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年2月17日,托马斯·约翰·沃森生于美国纽约州北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父亲是来自英国的移民,靠伐木和种地谋生。虽然家境贫苦,但他们始终对生活有种乐观的态度,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沃森就是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从父母的身上,他继承了美国农民许多优秀品质:正直、踏实、认真、乐观、崇尚个人奋斗。沃森在开创IBM之前一直从事销售工作,从个人的亲身体验中,他感到对员工尊重的重要性。因此,公司开创之初他提出三条要求:第一必须尊重每一个人;第二必须为用户提供尽可能好的服务;第三必须创造最优秀、最出色的成绩。这些措施,极大地激励了全体员工团结向上的积极性。沃森也并不只是说说而已,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对员工的爱护,深谙“精神物质两手都要硬”的他在IBM首创了终身雇佣制,消除了后顾之忧的员工乐于为公司尽心尽力。沃森开创式地在厂区附近建立了一个乡村俱乐部,包括两个高尔夫球场和一个射击场。任何IBM的职工一年只需交纳一元会费就可以参加和使用。至今,IBM依然保持着以人为本的企业精神,老沃森奠定的人文关怀核心理念成就了公司的百年基业。
良性循环机制
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16章)
译文:关闭六门,坚守本源寂静。从纯宇宙意识能本源去体验从无到有,就明白了宇宙万物复归于道本源能量的必然道理。尽管宇宙万物气象万千,每一物种终将要返回各自的道本源意识能量的根源。返回根源宁静,叫做遵从自然大道的客观规律。遵从自然大道的客观规律便清楚地认知到宇宙公理及人类应遵从的大德。认知到宇宙公理及人类应遵从的大德,便可以大彻大悟。
老子在本章中讲明,宇宙从无到有都有其本源的规则,即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企业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也同样要依据本源规则来健全,这样才可以形成牢不可破的企业良性发展机制。①企业的首要任务是在价值观指引下建立良性发展机制。②良性发展机制首先要符合自然规律,符合以人为本的基础。③人会在机制和系统中得以规范和完善。④良性发展是一个有机的循环,它包括不变的核心理念和不断更新的经营系统。⑤所有人都要遵守机制和制度,领导人更是如此,管人之前要先管好自己。⑥良性的系统是多层面的:人事的、组织的、财物的、销售、生产、文化等。
李锦记是个有120年生产酱料的家族企业,支撑这个家族企业走过120年的是家族确立的核心价值观和建立的一套完整的企业经营体系。李锦记的核心价值观是:思利及人和永远创新精神。在此基础上,李锦记家族建立了一个良好的经营体制:①制定家族“宪法”,如欢迎第五代加入公司,但他们必须要在外面工作3到5年,5年之后招聘回来,如果做得不好就开除。②确定成立了一个家族委员会,下面有家族的办公室、家族的投资公司、家族的基金、家族的培训中心。家族委员会每三个月开一次会。③家族委员会建立一个沟通的平台,营造一个高兴的气氛,设计的一些制度把每个人团结起来。李锦记的百年辉煌成为中国家族企业的楷模,为中国家族企业的持久良性发展提供了借鉴。
守正出奇
原文: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73章)
译文:天道坦荡,谦卑不争而取胜,以身示教万物顺随,无需召唤而各就各位,宽缓从容却精妙绝伦。显现为物质万物的宇宙空间大而无边,宽松而没有任何漏失。
老子在本章中告诉人类,自然法则宽缓而又严谨,宇宙间的一切都逃不出大道的制约。应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企业持久经营的基本模式:坚守符合本源的核心理念,经营上不断创新。①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础为:德基、符合规律和创收能力、和谐环境。②企业的“正”包括价值观、规章制度、道德底线、员工普遍认同的品德、企业文化、和谐气氛。③企业的“奇”包括产品的更新换代、品牌维护与提升、市场机遇的把握、企业持续盈利能力、危机的处理、风险的防范。④企业的“无事”体现在人与人的和谐与互助、对企业的忠诚与归属感、幸福指数、自愿奉献。⑤守正和出奇是一个平衡统一体,要互补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没有守正,出奇必败;只有守正,没有出奇,企业无法长久。
斯托拉是人类迄今最长寿的公司,已有750年的历史了。750年来,公司历经战争、经济萧条、技术和政治变革的洗礼,却似乎总是能够适时地将自己的触角伸展开,坦然地面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一切。斯托拉公司坚守核心理念,积极应对各种社会变动,不断学习、适应、创新,成就了全球企业之最。斯托拉公司经历了中世纪,文艺复兴、17世纪的战争、工业革命和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15世纪,在斯托拉公司成立大约270年时,它受到瑞典国王的威胁。但它很快和一个强有力的军事协会联合,从而解除了威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一度长期占据斯托拉位于瑞典中部的铜矿和附近的铁矿,但它又一次展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在它的历史中,斯托拉不断地转换着业务,从铜矿到林业,再到冶铁和水电,最终是纸张、纸浆和化学产品。
斯托拉公司如今已和芬兰Enso公司合并,基础更为坚实,愿人类能够有幸看到经营千年的公司。
和谐持续发展
原文: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59章)
译文:治理百姓、养护身体,最好的方法就是爱惜生命能量。爱惜精力,才能做到早做准备。早做准备就是不断地去积天德。重视积累天德就无所不能,无所不能便精气长久不绝。精气长久不绝就可以承担治理国家的大任,掌握治理国家的根本大道,就可以根基永固。这就叫深植于道德之根本,经久不败之道。
老子在本章中讲明了企业要基业长青就要符合天道可持续发展的规律,这样才可以节省能量,积累天德,拓宽根基,经久不败。当今企业经营和国家治理恰恰是要遵循这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准则。①持续发展是人类的美德,是治国、创业、持家的根本。②持续发展是对大自然给与的回馈和尊重。③节俭才可能维持企业可持续的发展,节省成本就是纯利润。④持续发展才可保持地球的可持续环境,才可以有更好的人类未来,为后代积德。⑤淡泊可以明志,宁静可以致远。⑥人的幸福基于物质和精神的平衡,单一的物质只能陷入欲望的泥潭。⑦节俭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节省生命能量,铺平人类迈向健康、快乐、智慧、财富的人生之路。
北京同仁堂药店,可以说是扬名海内外的百年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现在的同仁堂已经相继在我国的香港地区、台湾地区,马来西亚、韩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开设了分店,成为中国百年老店的典范。
同仁堂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它正确的经营管理是分不开的。当人们一看到“同仁堂”三个字,便会有一种信赖和亲切感。“同仁堂”已成为企业弘扬中华文化德、诚、信、俭的化身。同仁堂的历代继业者始终以“养生”“济世”为己任,对求医购药的顾客,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一律以诚相待,对症用药,一视同仁。300多年间,社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同仁堂养生济世的宗旨却雷打不动。如今,在继承古老创业宗旨的同时,同仁堂又汇入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提出“想病家患者所想,做病家患者所需”和“患者第一”的经营思想。职工们在日常生产和服务中,自觉地实践着企业的经营宗旨和道德规范。多年来,同仁堂的优质服务和便民服务一直没有中断过。他们不事张扬,默默地为顾客提供各种服务。同仁堂坚持中华文化敬天、尊道、厚德、为民、朴实、节俭、可持续发展传统美德,历经朝代更迭,成为中国百年企业之首。
综上所述,企业的软实力,即企业的使命、价值观最终决定企业的前程和寿命,也恰恰是企业的软实力把企业分成三个等级:一流的企业做文化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做资本;三流的企业做项目做产品。而企业文化的背后就是企业家精神作为根基。企业的基业长青要求企业打好四个基础:利润、机制、品牌、文化,也就是要求企业要坚守一个根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并在这个根基上加上两条腿:企业文化机制、企业经营机制,如此企业才有基业长青的可能。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Gary Hammel出版的《管理的大未来》一书,就已经提到西方表层效益管理走到尽头时,开始把目光投向古老的东方“天人合一”的自然体系中。《基业长青》的两个作者也借用了太极阴阳鱼加以解释,通过对部分公司过去的业绩进行比较和分析,总结出一些基本的特性。这些总结很有道理,但却无法形成一个模式指导公司的发展。
目前国内的企业管理、培训、商学院教育清一色地引进西方的管理理论和体系,而忽视了对人类间最大的管理体系和理论《易经》和《道德经》的研习,实属企业管理教育的一个严重的缺失,当然也是西方管理体系一大缺失。成长中的中国企业一方面要充分借鉴国外公司多年发展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从而在发展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另一方面,正如《基业长青》的作者借鉴中国哲学里面的阴阳太极图融入其分析研究一样,新的管理理论,必然是在融入了更新的文化元素基础上的新的创造。中国文化的精髓《易经》《道德经》正是我们的智慧之源,只要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和融合的理念,把对中华文明的纵向承接和对西方理论的横向吸取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国际化的中国市场的特点加以研究和实践,我们定能创造出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完善世界企业管理体系,指导企业未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