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9221400000020

第20章 中国宗教建筑(3)

道教在创立之始,将其组织规制成二十四治,而治所(即活动场所)以“治”称之,或称为“庐”、“靖”或“静室”,最初靖室的陈设简单,仅有香炉、香灯等,供修道者静思、斋戒、修行。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靖室逐渐成为地区性的活动中心,出现了“民家为靖,师家为治”的情形,便改称“治”、“馆”、“仙馆”。南北朝时,随着道教进一步发展,道观建筑由民建向官修转化,宫观规模逐步扩大,殿堂楼阁显著增多,其平面布局也向更繁杂的方向发展。北周时,称道教建筑为“观”,楼阁建筑普遍。到了唐朝时期,因朝廷与老子同祖之关系,升“观”为“宫”,享受与皇家一样的待遇,各地广设宫观建筑。宋、元、明、清时期,道教宫观建筑尤为盛行,从此宫观成为道教建筑的正式名字。道教建筑借鉴了佛寺建筑的布局和形制,大体上与佛寺建筑相似,一般由神殿、膳堂、宿舍和园林四部分组成,园林建筑是其最大的特色所在。虽然唐以前的道教宫、观、洞、庙等建筑,今天已经几乎不存在了,但从文献中可略知早期道教建筑的基本格局:“太真科曰:立天师治,地方八十一步,法九九之数,唯升阳之气,治正中央名崇虚堂,一区七架六间十二丈,起堂屋上当中央二间上作一层崇玄台。当中央安大香炉,高五尺,恒焚香。开东西南三户,户边安窗。两头马道,厦南户下飞格上朝礼。天师子孙上八大治,山居清苦济世道士可登台朝礼,其余职大小中外祭酒,并在大堂下遥朝礼。崇虚台北五丈起崇仙台,七间十四丈七架,东为阳仙房,西为阴仙房。玄台之南,去台十二丈,近南门起五间三架门室。门室东门南部宣威祭酒舍,门室西间典司察气祭酒舍,其余小舍,不能具书,二十四治各各如此。”从建筑布局上看,整个格局同样采取中国传统院落建筑模式:入门为中庭,继而是神殿;殿后为寝;旁有廊庑,廊两侧建屋;后有园林。其主要建筑是摆在南北中轴线上,东西两侧为马道,崇玄台与崇虚堂是整个治的中心与“朝礼”的中心。因道教有“仙人好楼居”之说,故除殿宇外,亭台楼阁建筑、前后几重院落的建筑文化成了道教建筑的特点之一。又因道教鼓吹“酬神演戏”,故道教建筑中多设道地的木构建筑“坛台”,以为“纵情欲乐”“天性自然”。

道教建筑多选名山洞天福地,体现崇尚自然,追求超凡脱俗的思想。道教因其鼓吹“自然”、“无为”文化的宗旨,本身没有成熟的宗教理论,也没有独立的建筑体系,一以贯之地强化“别有洞天”的自身追求。如果说佛教建筑以极大的意志表白“坐禅”精神,那么道教建筑就是以“随心所欲”的态度来申明“行功”的理念。所以道教许多宗教仪式模仿佛教,道观建筑也没有特别的宗教特征,与佛寺建筑基本相同。如佛寺山门设金刚力士,道观设龙虎神像;佛寺天王殿设天王,道观设值功曹;佛寺大雄宝殿供三世佛,道观三清殿供三清尊神;佛寺有戒坛、转轮藏,道观也有同类建筑等。区别是,道教建筑没有大佛阁、五百罗汉堂、金刚宝座塔等,却多了楼阁戏台建筑。正是因道教文化的无体系和泛规则,只好把历史和传说人物,以及祠祀中的自然界神灵等都纳入道教敬祀系统,使之与佛教寺院匹敌,好形成儒佛道文化三分天下的鼎足之势。道教文化的世俗与自然观念,体现道观中的塑像与壁画的题材多为世俗常见,建筑风格也比较接近世俗建筑,宗教气氛不如佛寺浓厚。建筑装饰图案体现鲜明地世俗意味,追求吉祥如意、长生不老、羽化登仙思想。多以暗八仙(指八仙手持物:葫芦、扇子、拍板、宝剑、渔鼓、笛子、花篮、荷花代表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八位神仙)和鹤、鹿、龟、灵芝、仙草等图案装饰,表示吉祥长寿。也喜以采用具有物名形义之谐音寓意,来意会或附会其宗教的理想境界。如福禄寿三老图、松鹤龟不老物等。甚至就直接将字化成图案而成为建筑的装饰艺术。重要的道教建筑有:福建莆田县玄妙观、山西永济县的永乐宫、苏州城内玄妙观以及北京白云观、江西贵溪县龙虎山正一观、陕西周至楼台观、四川成都青羊宫等。

二、中国道教建筑发展特征

我国道教建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建筑风格特征,只是模仿佛寺建筑来“借题发挥”自己的宗教语言,以道教文化的“自然思维”,吸收佛家清静虚空的出世哲学和世俗社会院落建筑的规格体系。这当然是也由于道教本身的自然世俗属性,表现出道教在建筑上“天人合一”、“无为自我”的超脱。其建筑文化观念主要体现出四个特征:

第一,以木为建筑材料以符合阴阳五行、自然自在的学说思想(砖石不属于五行五材之列,树木是自然生命产物),反映道教的亲近自然、与自然交流的“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宗教意识。

第二,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吸收五行阴阳及方位说,根据乾南坤北、天乾地坤、子午中轴线等宗教信仰,布局整体建筑。如两侧月东日西,取坎离对称之意;坐南朝北,以“聚财迎神”自生福气。“自然之美”是道教崇尚的最高境界;建筑是自然的一部分,是道教建筑最鲜明的特色;依山傍水、亭榭楼阁、山石林苑是道教建筑的突出形式。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组合是道教建筑最朴实的科学态度和道德取向。

第三,根据《周易》,运用数的等差关系造型,使建筑中凡是需要用到数学原理时,都赋予宗教人文理念。如阳奇阴偶、九数为大(天数,阳数之极)是中国建筑数字化的最早实践。

第四,讲究阴柔之美。道教崇尚“守恒”、“以柔克刚”等阴柔文化意念,在建筑上的反映就是柔线条的运用。如屋顶的曲折和反翘,柱梁的圆润和飘弧,不但没有沉重压抑之感,反而总是觉出轻盈欲飞、紫光仙气的舒展,有情理相融、人事天赋的韵律美。

道教建筑的四个特征,直到今天都成为中国建筑十分重要的文化特征,甚至是建筑的理想追求。

北京白云观

北京白云观,始建于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是北京最大的道观建筑、道教全真教派的第一丛林和三大祖庭之一。其建筑格局以八卦方位布局,以子午线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形成东、中、西三路,对称组成一个建筑群。建筑结构与布局上,广收我国南方宫观、园林建筑的特点,亭台楼阁、树木山石安排都极为精巧别致,殿内装饰也全用道教图案。建筑风格与宫殿式相近。

龙虎山天师府

龙虎山天师府,为历代天师世居之寓所。天师府规模宏大,建筑瑰丽,布局别致,结构严密。其既运用中国传统的府第规格,又结合封建衙署的功能布局,呈现王府式建筑群的内在气质。在布局、风格上,既保持道教正一派(天师道)的特征,又具道教正一派神道合居的鲜明特色。龙虎山天师府是由府门、大堂、后堂、私第、书屋、花园、万法宗坛等组成的建筑,以三省堂为中心,按“八卦”形布局,楼房殿阁、金壁龙柱、画栋雕梁。院内层层叠叠,曲径回廊,甬道贯通。二门有三对六位门神(门神是道教最流行的崇敬神祇),分别是:秦琼、尉迟恭、杨林、罗成、程咬金、单雄信唐代六武将。

§§§第四节伊斯兰教清真寺建筑

一、中国伊斯兰教建筑渊源

清真寺,是伊斯兰宗教建筑。清真寺是阿拉伯语“麦斯基德”的意译,也有将它译为“清真礼拜堂”的。清真寺的主要功能,是穆斯林教徒交往、礼拜的宗教活动中心。11世纪前,伊斯兰尚未形成正式学校时,清真寺也具有学校功能;在法庭没有专设之前,还代替法庭和裁判所。因此,清真寺是穆斯林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政治、文化中心。清真寺是由穆罕默德创建的,最初是四面土坯墙环绕的庭院,以两排椰枣树干遮顶,穆罕默德在此礼拜、宣教处理政务和居住。

中国清真寺建筑始于唐代,普遍于宋代,至清代达到高峰期。中国清真寺建筑基本形制主要有两种,阿拉伯式和中国殿堂式。伊斯兰教进入中国,也走了与佛教境遇同样的中国化道路,表现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中国式清真寺的殿堂建筑风格。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初期,清真寺建筑几乎全是阿拉伯式,采用砖石结构,平面布置和外观造型及细部处理上基本都取阿拉伯建筑风格。这类清真寺多分布在新疆等民族地区,形成了新疆伊斯兰建筑的独特风格。伊斯兰教虽说在唐代就已经进入中国,清真寺建筑却比较简朴,只是一些简单朴实的礼拜场所。因此,唐代的早期清真寺建筑的实例几乎不能再见。我国内地清真寺建筑,目前见到的绝大多数是元以后,特别是明清以来的清真寺建筑,尤其以清代发展为盛。

二、中国清真寺建筑发展

中国清真寺的规模性修建和普遍化是在宋代,而清真寺形制的逐渐变化标志着中国对伊斯兰教文化的民族解构、理解、重组和出新,并具有明确的发展阶段和民族特征。

(一)中国清真寺建筑发展阶段

伊斯兰教建筑与中国民族建筑结合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唐宋元时期。这一时期,是伊斯兰文化传入初期,伊斯兰建筑表现为以移植方法为主,保存阿拉伯建筑特点较多。

第二个阶段是明清时期。是中国伊斯兰建筑发展的高潮,尤其以清代为最辉煌。中国清真寺的特有建筑形制在此时完全形成,体现出以木结构殿堂楼阁为主体的中国化伊斯兰建筑风格。在建筑的整体布局、建筑类型、建筑装饰、庭院处理等各方面,都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不仅绝大多数采用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形制和沿一条中轴线有次序、有节奏地布置建筑主体,还新出现了讲经堂、陵墓等建筑,甚至阿拉伯式拱券大门和尖塔式砖砌邦克楼,也为中国传统木结构楼阁式塔和中国式的寺庙大门所代替。

第三个阶段是1840年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百多年间,伊斯兰建筑处于停滞状态,建筑不仅较少,工程质量与技术、艺术水平也较差。

(二)中国伊斯兰教建筑特征

伊斯兰教清真寺建筑,是既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中国建筑的另一建筑文化体系,受伊斯兰宗教思维的影响和制约,表现出如下一些特征。

第一,清真寺建筑朝向必须符合伊斯兰教规定。和中国宗教的神位敬仰不同,伊斯兰教是方位敬仰,教义规定教徒礼拜时须面向伊斯兰教圣城麦加,因中国在其东方,故礼拜大殿一律坐西朝东,圣龛均背向正西。

第二,礼拜殿内不设偶像。伊斯兰教认为真主是独一无二的,能创造一切,主宰一切。真主是无形象、无方所的,因此不作偶像崇拜。故仅在西壁的后窟殿内设立装饰精美的圣龛。

第三,礼拜殿面积很大。按伊斯兰教规定,教徒除每日礼拜五次外,每周五为聚礼日,教区内教徒须集中在清真寺礼拜殿内做功课,因此礼拜殿面积特别大,以适应同时容纳多达成千上万教徒做礼拜的需要。

第四,严格的装饰限制。按《古兰经》的规定,禁止用人和动物的形象作装饰主题,因此清真寺建筑的装饰都是花草植物图案和几何图形,即使在庄严的神龛中也没有上帝安拉的神像。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建筑装饰,华北地区多用青绿彩画,西南地区多为五彩遍装,西北地区喜用蓝绿点金。这样既符合不用动物图案,全用花卉、几何图案或阿拉伯文字为饰的伊斯兰文化,又体现中国民间传统世俗崇拜观念,表现出中外文化艺术融合的显著特色。

(三)清真寺建筑形式

伊斯兰教清真寺建筑包括礼拜殿、庭院、凹壁、讲坛、宣礼塔、拱顶、券门、柱和水房。

清真寺礼拜殿,为寺院建筑主体,内部陈设简朴,以阿拉伯纹样装饰墙壁,地面铺以地毯。柱群将礼拜殿分割成横竖若干柱廊,四柱围起的空间称“巴拉塔”,一般中间柱廊比侧廊宽,称为“中廊”或“主廊”。殿内中部有指引穆斯林朝向(麦加方向)的正向墙。中国因为在麦加东面,故正向墙朝西面东。

露天庭院,为礼拜殿的延伸,是聚礼或大型宗教活动场所。有些清真寺规模较小,没有露天庭院。

凹壁,在正向墙壁中央墙面,为一尖券圆门形壁龛(穆斯林称“米哈拉布”),既指示礼拜方向,也是阿訇、教长站立讲经、礼拜之地,被认为是清真寺内最圣洁之处。

讲坛,阿拉伯语为“敏巴尔”,是供阿訇、教长讲经站立的木制阶梯状设置,其安装了转子可以移动,为清真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讲坛台阶为三级,后增至伍麦叶王朝穆阿维叶时期的七级、塞尔柱时期的十一级。讲坛最前面为拱形门扉,代表尘世;最高处是涡卷状圆顶,代表上界;顶上托一轮新月,象征伊斯兰。讲坛饰以镂空的方形、圆形、弧形等几何形纹饰。

宣礼塔,用于召唤穆斯林礼拜的高塔,外形巍峨颀长。早期的宣礼塔形制为四方形,到阿巴斯王朝以后,由四方体变为圆柱体和圆锥体,塔外设螺旋形阶梯。随着伊斯兰教传播,各地清真寺宣礼塔形制具有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如印度清真寺宣礼塔为圆锥体,从下到上由细变粗,顶端为石制拱顶;土耳其清真寺宣礼塔形如尖笔或利剑;西部伊斯兰国家的清真寺宣礼塔多为四面或八面的长方体塔。清真寺宣礼塔基本上可以分为四方体、螺旋体、多棱体、圆柱体和双顶等五种。

券门,由分行排列的方柱或圆柱支撑券门或券窗,券上再建穹顶。喜用券技术是伊斯兰建筑主要特点。券最早是亚述人发明的,后经波斯人、罗马人得到发展,形成形式多样的券。券的形状有半圆券、马蹄券、钝圆券、锐圆券、直圆券、半蛋券、瓣状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