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9221400000010

第10章 中国古代都城与建筑(2)

1403年,明成祖朱棣夺取王位后,下令把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以抵御北方蒙古政权的不断南侵。新的都城在元大都的基础上,集中中国历代城市建设的经验,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使北京城充分显示出作为封建专制王朝的中心所具有的至高无上的尊严。经百余年,在南城外形成大片的手工业区和商业区。1557年,嘉靖皇帝又在南城外加筑外城,形成今天所见到的凸字形平面的城池。明代的北京城设计布局严格完整,突出反映了中国古代城市以皇宫为核心的规划思想。以紫禁城为中心,城城包围,每城都有既宽又深的护城河,紫禁城(宫城)、皇城、内城、外城四重城市布局形制代替元代里、中、外三重城建规制。故宫宫城南北长约960米,东西长约760米,由数个院落组成,殿宇9999间,矩形平面,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占地72公顷,四周城墙高10余米,长约3公里,并有50多米宽的护城河。皇城南为大明门(今天安门),北为北安门(今地安门),东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皇城前,左有祭祖的太庙,右有社稷坛,符合《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规制。皇城的两侧和背后布置住宅和市场。内城开9个门,即:东直门、朝阳门、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阜成门、西直门、德胜门、安定门,城墙外有护城河。外城开有东便门、广渠门、左安门、右安门、永定门、广安门、西便门7个城门,也修有护城河。

北京城中有一条举世闻名的中轴线,从南端的永定门向北,经正阳门、紫禁城、景山到鼓楼、钟楼,最后收尾于北城墙,长达7.5公里,纵贯城市南北,成为城市的骨干。城中的大小宫殿和最重要的建筑都沿这一轴线布置,组成一体,其他建筑则基本均衡地摆放于轴线两侧。街巷、道路大体沿用元大都格局,除局部地区因水系地形而灵活布局外,基本上形成互相垂直的格网。明北京城不但继承而且发展了都城宫廷广场的建筑手法,还在广场两翼伸展部分定向各建一门(东为长安左门,西为长安右门),广场南端又建起一座大明门,使广场建筑更为封闭和幽深。由于南北中轴线的伸展,宫城在中轴线的深处,强化了皇宫的神圣地位,突出了皇权的震慑力。这些手法一方面因为有先进的规划思想,但主要还是归因于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森严制度和皇权尊严。

清代承袭明制,只是将大明门改成大清门(民国时改为中华门,解放后被拆除),把皇城南门承天门改为天安门,北门为地安门,中央各部衙门布置在天安门之南、大清门之北的宫廷广场两侧。宫城以南安置“左祖右社”,以北有景山,以西建筑7囿南海、中海、北海以及部分衙署、寺观、宅第,并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外再向两翼延伸,各再建一门,俗称“外三座门”。城门都建有瓮城、城楼、箭楼。皇城东西两侧各有纵横内城南北的两条大道,形成街巷和街市,整个都城犹如棋盘。清代都城建筑代表了中国封建都城建筑艺术最高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写下了极具光彩的一笔。

§§§第二节中国古代城防建筑

一、中国古代城防建筑

(一)长城建筑

中国古代城防建筑主要是指长城建筑和城市城垣建筑。

“长城”一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代中国北方抵御游牧民族南下的“万里长城”,广义指古代中国所有巨型城防工事。“长城”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时期文献,当时是指齐、燕等国建于其边界的防御性工事。汉代,称其修筑的长城为“塞”,以后各代将前朝与本朝所修的边防工事,统称为“长城”。

中国城防建筑在商代已初具规模,春秋时期呈蔓延之势,但真正被世人所瞩目者,莫过于春秋时期就开始的长城建筑。经考证,最早修筑长城的是楚国,南召县发现的周家寨楚长城遗址,在2000年被中国长城学会誉为“长城之父”。周家寨楚长城,大约修建于公元前7世纪,石城墙包括外郭墙、内城墙和有四个瓮城的城垣三大部分。外廓墙是石城的主体建筑,城墙断面为下大上小的梯形构造。石城墙顶部有垛口和望口,墙体底宽约3米,顶宽2.2米,高度4米,依山势而建,体现“因地形,用险制塞”原则。城墙全部为干垒石,石块大小配合得体,根据地形的凹凸变化分别有平垒、斜垒或斜立垒等不同建造形式。石城中部背依高山筑内城墙,内城分布着大量的人居遗址,如石墙基、石墙残框等。东西两侧四五公里内各有一座口子门扼守古道,由石城墙与周家寨联结在一起。

在公元前7世纪春秋时代至公元17世纪长达两千余年的漫长历史时间里,长城的修筑表现出波浪式发展的特点:春秋战国时代是长城的初建期,此时的长城可以分为各诸侯国相互防范及秦、赵、燕三国为防范北方游牧民族而建的长城两大类。秦始皇与汉武帝时,掀起了长城修建史上的前两次高潮,在东起辽东、西至罗布泊的辽阔北疆,出现了两条规模宏大的万里长城。此后,时修时停,至明代,修筑起费时最久、工程最为浩大、构筑技术最为先进、防御体系最为完善的第三条万里长城,将长城建筑推至最高的也是最后的阶段。

长城建筑由于它的时间久、战线长、范围广、地势复杂和军事上的需要,在筑造和地形的选择上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作为伟大的防御工事,基本由关隘、城墙与楼台、烽燧三部分组成。

我国长城建筑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石筑和砖砌,利用大块自然石,中间填乱石碎块或沙砾等。二是土筑,一般用于土质较厚、地势较平而又缺石的地区。三是利用“天然屏障”(采用这种方法修筑的不多)。第一种方法最为常用,后世多次整修均用石筑和砖砌,较美观坚实。明代修筑的长城大都非常牢固,特别是山西以东多用砖砌(局部地段用石条),石灰浆勾缝,按坡度大小叠落砌筑,砖墙砌得十分平整坚固。这是城防工程的一个发展。明清长城建筑,普遍使用砖和石灰浆砌筑,使砖构建筑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长城的选线水平也很高,城墙大部蜿蜒在崇山峻岭之间,有的利用山脊修筑,形势极为雄伟险要。东半部城墙外面用砖砌,里面是夯土,一般城高约8米左右,下部宽约6米,形成上窄下宽,内部砌女墙(城墙上的矮墙),高约造米,还修有登城巡视的石阶梯。山西以西的长城,特别是甘肃境内全用黄土夯筑,虽是夯土筑就,却也很坚实。明朝在修补以往旧有长城之时,又在险要处和外族侵扰频繁之处新筑长城,亦称“边墙”,并沿长城筑有城堡,城堡之间视地形远近筑有墩台,加之星罗棋布的烽火台,绵延不断伸向远方,十分壮观。城堡近处还设有营房,辟有教场,由官兵驻扎。闲时耕种操练,战时登城。发现敌情,昼则举烟呜炮,夜则举火为号,向远近报警,以防外患侵扰。

万里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其建筑持续时间之长、形制规模之雄伟、分布范围之辽阔、影响之深远巨大为世界古城建筑之最,被誉为世界第七大奇迹。其以雄伟壮观的英姿,雄踞我国北部河山;以2000多年的历史,6350公里的万里防线,一展中华帝国的泱泱大气;以古代举火为号传达军情的军事文化,让世人惊叹不已,修筑万里长城这样庞大而艰巨的工程,反映了当时测量、规划设计、建筑和工程管理的高超水平,表现了中华民族的雄伟气魄和聪明才智,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不但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而且也是世界文明的宝贵遗产。

(二)城关城门建筑

中国城防建筑中,尤其重视“城关建筑”,如山海关。所谓“关”,原指门闩、通口,出入的要道;所谓“隘”,指狭小险要,紧要的卡口。可见,“关隘”之义,就是交通要塞、战略重地,更多地具有军事上的意义,所谓“设险以守,据关以卫”。长城可谓是我们古代的“国墙”,因此,中国著名的关隘都是沿长城而建也就毫不奇怪。关隘建设,既是历史鲜明的见证,也是今人了解过去的不可多得的史料和学习前贤聪明才智的资料。

《易经》中说“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关隘建筑至少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战国时期则已大量运用于战事了。中国古代历朝对关隘建筑都极为重视,至封建后期的明清时,关隘数量犹如天之繁星,遍布全国。古代军事武器的现实状况,决定了“关隘”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它确实有过“守国安邦,制敌取胜”的历史功勋。但历史也证明国人受“关隘”思想的影响,以为“关,易守难攻”,不知其有“一攻即破”的特性,从而过高地估计了“自恃无恐”的作用,终于被列强“攻地破关”。

长城的关城很多,都设在地势险要地带,著名的有嘉峪关、居庸关、山海关等。

山海关

山海关古称榆关,也作渝关,又名临闾关,是古代军事要塞,在秦皇岛市以东10多公里处,是明长城东端的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山海关周长约4公里,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并有多种古代的防御建筑,是一座防御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