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话艺术大全集
9250900000079

第79章 上级(3)

尽管你拒绝的理由可能非常充足,但是上级也可能仍坚持非你不可。这时,你就不能一味地拒绝。否则,上级可能会以为你是在推辞,甚至和他对着干,从而怀疑你的工作能力,以至于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什么好工作也不会想到你,为此你就可能丧失很多很好的机会。

2.即使拒绝理由一定要充足

首先,要表明自己对这项工作是非常重视的,表明自己愿意接受这项工作;然后,再说明自己的困难,具体说明自己为什么不能接受。如,说:“我手头的工作很紧急,必须在这两天赶出来。”充分的理由、诚恳的态度一定能取得上级的理解,也不会降低上司对你的信任。

3.提出合理的变通方法

如果上级交代的事,你不能接受,又不好意思直接拒绝,这时,你可得仔细考虑,你可以与上级商量一下,或者说:“既然这样,那么能不能宽限几天,等我手头的工作告一段落就开始做,你看怎么样?”你也可以向上级推荐一位能力相当的人,同时表示自己会协助他。这样,你既会得到上司的理解,同时又不会失去上司的信任。

我们在工作中常会碰到一些来自上级的比较高的要求,要是你确实能力有限而不得不拒绝时,切记不要马上拒绝,先谢谢他对你的信任,表示很愿意为他效劳,再含蓄地说明自己的困难。这样,双方都可以接受,不至于产生不愉快的后果。

话说得要有价值

很多下属在上司面前除了汇报工作、讨论事情之外,就好像说不出其他话。其实,若能轻松愉快地与上级聊聊天,交流一下,不仅可以借此亲近上司,还可以了解上司对你的意见和看法。但是,交流思想的关键是看你所说的话是否有价值,能否吸引上级去听,否则,你一个人自说自话,自然无法达到与上司交流思想的目的。因此,在与上级聊天之前,要注意尽可能收集一些上级感兴趣的话题。那么,哪些话题是上级比较感兴趣的呢?

通常来说,上级喜欢留意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对与自己的角色、志趣、经验相关的内容特别关注;容易接受具有权威性的信息;总是喜欢选取以肯定形式出现的信息;希望获得新奇的内容,对某些特殊的消息特别感兴趣;对越是保密的内容就越是想知道,这也是人之常情。大家都有好奇心,上司领导自然也不例外。

在了解这些以后,就要在平时注意收集、积累,以便在恰当的时候与上级一起交流。掌握了交流的内容之后,对交流的方式也要注意。

首先,要注意交流的语气,措辞尽量委婉一些。尺度掌握不好,说得过火了,弄不好会让领导误解,以为你在嘲讽他。所以,下属一定要注意使自己的口气比较和缓,显示自己对上司的尊重。特别是要使领导明确地认识到,你说的话都是出于做好工作的动机,是为领导着想而不是有其他意思。

其次,语言尽量简短。俗话说,言多必失。因此,在和上司沟通时,只要说明大意就可以了,其中的推理可以由领导自己来做,语言越是简短,语意越是含蓄,就越能引起领导的深思,又不至于引起领导的不恰当的猜疑。而且,言辞简短更有利于你适当引用领导的话。要知道,正是这些引用,极大地满足了领导的成就感。当你的领导清楚地了解到,你能记住他的话,他一定会增加对你的好感,多几分欣赏和认同,从而能够仔细地倾听你的建议,而对你的不同观点郑重对待。因此,言简意赅、适当引用领导的话不失为引起领导重视和好感的一个好办法。

再次,要注意场合。“自相矛盾”的方法,即用领导自己的话来批驳他的某些观点,最好是在私下场合中运用。因为在私下里,即使你对领导有所触痛,若言之有理,通常而言领导也会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而在公开场合,这就会演化为领导的尊严和权威问题。他会“为荣誉而战”,从而有时变得很不理智,这对下属来说,无疑是自找麻烦,弄不好会让上司非常反感,从而给上司留下一个很差的印象,而影响自己未来的发展。

很多下属在上司面前除了汇报工作、讨论事情之外,就好像说不出其他话。其实,若能轻松愉快地与上级聊聊天,交流一下,不仅可以借此亲近上司,还可以了解上司对你的意见和看法。

话说得要有分量

也许是因为面对上级紧张的缘故,很多人在与上级说话的时候常表现得很不干脆,犹犹豫豫的。有的是绕了很大圈子才说到主题上,有的虽然直奔主题,却往往在说话中语言非常不简洁,例如:“我原来只是以为……”“这件事也许是因为……”这些“以为”“也许”等词语使得表达效果大打折扣。要知道,过分繁琐的话即便是一般人都可能无法听下去,更何况是你的上级呢?

有人说:“语言就像一个人的名片,你完全可以通过言辞来表现你的个性,使自己变得与众不同。”只要说话时注意词语的运用,避免说那些毫无意义的废话,就会使你说的话听上去显得有分量,也会得到领导的关注,使其认真并且耐心地听你说下去。要做到这一点,可以借鉴下列几组词语:

尽量不要说“但是”,而要说“而且”。试想如果你很赞成上司的想法,你可能会说:“这个想法很好,但是你必须……”这本来是一句肯定与支持的话,由于“但是”这个词语的出现,就使整句话的意思变了味道。你完全可以换另一种表达方式,比如说:“我觉得这个建议很好,而且,如果在这里再稍微改动一下的话,也许会更好。”这样既表达了你的赞赏,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不要再用“老实说”这个词。公司开会的时候会对各种建议进行讨论,而你对一位上级说:“老实说,我觉得……”在别人看来,你好像在特别强调你的诚意。弄不好,还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因此直接说“我觉得……”就可以了。

尽量不要说“首先”,而要说“已经”。你要向上司汇报一项工作的进展情况,跟上司说道:“我必须得首先熟悉一下。”想想看吧,这可能会使上司(包括你自己)觉得你才刚开始,你还有很多事需要做。这样的说话态度会给人一种很消极的感觉,所以,建议你最好是这样说:“是的,我已经相当熟悉这项工作了。”

尽量不要说“仅仅”。在一次公司讨论会上,你提出了很好的一条建议,你这样说:“这仅仅是我的一个建议。”这样说是千万不可以的!因为这样一来,你的想法、功劳包括你自己的价值都会大大贬值。本来是很利于团体合作意识的一个主意,反而让领导只感觉到你缺乏自信心。所以,最好这样说:“我的建议就是这样。”

最好不要说“本来……”。因为你和你的谈话对象可能对某件事情看法不同。你轻描淡写地说道:“我本来有不同意见的。”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词,非但没有突出你的立场,反而让你没了立场。类似的表达方式还有“的确”和“严格来讲”等等,所以,不如直言“对此我有不同看法”。

最好不要说“必须……”,而要说“请您……”。你不久就要把自己所负责的一份企划书交上去,又对领导说:“你必须再考虑一下……”这样的口气不但很难带来高效率,反而会增加别人压力,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但如果反过来呢,恐怕很少有人会去拒绝一个友好而礼貌的请求吧?所以,最好这样说:“请您考虑一下吧……”

以上这些虽然只是改变个别词语的运用,但却可以为你提供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与上级说话本来就是一件需要三思而后言的事情,如果你能说出更有分量的话,定会让上级对你刮目相看。这样你就有可能得到更多“来自上司”的机遇。

与老板说话要有度

1.不要自作主张,自以为是,让老板自己做决定

案例:

小雪年轻干练、活泼开朗,工作还没几年,职位像坐了火箭一样“噌噌”地往上升,很快成为单位里的骨干成员。几天前,新老板走马上任,就把小雪叫了过去:“小雪,你能力强,经验又丰富,这里有个新项目,你就多费费心吧!”

受到新老板的重用,小雪欢欣鼓舞,更是全心投入这个项目的策划之中。恰好这天要去北京某周边城市谈判,小雪一合计,一行好几个人,坐公交车不方便,不但人受累,还会影响谈判效果;打车吧,一辆坐不下,两辆费用又太高;还是包一辆车好,既经济又实惠。

主意定了,小雪却没有直接去办理。几年的职场生涯让她懂得,遇事向老板汇报一声是绝对必要的。于是,小雪来到老板跟前。

“老板,我们今天要出去……”小雪把几种方案的利弊分析了一番,接着说,“所以呢,我决定包一辆车去!”汇报完毕,小雪却发现老板的脸黑了下来。他生硬地说:“是吗?可是我认为这个方案不太好,你们还是买票坐长途车去吧!”小雪愣住了,她万万没想到,一个如此合情合理的建议竟然被拒绝了。

“没道理呀,这明明是最佳方案呀!”小雪怎么也想不明白老板为什么会拒绝这个方案。

专家点评:凡事多向老板汇报的意识是很可贵的,错就错在用词不当。注意,小雪说的是:“我决定包一辆车!”在老板面前,最忌讳说“我决定如何如何”。如果小雪能这样说:“老板,现在我们有三个选择,各有利弊。我个人认为包车比较可行,您经验丰富,帮我做个决定行吗?”老板听到这样的话,绝对会做个顺水人情,答应小雪的请求,这样既让老板高兴,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2.不要轻易与老板开玩笑

案例:

王岚是个聪明的女孩。她脑子快、能力强,还有丰富的幽默细胞,是公司公认的一颗“开心果”,同事们都很喜欢她。但如此可爱的王岚,却得不到老板的重视。

王岚觉得自己工作非常认真,事情又做得很漂亮,为何总得不到老板的肯定呢?细细想起来她察觉到自己的不当之处了。

因为自己平时就爱与同事开玩笑,后来看老板斯斯文文,对下属也总是乐呵呵的,于是,自己胆子一大,就开起了老板的玩笑。一天,老板穿戴一新来上班了,灰西装、灰衬衫、灰裤子、灰领带。小杨夸张地大叫一声:“老板,今天穿新衣服了!”老板一听,呵呵也笑了,还没来得及品味喜悦的感觉呢,王岚接着来了句:“像只灰耗子!”

又是一天。客户来找老板签字,看到老板的签名连连夸奖老板:“您的签名可真气派!”王岚恰好走进办公室,听了又是一阵坏笑:“能不气派吗?我们老板私底下可是下了大工夫的!”此言一出,老板和客户同时陷入尴尬,刚才的高兴气氛顿时烟消云散。

开玩笑有时确实能拉近同事间的距离,缓和人际关系,但像王岚这样的玩笑,听过之后却常常让人感到尴尬和难堪,而她自己对此却没有意识,这就是即使她聪明能干,也得不到上司青睐的原因。

专家点评:多数黑色玩笑带有人身攻击性质,它体现的不是一个人的优点,你会无意识地对一个人或一件事挑刺,这是一种思维习惯。在生活中,爱开黑色玩笑的人也多是那种挑刺的人,这类人往往被视为“刻薄”。同事可能笑过就算了,但冒犯老板尊严,后果就得自己承担。如果想给老板留下好印象,就要努力克服自己这个缺点,学会宽容,学会发掘别人的优点,慢慢改变“刻薄”的形象。

3.在无话可说的时候,不妨谈谈对方衣着的变化

案例:

如果你是个木讷、老实的人,很少出声,那么你将很难引起大家的注意,小杜就是这样的人。所以,尽管他工作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可在公司里总是原地不动。

老板最近出差,恰好要带几个员工一道去。在火车上,小杜的铺位刚好在老板的旁边,两人打完招呼后,就陷入了沉默。小杜感到,这种有些尴尬的气氛简直让人窒息,一定得说点什么打破僵局。可是他从来不和领导打交道,实在不知道从何谈起。

突然,小杜瞥见老板脚上穿着一双锃亮的皮鞋,灵机一动,于是就说:“老板,你这双鞋子很有品位,在哪里买的?”

原本只是想找个话题随便聊聊,但老板一听,顿时眼睛放光。“这双鞋啊,是我太太去美国旅游时,在纽约给我买的。世界名牌呢!”老板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他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在服装搭配上的心得,还善意地指出小杜平时在工作中着装的不足,两人谈了很久,双方都很愉快。

下车的时候,老板意味深长地说:“小杜啊,看来以前对你的了解真是太少了,今后你好好干,公司不会亏待你的。”

专家点评:无意中一个“皮鞋”的话题,却打开了小杜与老板之间良好的沟通与了解之门,这里其实是用到了人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法则:赞美对方服饰细节的变化,能迅速拉近双方的距离。小杜歪打正着,看出老板穿了双新鞋,通过赞美老板的新鞋,双方的僵局因此马上被打破。通过双方交流,小杜顺便还了解到不少老板的个人喜好。从老板最后的态度来看,小杜也通过这次交流展示了自己,给老板留下了好的印象。我们在工作中,也不妨多用用这个方法,观察对方的服饰变化,并进行适度赞美,你可能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虽然有一些老板可能是非常平易近人,但绝大多数的老板即便表面与员工打成一片,内心深处仍很在意身份的不同。作为下属,要注意体现这种身份的差异,那么就要在说话上下工夫了。

老实人怎样为自己请功

职场通常也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专业技术强,工作效率高,每每看到他们,都是在勤勤恳恳、认认真真的工作之中。但是,这群为企业默默做出贡献的人,却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奖励。原因也不难理解,他们都是老实人,不懂得怎样将自己的努力和成绩汇报给领导。这样,他们的付出与收获之间不成正比。这可是老实人的一大损失。如果你也是这群人中的一员,面对这种状况该如何改变呢?下面提出几点建议,帮助你为自己的付出“邀功”。

第一,开门见山,先说结论。公司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有很多事、很多人要令你的老板操心,光做不说,不向老板推销自己当然对个人发展不利,但如果你把做的事都从头说起,因为过程太复杂,往往会令他感到厌烦。他没耐心听下去,你依然达不到自己的目的。

第二,如果老板时间允许,再详细说明过程。报告最好简明扼要,并且要先感谢别人,再提自己的功劳。

第三,如果是书面报告,一定不要忘了写上自己的名字。这样,别人就无法否认你的功劳。不要洋洋洒洒写了几大页,上面却唯独没有自己的名字,即使老板看了,也不知道是谁写的。

第四,报告只要给老板留下好印象即可,不要立刻就要求回报。否则,老板可能会觉得你这个人功利心太强。只要你给老板留下一次又一次的印象,你将来自然能得到应有的评价。以后有什么升迁的机会,他可能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你。

第五,最后要谨记,除了报告你的老板,最好也同时把好消息和同事一起分享。一件事的成功,往往必须靠大家一起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