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905400000060

第60章 换颗心,乐逍遥

生于尘世,我们平常看山、看水、看花、看草、看人、看事,看尽男男女女,看尽人间万象,却很少人“看心””。因为尽管我们看尽了世界上的美景奇观,却看不到自己的心,心是我们自己的,我们要能明心见性,才能找到自己。

星云大师说,衣服破了,要换一件新的衣服;家具坏了,要换一套新的家具;房屋朽坏了,也要拆除重建。假如人的心坏了,更需要重换一颗心,以便做自己的主人,为自己的人生做领导。

每个人的心,也各有好坏的性能。有的人性能好,心性无染,远离妄缘,凡事能大能小、能有能无、能进能退、能饱能饿、能苦能乐、能荣能辱;有的人性能不好,身惹尘埃,心随欲境,凡事不分大小、不识有无、不知进退、不能饱饿、不辨苦乐、不明荣辱,这个心就不好了。

西方有句谚语: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就是说好心情的重要性,心情好坏,对待问题的态度截然不同。平时认为比较棘手的问题,心情好时会觉得并不很难解决。以往不善于社会交际的人,心情好时可能会主动和人打交道,给出一个灿烂的笑脸。好心情会令人愈显豁达、宽容、大度,更易理解他人。一旦心情被破乱,可能做什么事都觉得不如意。

对于身心健康来说,好心情会帮助人战胜疲劳,增强人体免疫力,使疾病早日痊愈。长期郁闷、孤僻、暴躁,会使小病积成大病,烦恼不断。有些人一旦得知自己患有不治之症,便垂头丧气、萎靡不振,心情一下坏到极点,不但不积极配合治疗,反而产生抵触情绪,结果导致病情恶化,终酿悲剧。

是的,心是生命的本体,是人的主宰,养生也要注意养心。如果心有尘埃,要注意给自己换一颗心。很多人并不是死于贫穷,而是死于“心病”。这样的例子告诉我们,要想平平安安地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项生活内容就是养心。

有一位虔诚的女士,在自家屋后开辟了一片花园。她每天都勤于修理,所以枝繁叶茂、花香袭人。这位女士常将这些清雅的花送到寺院去供佛。

寺院的住持禅师很欢喜地说:“你每天都来插花、换水,以花供佛,一定能生生世世得庄严。”

女士说:“每当我剪下花朵,送到寺院供佛的时候,我的内心就得到宁静与清凉,这是我每天喜欢来供佛的原因。”

禅师说:“当你做这些的时候,心中应无所求,当下就是清净。”

女士又说:“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当我做完这一切,回到家的时候就会有烦恼,心不得安宁,我要用什么方法让我的心清净呢?”

禅师说:“花瓶里的花,如果不护理,很快就会凋谢。你知道该怎样让花保持新鲜吗?”

女士说:“要时常换水。因为花茎浸在水中容易腐烂,无法继续吸收水分,花朵就容易凋谢。所以必须要每天换水,并且剪掉烂掉的梗及茎,这样就能保持花的新鲜。”

禅师说:“花的新鲜与我们身心清净的道理是相同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心也是如此,要常常自我净化、改进自新,才能保持身心清净。”

所谓“新衣新面不如新其心”。向外是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的,真正的快乐潜伏于我们的内心。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一套换心的方法,那么他就等于失去了身体的一层保护罩,心不好,则百病相随。

累了的时候,就给自己换一颗悠闲心,没有谁愿意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台机器,很多人光鲜的外面都掩盖不住疲惫的心,那些越敬业的员工,心理压力会越大,不会说“不”和事事求完美的员工,大事小事都要亲力亲为,到最后就容易变得不分轻重缓急,时间就会不够用,事情反而做不好,然后就会怀疑自己,对自己失望,甚至出现恶性循环。

学会放下一切,用静来调理内心。我们应该意识到,让自己的心长期处在生活、工作重压状态下,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生活是讲究节奏的,如果快了就适当放慢脚步。如果静下来,会让身心都舒畅,为什么不努力让自己静下来?

关照自己的内心,永远不要认为是浪费时间,耗费生命,对于心来说,你的时间花得永远都值得。