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二战史·浪涌烽烟
9222500000017

第17章 登陆诺曼底(8)

清晨,设在贝希特斯加登的希特斯司令部中,依然不见什么紧张气氛。法国拍来的电报已经送到统帅部参谋长约德尔元帅的办公室里。约德尔还在睡梦中,值班参谋认为形势还不到足以妨害元帅睡眠的严重程度,稍后答复龙德斯泰特也不晚,也就没有马上唤醒约德尔。

在离贝希特斯加登五公里的高山别墅——伯格霍夫小村庄里,希特勒和他的情妇埃娃·布劳恩听完舒伯特的音乐后已是清晨4点钟了,希特勒照例服用了一片御医莫勒尔配制的安眠药,然后,拥着布劳恩上床了。

过去的一天,过得很平静:关于柴油机卡车的一次讨论;关于从葡萄牙进口钨的一次会议;对他大便又作了一次化验;对肠道也进行了检查……

他的将军和参谋们认为法国海岸天气恶劣,盟军不可能登陆,当他睡下时,压根不知道,历史上从未聚集过的最巨大舰队已经到达了诺曼底海岸。就在德军最高统帅部里,谁都根本没有想到,战争的决定性时刻已经到了。

6月6日凌晨5时,住在伯格霍夫的希特勒海军副官卡尔·伊斯柯·普特卡马将军,被约德尔参谋长办公室的电话铃声惊醒,电话中传来:“法国已经发现不知那一类性质的登陆,但是详情不明。”在电话中讨论了一阵,决定还是不必唤醒希特勒。

据普特卡马后来回忆说:“尽管他们说的是如此严重,不过如果这个时候把希特勒唤醒他必然照例大发一顿神经,最后下达一个莫名其妙的决定,报告还是早晨再说罢”。

早晨到了,山庄里依然和往日一样平静,低云笼罩着山庄,各种山雀在不知疲倦地叫着。但山下的参谋长办公室里开始热闹了,参谋长约德尔将军已经起床,正在研究诺曼底登陆作战初期报告,他依然认为形势并不严重。

统帅部副参谋长华达·瓦里门特将军又打来电话说:“龙德斯泰特又来电要求使用装甲预备部队,希望尽早向登陆作战地区移动。”

后来,瓦里门特回忆道:约德尔对西线总司令的申请,默默考虑了很长时间后,问瓦里门特:“你绝对相信前方的情况吗?不过我却认为这不是登陆作战,现在也不是运用预备队的时机……势必要待形势进一步判明之后,才能动用预备队……”

于是约德尔打电报给龙德斯泰特和斯派达尔,指责他们擅自动用装甲预备队,并命令他们让这些部队立即停止前进。他还说从登陆地点以及恶劣天气看,攻击诺曼底只不过是在声东击西,他并且预言,“主要登陆点很可能是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

在伯格霍夫,希特勒一直睡到10点多钟。早餐过后,约德尔向希特勒报告了诺曼底的形势,及他采取的阻止龙德斯泰特调动装甲预备队的措施。希特勒似乎没有表示异议,并认为盟军进攻诺曼底只不过是“佯动措施”,意在掩护主攻方向的盟军活动,希特勒认为只有待形势进一步明朗之后,才能动用装甲预备队。

希特勒太相信手下情报官员们提供给他的信息了。那份标号第1837/44号,西方陆军外军处提供的盟军在英国的数字已深扎在他的脑海里:

在联合王国领土上整装待发的英美师团总数,从5月初开始,增加了从美国派来的3个师,这样,到5月15日,大约有56个步兵师、3个步兵独立旅、7个空军师、15个装甲师和14个坦克旅。

敌军在英伦三岛南部和东南部集结越来越明显。

又有一份《关于西线形势第1288号报告》送到了希特勒的手中,这是他的情报军官们6月6日上午提供的,报告说:诺曼底登陆“只动用了一小部分后备部队”。一切迹象表明,“今后会有更大的行动”。其理由是“拥有将近二十五个主力师的美国第一集团军群没有任何一支部队参战”,这清楚证明“敌人策划在英吉利海峡搞一次更大规模的行动,很可能是对加莱海峡省的沿海地区。”

美国突击队员占领德军的防御要塞。希特勒看到这些材料,一直信以为真,当他看到巴顿那个“第一集团军群”仍然按兵不动时,更加坚信大规模登陆会在加莱进行。盟军“刚毅计划”收获丰硕成果。

所以中午时分,希特勒还心情轻松地驱车一个小时来到克勒斯海姆城堡设宴招待匈牙利新任总理多姆·索杰伊。席间,希特勒笑容可掬,几乎是谈笑风生,气氛俨然不像在战争中。

直到下午2时以后,希特勒头脑中的哪根神经不知怎样突然被触动,他作出决定,同意龙德斯泰特调动驻扎在巴黎和卡昂之间的党卫军第12装甲师和驻扎在夏尔特尔和卡昂之间的李赫装甲师,但仍然不准调动近在咫尺的第15集团军的一兵一卒。

命令传到两个装甲师时,已经是下午4时了。与早晨相比,笼罩在诺曼底乡间的晨雾早已散尽,在晴天白日中,盟军歼击机已成为诺曼底上空的主宰,党卫军第12装甲师一路上遭到盟军飞机的猛烈轰炸,损失惨重,一直到第二天早晨9点30分,前锋部队才抵达战区;而李赫装甲师到达的更晚。该师一路上曾遭多次空袭,损失了85辆装甲车,5辆坦克,123辆卡车,其中包括80辆油罐车。该师要经过修整才能上阵。

在D日这一天,本来可以有3个满员装甲师参与对盟军的反击,结果到头来,上阵的不到一个团,即驻扎在卡昂附近的第21装甲师一部分。

德军取胜的机会,悄悄溜走了。

6月6日,赫尔林根。

隆美尔正在家中操办着露西的生日喜庆。通常,隆美尔起得很早,以便收听7点钟的新闻,随后是洗澡刮脸;穿戴完毕后,直到9点钟左右,露西端上可口的饭菜,便全家在一起进早点。

然而,今天却不同。这一天是妻子的生日,早起后,隆美尔没顾得上听广播,就开始布置房间。别墅内摆满了鲜花,最鲜艳夺目的一束是隆美尔头一天亲自选择预定的,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上;客厅的桌子上放着各种礼物,自然隆美尔从巴黎专门带来的那双鞋也在其中了。隆美尔身穿一件红颜色的条子花睡衣、趿着拖鞋,心满意足地摆放着这些礼物,只见他把那双鞋从盘子中抽出来等待露西进来后,让她试一试,看合不合脚。

约在10时15分,门外有人敲门,女仆卡诺丽娜走进屋来说:“隆美尔元帅,电话找你!”隆美尔满以为是希特勒的海军副官普特卡马将军从贝希特斯加登的伯格霍夫山庄来电话,他昨天曾来电话说,元首今天可能有时间接见隆美尔。隆美尔大步流星来到会客室拿起听筒。

电话是他的参谋长斯派达尔从拉罗什吉荣的集团军司令部打来的,内容是关于盟军今晨登陆作战的完整报告。

隆美尔的脸上顿时失去了血色。他以十分沉重的心情听取这件忧心的消息。对方讲完后,他一时无以回答,过了一会儿才说:“我马上就回去!”

隆美尔明白,这已经不是“第厄普型打了就跑的奇袭”,而是关系德军乃至德国生死存亡的大搏斗。也是他早就在等待的那“最长的一天”。

可惜的是,他在战争决定性的时刻不在现场,他的军人直觉告诉他,此刻赶回战场太晚了,战争的胜负之属,按他的战略方针,在进攻的第一天的24小时就可决定了。错过了时间,是再也追不回来了。

1944年6月7日。

登陆日的翌日。

蒙哥马利乘驱逐舰“福克纳”号,越过英吉利海峡,来到诺曼底。在卡昂以西十几公里的克鲁利建立起战术指挥部,代表艾森豪威尔统一指挥英美两国的地面部队。

他眼下的任务是扩大摊头阵地,使其左翼足以容纳加拿大的一个军,右翼能容纳巴顿的部队。

当天下午,身为最高统帅的艾森豪威尔,在海军司令拉姆齐的陪同下,乘坐皇家海军“阿波罗”号快速布雷舰驶出朴次茅斯海军造船厂到诺曼底视察。

艾森豪威尔挨个走访了蒙哥马利、布雷德利以及各登陆编队的司令们。视察后,他认为,美军应集中力量先堵住“犹他”和“奥马哈”两处的登陆部队在卡朗坦留有的缺口,而不要急于夺取瑟堡。

英加军队在蒙哥马利指挥下,在攻打卡昂失败后,也转入巩固登陆场的工作之中,经几日激战,打退德军装甲师的反扑,陆上登陆场已渐趋巩固。6月9日,已返回诺曼底的隆美尔断定,把盟军消灭在登陆场上的机会已经丧失了,于是决定:“在维尔河奥恩河之间采取守势。”

6月12日,美军夺取卡朗坦,登陆场上的唯一缺口已经堵住。至此,盟军已在诺曼底地区建立了正面宽80公里、纵深达13至19公里的巩固登陆场。登陆场连成一片,有两个大型人工港口作支撑,每日有源源不断的武器装备和新的师团上岸。仅一周内,共有32万6540人、5.4万部车辆和10余万吨物资上陆。

6月17日,希特勒见西线日渐危机,赶忙乘飞机亲自到西线指导,他抵达法国的苏瓦松,召来了龙德斯泰特和隆美尔。这是1941年后希特勒首次到西线。

在离诺曼底300英里之外的苏瓦松地下指挥所里,希特勒坐在一个矮木凳上,一边听西线指挥官的汇报,一边漫不经心摆弄他的金丝眼镜。

两位元帅请求希特勒毫无保留地放弃整个瑟堡半岛代价高昂而又僵死的防线,有秩序地撤入港口和要塞。希特勒没有争辩就同意了。这标志着德军把盟军消灭在登陆场的打算彻底失败了。

不过希特勒并不想把港口和要塞拱手交出,他要求隆美尔选派“特别能干”的指挥官,“尽可能长时间地守住要塞”,他要求德军在哪里站着,就在哪里倒下,要不惜代价,坚守瑟堡。

希特勒也回天乏术,美军几天后开始强攻瑟堡,虽然守将施利本率众顽强抵抗,但在美军3个师的压力下仍然寡不敌众。6月24日,德国统帅部空投的一批铁十字勋章也没能挽救瑟堡陷落的命运,6月26日,守将施利本见大势已去,便率部3万多人投降了事。

夺取瑟堡后,盟军的后勤供应有了保障。诺曼底东部蒙哥马利拖住了大批德军部队,美军能腾出手来,实施原来制定好的“转动车轮”的战术,给隆美尔以沉重一击,并打出诺曼底。

此时,该巴顿出山了。

从登陆日开始,一直滞留伦敦当那个“第一集团军群”假司令的巴顿就坐卧不安了,整日背个匣子枪,随时准备出发。可整个6月份过去了,他仍在海峡的那一边,只是在梦中才能和炮火连天的战场相会,他受不了这份煎熬,他不止一次地吵吵嚷嚷,要么让我上战场,要么我就回美国。

7月6日,这位命中注定不甘寂寞的人终于抵达法国。他的飞机上午在奥马哈海滩的机场上摇摇晃晃停了下来。他下得飞机,就走到了欢迎他的几百名战士中间,当时,他是身背带皮套的手枪,没有任何其他显目的东西,一副突击队员的形象。他说:“我为能在这里与你们并肩作战而感到骄傲。让我们把那些德国佬掏肝挖心,打个落花流水,直捣柏林,我要亲手打死那个纸糊的该死杂种(希特勒)。”

几周后,巴顿领导的美国第3集团军成立。8月2日,巴顿出动了。他驾驶着自己的轻型飞机在布列塔尼战线300英尺上空同他的步兵“肩并肩”地向前冲。盟军战线上不死不活的局面结束了。当英军第2集团军和美军第1集团军继续牵制和围歼诺曼底的敌军时,第3集团军的金戈铁马已越过雷恩,横扫布列塔尼半岛,打开了驰骋法国的大门,很快巴顿的名字出现在西方报纸和电台的头条新闻中。

自此以后,各路盟军开始大规模进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