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老年医疗保健10000个为什么(下册)
9250300000012

第12章 临床检查篇(9)

脑内腔隙灶是指一脑实质内含水分的潜在腔。多数原因为脑穿支动脉病变所致的腔隙性脑梗死,也可为非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腔隙病变,如血管周围组织的腔隙增大,这是由于老年人组织松弛所造成的。腔隙性脑梗死多见于50岁以上病人,常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等,一般临床症状较轻,有的甚至没有症状。MRI提示有腔隙灶,并不一定是严重的疾病,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如有明确的临床症状,可用扩血管药物等治疗;如没有明确的临床症状,不必过于担心,只要定期检查观察即可,或对于原发的疾病进行二级预防治疗。

12.为什么增强CT检查可以鉴别肺门旁结节影

对于胸片报告肺门旁的结节影,需要引起重视。肺门旁的结节影可能是肺癌、淋巴结增大或肺门旁血管。如何鉴别这些结节呢?CT增强扫描是其中的一个方法。肺门旁的血管影在注射对比剂后,密度明显增高,类似周围的血管密度增高方式,可以看到和周围的血管相连续。肺门旁的淋巴结影一般呈环形的密度增高,多数在2cm以下。肺癌病灶多数不规则,周围有毛刺样改变,注射对比剂后呈均匀或不规则密度增高。另外,MRI对鉴别肺门旁血管和淋巴结或肺癌也有所帮助,血管影在T1WI、T2WI(MRI的两种扫描序列)均表现为无信号的圆形影,信号很低,而淋巴结或肺癌结节影在T1W上表现为略低信号影,在T2W表现为略高信号影。所以说,胸片报告肺门结节影,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如CT或MRI检查,以明确是什么性质的疾病。

13.为什么肝癌在CT上有特征性的表现

肝癌是威胁人民生命的一个严重的疾病,早期发现肝癌对治疗肝癌有很大的意义。肝癌在CT上有什么特征性的表现呢?肝脏有二套血管供应系统,即肝动脉系统和门静脉系统。肝癌病灶主要由肝动脉系统供血,正常的肝组织大部分由门静脉供血。因此,肝癌病灶在CT平扫时表现为圆形和类圆形的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动脉期表现为早期的强化,即病灶密度增高,增强扫描门静脉期病灶的密度下降,表现为低密度影,这种现象称为“快进快出”,是肝癌的典型表现。

14.为什么肝血管瘤在CT上有特征性的表现

肝血管瘤通常为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它是由大小不一的血管腔所组成。CT成像有其特征性的表现。平扫时病灶为低密度,密度均匀,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呈结节状高密度强化,随着时间延长,强化区域逐渐向病灶中心延伸,直至病灶完全充填,与周围肝脏组织呈等密度。肝血管瘤多数无临床症状,一般病灶小于3cm,无需过度担忧,定期复查,了解病灶发展情况即可;如果病灶大于5cm,且有明显临床症状者,如上腹部不适、胀痛等,可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超声引导下注射硬化剂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等。

15.为什么阻塞性黄疸病人要做MRCP检查

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是依据人体胆管内有较多的水分,利用特定的扫描序列,抑制其他组织的信号,而将胆管结构充分地显示中老年医疗保健个为什么出来,类似造影效果的一种技术。阻塞性黄疸病人由于肿瘤、结石等各种原因造成胆管的梗阻,使胆管内胆汁积聚,胆管扩张。MRCP是无创性检查方法,不需要对比剂,操作简单,能较好地显示整个胆管系统和扩张的胆管,对结石的大小、形态、数目、梗阻部位和胆管扩张程度提供诊断依据,可以指导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的治疗。

16.为什么CT检查可以发现脂肪肝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进食大量的动物类脂肪,肥胖、酗酒等造成甘油三酯在肝脏内过度沉积,使人们得脂肪肝的机会增多。有什么方法可以诊断脂肪肝呢?CT对密度差别的敏感性很高,能早期检测脂肪的沉积,是一个不错的方法。CT表现为脂肪肝累及的部位密度降低,密度均匀,接近或低于脾脏的密度(正常时肝脏的密度高于脾脏的密度),肝脏的血管影与肝脏之间的差别减小,显示不清楚。增强扫描时无特殊的密度改变,但肝脏的血管影显示的更清楚。CT检查对脂肪肝的诊断比较明确,一般平扫即可诊断,可以作为诊断、随访及治疗前后的对照。

17.为什么X线检查能发现退行性骨关节病

退行性骨关节病又称骨性关节炎,是一种由于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慢性骨关节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局部疼痛、运动受损、关节变形,一般无关节肿胀。多见于脊椎和下肢关节。脊椎退行性骨关节病的X线表现为小关节突变尖,关节面骨质硬化和关节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变尖,变尖的骨质结构可相互连接形成骨桥,椎体上下缘骨质硬化、增白,椎间隙变窄。四肢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X线平片可见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变平,边缘锐利,周围骨结构有增生改变,骨质边缘变尖,关节面下骨质致密,关节面下方骨内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透亮区。多数情况下X线平片即可诊断该病,若需要了解椎间盘的病变,可做CT或MRI检查。

18.为什么腰腿痛病人要做CT或MRI检查

腰腿痛是指腰腿部一侧或双侧疼痛连脊椎的一种症状,常见的原因为腰肌劳损、腰椎病变等,不同的病因治疗的方法不同。因此,要明确腰腿痛的原因,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查。除了临床的体格检查以外,CT、MRI是检查腰腿痛常用的检查手段。

腰椎间盘病变在CT、MRI上分为椎间盘吸收综合征(或称椎间盘变性)、椎间盘膨出、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脱出。椎间盘吸收综合征在CT上表现为椎间盘真空征象,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硬化,骨桥形成。MRI上表现为椎间盘T2W信号降低,不均匀,或真空征象。椎间盘膨出CT表现为椎体边缘一圈均匀对称性软组织影,椎间盘变扁,脊髓不受压。MRI表现为椎间盘T2W信号降低,向椎体周围均匀突出,但未压迫硬膜囊与脊髓。椎间盘突出CT表现为椎间盘向后方突出,硬膜囊前缘脂肪间隙消失,硬膜囊前缘或侧方受压变形,神经根受压移位。MRI表现为椎间盘后突,硬膜囊与脊髓局限性受压,椎管内脂肪线截断、移位。椎间盘脱出是指椎间盘纤维环断裂,髓核完全脱离椎间盘,像一个异物块游离于椎管内。CT表现类似椎间盘突出的表现,但有时很难突出和脱出。MRI能显示清楚游离的髓核上下移位的情况,诊断相对较准确。总的来说,CT和MRI对腰椎间盘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比较高,大于90%,MRI检查由于无X射线、多方位成像而更有优势。

19.为什么对CT报告肝囊肿不必过于紧张

肝囊肿多数为先天性改变,可单发或多发,也可与肾脏囊肿同时发生。肝囊肿CT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影,密度均匀,边界光滑,边清,周边菲薄,似乎看不见壁,一般无分隔。注射对比剂后囊肿不强化。一般CT能对肝囊肿明确诊断,无需做进一步检查如MRI等。肝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病变,通常无症状,常在体检中发现。多数肝囊肿不破裂、不出血、不感染、不恶变,不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至今尚未发现肝囊肿的形成与某些食物有关,也尚未发现家务、运动、工作对肝囊肿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故肝囊肿病人不必过于紧张,无需忌口,不必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及工作环境。但我们需要观察囊肿的变化情况,可以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检查,如B超检查,即可了解病变的情况,不必每次都做CT检查。如果肝囊肿过于增大,压迫周围组织,产生相应的症状,如上腹部不适,疼痛,呼吸不畅等,可以做针对性的治疗。

20.为什么X线检查有时难以发现肋骨骨折

肋骨骨折是指肋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中断,其原因多数由于胸部受到直接暴力的打击,部分病人可由于间接暴力或胸部肌肉的强烈收缩所致。典型X线表现为肋骨的形态改变,肋骨的边缘连线中断,可见透亮线影(即骨折线),骨折断端间位置移位,甚至成角。但有时在X线片上,肋骨骨折不易发现,这是由于骨折断端周围有血肿存在,可掩盖骨折线影;胸部结构重叠较多,细微的骨折线被掩盖;肋骨的结构单薄,细微的骨折线缺乏对比而易遗漏;肋骨成半环状,摄片时骨折断端不能贴近胶片等都可影响肋骨骨折线的显示。以上诸多因素影响了肋骨骨折的及时诊断。所以,外伤当时肋骨拍片未见明显骨折征象,并不能完全除外骨折的可能性,必须结合胸部疼痛的情况,如2周后疼痛没有缓解甚至加重,应及时拍肋骨片复查,这时血肿消退,骨折断端移位,就能显示出骨折的征象。因此,胸部外伤的病人,必要时2周后复查,才能明确肋骨有否骨折。

21.肺气肿病人为什么要做胸部X线检查

肺气肿是指肺脏的末端结构如肺泡等扩大或壁的破裂所引起过度充气。最常见的类型是慢性普遍性阻塞性肺气肿,还有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代偿性肺气肿等。慢性普遍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一种严重影响呼吸功能的常见病变,常由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引起。X线表现为两侧肺野透亮度加深,两肺血管影稀少,胸廓膨大,肋骨抬高,肋间隙增宽,横膈下移,心脏两面受压成狭长型,称之为桶状胸。出现这些典型表现,就可以诊断肺气肿,但这些典型表现常在病变的晚期才能发现,早期和轻度的肺气肿一般无明显的异常现象。因此,早期的肺气肿病人需结合临床病史如有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等既往病史,有活动后气急,胸廓呈桶状胸改变等症状、体征,进行临床诊断。

22.为什么脑肿瘤病人的MRI检查要做增强扫描

脑内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的疾病。由于颅骨的限制,多数病人发生脑内肿瘤时,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脑内肿瘤的检查方法主要是CT和MRI,其中MRI更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若无明确的禁忌证,一般以MRI检查更合适。MRI对于肿瘤的定位、定性和确定肿瘤的范围都有很大帮助。脑内肿瘤有很多类型,如胶质瘤、脑膜瘤、神经鞘瘤等等,各种肿瘤都有共同的MRI信号改变,如在T1W扫描序列上多数肿瘤表现为低信号,在T2W扫描序列上表现为高信号,只是信号的高低有所不同,尤其是注射对比剂后,每一种肿瘤的信号改变有其特点,如脑膜瘤强化很明显,胶质瘤多数呈环形强化等,通过对肿瘤的强化特点进行分析,可以明确诊断。

23.为什么腹痛病人要做X线检查

腹痛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有胃炎、胆囊炎、肠梗阻、胃穿孔、阑尾炎等。大多数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都可以得到诊断,进行对症的治疗。也有的疾病需要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才能得到诊断,如胃炎病人需要做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并能排除胃癌的存在。胆囊炎病人需要做B超和化验检查来明确诊断。而肠梗阻和胃穿孔病人需要做立位的腹部平片检查。肠梗阻X线表现为肠腔扩大,肠腔内可以看见液平面,有时表现为阶梯样的改变。胃穿孔X线表现为两侧横膈下新月形的游离气体影,横膈和肝脏表面的距离增宽。后两者疾病是需要马上进行手术的病变,腹痛病人拍立位腹部平片,明确有无肠梗阻或胃穿孔,对是否立即进行手术治疗还是进行内科治疗提供了依据。

24.为什么骨折病人有时要做CT检查

骨折是指骨结构连续性和完整性的中断。骨折分为完全性骨折和不完全性骨折。完全性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完全中断,即骨折线已贯穿整个骨,骨折线可以表现为横行、斜形、纵形、螺旋形、粉碎形、凹陷形、压缩形和嵌入形。不完全骨折是指骨结构连续性未完全中断,如青枝形骨折。当完全性骨折断端有明显移位时,X线平片完全能够诊断,无需其他的检查手段。而当不完全性骨折或压缩性、嵌入形骨折,且骨折断端没有明显移位时,X线平片有时不能发现骨折线,容易造成漏诊,如肋骨骨折,股骨颈不全性骨折等等。进一步检查的手段以CT最为合适。CT能以横断位的扫描显示图像,减少了其他组织的重叠,更清晰的显示骨折线,还能通过工作站的后处理软件,从不同的角度和成像方式去显示骨折部位,骨折的类型;有时,CT后处理图像能显示骨折断端的移位情况,有否碎骨片的分离等,为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25.为什么CT、MRI报告脑萎缩不一定就是老年痴呆症

脑萎缩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脑组织减少而继发的脑室和蛛网膜下腔扩大。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脑组织和体内其他器官一样,逐渐老化而发生萎缩,即生理性萎缩。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发生疾病的机会增大,如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均可造成脑组织的损害,导致脑萎缩的发生。CT和MRI表现为脑实质结构减少,脑室、脑沟和蛛网膜下腔扩大,脑实质内出现密度或信号的异常。脑萎缩可以没有症状,或仅有原发疾病的症状,如头痛、头晕等。而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发生于脑动脉硬化基础上,临床上以进行性痴呆为特征的脑血管病。其CT和MRI表现类似脑萎缩改变。也就是说,脑萎缩是各种疾病的基础改变,有脑萎缩的改变,不一定是老年性痴呆,须结合临床症状来正确判定。

(陈文辉)

四、病理学检查

§§§第一节普通病理学检查

1.为什么有时外科手术摘除组织要送病理检查

不论体表或体内的肿块,有时光凭临床检查无法确定肿块的性质,例如是炎症还是肿瘤、是一般性炎症还是特殊性炎症(如结核病或其他肉芽肿性炎症)、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是什么组织发生的肿瘤等等,这些问题都关系到如何正确治疗,所以临床医生从病人局部切取、钳咬、摘除或穿刺,以取得组织材料,送病理科进行病理检查,包括肉眼观察、常规切片染色显微镜下检查,必要时还可进行组织化学、免疫组化和电镜检查。临床医生一拿到检查结果,即可根据病理诊断决定治疗方案,如进行内科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手术范围如何,并判断预后。

2.为什么有时人病死后要送尸体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