬并列为“变乱天下,坏国、坏家、坏民”的“贼臣”;人们习惯上又把高俅列为“六贼”之一。

《水浒传》写高俅是无赖出身,本是脱胎于南宋人王明清的笔记。其中说到高俅乃苏东坡的小吏,“笔札颇工”,写得一手好字。苏轼离京外放,将他推荐给枢密都承旨王晋卿。王晋卿和端王很要好。一天散朝,端王向王晋卿借掠鬓用的蓖刀,用过后有留下之意。王晋卿说:“我最近做了两副,一副未用过,一会儿派人送来给你。”当晚,高俅奉差送去,正值端王在园中蹴球,给他找到机会显示自己的球艺。端王大喜,将他留下,日见亲信。一个多月后,宋哲宗驾崩,端王登上皇帝宝座,高俅也一下子成为朝中显贵。不几年,拜节度使,升任使相,成了统率禁军的长官。高俅一人得道,全家升天,父兄子侄皆受恩泽。《水浒传》在高俅发迹不走正道方面进行了大肆渲染。

高俅这个浮浪破落户子弟,集中了寄生在商品经济发展而日趋繁华的城市里的游民无产者的种种劣根性:他“自小不成家业”,只好流落到东京开封府,城里城外,为人帮闲,且学到了一套帮闲的本领,“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玩耍,亦胡乱学诗、书、词、赋”。由于品质劣下,“每日三瓦两舍,风花雪月”,为人告发,被开封府断了二十脊杖,迭配出境发放,弄的“东京人民都不容他在家食宿”。高俅只好先投赌坊柳大郎,再投药铺董将士,又转荐小苏学士,再荐驸马王晋卿。小说借董将士、小苏学士之口,将高俅贬得一文不值。如董将士自肚里寻思道:“这高俅我家如何安着得他!……他却是个帮闲的破落户,没信行的人;亦且当初有过犯来,被断配的人,旧性必不肯改。若留在家中,倒惹的孩儿们不学好了,……”小苏学士也是心下想:“我这里如何安着得他!……”(第二回)

像高俅这样一个不齿于市民群众的流氓无赖,由于偶然的机缘,因为一个“鸳鸯拐”,受到了也具备“浪浮子弟门风”的端王的赏识,从此遭际端王,平步青云。端王登基后,不到半年,就抬举高俅作了殿帅府太尉。“抬举高俅求气力,全凭手脚会当权”,高俅以不正当的手段投靠上封建统治集团,成了政治上的暴发户,又反过来仗势欺凌城市居民,成为一个骑在他们头上的新恶霸。这种新恶霸对市民的压迫与欺凌,比起正统的地主官僚来,更为直接、凶暴和卑鄙。政治暴发户高俅上台之后,劣迹昭彰。第一件事就是公报私仇。当上太尉头一天,就把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拿来出气,原因只是高俅学枪使棒时,曾被王进之父一棒打翻,始终耿耿于怀。受到高俅的倚势报复,王进叹道:“俺道是什么高殿帅,却原来是东京帮闲的圆社高二……他今日发迹,做得帅府太尉,正待报仇。我不想正属他管。”这就一语道破了高俅是个“子系中山狼,得志更猖狂”的势利小人和政治流氓。

在众多奸臣中,首推高俅与梁山结怨最深:他的干儿子高衙内看上了林冲的妻子,他就放纵其为非作歹,任其淫垢他人妻女,为满足其霸占林冲之妻的私欲,不惜施宝刀计,赚林冲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将其刺配沧州,又买通解差半路谋杀,派人至沧州火烧草料场,必欲置之死地,把林冲逼上梁山;杨志辛辛苦苦收拾了金银上京谋求门路,想要官复原职,又是被高俅赶了出来,以至买刀杀人,沦为罪囚;鲁智深也是因为救助林冲得罪了高俅,在大相国寺无法容身,才杀上了二龙山落草;高唐州知府高廉,是高俅的叔伯兄弟,是他把柴进折磨得奄奄一息,又使妖法折了梁山不少军马,高廉被梁山义军杀死之后,高俅又显露出公报私仇的狭隘心机,大声疾呼要剿灭梁山贼人;高俅又是统治集团中力主军事镇压的人,在多次征讨梁山失败后,他本人又三次领兵攻打梁山,结果全军覆没,他自己也被生擒,被释放前他一再表白要回朝奏请招安,还京后为掩饰败绩推病不出,并将随来的梁山头领软禁;梁山泊全伙受招安后,他力阻徽宗封授诸人官职,后与杨戬合谋,将宋江、卢俊义毒死。高俅是《水浒传》所塑造的成功的反面典型,他的发迹和劣行,标志着北宋王朝的腐败和没落,从他身上,充分反映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阴险毒狠,荒淫无耻,以及毫无道义可言。

像对宋江、吴用、李逵的描写那样,高俅也是《水浒传》自始至终重点描写的人物形象。他出场于全书开端,确有小说作者所要点明的“乱自上作”的寓意。小说于要紧处把高俅拉出来,写他处处与梁山义军做对,都有重要的揭示作用。揭示高俅的阴狠恶劣,不是孤立地批判个人品质不好,而是客观上暴露出整个封建地主阶级的没落腐朽,是对统治阶级的政治批判。从这个立足点着眼,《水浒传》中的高球确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这个人物对于人们认识封建社会,有一定的价值。

对贼臣中的蔡京,毛泽东也是了解的,虽然迄今未发现他对蔡京的评论性意见,但有记载证明,他对《宋史》中的蔡京传是浏览过的。据曾为毛泽东陪读的北京大学中文系芦荻老师介绍:

毛泽东读二十四史有个突出的特点:他不仅认真地读那些所谓“正面”的材料,同时也认真地读那些“反面”的材料。在这部史书中,举凡奸臣、佞臣、叛臣等人的传记,像新、旧《唐书》里的安禄山、史思明等人的传,《宋史》里的《奸臣传》(秦桧、蔡京),《明史》里的《奸臣传》(胡惟庸、严嵩)等等,他都在封面上专门标出卷、册、姓名,有的还在名字前面画了圈。他说,一要看看他们的奸法和坏法,二要和其他传记参照看,弄清楚每项历史事件的原委,分清主要的责任和次要的责任,不能只信一面之辞。(胡真编:《中国第一人———毛泽东》,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323页)

蔡京被称为“六贼”之首,《水浒传》认定他是祸国殃民的大奸臣。小说没有全面来展示蔡京的罪恶,只是通过梁中书送生辰纲,蔡九知府修家书,和童贯、高俅等人狼狈为奸蒙蔽皇上,与梁山义军作对头等方面,来多侧面描写他的劣迹恶德。其女婿梁中书凭借“泰山之恩,提携之力”,在大名府留守,每年都要以“诈得财物”十万贯收买金珠宝贝为他祝贺,可见其贪婪。生辰纲被劫后,他命济州府尹限期捉拿,虽府尹尽心尽力,还是被罢官,可见其势焰。梁山义军兵困大名府,他举荐关胜讨伐梁山以牵制,后为掩饰败迹主张招安,大名府失陷,又转而主战,斥责主招安的朝臣,先后保奏童贯、高俅等率大军征剿。梁山泊全伙受招安后,他与童贯等合谋,对宋江多方排挤限制,不只阻挠徽宗授其官爵,还诬奏宋江丧师辱国。当宋江征辽获胜时,蔡京受辽国贿赂,奏请徽宗允许辽国投降,并将夺回的土地仍给辽国,将士浴血奋战的成果被他一手葬送。

不能简单地说高俅、蔡京是一丘之貉,作为文学人物形象,他们各有其个性。小说对高俅的刻画比蔡京更为丰满些。但是,两个贼臣又有许多共性,这也是一目了然的事情:比如他们都干了许多官逼民反的坏事,都是梁山义军的死对头,等等。毛泽东对他们的分析解剖,有助于人们认识他们的“奸法与坏法”,强化对封建统治阶级本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