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前身是清乾隆帝建的清漪园,原是为庆祝乾隆母亲孝圣太后六十岁寿辰筑建的皇室花园和行宫。1885年慈禧挪用筹建海军经费重修后改名颐和园。乾隆继位以前,北京西郊从海淀到香山一带已建有四座大型皇家园林,并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于是乾隆决定在瓮山兴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20公里的皇家园林区。颐和园主要由“一山”(万寿山)、“一湖”(昆明湖)组成,山水相映,绚丽多姿。在一片湖光山色中,以佛香阁为中心,点缀着殿、堂、楼、阁、廊、榭、亭、桥等精美建筑,又巧妙地利用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借景手法,将远处的西山和玉泉山群峰纳入游人的视线,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美不胜收。总体布局以万寿山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等四部分为全园精华所在,整个格局以前山的壮丽雄伟为主色,以后山的幽林静水为衬托,以后湖沿岸仿苏州街市为生活情趣,将深宫、雅趣、俗市三种不同的气象结合得天衣无缝,浑然一体。设计上集中了全国的景色:如南湖岛上的望蟾阁仿武昌的黄鹤楼;十七孔桥仿卢沟桥;后山的苏州街是仿苏州的买卖街;后湖西段湖岸两边怪石高耸,是仿长江三峡的景色;万寿山后有一组仿西藏布达拉宫的建筑群,也称“小布达拉宫”。
颐和园佛香阁位于万寿山上,是一座高41米、八面三层四重檐的高阁,金碧辉煌,气势恢弘,在全国木结构的古建筑中其高度仅次于山西应县的木塔。前山湖岸的长廊长728米,共273间,中间连接留佳、寄澜、秋水、清遥4座亭子。长廊的每根枋梁上绘有彩画,共8000余幅。长廊西头昆明湖畔有全长36米的著名清宴舫,全部用大理石雕造而成,舫上是别具匠心的两层西式舱楼。
颐和园昆明湖水面占全园的四分之三,南湖岛边的十七孔桥是颐和0内最长的桥,将水面景致营造得重重叠叠、真真幻幻。
西山八大处
西山八大处位于北京西山风景区,是一座历史悠久、文物众多、风景秀丽的佛教寺庙园林,千百年来素以三山、八刹、十二景著称。翠徽山、平坡山、卢师山形同坐椅。万木葱茏,长安寺、灵光寺、三山庵、大悲寺、龙泉庵、香界寺、宝珠洞、正果寺,错落镶嵌于重峦幽谷之中。古木与奇石相依,御碑与宝塔相映,尤其是佛牙舍利塔,因供奉一颗佛祖灵牙而驰名中外。春山杏林、水谷流泉、深秋红叶、层峦晴雪等十二胜景催人遐想。以古松与鲜花相谐而成的“百卉园”,以飞流瀑布、山涧小溪、平湖叠水造就的“映翠湖”,以黄栌为主的深秋红叶更是平添了诸多新趣。
拙政园
拙政园在江苏苏州市娄门内,是苏州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园林,为江南四大园林之一。全园布局以水池为主,约占全0面积的五分之三,诸亭、槛、台、榭,皆因水面为势,利用空间分割、自然地理、对比借景的手法,吸收传统的绘画艺术,因地造景,景随步移,成为具有江南特色的典型园林。水池面积虽然很大,但有聚有分,山径水廊起伏曲折,古木蔽日,山光水影,形成朴素、平淡的自然风格。初建时规模很大,除正宅外,园内有三十一景,包括现在的东花园(明末的“归田园”)、西花园(清末的“补园”),以及北墙外大片土地。中园是全园精华所在,主要建筑远香堂,是一座明代风格、结构精巧的厅堂,四面辟窗,南北临水,堂中陈设精雅。透过长窗,环顾四山风景,如欣赏长幅画卷:堂南小池假山,竹木扶疏,重峦叠翠;堂北,为主景所在,池中累土石作二山,宽阔的平台连接荷花池,夏日荷花盛开,微风吹拂,清香满堂;堂后,宽阔水池,花木扶疏,假山堆砌,雪香云蔚亭和待相亭掩映在繁花翠竹间。小沧浪水阁,南窗北槛,两面临水,成了一个独立小院,江南风光甚是浓厚。小飞虹,是园林中唯一的廊桥,朱红色栏板倒映水中,恰似一条彩虹。香洲,似台、似榭、似舟、似楼,小小水院,精雅别致,匠心独具。远香堂东枇杷园,入洞门为一院落,内为玲珑馆。园西主要建筑有三十六鸳鸯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四角有耳室,厅右设两亭;厅左留听阁,格扇上的浮雕“夔龙”图案,据说是太平天国遗物。置身馆内,夏日可观池中莲荷水禽,冬日可赏梅品茗。
§§§第三节中国古代园林建筑艺术审美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在商周时期有了初步的自然审美要求,修筑园林以种植果蔬和狩猎取乐;汉代崇尚仙山琼阁、蓬莱三岛,追求山池组合;两晋、南北朝时期崇尚自然,追求山水景物组合的写意手法;唐宋时期皇家宫苑、贵族别业、官署、寺庙园林和文人园林盛况空前;明清时期追求诗情画意,私家园林极为发达。
一、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特色
(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受儒佛道思想和文人山水画的影响,特别重视园林建筑的“师法自然”,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自然成了艺术理想的最高境界,“自然成趣”是对一切园林美学的最高评价标准。“师法自然”包含有两层意义:一是总体布局、组合必须符合自然和谐关系,凿池开山、植树种花、修路筑桥,都要遵循自然之规律;二是每一个景致都必须最大限度地遮掩人工痕迹,以凸现“自然天成”的山水林泉之乐。
(二)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中国古建筑文化私密性较强,不主张“一览无余”或“一目了然”,总是要以或围墙或壁栏等各种方式来阻碍它直接地传达,但也并非封闭。它实际是封而不闭,隔而不绝。如虽是深宅,借了一眼天井,尽得日光天象雨水风声;又虽是四合大院,仰仗一重院堂,自有亲朋享天伦。表现在园林建筑中,即是对园林空间采用“分而不离,隔而不断”,看似小气实为大方的手法。既从视觉上突破园林的空间局限性,又不破坏园林整体形象,以虚实相间的相辅相成手段,精妙地处理好了形神、景象、物情、意境、虚实、动静、有无、疏密、引堵等形质意义。
(三)林园建筑,顺应自然
中国古园林建筑中十分重视顺应自然,阔处筑殿,高处建阁,临水修榭,峰回路转设亭,僻静处造馆,建筑形式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园林意境以人的动态视线为观察点,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石一洞,一亭一阁都展现环境意义。无论虫眠鱼闲、风籁鹿鸣,每一细节都宛如天成。
(四)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国古园林对树木花卉的处理,既讲究树木花卉所蕴涵的道德文化,更重视它自然成长的野生状态,不似西方将树木花卉转化成各式几何图案,有了规矩美却少了自然美。树木自生,花卉自香,红紫青绿自由自在,曲直细壮自娱自乐,山水含情,花木得意。
二、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情趣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艺术的审美情趣总体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大自然为蓝本,再现自然哲理意味
中国园林建筑的人文性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它是通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园林中的“天籁之音”、楼阁里的“琴瑟诗歌”为中国园林的艺术创造提供了绝佳境界,而其人文性最动人处是它自然而然表现出的睿智哲理。因此,中国园林深处,无一不体现哲理的原典:“小桥流水,风起云涌”,哪一个园林不是哲理的明示,哪一番哲理不在园林中袒露。
(二)与文学、绘画构思的关系密切
中国园林与文学、绘画是密不可分的。园林艺术也得益于魏晋南北朝时的文化风尚。一处美妙园林景色,一定会有令人难忘的诗意名字;一段醉人的风光,一定会有意韵传世的诗文名篇;即或毫不起眼的一石一木,也有几幅触人心扉的佳联;或佛性或禅意,或道风或儒气,中国园林与中国文学相遇后,就演绎着生死相随的不朽文章。
是中国的园林建筑受绘画的影响,还是中国绘画从园林建筑中得到启发,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已经成为“一体两面”的艺术形式。二者相互借鉴,园林成了中国山水画的精神表现,山水画成了中国园林建筑的蓝图。这“画中有景,景中有画”的艺术,使园林与绘画具有从眼观到心看的起点和终点的内涵。
(三)总体上十分追求意境
园林的意境是所有造园者的追求,是园主文化品位的显性传达。如果说中国早期“囿”有更多的功用的话,从魏晋时期始,中国园林就转向境界艺术和美的营造,讲究文人水墨山水画式的飘逸格调和“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人格品位。从图案技巧到境界分布都十分注意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巧妙组合,追求诗情画意,在园林艺术中表现出“生境”、“画境”、“意境”的三种审美情操。园林中景点景观往往各有主题,命名独具匠心极富诗意。园林景致景色通过“以小见大”、“以点概全”、“欲露反藏”、“欲扬先抑”、“山重水复”、“曲径通幽”等一系列绘画艺术手段来表达,使人们在游览鉴赏中陶冶性情。中国园林意境的高下是中国园林建筑成败的标准分界线。求意境生动,就必须使园林兴水环路绕、风吹鸟鸣之乐;谋意味含蓄,就应当让园林有山遮桥隔、曲径通幽之趣;索意蕴深刻,就要使园林成诗书画联、歌舞弦声之地。中国园林艺术以自己独特而灿烂的文化区别于西方园林突出科学美学的数理化几何状态,主要以突出性格美学为自己的园林灵魂;综合建筑、绘画、文学、音乐、戏剧、书法、雕刻等各种艺术手段,创造出意境美;借取天光、地貌、水势、山景、草花、石树等各式天然气质,创造出自然美、动态美、空间美、形色美、音韵美的“形象的诗,立体的画”。
本章小结
通过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文化渊源、发展过程、历史特征与艺术特色,介绍了中国古园林建筑要素、建筑分类、常见构景手段和审美艺术情趣,为理解筑山、理池、植物、动物、辟路、建筑、书画设计,亭、殿、堂、厅、楼、阁、馆、斋、榭、轩、舫、路、廊、桥、等配置,抑景、添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借景、透景、点景形式和造园艺术,师法自然、分隔空间提供了一个基础。
思考与练习
(一)实训题
1.进行一次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模拟导游。
2.各以一个实际园林构景手段,来说明抑景、添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借景、透景、点景艺术。
(二)简答题
1.简述中国古园林发展历史和风格特征。
2.简述中国古代园林艺术情趣。
3.简述中国园林中主要建筑元素和常见构景手段。
4.简述中国园林发展历史和中国园林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