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老年医疗保健10000个为什么(下册)
9250300000010

第10章 临床检查篇(7)

我国卫生部《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其中规定35岁以上(属于胎儿发育异常和畸形的高风险人群之一),需要进行产前诊断,产前超声筛查时间可做以下选择:早孕:确定妊娠位置和孕周大小,了解合并症;11~14周进行颈项部透明层厚度(NT)测量评估大部分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存在与否;18~24周系统筛查胎儿形态结构,诊断的致死性畸形包括无脑儿、严重的脑膨出、严重的开放性脊柱裂、严重胸及腹壁缺损、内脏外翻、单腔心、致死性软骨发育不全等;32~34周观察胎儿生长发育情况;38周测量羊水指数和脐动脉血流等。

22.中老年妇女为什么有许多疾病可以做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作为首选方法可以区分大部分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原因(除浅表炎症外),如阴道肿瘤,宫颈囊肿感染或息肉、肿瘤,宫体原因如内膜显著炎症、内膜增生、肿瘤(黏膜下肌瘤或肌壁间肌瘤凸向内膜、内膜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形成的内膜改变,宫内节育器,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腺肌症),卵巢和输卵管疾病等。

超声检查可以鉴别大部分子宫内膜异位症,如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包括卵巢内膜样囊肿(巧克力囊肿)、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盆腔子宫内膜异位、膀胱子宫内膜异位、剖宫产后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等。

盆腔肿块超声检查可提供定位信息,如肿块是来源于子宫、卵巢还是生殖器官以外;能判断肿块的内部结构,如囊性、实性或囊实性。通常盆腔内能确定子宫来源的肿块多为子宫肌瘤,位于子宫外的肿块包括长蒂浆膜下肌瘤、卵巢肿块、输卵管肿块及生殖道外的肿块,较常见的是肠道、泌尿道、手术后的包块(脓肿、血肿及淋巴管囊肿)、淋巴结或淋巴瘤等。

卵巢肿块超声检查可以清楚显示囊性肿块的位置、形态、囊壁的厚度和血流等,以利于鉴别性质。卵巢肿块以囊性多见,完全囊性、单房、边界清晰、壁薄者几乎均为良性。育龄期妇女中,≤3cm的单纯囊性肿块多为功能性囊肿(非赘生性);>3cm的薄壁、单房囊肿如定期超声随访观察仍不消失时,应考虑为赘生性肿块。绝经后的卵巢囊肿<5cm者良性多,较大时应注意恶性可能。囊内有密集或稀疏点状回声的囊性肿块中,最常见的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较常见的有黏液性囊腺瘤、黄体血肿、出血性囊肿、脓肿及畸胎瘤等。多房囊性肿块中,表面及内壁光滑,壁薄,囊内分隔纤细、均匀者多为良性;肿块形态不规则,囊内分隔粗大、不均或有较大、多发乳头者恶性多。卵巢肿瘤中,畸胎瘤、纤维瘤及移行细胞瘤具有特征性表现,实性肿块中恶性者多见。囊实性肿块即可见于恶性,也可见于良性。

卵巢早衰多为40岁前闭经病人,超声检查可以表现为双侧卵巢明显小于正常测值,无卵泡或仅有极其小的卵泡,多次随访观察未见卵泡生长发育。

子宫肌瘤超声检查需要根据肌瘤生长的部位不同,将其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宫颈肌瘤、阔韧带肌瘤(与子宫肌壁无关),寄生性肌瘤(浆膜下肌瘤从原附着部位切断,附着在邻近器官、腹膜或大网膜继续存活、生长),平滑肌瘤转移(腹膜播散、脉管内生长)。同时应注意大小和回声改变,有无变性和相关临床症状的突变,需要与平滑肌肉瘤鉴别。子宫肌瘤变性绝大部分为良性,如玻璃样变性、囊性变、红色变性;少数恶性变,国内报道约0.5%,大多发生在40~50岁,子宫肌瘤恶变时表现短期内迅速增大并阴道出血,绝经期后肌瘤不小反大要警惕。

超声检查特别是三维腔内超声有助于监测节育器形态和位置,可了解有无并发症(下移、脱落、变形、断裂、嵌顿、穿孔游离、带器妊娠等),亦可用来引导宫内节育器的放置或取出。

23.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为什么要做超声检查

绝经后超声检查需要观察内膜、卵巢。绝经后子宫内膜正常<5mm,>5mm需要随访,三苯氧胺治疗者内膜>9mm要进行宫腔镜检查,绝经后内膜彩超一般不能显示血流,若血流信号丰富需要进一步检查。卵巢表皮包裹性囊肿是绝经后妇女最常见的非功能性囊肿,也见于其他年龄段,囊肿位于卵巢皮层上皮内,是卵巢表面上皮内陷造成。绝经后卵巢萎缩,卵泡消失,卵巢体积1.5~5.8cm3为正常,大于8.0cm3为异常。

中老年妇女激素替代治疗使用超声检查主要观察内膜变化:使用雌激素后内膜厚6.5±1.6mm;雌激素并用孕激素后内膜厚6.0±1.7mm;停止使用激素后内膜厚4.1±1.2mm,内膜持续性增厚需诊断性刮宫。

24.肛门周围脓肿为什么要做超声检查

肛门周围脓肿可以应用腔内超声检查进行诊断,肛门直肠周围组织感染和脓肿分为:原发性肛隐窝低位肌间瘘性脓肿,高位肌间瘘性脓肿、肛周脓肿、肛门后深部脓肿、肛门后浅部脓肿、坐骨直肠间隙脓肿;肛瘘形成等。超声检查对脓肿有无及位置,有无肉芽组织,瘘道的大体位置等诊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25.为什么有的皮肤病可以做超声检查

20兆赫兹左右的超高频超声探头能清晰区分皮肤各层次的结构,如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等,可以对某些皮肤疾病进行诊断,如皮肤囊肿、皮脂腺囊肿、黏液囊肿、头皮囊肿等;皮肤实质性结节或肿块如钙化性上皮瘤、基底细胞上皮瘤、痣等;血管瘤、血管球瘤、脉管畸形等;脂肪瘤、蛰伏脂瘤、脂肪肉瘤等;结缔组织肿瘤如假瘤灶、手掌纤维瘤、皮肤纤维瘤或纤维肉瘤等;血管组织肿瘤如脓细胞性肉芽瘤、血管肉瘤、皮肤淋巴瘤、卡波济肉瘤等;皮肤瘢痕、肉芽肿等;恶性肿瘤如黑色素瘤和转移癌等。

26.肢体静脉疾病为什么要做超声检查

肢体静脉疾病超声检查可以帮助鉴别性质,如先天性静脉发育异常、缺如或瘤样扩张(如颈静脉扩张症等),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浅静脉曲张(如大隐静脉曲张),肿瘤浸润、压迫及其他原因的外界压迫如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等,不明原因肢体肿胀的鉴别诊断,静脉瘤、海绵状血管瘤,静脉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后的随访观察。

27.骨科疾病为什么要做超声检查

肢体长骨骨折超声检查可以观察愈合各期的不同表现:血肿及肉芽组织修复,原始骨痂形成,桥形骨痂形成,原始骨痂钙化,骨痂钙化,塑形期骨痂。不规则骨的超声检查有一定难度。

肢体软组织超声检查可以区分如肌肉、肌腱、韧带、腱鞘等,由于损伤引起的血肿、断裂、炎症、腱鞘囊肿、腱鞘肿瘤(如腱鞘巨细胞瘤、滑膜肉瘤、组织细胞瘤等)、假性动脉瘤和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周围神经疾病超声作为诊断的新方法,对神经肿瘤的诊断和定位,判定神经卡压性疾病局部病因和定位、卡压性神经病的神经回声异常和失神经支配肌肉的结构改变均具有重要价值。超声检查可以显示如腕管、桡管、腘窝胫神经压迫、踝管(跗管)、足底趾神经卡压(莫顿神经瘤)等综合征。

滑膜炎超声检查可以辅助区别产生的原因,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细菌性感染等疾病引起的滑膜炎,关节外伤、血液病、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并关节内大量积血,结核性滑膜炎,尿毒症相关滑膜炎,痛风性滑膜炎等。超声可以对滑膜厚度、积液量、积液内有无游离体、有无粘连进行观察。

肩周炎超声检查可以分辨相关表现,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无菌性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滑膜炎、肩腱钙化、肱二头肌肌腱不全脱位、三角肌下(肩峰下)滑囊炎等改变。

网球肘超声检查可以显示肱骨上髁屈肌或伸肌总腱起始部炎症引起的形态和回声改变。

半月板超声检查可以显示损伤撕裂、囊肿形成、并发关节积液、髌上滑囊炎、关节游离体形成等改变。但关节腔隙较窄、皮下组织极薄的关节超声检查受限。

腘窝囊肿超声检查可以分辨三种不同的组织来源:源于腘窝间的恒定滑囊,即腓肠肌和半膜肌滑囊;源于腓肠肌内侧头起始端的腱鞘;源于膝关节囊滑膜的囊性疝出。前两者超声归类为单纯滑囊囊肿型,后者归为膝关节后疝型。单纯滑囊囊肿型腘窝囊肿可在超声引导下行囊肿穿刺介入治疗,疗效十分肯定,且复发率较低,但禁用于并发感染者,对分房者效果差。对膝关节后疝型腘窝囊肿基本无效应手术切除治疗,但术后易复发,尤其囊蒂相对宽阔者,术前应用超声测量囊蒂宽度,提示在手术时采取相应措施,可降低复发率。

软组织肿块超声检查可以区分其性质,如炎症性、创伤性、肿瘤性,并对其他疾病区分来源,如肌肉肌腱、脂肪、神经、结缔组织、血管、滑膜、混合性等。

软组织异物超声检查可以区分不同的物理性质,如玻璃、木头、沙石、塑料制品、金属类等,对异物进行相应的解剖定位,确定异物或手术植入性器具的位置,了解异物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提示是否存在合并症如出血、渗液、感染等;超声实时监测取异物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28.淋巴结肿大为什么要做超声检查

淋巴结超声检查根据淋巴结形态和轮廓、大小和长厚比例、皮质和髓质回声、淋巴门形态、淋巴结血流特征、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进行定性诊断,如正常淋巴结、炎性反应增生、脓肿形成、结核性、淋巴瘤、淋巴结转移等。颈部、腹股沟、腋下等浅表淋巴结超声检查的准确率较高,腹腔和胸腔内淋巴结由于干扰因素较多而诊断率较低。正常淋巴结大小有一定的范围,不是摸到淋巴结一定有问题。成人颈部淋巴结正常纵径1.2cm±0.5cm,厚径0.3cm±0.1cm,纵隔淋巴结<12mm,腹部淋巴结<15mm,肠系膜淋巴结<3mm(儿童<5mm),肝门部淋巴结<10mm×7mm。

29.介入超声是怎么回事?囊肿为什么要做超声引导下注射药物治疗

介入超声即在实时超声的监视或引导下,针对体内的病变或目标,通过穿刺或置管技术以达到进一步诊断或治疗的目的。介入超声属于微创技术,相当于用一次精确的小手术来替代大手术。

囊肿在超声引导下抽吸囊液并注射药物或无水酒精达到硬化治疗目的,如应用较广泛的肾囊肿穿刺抽吸治疗,其适应证包括单纯性肾囊肿具有以下情况:有症状体征者,如腰痛、腰胀等;有并发症出现,如因囊肿压迫引起肾积水者;囊肿>5cm者。肾盂旁囊肿:此类囊肿容易压迫肾盂、肾盏,造成肾积水,宜尽早硬化治疗。肾囊肿合并感染。>5cm的出血性肾囊肿、多房性肾囊肿。多囊肾一般不主张以此法治疗,但对个别造成明显腹痛、腹胀以及肾盂积水的大囊肿,谨慎地进行硬化治疗可能有帮助。感染性、囊壁钙化型肾囊肿和胶冻性肾囊肿一般不做穿刺治疗。

30.术中为什么要做超声检查

术中超声是微创手术中非常有效的一个步骤,因为需要手术的病人都希望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手术切除彻底,术中超声可以扮演很好的角色。

术中超声可以成为外科医生具有穿透力的眼睛和远距离操控的手,在术中将特形超声探头直接接触脏器或病灶表面,排除肥胖、骨骼声影、气体等干扰因素,减少盲区;由于术中探头系高频,大大提高图像分辨率,可检出术前未能发现毫米级的微小病灶,发现术中肉眼难以察觉和徒手无法触及的肿物或病灶,了解病变是否侵犯血管等,增加的信息使外科医生心中更有数,必要时可补充或修正术前诊断,甚至随机改变术式和治疗计划。术中实时超声引导多种介入性操作或手术步骤,在手术方案的选择和优化、手术操作的监测、并发症的预防、疗效的评价等方面,能够发挥其他影像技术较难替代的作用。

(潘农)

三、影像学检查

§§§第一节基础知识

1.为什么X线检查对人体有一定影响

X射线有电离效应,在射线穿透人体时与人体的生物分子(如核酸、蛋白质等)发生碰撞,会使原子的外层电子脱离从而发生电离,生物分子的性质会因此而改变,细胞的功能及代谢亦遭到破坏,造成人体白细胞减少,出现皮疹,影响消化功能、呕吐等症状。如果X射线损伤了控制细胞复制的基因,就有可能使组织的新陈代谢发生变异,诱发肿瘤、贫血、白血病、遗传病等疾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效应。当然这是个低概率事件,所受辐射剂量过大才会增加这种可能性。所以说,X射线对人体有一定的损伤。但是,如果辐射剂量不大,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功能会修复受到损伤的细胞或局部组织。绝大多数低剂量的医疗照射只会产生短期效应,对人体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如人体年照射当量剂量限值为1mSv,而人体照射一张胸片的剂量为0.03mSv,远远未达到对人体损伤的剂量程度。

虽然X射线对人体有害,但也不用谈线色变。我们生活的空间本身存在的各种各样的辐射:各种宇宙射线辐射随时随地辐射到地球,环境中矿物质存在的各种放射性同位素,甚至我们的食物链中都多少含有一些放射类物质,可以说,只要生存在地球上就会受到射线的辐射。对于医学X线检查大可不必恐惧,也不要滥用,如果检查需要,只要按照规定进行检查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医疗辐射的危害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2.体检时为什么要拍胸片

肺癌的常见症状是咳嗽、痰中带血、气短、胸痛、喘息、反复发生肺炎或支气管炎、疲乏无力、食欲下降及体重减轻、头颈部水肿、杵状指(手指头增粗)等,但有很多的疾病如肺结核、肺炎等也有类似的症状,临床上有时很难区别。而且,很多的肺癌是没有症状的,因为没有症状,自己感觉良好,等查出来肺癌时,有的甚至已到晚期,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那么,如何来早期发现肺癌呢?体检时的胸片检查是最适当的检查手段。胸片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能早期发现肺部的肿块或可疑的病灶,指导进一步的检查如CT等,以明确诊断。胸片检查经济、方便、射线剂量低、安全。通常对肺癌普查的建议是每年拍两次胸片。每6个月拍一次胸片,必要时进行CT、痰液找癌细胞检查,是发现无症状肺癌的主要方法。这些方法值得提倡,但也不可盲目扩大化,因为肺癌虽然很常见,但发病率也是1000人中大约才有1人。所以,每年普查两次的代价比较大。因此,我们建议普查的对象应该是高危人群。所谓高危人群就是具有肺癌危险因素的人。如果您或者您的家属中有肺癌高危人群,就得要注意了,而没有高危因素的人,1~2年检查一次就可以。CT检查也是发现肺部病变的重要手段,CT的密度分辨率高,显示的图像是断层图像,没有重叠的影像干扰,能发现更早期的肿瘤,但是CT的费用高,且放射剂量高,不适合作为普查的手段。

3.为什么胸部透视不能代替胸部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