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老年医疗保健10000个为什么(下册)
9250300000050

第50章 养生篇(34)

老年人大多患有慢性疾病,泡脚时也要区别对待。有很多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的老年人很喜欢泡脚,不停地加热水,感觉泡着暖和又解乏。而且常常是坐在电视机前边看电视剧,边把脚泡在盆里,旁边放壶开水,凉了就不停地往里面加水,不知不觉半个小时就过去了,这样做其实会带来一些问题。

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足部的血液循环不畅,对温度的感觉也会稍差,如果不注意就容易烫伤,所以温度应该控制一下,不能不停地加开水。此外,用热水泡脚能促使血液循环加速,而心脏病和高血压病人若泡得太久,可能会引起血压波动。

因此,足浴时水温应保持在50℃左右,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身体微微出汗时就应该停止泡脚,以防止虚脱。

21.为什么粥样硬化的动脉还能恢复弹性

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因高脂饮食导致血中脂肪含量增加,到了一定程度,脂肪滴就会留在动脉壁上,像粥粒分布在上面一样,故名。以往的观点认为,发生了粥样硬化性病变,就不可能消退,尽管使用各种药物治疗,最多也只能维持现状,不发展加重罢了。

但近年来大量的资料表明,粥样硬化性病变是可以恢复的,动脉内膜形成的斑块不仅能全部消失,而且完全可以恢复原来的弹性,从而延缓甚至避免冠心病的发生。有科学家对一批家兔进行高脂类食物喂饲,经过四月、六月、八月后,分别进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全部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而改用低脂肪喂饲数月后,已经形成的病变基本消失,而且还恢复了弹性。

一些学者还对有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并伴有早期心绞痛的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对他们采取彻底戒烟、低脂饮食、适当增加体育活动、辅助以药物治疗等措施,13个月后,这些病人心绞痛停止发生,血压正常,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本消失。

因此目前普遍认为,对一些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者进行强有力的防治措施,是肯定有帮助的,而病人应该主动到医院检查,听从医生的劝告,用最强的毅力,自我坚持长期低脂饮食,控制饮食量,注意减肥,彻底戒烟,加强体育锻炼,辅以药物治疗,就可以达到消除动脉硬化特别是防止冠心病发生的目的。

22.为什么无症状心肌缺血可长期服用速效救心丸

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病人的临床表现之一,又称无痛性或隐匿性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确有异常,但缺乏胸痛或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往往在体检时发现。

据临床报道,服用速效救心丸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有很好的远期疗效,可改善微循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细胞。

如果确诊为无症状心肌缺血,长期坚持服用速效救心丸,可避免长期服用硝酸酯类药物而产生耐药性的弊端。临床验证,无症状心肌缺血病人,早、晚各服5粒,连续服药8周后,心电图显示大致正常。且长期服用不产生耐药性,无明显毒副作用。

23.为什么胆固醇过低也是癌症的诱因

人们惧怕冠心病的发生,就会注意胆固醇的摄入,以为胆固醇指数越低越有利健康。因此对鸡蛋、动物性食物“退避三舍”,有的人干脆纯吃素菜。这样做,胆固醇是控制了,而身体重要器官却因丧失了重要营养物质而受损;更为严重的是胆固醇水平下降很可能诱发癌症。

有不少国家的科研人员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得出结果:胆固醇越低,癌症发病率越高;在确诊为癌症之前16~18年,病人的胆固醇指数呈下降趋势。美国一组科研人员对某些地男性进行了长达24年的追踪随访后,发现血液胆固醇指数越低,癌症(尤其是结肠癌)的发生率越高。这点可能是很少有人知道的。

那么胆固醇指数多少才算是比较理想的呢?一般来说,不超过250mg%,就不必担心冠心病的发生;不低于190mg%,便有预防肿瘤的优势。此外,中年以上者,应每年做体格检查,若发现多年处于低指数(即低于190mg%),或处于逐年下降趋势,便要做进一步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顽疾。

24.老年人得了低体温症怎么办

中医认为低体温症由阳虚、肾虚或肾阳不足(尤以脾肾阳虚多见),脏腑功能减弱,不能运化精微吸收营养以温养脏腑,因而热能不足,卫气不固,影响末梢循环所致,可用以下方法治疗:

(1)金匮肾气丸或右归丸,每日清晨、晚间用淡盐水送下。

(2)食疗法

1)牛肉200g、小麦仁适量,每天煮粥食之。

2)牛肉(或羊肉)200g、黄芪30g、党参30g、山药30g,水煎后待肉烂熟加盐适量,食肉饮汤,每日1次。

3)胡萝卜、狗肉(或羊肉)适量共炖,食肉饮汤,每晚1次。

4)经常用糯米煮粥食用。

(3)食用温性水果

1)大红枣泡水或泡低度酒饮用。

2)桂圆肉15g,加白糖适量煎煮,打入一个鸡蛋服用,每日1次;或桂圆肉不拘多少,入上好白酒浸泡百日,每日10~20ml饮服。

3)多食桃子、李子、荔枝、石榴等温性水果。

另外,生活要有规律,要尽量节制房事,少吃生冷食物。

25.为什么老年人夜尿多要防健康“决堤”

老年人生理机能的衰退与健康关系最密切的就是肾功能。肾功能下降会导致各种老年性疾病,严重威胁健康。在头晕、失眠、腰酸、夜尿、性欲减退等一系列肾虚症状中,夜尿过多症(每夜小便2次或更多)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信号,此时一定要注意及时科学地补肾。

现代中医研究认为,肾和脾胃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肾功能的旺盛必须依赖充足的营养(肾精)。而这些营养都要靠脾胃从饮食中吸收,如果脾胃功能差,则不能吸收足够的营养,从而无法保证肾的需要。同样,肾功能不好又会影响脾胃的吸收功能。因此,中老年人必须脾肾双补。

26.怎么巧治落枕

落枕是一种常见的扭伤,多因夜间睡觉时姿势不当或颈部受到风寒所致。下面介绍四种落枕的简便方法,落枕者可自我治疗。

(1)按摩法双手从颈骨两侧向下至肩胛内角处按摩,同时活动颈部,反复进行10分钟,手法要轻而有力。

(2)压穴法落枕者用一手食指沿另一手手背食指与中指的掌指关节之间隙后一点的地方移动,找到酸麻胀的部位时,即为落枕穴;然后用拇指与食指对其进行捏压按摩,双手交替进行,同时活动颈部,每日3~5次。

(3)醋敷法取食醋100g,加热至不烫手为宜,然后用纱布蘸热醋在颈部热敷,同时活动颈部,持续20分钟,每日3次。

27.老年人洗澡为什么发生“晕堂”?怎么处理和预防

洗澡“晕堂”,是老年人洗浴时经常发生的意外情况之一。其主要表现为:老年人在洗澡过程中,突然出现头晕、眼前发黑、呼吸急促、恶心、全身出汗、浑身发软、站立不住,重者可出现意识丧失。

“老年人体质虚弱,饱食或饥饿时,在过烫的热水中浸泡时间过久,使皮肤周围血管扩张,这样,心、脑等重要脏器的供血相对减少,大脑缺血缺氧,就会发生这种意外情况;加之澡堂人多,窗户紧闭,处于缺氧环境中,也能促使“晕堂”的发生。

老年人洗澡若出现头晕目眩、乏力不适等“晕堂”先兆时,应立即离开池水,马上蹲下,以防跌倒,然后请人搀扶至浴室外,擦干身子在通风透气处平卧一会儿,即可防止晕厥的发生。

当然对老年人来说,“晕堂”情况着重在于预防,尤其是患有心脏病、严重高血压的老年人,“晕堂”可能会诱发或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老年人洗澡注意莫在饭前、饭后或劳累时,在热水中浸泡时间不宜过长,洗澡时由卧位改成坐或直立时,动作要缓慢,最好不要单身去澡堂,而应在家中由家属助浴。

28.痰湿体质者为什么应经常拍打胳膊和腿的外侧

痰湿体质的人有六个特征:面色晦暗,无光泽;舌苔比较厚腻;口黏,有时有痰;经常感到困倦,吃完饭就犯困,好像总睡不够;经常大便稀溏;反复出现上火。经常拍打胳膊和腿的外侧,可减轻痰湿体质带来的不适。胳膊、腿的外侧分别为手、足少阳经的循行部位。中医认为,调理少阳经是疏通经络的重要方法。经常拍打这些部位,有利于气血痰湿等体内垃圾的清除,达到疏通气血经络的目的。春、秋、冬三季天气较凉时,晚上可用热水泡泡脚,按摩脚心。

29.寒凉体质的老年人泡脚时为什么宜加红花、白酒

很多老年人属寒凉体质,冬天在家穿着棉鞋、棉裤仍然手脚冰凉。由于静脉曲张、关节炎等原因,下肢静脉血液回流较慢,晚上更容易水肿。泡脚时红花煮水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水肿症状,有利于安眠。

此外,在热水中加点白酒,也适用于中药足浴,因为酒可以做药引子。白酒活血的效果很好,很适合老年人,且不容易引起过敏。用生姜切片煮水泡脚也是很方便、很有效的方法。

第一次用少量的红花煮水泡脚,应浸泡5分钟左右,如有红肿、斑疹等过敏反应,要立刻停止泡脚。

(许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